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傳統漢服是不斷胡化的過程?


「胡服騎射」與漢服的胡化過程

人類由披著樹葉、獸皮遮身暖體,到今天形成的服飾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及影響的結果。漢民族的服飾的確大量吸納融化了北方少數民族(胡人)服飾文化,才演化成今天中國所謂的以漢服為主體的服飾文化。

漢服的胡化過程還要從趙武靈王的改革「胡服騎射」說起。

起初的華夏族服飾,既是每個人身份高低的標誌,也是夷夏不同民族身份的標誌。就是說在「胡服騎射」以前,統治者以嚴格的服飾等級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

戰國趙武靈王時,衰落的趙國快要被別國兼并,而周圍的游牧民族(胡人)也常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趙武靈王就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取胡人之長補趙國之短, 以胡制胡,此即「胡服騎射」。

「著胡服」即改穿短裝。經過「胡服騎射」改革的趙國,終於成為當時除秦國外,國力最強的國家。

「胡服騎射」之後,窄袖交領右衽的服裝成為中國軍隊最早的正規軍裝。趙武靈王雖然並沒有強制百姓改穿胡服,只在官吏、軍隊中強制推行胡服,但上行下效,自古皆然,加上胡服的便利性,趙國百姓紛紛效仿。

漢代,華夏民族穿開襠的褲子,外罩以裳或長衣。後來的褲子顯然來源於胡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飾,受胡服的影響最為強烈。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來。

胡服的推廣,弱化了服飾的身份標示功能,強化了服飾的實用功能,使「習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國服飾變化的總體傾向。 首先「胡服」是為了便利「騎射」,也便利了人們的生產勞動與其他社會活動,這就強化了服飾的實用功能。其次胡服打破了服飾的民族界限,弱化了身份界限,使君臣、官民服飾的差別大大減小,自然弱化了服飾的身份標示功能。

這兩個優點使胡服深受普通老百姓喜歡。「習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國服飾變化的總體傾向,漢族居民不斷吸取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來豐富自己的服飾文化。所以說中國傳統漢服是一個不斷胡化的過程。


謝邀!非服裝行業的人,對服裝的發展歷史完全沒概念,只是作為局外人的視角分享一點個人的非正統想法。

個人感覺,從周到汗再到唐宋元明清,服裝的變化其中一方面是受著文化思維與觀念的影響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周開始分封制度,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禮儀的等級制度,何為禮儀,簡單來說就是外表看起來的威嚴程度,天子九鼎諸侯七鼎目的也就於此,而在那個年代布匹可不是像現在這麼泛濫的,寬袍大袖的莊嚴感實際另一角度看也就是經濟實力的體現之一,周到漢這種基本文化的理念也被繼承了。

但是呢,漢以外的胡人可沒有繼承周朝那種禮儀需要的威嚴,他們的服裝簡單以方便生活為主,其次才體現經濟實力的差別,尤其從漢末到躺,周邊戎狄的勢力也慢慢開始強大起來了,常年的交融於戰爭,必然會有相互的學習,尤其南北朝五國時代隋唐的實際都算是胡人政權了,那胡漢之間民俗融合更是必然了,胡人也為了威嚴部分地吸收了漢人的寬袍大袖風格,但是又相對保留胡人為方便騎射的習慣,這也算是文化思維習慣造成的著裝變化吧。

元朝基本主要還是保留著蒙古人的著裝風格,而明朝作為農民起家的王朝,基本還是保留了宋的風格,而清朝又更多地保留著自己民族風格的服裝風格。

文化思維的融合變化,應該是古人服裝變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了。最早開始從經濟實力角度展示威嚴,然後是民族特點的融合。


其實衣服重點沒有變…

胡人有別於漢人的,其實只有兩點,束髮還是披髮,左衽還是右衽。

《論語·憲問》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意思是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們都變成胡人了。

所以,區分漢胡的最重要的點在於披髮還是束髮,區分胡服與漢服的最大的點在於左衽還是右衽。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古代,從很久以前就進入到農耕文明,而胡人則多為游牧或遊獵文明。

農耕文明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上,顯然是要優於游牧和遊獵文明的。

而農耕文明在定居和農耕後,需要披甲執銳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所以當漢人的農耕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開始束髮了,因為常帶頭盔的人,頭髮是很難像漢人這樣束成很高的髻的,而漢人從束髮開始,戰爭中頭髮的處理也是個很大的麻煩。

右衽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左衽,即衣襟左掩,可以讓右手不受衣襟的影響而更容易拉弓射箭,所以游牧和遊獵民族多會左衽。而農耕文明的漢人,則很早開始右衽。

最遲到周朝,束髮右衽已經成為區分漢與胡的最主要的標誌,而胡人如果願意被同化成漢人,只需要束髮右衽就可以了,當地的漢人就願意接納並傳授農耕技巧。這為夷人、胡人、蠻人等的漢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漢人的服飾,因為戰爭、生活中需要等等,慢慢從寬衣大袖向窄衣小宿發展,這是與胡人的融合,也可以看成是漢服的胡化過程。

可是,右衽的傳統,至今仍然保留,即便我們穿西裝,也仍然是右衽而不是左衽。不是嗎?

漢文化和胡人文化,也可以說是和外來文化,本就是不斷融合不斷豐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誰是主導,誰的核心曆數千年而不變,這是顯而易見的。漢語中有大量的外來辭彙,比如巴士,的士,艾滋病,芭蕾舞,拜拜,保齡球,冰淇淋,代溝,丁克,凡士林,浮世繪,咖喱,戈壁灘,漢堡包,衚衕(來自蒙古語),基因,基調(來自日語),吉他,講師(日語),講壇(日語),講座(日語),講演(日語),交際(日語),交通(日語),腳本(日語),教授(日語),階級(日語),解放(日語),經歷(日語),拘留(日語),克格勃(俄語),肯定(日語),會計(日語),理想(日語),理智(日語),領土、領空、領海(日語),漫畫(日語),明確、命題、目的、目標(日語),霓虹燈,檸檬,啤酒,撲克……………………

還有很多很多…幾乎所有的(超過70%)社科術語都是來自日本,包括共產黨,幹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客觀,特權,廣告,團體,表決,解放,供給,法律,共和,等等等等,常用詞中,有過半數辭彙是舶來詞,

像漢服一樣,我們本來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了…可是我們的根還在,漢字,右衽。這種最重要,最本質的東西,自古至今,歷經數千年,從來都沒變過!更不要提胡化啦!!!!


感謝您的邀請,對於為什麼說中國傳統漢服是不斷胡化的過程,首先說何為漢服,其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其基本特點:交領、右衽、系帶。

中國傳統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在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服飾制度逐漸完善,並形成了「以天子冕服」為中心的章服制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此時出現波折,因為胡服衣身緊窄便於游牧和射獵,趙武靈王為了強化本國軍隊採用其作為戎裝。(此為改革)

秦統一中國以後,建立了衣冠制度,但也採用了部分趙國服飾。其所用的高山冠,術士冠以及武所穿的黑色衣褲,都直接受到胡服影響。直到漢代,這種影響依然存在。但是帝王之服仍用周朝(這是傳承),及北魏孝文帝的「孝文改制」是以漢服為禮服。

到南北朝時期,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的影響,由魏晉的仍循秦漢舊制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相互影響、相互吸收、漸趨融合。

到了唐代,其形制雖仍是漢隋遺風的延續,但是多數受北方少數民族鮮卑人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西域湧進來的文化藝術影響。盛唐成為亞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的時期,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光輝的一頁。(民族文化的融合)

至宋明時期,漢族皇室復興漢服和漢文化,仍沿用唐代所謂的「胡服」,其不單指少數民族的服裝,還包括大量異國之服。(由民族融合到與世界融合).明朝建立之初曾「悉命復衣冠如唐制」未能完全貫徹執行,但在整頓和恢復傳統漢族禮儀時,其服裝吸收了蒙古服裝的元素。至洪武二十六年才開始確定了許多服制。

到清朝,僅漢族婦女可穿著漢族服裝。(傳承得以沿續)。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漢服發展的歷史過程,其也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各民族的和諧及與世界民族的友好往來。

材料來源於網路.


胡漢沒有根本的區別,其中胡服的形成也曾受到漢服的一些影響。只是適應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環境和審美習慣的改良。服裝只是一個長期演化和最終定型的一個過程。中原是最早發明養蠶和紡織技術的民族。所以,少數民族服飾也是對中原民族,服飾文化改良形成的本民族服飾文化。你看周邊國家文化就知道其中之一斑。


胡說八道,漢服從沒有胡化,從周朝定製漢服之後,以秦到明,兩千多年,都在按照周禮來決定漢服,當然有細節上的不同,但是總體上是相同。

滿遺為了掩蓋屠殺上千萬的剔發易服大屠殺,故意歪曲漢服,以達到其深藏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謝謝邀請,我覺得傳統兩個字本身,就解釋了這個問題,傳是傳承,是條時間縱線,自古而來。統是統一,融和的意思,是條橫線,各民族的特點,不止是服裝,能夠吸收和融和,自然也成為傳統的一部份,古時如此,現今一樣。不然的話,請問,什麼樣的服飾才是純粹的漢服呢,漢服以前,又穿的什麼,繼承與融和,變化之中有不變。這才是恆定的。


很多人都拿著孔子評價管仲的那句話來做為推廣漢服的依據,其實吧,孔子的意思是尊王攘夷,只要漢人能保持天下一統,並威服四夷,穿什幺樣的衣服真的那麼重要?趙武靈王搞胡服騎射,算是漢奸嗎?


服裝隨著社會不斷進步。

春秋戰國華夏典型服裝是上身長下身裙。改短上衣加褲子是騎馬所需。

連襠褲據稱從霍光開始。這樣才能有椅子出現。要不走光嚴重。

唐代王室有游牧民族血統,風氣開放很多,這時候也是最激進學胡人服裝時期。


推薦閱讀:

上聯:紅娘子三七當歸,如何對下聯?
桑皮紙作的畫為何千年不褪色?不怕蟲蛀?
如果魯智深武功不高於武松,為何排名卻超過武松?
如何準確區分突厥化蒙古人和突厥人?

TAG:時裝 | 歷史的進程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