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理解「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


這是針對特殊時間、特殊人物的一句話,理解這句話,不能斷章取義。你不能看到不順眼的老年人就罵老而不死是為賊,但是面對那些碰瓷的、倚老賣老搶座位的,罵上這麼一句就很痛快,現在不是流行說「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嗎,這類變老的壞人,就特別符合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記述得十分簡單: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是個人,孔子老師的故交。

夷俟,叉著腿坐,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我的配圖很克制,大家結合自己的想像理解吧。

這句話的意思是,原壤叉著個腿在那兒坐著。孔子看到了很生氣,就罵他:「年輕的時候你就狂,長大了又沒本事,現在老了還不死,真是媽個禍害!」孔子越罵越生氣,舉起拐杖就戳丫小腿。

你看,這句話是有語境的,孔子是罵一個老而無德行的人,是社會的禍害!

你可能會說,別人不就是坐姿不太雅觀嘛,孔子老師這暴脾氣也是該改一改了,之所以會這樣認為,都怪《論語》記錄得太簡要,咱們看看《禮記》,就知道真不怪孔子老師脾氣爆: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說孔子有一個故人,名叫原壤。

他媽死了。

孔子就給他媽洗棺材,原壤跳到棺材上說:我似乎很久都沒有K歌了呀!

說罷他就唱道:狸貓,狸貓,你頭上有美麗的斑,我牽著你的手,好柔軟。

孔子假裝沒有聽見,走了,但是他的學生不幹了,說:老師,我們強烈要求您和他絕交。

孔子說:算了,畢竟朋友一場。

看到這裡,你該知道以仁為本的孔子老師為什麼會氣得打人了吧?因為有些人老了啊,仗著自己一把年紀,沒人會和他計較,就各種使壞,耍不要臉。這樣的禍害,不死留著幹嘛呢?



圖文/南途北尋

發現好多朋友都沒有把孔子這個有名的故事寓意弄清楚,故借題主之問在此淺以說明。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老程序,先註明此句出處。請看原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孔子·《論語》·憲問篇


古之文字高度精鍊抽象,一字可成章。字多為表意,所以但凡一字之誤則差之分毫,謬之千里。

所以,句中關鍵必須解釋說明。

一句:「原壤夷俟」

原壤:人名、孔子故友。

:蠻夷、四夷。此處作不尊教化,失其禮儀解。

:等而待之。在此釋意為一種動作或行為的延續狀態。


二句:「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孫弟:遜悌。尊順之意。

無述:沒有作為,不值稱道之意。


三句:「老而不死,是為賊」—甚為重要。

此句千萬不可「以字解字」!何為老而不死?

:冥頑不化、怙頑不悛之意。

不死:心有所動,念有所邪。俗語云:賊心不死。

:古德有雲,去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邪欲惡念即此「賊」。


四句:「以杖叩其脛」

:輕觸之意。

所以,現在全句意思很清楚了。直譯為:

有一天,孔子的故友原壤不知為何做出不符禮儀之行為,孔子便順勢教之。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從小就不知遜悌,不知尊兄順弱,可以預見此人長大肯定干不出什麼可予人值得稱道之事。如果不知悔改一直這樣下去,這種錯誤的心念就會根深蒂固,不易改變。此錯誤之念是你心中大賊啊!

故以杖輕點之,以示教化讓其悔悟立改


其實,這句話在《論語·憲問》篇里是為了解釋上一句「子路問君子」這個問題而舉的反面之例子。是為了更加清楚的解釋子路的問題「人怎麼做才能合乎一個君子的標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查資料。所以說讀經典一定要結合上下文,更不能「以字解字」啊。

以上為拙見。若有異,望求同存異,互通有無。謝謝。


題外話:不能再用「老而不死是為賊」形容現在的老人們了啊!畢竟好多好多老人真的是很慈祥的,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的生生父母。

心中存善,口中留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共勉。


幾十年前,年輕人在廣場上跳迪斯科,不顧老年人的感受。現在,老年人在廣場上跳廣場舞,不顧年輕人的感受!

幾十年前,年輕人打砸搶、訛人、坑人!禍害了一幫老年人!現在,一些老年人碰瓷、訛人,自己摔倒就坑人!禍害了一幫年輕人!老而不死謂之賊,或許用在這群人身上比較適用。現在「老人」這一詞都快成碰瓷、訛人的代名詞了,到處都是老人倚老賣老的新聞。

甚至前不久,還有老人在公交車上威脅小姑娘,被小姑娘揭穿後,竟然尾隨小姑娘下車,將小姑娘一下撂倒。賊,殘害禍害的意思,禍害人的老東西。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活著要努力進取,老有所成,才能受到晚輩的尊重。若一輩子無所成就,到老了還不死,在別人心裡就是個老不死的東西。

「老而不死謂之賊」出自《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翻譯過來就是:原壤叉開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說:「你這個人年幼時不懂的謙遜,長大了有沒什麼成就可言,等到年紀老了還不死那就是個賊。」說完孔子還用竹杖敲打原壤的小腿。

這句話隱喻的含義就是,年輕的時候就不務正業,做一些壞事情,這一輩子又沒什麼出息,那麼等到老了一定是個賊。想想孔子多偉大啊,兩千多年後這一代壞老人的所作所為,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料出來了,孔子對於人性的拿捏十分準確,不管是兩千多年前,還是現在,孔子說的話都十分的適用。

現在我們在網路上,隨便搜索一下「老人」這個辭彙,呈現出來的大多數都是為老不尊、壞老人的形象。這也在一定意義上,佐證了「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當然這句話並不是包括所有人,社會人的好老人還是挺多的,萬望各位不要對號入座!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常常被誤解為人老了、沒用了而成為負擔的意思,但這句話本來就是用來譴責為老不尊、老而無德的人,放在現在就是指「壞人變老」那種老人的,所以不要用錯地方,不要殃及大多數善良的老人。

「老而不死是為賊」出自《論語·憲問》,原文是: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是個人名,他是魯國人,孔子的舊友。他母親死的時候,他居然還大聲歌唱,孔子從一開始就覺得原壤這人不咋滴。

夷,是雙腿分開而坐。俟,是等待。孫弟,同遜悌,代指倫理。

這一天,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你年幼的時候就不講倫理道德,年長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個禍害。」說著,孔子還用手杖敲原壤的小腿,表達他恨鐵不成鋼的態度。

我們來說說「賊」這個詞。「賊」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中是禍害的意思,而不是指小偷、盜賊。

有人在譯註論語時,把「賊」譯作「害人精」「害人蟲」。夏衍也曾特意指出「老而不死是為賊」的「賊」,不是小偷的意思,而應當作無用的廢物講。連天宇在《「戒」「貝」不成「賊」補說》一文中,更詳細闡述了「賊」的本義,認為「賊」是指「敗壞倫常的人」。

如此,「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就清晰明了了,關鍵要所指明確,不是所有的人老了都是禍害、負擔。

章太炎與康有為政見不合,曾作嵌字聯罵康有為。

上聯:國之將亡必有

下聯:老而不死是為

上聯是《中庸》「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隱去「妖孽」二字:下聯是《論語》「老而不死是為賊」隱去「賊」宇。國學大師大師罵人都這麼有學問。

南宋時,文天祥在他的《集杜詩·淮西帥序》中寫道:「知國亡,乃以淮西全境獻北為己功焉。於是貴年八十餘矣,老而不死是為賊,其貴之謂歟!」

蒙元入侵時,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貴丟城失地,心存私念,置國家於不顧,以淮西全境投獻蒙元,文天祥在詩中痛斥夏貴的賣國行徑,說他八十多歲了,做出這樣可恥的事情,就是「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種「賊」,無論是年輕還是老了,都是禍害,不是嗎?


「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這句原話是出於論語,憲問。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孔子有個老朋友叫原壤,為人沒個正經,一天孔子見到他他蹲著和孔子說話沒個樣子。孔子就說:「你這人,年輕時就無大無小,無老無少,長大了,也沒個成個正經事兒,老了還腆著臉活著,真是個禍害也。」

這段話連著看起來,更像是孔子和老朋友開玩笑。所以最後笑罵玩,拿竹杖戳對方小腿。

但是後來大家就如很多夫子的話一樣,把他前後語境拋棄,只截取其中一段來說。

老而不死謂之賊,演變為,說老人已經沒有貢獻,只是依靠年輕人供養,就如盜取年輕人一般,所以是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個思想,到現在依然還有。比如日本著名的大嘴巴漫畫首相麻生,2013年,日本副首相兼財政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就曾建議:日本的老年人應該「趕緊去死」,因為「當你想到自己花的是政府的錢,你就會睡不好覺。」

在中國,老而不死謂之賊,後來逐漸演變成,指責一些為老不尊不要廉恥的老人的話語,和最初夫子所說的,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原句是:老而不死是為賊!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意思是:人老了還不死,就是一個像賊一樣的禍害蟲。

這句話在《論語·憲問》中記載是孔子罵他的一位故人,叫原壤。而當時孔子的年紀比原壤大,比他還老。所以孔子這句話並不是簡單罵人老而不死就是賊。我們看古人留下來的句子不能切斷了來看,要查看整個原文,否則就容易斷章取義,很難理解原意。原文是這樣的:「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白話: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回話,孔子罵他說:「年幼時,你不守遜悌之禮。年長了,又沒有可以稱述來教導後輩。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等於如人生中一賊。」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實際上孔子的這段話被記錄在《論語》中還要另外的含義,不僅僅只是罵原壤這樣不守遜悌,無教導後輩的人。這是孔子的人生價值觀,他認為人不應當老而不死卻無所作為。當然這裡的作為絕不是為自己爭名逐利,恰恰相反,是能夠為國為民為後人的一種作為。


「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斷章取義的曲解,有人用曲解講故事,居然吸到了幾萬讀者,咄咄怪事!

「老而不死是為賊」出自《論語·憲問》: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用今天的語言通釋就是: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候。孔子說:『年紀小的時候就不恭順兄長,長大了又沒沒給人留下像樣的語言,老了還不死,這就叫做害人精。』用手杖敲著他的小腿。」

從「以杖叩其脛」來看,這是孔子晚年時見原壤的記載。

孔子為什麼要說原壤「長而無述焉」呢?孔子曾說「有德者必有言」,原壤「無述」,說明他不是「有德」之人,這也是他「是為賊」的重要原因。

「老而不死」是緊承前文「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而來的,「是為賊」是針對原壤的一系列不是——「不孫弟」「無述焉」、沒有是處卻「不死」而說的。後世有人斷章取義,單獨把這「老而不死」與「是為賊」連起來,誤以為是孔子對老年人的一種侮罵,顯然違背了孔子的原意。

孔子能「以杖叩其脛」,至少已經六十歲以上了,孔子六十八歲才從列國周遊而歸,這次見原壤,恐怕年紀已在七十左右,他怎麼能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連自己也罵呢!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春運期間不得不擠火車辦事,由於他是中途上車,只買得一張站票,他上車後看到一個空位,便忍不住先坐下來休息,心想若主人來了再讓不遲。列車快開了,一個姑娘拎著幾大件行李擠到他面前,朝他看了一眼,想說什麼,又默默地縮回了頭,將行李放好,和甬道上別的站票客待在一起。

列車開動了,沒人來向大爺討回座位,大爺以為自己白撿了座位,心裡放鬆下來,開始向周圍的人推銷他的得座經驗,他看到姑娘被來往的人擠得東倒西歪,便同情地說:等我下了車,你就坐這裡吧,站著太難受!姑娘說:好的,謝謝您!

檢票了,列車員很奇怪:姑娘,你不是有座嗎?他指了指睡著的大爺……

原來大爺坐的正是姑娘的座位,善良的姑娘成全了大爺的撿座,寧願自己站著,一聲不吭,就為讓他坐得心安理得。

古人言: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尊老愛幼就是這麼來的。社會是個大家庭,民族、國家是個大家庭,再由宇宙而言,地球是個村,每個人都是村裡鄉鄰。佛說,無緣不聚,成一家人是最大最深的緣,成一國人也是莫大的緣。孝敬愛戴自家的老人,關心保護自家的孩子,這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本份,也是生命延續的必須;推而廣之,對待別人的老人和小孩,就像對待自家的一樣,雖然沒有法律要求這麼做,但這麼做自有莫大的功德,社會必因此和諧,生活必因此溫馨。

然而有人把老而不死謂之賊進行斷章取義,結合個別醜惡現像,為自己不願敬老、孝親的自私行為辯解,讓許多人心裡疑惑。

生老病死是每個生命避免不了的,每個人一出生就在向著終點而去,在終點到達之前他們未曾停止過努力,現在的一切成果都是已故和健在的老人們辛勤奮鬥的結果,可以說那些嫌棄老人的人都是會提前退休、只知享受的,他們不過是過河拆橋的功利主義者。倘若人人都以為老而不死謂之賊,社會文明不會再向前,而是停滯、甚至倒退;因為老人已經盡了自己的職責,他該得到休養和尊重;社會責任的擔子該由後輩人挑起,只有腰太軟、腿太細,心眼太小的人,才會以為老而不死謂之賊。


「老而不死是為賊」曾被歷朝歷代學者從不同角度解釋過其意思,本人不才,也湊湊熱鬧,談談自己的一點拙見。

我們要想深入理解這句話,就得知道這句話出自何處,不能斷章取義。原文出自《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四書》解釋為: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四書》把「賊」字解釋成「害人蟲」,我們暫且不管它的對錯與否。先說說自己的看法,這句話要真正理解就必須從「賊」字入手,一是要了解「賊」字在當時春秋末期的意思究竟是什麼?二是要了解「賊」字在那時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因為我國許多漢字歷經數千年演變後,其本來含義已經變得模稜兩可,甚至面目全非,有些褒義變成了貶義,有些貶義變成了褒義。若從現代字義來理解就未必正確。

「賊」字並不都是貶義詞,「賊」字甚至還能跟「聰明、智慧」等詞掛鉤,這種用法在我國北方常見,如,鄰居說你家孩子賊的很,你聽後笑的合不攏嘴。因為,這是說你家孩子很聰明,在此是褒義詞。

另外,再說一下孔子跟原壤的關係,原壤是孔子的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作為孔子的朋友,肯定不是一無是處的,身上多少會有孔子看中的一些優點,並不是大家說得那麼不可理喻,孔子是儒家大師,尊老愛幼的典範,如果把「老而不死是為賊」譯作「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有違儒家「尊老敬長」的思想,為什麼人老了就應該去死,不死就是害人蟲?何況孔子比原壤更老,豈不是說自己更該死嗎?所以這絕不是孔子說此話的本意。孔子根本不會說他朋友是「害人蟲」這樣的話。

綜上所述,「」老而不死是為賊」是孔子責備原壤叉開雙腿坐著(不做好榜樣)的憤切之語,譯作:老了還給他人做壞榜樣卻不去死,這是苟且偷生,勉強活著。「賊」譯做「偷生的人」比較合適。這樣就指明了孔子的本意,人老了更應該給別人做個好榜樣,不能得過且過,勉強活著。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根據《四書》的解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根據錢穆《論語新解》:原壤是魯國人,是孔子的老朋友。

「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表面的意思從字面上理解,人到年齡老了還沒死,就不能從事生產活動,就是老賊。這句話說的也未免太刻薄了些,有為老不尊的意思,孔老夫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最強調儒家傳統倫理道德的,所以這樣很沒有輕重和禮貌的話應該不是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而且孔子和原壤是多年的好朋友,原壤的性格應該是個老小孩的個性、老頑童,這樣的人是真的看透世事而不世故的人,孔子應該是很喜歡他的,孔子說這句話是帶有開玩笑的性質,孔子罵他,語氣也是溫和的,最後還用拐杖打了他的腿一下。不然,怎麼會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如果我們僅僅是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肯定是錯解了孔子的意思。如果原壤真的做了什麼缺德的事情,孔子肯定就不是輕敲他的小腿了,而是要鳴鼓而攻之了。

然而這句話經過後人演繹,成為「老而不朽謂之聖,老而不死謂之賊」,意思是說人老了而又非常有智慧且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或者留下不朽著作或言論的人,可稱為聖人。反之,對人民和社會無用的人或者說有害的人,或者道德上斑斑劣跡、罪惡滔天的人,就只能稱為老賊!就該遺臭萬年!詛咒他死還來不及,更是不值得懷念了。


推薦閱讀:

上聯:金雞喚夢醒,如何對下聯?
上聯: 如痴如醉昏昧昧。求下聯?
古風是很小眾的東西嗎?
為什麼稱《滕王閣序》一文既出,震驚全場?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