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過哪些途徑獲得育兒知識?
目前我獲得育兒知識的途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的育兒書籍,如《寶貝健康公開課》《西爾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正面管教》等等。通過這些書籍,建立基本的育兒觀念,知道努力的方向,如孩子在特定的階段,可以嘗試不同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培養。
(二)同齡寶媽的集合營。同齡寶寶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大致相同的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與現象,可以讓寶媽可以向其他有經驗的寶媽學習並獲取有效建議。在育兒的路上,遇到問題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如某一階段,孩子喜歡吃手,不管你怎麼制止,他還是會繼續吃手。可過了這個階段之後,孩子就不會有這種行為。後來和寶媽們分享探討,原來吃手是大多數寶寶的行為,那只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
(三)早教機構,如蒙特梭利。一個親戚的寶寶在這個早教機構上課,排了音樂課和美術課,還有親子分離課等其他課程。有一次,我陪著寶寶去上音樂課。學了一首《馬兒來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律動與積極性。老師是一個非常親切的老師,她和所有的孩子(8個)建立了信任,只要課程開始,所有的寶寶就會跟隨老師的節奏,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認識樂器,雖然只有45分鐘,但收穫很多。父母就可以複製早教機構的模式去引導孩子,開發孩子潛在的能力。
(四)專業的育兒平台,育兒APP&育兒公眾號。我們可以從中獲悉怎麼做優秀的家長,怎麼去培養孩子好的性格,怎麼給孩子建立安全感等等。給你指導就會給你行動的方向,這樣育兒就更能得心應手。
育兒的知識有千千萬萬,但都是圍繞孩子和父母,只有有耐心、用心與愛心的父母,才能把這些育兒的知識極好的用在自家寶貝身上,陪著孩子一起幸福的成長。
真要感謝這個時代,比過去只靠媽媽婆婆鄰居親戚口傳心授,現在多了很多的選擇。我平時會有幾個來源
1. 看書,估計這方面大家比我知道得多,就不贅述了。
2. 上網,會看很多微信公眾號,還會預約一些微信的課來聽,做著家務把手機開外放就聽了,效率很高。比如三川玲媽媽,徐智明老師的真心爸媽,一小時爸爸,幼師口袋,蒲蒲蘭繪本,有聲繪本等等,它們給了我陪伴和從理念到育兒技術各方面的養料。
3. 各方面的專業人員,比如醫院專業的醫護人員。他們在健康方面給了我們很多指導,有時候就是一層窗戶紙,他們不捅破,我們還是一直著急摸不著頭腦。還比如幼教機構和幼兒園的老師們,專業的老師會很耐心地解讀很多孩子的現象,幫助我們理解孩子,找出一些方法。
4. 看一些電影啊視頻之類的,裡面常常有很好的啟發。比如叫我第一名,春風化雨,記錄片頻道放過的法國育兒記錄片等等。
5. 很重要的是家人,儘管有時媽媽婆婆親戚鄰居的觀念陳舊,但畢竟他們平時和我們接觸最多,而且孩子大了也是要融入到這個真實的社會關係中去,所以爭取他們的支持,耐心地了解他們的觀點也很重要。
6. 不管從哪裡學來的東西,最後都靠實踐去檢驗,所以我們還有個重要的學習來源,就是孩子。總覺得,孩子是上天派來幫助我們成長的老師啊,他們身上常有出其不意的真理,我很喜歡向他們學習。
我寶八個月了,說說我是如何獲得育兒知識的。
首先,在懷孕期間就開始關注育兒知識了,主要渠道是網路。一些App,新聞,公眾號,媽媽群,先從這些裡面獲得一些基礎知識,讓自己有個基本的育兒概念。比如寶寶樹、育學園,新聞像頭條、騰訊,公眾號比較出名的六羅媽媽、男姐有話說、小土大橙子等,正是經常看這些東西才讓自己心裡有個底,不至於把養孩子看得那麼難。
其次,到生了以後才發現光以網路上那些東西來育兒是遠遠不夠的,甚至出現百家說卻無一家能實際應用到自己身上的,而且很多知識存在誤導的問題。這個時候自己又不知道,就要仰仗旁人的經驗了,主要是孩子奶奶、生過孩子的同學朋友親戚。集大家的經驗,取長補短,合適地運用到自己寶寶身上。
再就是旁人的經驗也有互相衝突的時候,這時候為了更加有權威,我買了比較出名的育兒書籍,傳說中的育兒大師寫的,還有醫生育兒科研人員所著的書籍,再結合自己的實際如果還不能準確判斷情況,就需要詢問醫生了。書籍有《嬰幼兒睡眠全書》、《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等。
最後靠總結經驗,得出自己寶寶適合的方法心得。學習、觀察都很重要!祝大家的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通過早教課的學習,早教老師的培訓,那時候感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重新塞回肚子里再生一次,感覺自己的孩子真的問題好多。
再有就是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專家發布的一些文章,那上面寫的挺好的,也很實用。
有些沒有的,也可以留言,也會得到更好的回答最後就是通過問醫生,積累一些問題,到醫院掛個號,哈哈,然後諮詢諮詢,得到一些正確的答案,雖然會被醫生嫌棄,但是,只要解了自己的疑惑也就值了。
育兒知識,對於現在各種知識大爆炸時期,有網路就一定有你想要獲取的知識,很顯然,在這個信息產業發達時代,有心要獲取知識並不艱難。而我則通過四方面去獲得育兒知識:
一、購買書籍,利用自由可支配時間閱讀,翻看,做筆記畫重點。書中的育兒知識形形式式,填充並豐富自己的育兒教養道路。
二、通過微課堂講課。微課堂對於沒時間看書,利用微課堂一般一個小時的課堂,集合課堂的精華,讓自己在課堂中學到老師或者育兒專家的科學育兒知識和方法在生活中應用。
三、通過父母課堂。這些課堂都是老師精心組織濃縮的知識授予。讓我們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更加直觀審視我們的育兒理念和改進。
四、通過各種育兒公眾號和育兒App,在閑暇時光,對於感興趣的題目,就進去靜讀瀏覽一下。
五、通過早教中心媽媽交流育兒分享群。媽媽們無私的分享也可以獲得育兒的知識。
真得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互聯網信息時代,我獲取育兒知識途經主要有下面幾個1、PC電腦端,2、移動手機端,3、報刊雜誌書籍等平面媒體4、電視,電台等網路傳媒,5、其它各種網路及實體教育平台。
現在真是美好的時代,足不出戶知天下,得心應手巧育兒。都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資源共享是時代的進步,我也順應潮流,開通自媒體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與時代同行!
從懷孕開始,我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學習育兒知識。主要有以下途徑:
1.育兒APP
我下載了寶寶樹孕育軟體,填上懷孕的相關信息,然後這個軟體會像一個貼心管家一樣,同步記錄腹中寶寶發育的情況。還有胎教音樂等等。孕期有疑問也可以在這個軟體上搜索提問。也買過一些育兒用品。總之,這是個內容比較周到和豐富的軟體,推薦給准媽媽。
2.今日頭條
頭條上有很多育兒頭條號,發布的各種育兒方法,我也會經常點開看。
3.百度
遇到一些孕育問題,我也會多渠道查證,所以通常,百度問題是少不了的。
4.向生過娃的媽媽請教
自己懷孕的時候聽其他媽媽分享經驗還是很必要的。比如她們可以告訴你,待產包里哪些東西是必備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我最喜歡通過讀育兒書籍來獲得育兒知識,平時會瀏覽育兒公眾號和app,也會通過媽媽群和日常聊天。
我認為讀書是最系統的知識獲取方法,不能因為現在信息量豐富而捨棄讀書。書上的知識是理論系統的,好比是主食,而短文是碎片式的,好比是零食。要想良好發展,主食必不可少,零食更能引起食慾。
微信群和日常聊天可以有針對性的交換各位媽媽的信息與經驗。
第一,多讀多看。從懷孕開始就有意識地開始學習孕期知識,孩子出生後通過讀書學習和孩子成長相關的養育、用藥、心理成長等知識。
第二,通過網路搜索,獲得學習的途徑。上面說了多讀多看,很多人也許就說了,可是我不知道要讀些什麼和看些什麼呀?我的經驗是以問題為導向,在網路上搜索答案。就是在育兒過程中遇到難題,比如孩子發燒了怎麼辦?那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搜索,這時很多回答里就會有介紹怎樣給孩子有效退燒的方法,關於退燒方法和用藥的書籍也會有推薦,那麼就可以根據推薦進行系統的閱讀和學習了。
第三,通過網路搜索,關注較好的各類育兒頻道和公眾號,例如頭條育兒,通過平台和公眾號學習育兒知識。同時通過平台和公眾號的同類鏈接,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的、最適合自己的平台和公眾號,不斷學習。
第四,參加平台或公眾號的各類育兒講座,從講座中吸收知識。
第五,多與其他媽媽交流,思想的碰撞能夠產生知識的火花,也能了解到更多的學習途徑。
獲得育兒知識的途徑很多,我個人主要是通過看書、關注育兒專家的文章、瀏覽育兒網站以及上育兒課程來獲取育兒知識。
最初的育兒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哈弗女孩劉亦婷》、《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引導我重視科學育兒,重視家庭教育,啟蒙我關注孩子、了解孩子。《傾聽孩子》、《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正面管教》又指引我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
一些育兒專家的文章和書籍,在科學護理孩子和科學餵養孩子、關注孩子心理等方面對我了指引。
還有一些親子溝通課程、正面管教課程引導我如何在育兒中實踐,在實踐中思考、分析總結。讓我在不斷實踐不斷思考的過程中,對於育兒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推薦閱讀:
※單親家庭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多一點耐心,孩子會更優秀!
※為什麼熊孩子是熊家長教育壞的?
※扎克伯格的中國老師談教育:給孩子「自由戀愛」的機會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的三種教育方式,真的都管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