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讀《三字經》這些國學么?


先說答案,會。

為什麼會呢?

第一,小朋友需要有韻律的聲音,這就是為什麼童謠,兒歌非常受小朋友歡迎。三字經作為一部最初在宋朝寫作,其後不斷改編,流傳至今的兒童開蒙讀物,其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全文三字一句,合轍押韻,很符合小朋友的審美,也適於兒童接受和記憶。這是其形式上的優點。

第二,三字經很好地把大量你想告訴孩子,但日常生活中不知道怎麼講的東西融合了進去。譬如應該善良友愛,應該好學求知,還包括一些生活常識和現在生活中不常接觸的傳統文化知識,譬如四季五行,天干地支,五嶽四瀆,歷史朝代等等,這些東西如果憑空給小朋友講解,小朋友可能覺得不知所云,不感興趣,但是放在一段很有韻律感的兒歌中,小朋友很自然的念下來,然後問:這是什麼意思呀。再給他講解,就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了。這是內容和形式結合上的優點。

第三,三字經是非常合適的睡前音頻,從小朋友一兩歲開始就可以用於催眠。睡前或者放錄音,或者家長自己念,催眠效果好於絕大部分睡前故事。現在網上各種版本的三字經音頻林林總總非常豐富。小朋友很容易就對發音和內容有了熟悉感,甚至不用教他就會背了,真是沒有比這更輕鬆的傳統文化啟蒙方式了。

之所以會出現要不要讀三字經這樣的問題,大概是有的家長聽到一些反對封建文化糟粕的言論,擔心三字經是不是屬於封建文化糟粕的一部分,會不會孩子讀了無益反而有害?

一般的傳統文化研究者會認為傳統開蒙讀物中,三字經還是比較有益的,千字文也不錯,百家姓大概不功不過吧,弟子規則相對比較糟粕。這是因為三字經的內容一部分是價值觀,一部分是純知識,純知識的部分我們當然是歡迎的,價值觀的部分呢,大部分是我們現在也認可的,極小部分,譬如三綱五常,其實也可以通過對歷史背景的講解,將其與熱愛國家,家庭合睦相對應。

而以弟子規為首的通常被認為是糟粕的讀物,主要特點是通篇價值觀,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跟我們現在的價值觀相矛盾,譬如不能有自己的觀點,要以一種近乎變態的方式順從父母師長等。

其實說到底,家長拿不準該不該給孩子讀三字經,是因為家長自己沒有讀過或者讀不懂三字經。

只要自己讀一讀,很容易分辨這些內容是不是想告訴孩子的,是不是和家長的觀點相符。

還有一些家長,平時對孩子的要求就跟弟子規也沒啥區別,看完之後覺得弟子規特別的文化精華也不一定。總之各取所需,還是要自己有能力判斷。


首先,國學是指什麼?其次,孩子多大?再次,學來做什麼?

說實在的,經常聽到有人說國學國學,挺好奇國學到底指什麼?上網搜了下: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 「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

   國學是以先秦的經典及諸子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

所以說國學的範圍很大的,不是一本《三字經》、《弟子規》或《論語》就能代表得了的,而是所有類似這些浩大古籍的總和。個人認為國學是中國歷史朝代這根主藤,將古人這些古籍貫穿組織在一起的總和,所以國學不可避免地肯定會接觸到,不是個人要不要學的事。比如學到歷史、古文、詩詞、成語的時候,就算你不想讓孩子學習國學也不可能。

那麼孩子多大學習國學比較好呢?其實個人認為中學之前想讓小孩子定下心來系統地學習國學不太現實,理解能力能不能達到是個問題,作為家長也很希望小孩能有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但小學學校也已經開始教古詩詞了,所以就跟著學校的進度因勢利導吧。

但我想做家長的要做的不僅僅是手把手教孩子讀什麼書,更重要的是首先「抓重點」建立起他學習國學的興趣,讓他感受到國學的優美、古雅以及實用;還要告訴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具體要做的就是打好古文基礎,教給他方法,預備好書籍,監督他的學習進度和內容。

這一切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比如平時跟他吹吹牛,用閑聊歷史劇背景的方式讓他直觀形象地了解歷史朝代。歷史朝代是基礎,把歷史朝代分明白了才能談得上學國學,否則分不清什麼朝代什麼背景,學國學就像在沙灘上蓋房子。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學,假裝探討問題,向他「討教」……

學國學做什麼用?為人,處事,修養……但國學作為文科,竊以為,終極目的是為寫作服務。學而不用則廢,所以,如果教孩子學國學,可以經常給他出些寫作小題目,學以致用,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去找書查資料。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興趣的基礎上,一切孩子的痛苦學習都是家長的失敗。


個人意見是像《笠翁對韻》《百家姓》《千字文》這樣思想性弱,行為指導性弱的"字書"可以學習,一則可以了解一下中國傳統文化,二則可多識字,三則是避免過早被傳統文化的不好成分所影響。

筆者前幾年曾多次參加有關國學的活動,也曾與一些研究歷史、文學的專業人士討論請教過,他們之中很大一部分人並不贊成中國式的早期啟蒙教育。下面就闡述一下觀點。

1.中國傳統啟蒙書是封建時代的產物,諸如《三字經》《弟子規》這樣的東西所含的不符合時代要求的東西太多,比如其中大肆宣揚的"愚孝"思想。這些東西如果被孩子們過早接受,那對其後教育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

2.古文言與現代語言之間的斷代對孩子們而言過於困難。像《弟子規》《三字經》,雖然上口易誦,但難以保證現代語言體系下的孩子能懂。不懂就容易失去興趣,一旦興趣失去,到十多歲適合接觸更多傳統文化的時候反而不學了,結果適得其反。

3.筆者推薦孩子們多了解一些國學,但"炮轟"的對象集中在《三字經》《弟子規》上,也反對現代教育借"復興"之名拿這些東西禍害孩子。這些東西需要重新整理改正與定義,在沒有達到現代文明所要求的前提下,不建議進行啟蒙學習。


一年多以前因為參加與國學有關的志願活動,開始了解和接觸國學。在這裡說到的國學並非局限於《三字經》《弟子規》或者四書五經,國學的範疇很廣,甚至歷史地理等現在的一些學科都包含國學知識。我覺得從小讓孩子接觸與國學相關的知識挺好的,倒也不是說希望孩子能從中領悟到什麼特別深刻的人生道理人生哲學。一個人的氣質是在他讀過的書,經歷的事這些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形成的。而國學經典書目流傳至今,都是可讀性非常好的書籍,裡面生動的故事,詩詞都蘊含著古人的知識內涵。小孩子先從誦讀開始,先認字再識句,久而久之,這些字詞便成為了他們記憶中的一部分,因小孩子記憶力好學的東西不容易忘的特點,如果能夠一直堅持誦讀國學經典,那麼長大後,當他們。再次接觸這些國學詞句之後,以現有的生活認知加上自己的理解,便是人生的一大筆精神財富。腹有詩書氣自華,吟誦經典,再而理解,最後融會貫通。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帶有太多目的性的東西去學習,或者讓孩子學習,雖然不能保證這些國學知識是否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什麼大的作用,但是最起碼讓孩子養成了讀書誦讀的好習慣,以及認字識字的能力。因而,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說,我以後都會讓孩子從小接觸國學,學習國學的知識。


我覺得三字經對於成人來說每個人都會說一點,雖然不多,但這孩子啟蒙也夠了。我們家寶寶現在讀那個笠翁對韻,然後就是古詩。弟子規的話也會聽我背一點,這個啟蒙不能強制要求孩子去聽還是去背,就是多給孩子創造一個國學的環境,多給孩子講一些國學的故事。無論是哪方面的啟蒙,爸爸媽媽的堅持是非常重要的,另一個就是方式方法的問題,讓孩子感興趣的去學啊,在孩子感興趣的時候多交一點,孩子不想學的時候,就盡量的陪他玩兒。還是在快樂中學習,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我現在就在給孩子學《千字文》,也不會指讀,就是每天早上用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孩子聽。每天聽一點,現在基本已經快學完了??

前面孩子基本能背誦,後面也基本熟讀了。我不知道這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有時看他認真的樣子,就覺得在他的大腦里多裝點這樣的文化內容總是好的吧。


我沒有刻意地去教孩子讀或者背,但在她現在記憶和學習的黃金年齡,我會給她播放這些經典讓她聽,她現在還小只能聽不會背不會讀。等她在長大些要不要背這些也看她自己,但我覺得以後多少都會一點或者要求一點,畢竟現在傳統文化越來越推崇了。我也希望孩子能滿腹詩書以後氣自華。


我會。現在在教百家姓。我的目的在教小孩識字。當然,現在不是識字的時候,但現在兩三歲,對聲音記憶很強,所以先教百家姓這種有韻有節奏而無意義的文本(懂事了,沒意義的東西就不好記憶了)。只是讓他聽吟誦。等他熟極成誦,考慮再讓他聽千字文,和三字經。完了再聽聲律啟蒙。等他上小學,讓他每月抄一遍百家姓,千字文。一年級結束,應該能認識兩千字左右了。漢字的特點,認識三千字之後,基本閱讀無障礙了。再慢慢教以文本的意義,這個就可以慢慢來了,三五年都無所謂。一切以薰陶誘導為主,不能強迫。這個過程,既能了解吟誦,又能方便識字,又能方便教道理,又不毀童年,何樂而不為。等初中左右,教以老莊,建立世界觀,能不為外物所誘,不為自身偏見所囿(道家學說有破除偏見的奇效)。其他就隨他自己看了。


我會讓孩子接觸國學,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孩子多了解一下是沒有錯的。但是我不太認同《三字經》里的某些觀點,它是當時社會狀態下的產物,契合了當時的社會特徵,如今某些觀點對我們不一定適合。讓孩子了解國學可以選擇一些韻律感比較強的國學讀物。比如《唐詩三百首》《笠翁對韻》。


《三字經》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讀的,《弟子規》這個就算了。《聲律啟蒙》《千字文》可以讀讀。

說教的東西越少越好,最根本做人的道理家人說就好,真正理解道理不是靠讀什麼書解決的,而是在有一些閱歷以後,你再去讀什麼,做怎樣的選擇覺的的。


推薦閱讀:

耄耋老人的這一舉動,讓我徹底明白這件事我做對了
?交大國學班開通免費試聽課啦!對《國學與西方經典》研修班課程有興趣的歡迎來試聽~
國學精粹道德經(三十)
《荀子·勸學》解讀一:做個終生學習者
「國學一本通」國學箴言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TAG:三字經 | 國學 | 文化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