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容易受別人影響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如果一個人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很多時候是受到了從眾心理的影響。

很早以前,就有學者提出,人是社會性動物。

絕大多數人是需要依靠群體才能生存的,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離群生活。

我們習慣了從身邊的人身上尋找做事的標準,以及安全感。

如果我們的想法、行為和其他人一樣,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屬於群體的,是安全的。

有個成語叫做三人成虎。

龐蔥要陪魏國太子到邯鄲去做人質。

龐蔥很擔心自己走後,會有人誣告自己。

於是,他就對魏王說:「大王,如果有一個人說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嗎?」

魏王說:「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

魏王說:「那我就會懷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

魏王說:「那我會相信了。」

龐蔥說:「大王,很明顯,大街上沒有老虎。但是,因為三個人說有老虎,你就推翻了自己的判斷,認為真有老虎了。現在,邯鄲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毀謗我的人也會超過三個。希望您到時候能明察秋毫。」

魏王說:「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辦。」

龐蔥很放心地走了。

果然,沒多久,魏國就出現毀謗龐蔥的人。

這些毀謗的話傳到魏王那裡。

魏王相信了傳言,對龐蔥充滿了怨恨,完全忘了自己當初是怎麼答應龐蔥的。

魏王的行為充分說明了人是很容易受周圍人影響的。

尤其是對一件事情不確定的時候,我們更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我們做到:

1、對事對人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判斷,不能總聽別人的。

2、勤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

別人的意見可以做為參考,但是,你不能什麼都聽別人的。

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別人說的那些話,是從他自己的角度考慮的。至於適不適合你,還真不好說。

所以,聽到別人的意見,先思考一下他為什麼這麼說,他說的這些情況和我的實際情況符合嗎?

學會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問題。

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問題,既要慎重考慮多數人的意見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作出判斷。

請點贊支持。

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歡迎轉發。

歡迎關注。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您。


「容易受別人影響」,指的是容易「從眾」。即人們受到多數人一致性思想或行動的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常被稱為「羊群效應」(英語:Herd behavior)。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的本質是各種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無論是誰,只要不是孤身一人在荒島求生,或多或少總會受到別人的影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會受到其他答主的影響。

為什麼人們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外部的原因,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比如說,在中日韓這種集體主義文化影響比較深的國家,人們往往被要求服從上級領導或家庭長輩,和同事或親戚們保持一致,否則就會槍打出頭鳥……等等,那這種社會文化環境中的人,相比西歐和北美那種個體主義、冒險主義的國家,就會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第二是個人內部的原因,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人格特質除了我們常說的內/外向、情緒穩定/波動、嚴謹/隨意……等等之外,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場依存/場獨立。由於人格特質主要是由遺傳方面的生物因素決定,因此可以大致認為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後天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否則人格是基本穩定的,不太會發生變化,所謂「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是也。所以在歐美也會有很多容易被洗腦加入邪教的人,在中日韓也會有無所謂世俗眼光、特立獨行的人士。

那這樣一來就會有2×2=4種組合:

集體主義文化、場依存性個人:最容易受別人影響

個體主義文化、場依存性個人:比較容易受別人影響

集體主義文化、場獨立性個人:不太容易受別人影響

個體主義文化、場獨立性個人:最不容易受別人影響

相對而言,個人的因素比文化的因素影響力會更大一些。


假設你是一個特別容易受到別人意見左右的人, 那麼你先看看你的家庭當中是不是也有類似個性的人存在。他這個人對你成長的影響可能比較大,所以在你個性形成的過程當中他充當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換句話來說,這樣的性格並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如果你要改變,那麼就要從根開始改變。如果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那麼在當別人是問你意見或者是要你做出選擇的時候,你就要開始懂得學會去分析當下的具體形式, 看看每一個選擇給你帶來的最終效益是最大的,在對具體事件進行分析之後,就要問問自己,這樣的結果對於你來說是滿意的嗎,選擇分析出來的最優結果是不是你最想要的答案。如果這個結果對於你來說是滿意的,並且你也會因此而高興的話,那麼就請不要猶豫,直接做出選擇。而假設這個結果對於你來說只能夠勉強接受的話,即使是分析出來是最優結果,那麼你也可以選擇放棄去等待更好的結果出現,因為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並不能感覺到快樂,那麼在這麼一種不自願的情況之下去做這件事情的話,這種的結果可能也並不是最有效以及最好的結果。當然,如果你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之下,你要麼就是選擇相信數據,要麼就是去追尋你自己心中所想。不管追尋那種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就像那些流浪的人一樣,即使他們身上有各種各樣的能力,但是流浪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那麼這就是他們的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


謝謝邀請,我看這個問題問得好,人步入社會,都有個自的理想和奮鬥目標,都存在這樣的或那樣的影響,我們都要刻服克端困難,才能實現你的夢想,都要面對你前面的困難,堅持你自己的意見,才能完成你沒有完成的任務,只有你努力過,拼博過,沒有過不去的坎,加油吧朋友們,人生的路就是這樣的,太現實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指標,叫作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通常來說,場獨立性的人比較有主見,不容易受他人和環境影響,場依存性比較強的人正好相反,容易受他人和環境的影響.這和先天的人格因素有關係.但是,也可以嘗試通過一些有意的訓練和心理暗示來克服場依存性過強的問題.比如,觀察別人自主做決定的行為,漸漸嘗試著自己做決定等等.


我深有體會,最近也一直被這個困擾,工作中領導說啥,我不贊同也會不反抗,去執行,內心很糾結,昨天被老闆在群里批鬥幾個小時,各種複雜湧上心頭。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男人,怎麼處理母親和老婆之間的瑣事?
王路:願常面見諸如來(三字經04)
2年前的相親對象,分了,還能再追嗎?
如果世界上真的出現了70米80米的怪獸,人類會怎麼樣?
最近侯耀華師徒事件是怎麼回事?

TAG: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