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義弘的部隊是否在露梁海戰中受到重創?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露梁海戰時日軍的主要目標是拯救從順天城撤回國內的小西行長,島津義弘此前已經撤離,後來他又與宗義智、立花宗茂等日軍將領率軍在巨濟島集結,他們在前往救援小西行長部的時候和中朝聯軍相遇、因此爆發了露梁海戰。而日軍的這次行動也達到了目的,小西行長部趁著島津軍與中朝聯軍交戰的空隙從另一條海路成功逃走。

露梁海戰堪稱中朝聯軍的大勝利,雖然聯軍損失了李舜臣和鄧子龍兩名大將,但取得了至少擊沉日軍200艘船的成果。我們可以簡單看看不同史料的記錄。

朝鮮的《宣祖實錄》載:"卽者陳提督差官入來曰: 『賊船一百隻捕捉, 二百隻燒破, 斬首五百級, 生擒一百八十餘名。 溺死者, 時未浮出, 故不知其數。」

《宣祖實錄》的另一則記載也提及日軍損失200餘艘船:「本月十九日, 泗川、南海、固城之賊三百餘隻, 合勢來到露梁島, 統制使李舜臣領舟師, 直進逆戰, 天兵亦合勢進戰。 倭賊大敗, 溺水致死, 不可勝計, 倭船二百餘隻敗沒, 死傷者累千餘名。 倭屍及敗船木版、兵器、衣服, 蔽海而浮, 水爲之不流, 海水盡赤。 統制使李舜臣及加里浦僉使李英男、樂安郡守方德龍、興陽縣監高得蔣等十人, 中丸致死。 餘賊百餘隻, 退遁南海。」

朝鮮大臣柳成龍的《懲毖錄》載:「焚賊舟二百餘艘。」

川口長孺的《征韓偉略》載:「義弘苦戰,從兵半死。」

總之,島津義弘無疑在露梁海戰中付出了不小的損失,不過他的損失還不至於使島津家元氣大傷,甚至關原戰後島津家都還保有1萬左右的兵力。島津義弘在關原之所以只帶了1500人,原因有二:一是島津家此前因政治鬥爭而分裂為支持德川和支持秀吉的兩派,導致軍事力量隨之分化;二是1599年時島津義弘已經辭去家督之職、沒有指揮本國部隊的決定權。


損失不小,但還談不上傷元氣,談不上重創。當日軍侵略後,朝鮮軍官開始認識到火繩槍的威力,一些有識之士如金時敏、李舜臣等愛國將領開始鑽研火繩槍,並仿製出一批鳥銃,為後續的戰爭提供了火器支援。

除此以外,在朝鮮的海上,李舜臣在開戰前就著手設計、建造了龜船。龜船嚴格意義來說並不算是火器,它只是一種與火器相結合的新式戰船而已。根據《忠武公全書》記載:龜船之制,底板聮十,長六十四尺八寸,頭廣十二尺,腰光十四尺五寸,尾廣十尺六寸……船上覆以版,版上置十字細路以容人行,悉以錐刀布之前龍頭後龍尾……狀如伏龜故稱龜船……覆板上畫龜紋,左右各有二門龜頭下礟穴二,舷板左右礟穴各一,舷欄左右礟穴各十,覆板左右礟穴各六,左右櫓各八。

這裡所描述的龜船有兩種,前者是仿後者所造,後者才是李舜臣所設計的全羅左水營龜船,兩船的樣式大致相同,但細節之處存在很多疑點。從筆者所收集到的戰時文獻中搜索都沒有敘述龜船的帆,按文獻所載如此戰船上面還裝有超出常船的將士和武器,全憑人力划槳是無法達成的;加之朝鮮沒有多餘的銃筒及將士浪費在龜船上,龜船每經一役不是有去無回便是需要大量的修理,朝鮮不會把資源浪費在這艘船上。龜船的存在毋庸置疑,但其形制仍需進一步的考證。


推薦閱讀:

見過90年前的抗日海報嗎?
歷史故事——史思明同樣被兒子誅殺
大明宣德爐——全世界都在尋找的真品
第十二章 勒拿河上的火
歷史上的今天——1866年10月6日,清政府批准籌設天津機器局

TAG:歷史 | 島津義弘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