俞永福到底走還是不走?


確實,前天關於俞永福離職的新聞可謂鋪天蓋地,然而這新聞還沒暖熱乎,蒸煮就已經在微博回應了,導致眾多吃瓜群眾一臉懵逼~

雙十一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很多人應該都刷到了俞永福離職的消息,據說已經經過了董事長馬雲、CEO張勇的批准,眾人針對此事的討論尚未來得及完全開始,當事人俞永福已經在微博上回應「叫俞永福的人不多吧?看到一個俞永福的新聞。看到了,還是那句話:永福永福,永遠幸福。我不會離開」。

不管俞永福到底離不離開,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出現這個消息的主要原因是阿里大文娛的巨額虧損。馬雲一直希望發展娛樂產業,這又不涉及技術問題、政策問題,通過資金就能輕鬆布局。所以我們才看到阿里隨後的一系列動作,收購「文化中國」、收購優酷土豆、收購UC、蝦米、九游、大麥...最終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娛板塊,囊括了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俞永福作為UC的創始人,在UC被併購後出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帶領UC連續數年增長超過100%,在他接手高德後,有數據顯示,高德的活躍用戶增長超過一倍,2015年期間,用戶同比增長更是超過120%。之後俞永福接管阿里媽媽,成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這期間阿里媽媽為阿里集團每年貢獻了超過六成的利潤。一系列輝煌的成績讓俞永福被派到阿里文娛,可是是希望用俞永福超強的整合能力和長遠眼光帶領文娛業務更上一層樓。

但是至今,阿里文娛卻一直在虧損。自從阿里私有化優酷土豆,視頻行業第一的位置被騰訊視頻搶走,淪為行業老二;淘票票等業務板塊表現一般;音樂方面儘管有高曉松、宋柯這兩位中國音樂唱片時代最有權勢的人加盟,還合併了蝦米和天天動聽,但依然要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由於阿里文娛的業務大多是通過收購實現的,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快速的完成戰略布局,但無形中增加了一定的風險,業務板塊各自為政、缺乏協同,缺乏核心的IP作引擎,所以都沒有足夠有影響力的內容。總之,面對收購過來的企業,如何將它們進行整合,並能夠使其協調作戰,這是無論俞永福走不走,阿里都要面對的問題。


阿里文娛,根子出在定位不準。無論換誰,如不在思路上進行根本的調整,都解決不了問題。目前搞輪換制,只能是以空間換時間,放到阿里的全局來看,目前這一塊還罩得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塊的吃相只能越來越難看,遲早會爆出來。

俞永福調到了eWTP,看了他的履歷,初步感覺是視野不夠,格局不夠,經驗不夠。對阿里來說,這一塊就好比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京津戰役,而大文娛那一塊頂多可以算作是百團大戰,兩者的體量,環境及複雜性,操盤手法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我不看好這次調整。


怎麼可能走?俞永福曾說過,沒有幾個人有機會經營幾百億的大生意,阿里文娛現在虧損才有挑戰的樂趣,一個創業者是不會輕易認輸的。


推薦閱讀:

馬雲宣布將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40、阿里巴巴中層管理「三板斧」是什麼?
榮威I6的投訴出現大爆發,曾經的爆款車是如何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為什麼說《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作者讓我很不舒服

TAG:阿里巴巴 | 職場 | 俞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