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五常說「是在什麼社會基礎上建立的,又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


《論語·子路》雲,「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因此,孔子的儒教也被稱為「名教」。

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範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求全責備三種關係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係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治地位,把封建等級制度、政治秩序神聖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毫無疑問,「三綱五常」在中國封建社會2000年歷史中對維護社會秩序,維繫家庭關係起到過積極作用,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承不承認,三綱五常對中國人的影響至今為止仍然存在。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凡事不能亂了人倫綱常。

不過,凡事又不能太過,過猶不及。三綱五常全部照搬當然不對,全部去掉同樣不可取,因此還是「中庸」吧!


這個問題問得好,拋開背景談歷史都是耍流氓。在經歷了秦末的動亂和漢初的休養生息後,漢武帝時代國力極為強盛。這個時期的治國理念從黃老轉為儒法是大勢所趨,權力集中有利於鞏固皇權和對外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儒家是比不上法家的優勢的,但董仲舒的確了不起,他毅然拋棄了儒家不合時宜的治國理念,甚至淡化仁義的核心,直奔社會的階級倫理架構,加上法家是被警惕的對象,因此完成了獨尊儒術的壯舉。這並不是說董仲舒的這套論調有多正確,但它順應了時代的要求,討得武帝的歡心。三綱五常是儒家迎合皇權的產物,在之後的一千多年裡被用於穩定社會秩序和維護封建統治,深受統治階級歡迎。當然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綱常倫理越來越成為社會變革的阻礙,這也是正常的。在董仲舒時代,皇權是一種進步,綱常自然也是進步,不能說你蓋房子時拿了一根大木頭當房梁,後來房子老了,房梁爛了你就怪木頭不好是不是?


推薦閱讀:

歷史驚人發現,統一台灣有時間表
見過90年前的抗日海報嗎?
武則天男寵那麼多,她就不怕身體累壞嗎
《愛因斯坦旅行日記》竟把沿途遇到的民族都罵了
勿忘國恥!87年前,日寇侵華背後不為人知的金融暗戰!

TAG:董仲舒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