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花有藥物成分嗎?
謝謝邀請!
生物特性
喇叭花不僅具有很好地觀賞裝飾價值還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不僅可以內服還可以外用。喇叭花的種子可以根據顏色不同分為"黑丑"、"白丑",還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牽牛子酸甲等特殊物質可以疏通人體腸胃,促進廢水和廢瀉物的排放,減輕對肝部的壓力,對於大小便不暢和消化不良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外敷可以消除臉上的色斑等皮膚疾病。牽牛花也是很多家庭裝飾的重要的觀賞植物,用於庭院、陽台或者製作成盆景擺放於室內都有非常好的觀賞和裝飾效果。
喇叭花是原產於非洲熱帶現在在我國各地也得到廣泛種植,慢慢適應了溫帶的氣候環境,適應的生長。喇叭花性喜溫暖、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它對水分要求不大能耐乾旱,在我國一般是秋季開花冬季進入休眠期,它對土壤適應能力強,在我國各種土壤中都能成活,雖然它看似非常柔弱的以一種花朵但是它的根在地下扎地很深。生命力特強。
「牽牛子的故事傳說
從前,有個小夥子叫作李虎,同他的名字一樣,他生得生龍活虎,身體特別結實,但是有一天卻得了一種鼓脹病,多次診治也不得好轉。他的夫人幾經周折請來了一個老郎中,老郎中開了一個藥方:用一種花的子煎湯服用。夫人照著藥方煎湯給李虎吃了幾劑,果然見效。
為了感謝老郎中的救命之恩,李虎牽了一頭牛,送給老郎中作為報答,並問了老郎中給他吃的是什麼葯,老郎中想了想,這種花的子能夠治療不治之症,還使得力能牽牛,正巧今日病人又牽來一頭牛,不如就叫做「牽牛子」吧。於是,這牽牛子的名字就此而來。
「牽牛子的史書記載
牽牛子入葯始載於《名醫別錄》,文中記載:「牽牛子,苦,寒,有毒。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藥性論》記載:「牽牛子,味甘,有小毒。能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因為牽牛子有毒,入葯時需要炮製,將牽牛子放入預熱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爆裂聲,稍鼓起,顏色加深,微有香氣,斷面黃色,取出晾乾,用時搗碎;炒後降低毒性,藥性緩和,免傷正氣,入葯多入丸散。
牽牛花的藥用價值較高,明代吳寬寫詩讚道:"本草載藥品,草部見牽牛。薰風籬落間,蔓出甚綢繆。"
藥用價值
現代藥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
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有強烈的瀉下作用。服用時一定要嚴格按量,不可多服,牽牛子的藥用名稱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為黑牽牛子,白丑為白牽牛子,二丑為黑白丑的混和物。
食用功效
具有瀉下、利尿、消腫、驅蟲等功效,主治肢體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便秘、蟲積腹痛等症。 炮製牽牛子: 取原藥材,揀去雜質,用清水洗凈泥土,晒乾。炒牽牛子,取牽牛子,置炒葯鍋內,用微火加熱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氣、顯火色時,取出,攤涼。成品偶見焦黃色。炒後,可緩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性味:性寒,味苦。
功用:歸肺、腎、大腸經;有小毒;瀉水,驅蟲。
主治:適用於腹水、腹脹便秘、蛔蟲病等。
牽牛子含棕櫚酸、赤霉素甲3、赤霉素甲20、赤霉素甲26、甲27,牽牛子酸丙、丁等。雖有小毒,但可治水腫、痰滿喘咳、便秘、蛔蟲、?蟲、腳氣等症。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
俗話說:"秋賞菊,冬扶梅,春種海棠,夏養牽牛。"可見,在夏天的眾多花草中,牽牛花可以算得上是寵兒了。
蘊含毒性
通常所指的牽牛花是一類生長迅速、花朵繁盛的旋花科藤本植物,其種類往往來自幾個不同的屬,如牽牛屬、番薯屬和打碗花屬等。它們都含有多種生物鹼,其中一些同麥角中發現的迷幻劑麥角酸醯二乙胺(LSD)非常相似,而麥角則是寄生於穀類植物粟、小麥、黑麥等穗上的真菌。這些生物鹼因此也同樣具有致幻的效果,特別是牽牛花的種子,在古代被 阿茲特克的巫師和祭司廣為使用,用於占卜以及治療各種疾病,小到腸胃氣脹和頭痛,嚴重到性病和腫瘤。在我國中藥材里, 牽牛子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因種子有淡棕色和黑色之分,被稱為「白丑」和「黑丑」,但必須嚴重注意用量,以防引起急性中毒。對於現代的一些藥理學家而言,在牽牛花上發現這些生物鹼令人稱奇:合成這些物質的基因是否是在很早的進化歷史階段,通過病毒傳播從麥角上轉移到牽牛花及其近緣植物上。
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留言
謝邀。
民間被叫做喇叭花的植物很多,分屬不同的科屬種,即便是最常見的牽牛花在植物學分類上也有旋花科牽牛和茄科矮牽牛的區別。
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種類繁多,不同種屬,甚至同一種的植物因生長環境的不同其次生代謝物都有可能不完全一樣。
這麼多次生代謝物吃下去對人體沒生理作用才怪。至於是藥物成份還是毒性成份,則需要大量、有效的研究才能明確。
最後要說的是旋花科牽牛花全株有毒,任何植物都不要自行採摘藥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