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你打算怎樣陪孩子度過?


春節既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也是親朋好友互相走動,增進感情的日子。在春節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做父母的如果不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他們可能便會陷入一種天天打遊戲耍手機吃了飯又打遊戲耍手機的惡性循環,既浪費時間,又傷害眼睛,於身體也極為不利。因為春節,大家都是高高興興的,你又不太好怎麼對自己的孩子發火,所以他們便可以肆意妄為。因此,父母的陪伴和引導很重要。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陪伴孩子。

一是帶著孩子走親訪友,增進感情。我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常年在外讀書,和親戚朋友間交往甚少,趁著春節走訪的大好時機,可以讓他認識更多的親戚,兄弟朋友,他們之間在一起交流說話,對他來說也是一種體驗,同時還可以增長他的見識。

二是陪著孩子鍛煉身體。春節期間大魚大肉,人容易長胖,沒有特別的事情讓他們做,孩子們便有可能一天就縮在屋子裡面打遊戲。只要不是惡劣的天氣,每天上午或下午,我都盡量抽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陪著孩子去打籃球,打乒乓球。在這方面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參與,孩子們往往都會願意跟著去的。既保護了他們眼睛,又鍛煉了身體,還增進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

三是如果各方面條件和時間都許可的話,我們還想陪孩子到遠處去走一走。比如冬天到三亞去看海,游泳。這是增長孩子見識的最好時機。

總之,春節雖然是祥和的節日,但也絕不可以因此對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孩子正在長知識長身體,父母的陪伴永遠都不能缺席。


法國童話《小王子》里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中國人向來是注重「儀式感」的。只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忙或者不了解老習俗,平時只過聖誕節,情人節等洋節,咱們的傳統節日反而淪落到吃個飯,喝個酒了事。

在2018年1月27號之前,我也很輕視傳統節日,因為覺得不好玩兒,沒意思,尤其春節,除了串親戚,看電視,放炮竹,吃飯,好像沒有其他的什麼。

但昨天,我女兒滿月,我舅媽按照傳統給我做了斗餑餑,還進行了一個小小的咬餑餑儀式,我當時脫口而出:等我閨女生孩子,我也要給她做斗餑餑。小小的儀式讓我覺得孩子滿月了,我之前吃的苦受的累有了成效了。所以我決定春節好好給孩子們過,讓他們從小了解傳統,注重儀式感,日子過的有意思些。

努力按照這個兒歌,給孩子們一個正經的春節。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臘八那天,我熬了臘八粥,也腌了臘八蒜,當時是受朋友圈的影響,看大家都準備了就跟著準備了,明年一定要讓孩子參與,讓老大跟著包蒜,準備臘八粥的米啊豆的。

除了打掃和準備吃的,壓歲錢必不可少,不在乎多少,孩子每年有自己的「收入」會很有成就感。以前,老大收的壓歲錢我都給他存銀行了,今年老二也得開個賬戶去,以後他們會花錢的時候就有一筆小財富可以支配了。

另外一定要帶著閨女兒子給奶奶、姥姥姥爺好好拜個年。老人們年歲越來越大,熱熱鬧鬧的,兒孫繞膝,心裡才會高興吧。還有一定要拍張全家福。2017年端午節,爺爺去世了,之前過年沒拍過全家福,現在想想有點兒遺憾。

再有就是守歲了,孩子小估計不能守一宿,不過,我要像我小時候那樣,開一宿燈,大年三十不掃地,孩子們想睡再睡。我還要包好餃子,初一早上煮著吃。過年就讓它跟別的日子不一樣。希望孩子們能從小體驗春節,繼承傳統,別從小就覺得什麼都沒意思。


謝邀。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更要閱人無數。1博覽群書廣泛閱讀,知識不局限於課本,擴大閱讀能擴展視野豐富積累,又培養興趣激發理想。2多運動多活動多做家務,不僅增強體質更是磨練意志,生活能力課本上學不來,勤奮的人不會窮困潦倒,獨立生活從現在開始培養。3走親訪友禮尚往來,情商重於智商,學會與人交往合作共贏,才是未來的趨勢。


哈哈,其實我也想回家陪孩子好好的過個年,只是現在連孩子他媽都沒有,就別提孩子了。至於這個問題,我想等我有了孩子以後,再回答你吧。


謝謝悟空

今年過年是傳統年,因為他高中了。

第一,帶孩子回老家,認識那些輩分不同的長輩們,要讓他有故土觀念,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第二,要和奶奶一起過年,奶奶為了他十年了在城市生活,老家雖然離城四十公里,但是節日氣氛儼然不同。

第三,要祭祖了,孩子長大了,要知道點祭祖的事情,明白這個是我們這個民族特別有的一個事情。

當然,如何拜年等民俗是要讓他感受一下,親身感受和電視里看的不一樣


感謝邀請,一家人在一起,三十晚上做一桌子好菜,雞鴨魚肉,必須有豬爪,吃豬爪是大家一起抓錢的意思,我們東北三十晚上必須包餃子初一早上也吃餃子


推薦閱讀:

作為一位母親,如何擺脫「覺得孩子欠了自己的」這種心態?
關係的流動
有沒有什麼廣告創意讓你有一種還有這種操作的感覺?
你越不想聽,Ta越想解釋|「非解釋清楚不可」是什麼毛病?
地震之後,我們該如何修復心靈?

TAG:社會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