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北方菜往往不如南方的精緻?
這句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提到以蘇菜浙菜為代表的南方菜,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精緻。而提到北方菜很多人的印象是粗獷,每份食物的分量很足,肉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這樣來看似乎,北方菜是不如南方菜精緻。但其實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國古代的政治中心長期位於北方,而宮廷菜肴是什麼樣子的,就不用多說了吧。北方菜的代表菜魯菜也許就是最好的例子。魯菜的代表流派——孔府家菜在很長時間內就是正宗的宮廷菜,如果你吃過正宗的孔府家宴,你會發現,食物的精緻程度絲毫不亞於粵菜,浙菜。我們舉幾個例子。詩禮銀杏、
一卵孵雙鳳、
孔府一品鍋、神仙鴨子、帶子上朝、懷抱鯉、花藍桂魚、玉帶蝦仁、油發豆莛、白扒通天翅等等。如果我不告訴你這些是北方菜,你會不會覺得是南方菜,所以題主的說法並不恰當。
再以魯菜為例,魯菜的其他流派,比如膠東派的精緻程度就會不如孔府菜,對於一個人來說,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是吃飽,只有經濟水平發展到了一定地步,才會追求一些其他東西,這時候吃,也就部分脫離了要填飽肚子的初衷。當然這裡不是說北方的經濟就是比南方差,這只是說明經濟也會對菜的精美程度有一定作用。其次影響菜的精美程度也會和當地的風俗人情,自然環境有關。比如在草原,吃羊肉的時候可能就直接用刀,而南方可能會切成一小塊一小塊,這不是說誰粗魯或者怎麼樣?自然環境造就的風俗就是如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而這些都會決定菜肴的精緻程度。
北方菜的特別是,食材是純粹的,個兒大的;加工以燉為主,重油厚味;吃起來很過癮,味道充分進去了。最有趣的是,一道菜里的食材的味道進行充分燉煮,或者熏醬,味道非常均勻,不分彼此。比如一手店的熏醬菜,洛杉雞、鵪鶉蛋,通體一個味道,光憑鼻子你甚至分不出哪個是鵪鶉蛋哪個是雞翅;比如小雞燉蘑菇,比如酸菜燉白肉,一道菜就是一個味道。猶如北方的人,出生在緯度高寒的地方,個子高高大大;人們之間相互因為親緣、工作、幫派等形成了均質的關係,說話里謙辭特別多:必須的,透著親熱,透著穩定的關係,透著彼此的認同。
南方菜則不同,南方菜的食材是小巧精緻的。比如芹菜,與北方的粗粗大大的芹菜不同,南方芹菜,有葯芹、水芹、香芹等多種,水靈靈的,清香撲鼻,而味道各異。加工,則是往往不同味道的食材配伍,簡單翻炒,食材的味道依然各是各味。比如肉絲香芹,是肉絲、香芹、豆乾、榨菜絲等小炒,芹菜還是芹菜的味,榨菜是榨菜味,吃起來五味雜陳,卻是那麼和諧、奇妙。這個家常菜,當然與南方的氣候有關,天氣不那麼冷,不需要燉起來反覆加熱。南方菜,與南方人相比,也很類似。南方人,相互之間往往個性差異更大,相互交流但是不放棄自己,可以分享意見,但是不追求一致。有點君子和而不同的味道。
推薦閱讀:
※如何製作布丁?
※有好吃的零食推薦么?
※喝了鹿角巷的奶茶,想暴打排隊2小時的自己
※冬天女生適合喝什麼茶?
※一花一世界,一頓吃一周!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