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究竟是天體還是只是一個洞?


看到黑洞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都認為它就是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令人恐怖的「洞」,這個洞無所不吸,無論什麼東西掉到裡面就不會再出來了,就連光射進洞里也不會反射出來,所以看上去很黑,被稱為黑洞。

這其實是一種很表面的理解,黑洞雖然有部分類似於「洞」的性質,但它首先是一種天體,通常認為是一種球狀天體,為什麼要說「通常認為是一種球狀天體」呢?是因為至今我們沒有發現過黑洞的真面目,而且我們或許永遠看到它的真面目,只是從其視界體積上看它是個球體,但是這個視界體積卻又是類似虛擬的。

我們都知道黑洞的引力強到連光經過它附近的時候也會被吸進去,而且它本身不會發光,所以黑洞不會有任何光線等電磁波被我們捕捉,那麼既然黑洞內部不會向外反射出有效信息,我們又如何能得知它的真面目呢?所以理論上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知道黑洞的真面目是什麼樣的。

通常我們所說的黑洞的大小,指的是黑洞的視界體積,它指的是黑洞中心到外圍的史瓦西半徑的邊緣,當光到達視界邊緣的時候,就不可能再逃出去了,只會被黑洞的引力向內部牽引進去,所以我們所能感知到的只是黑洞的視界邊緣而已,但是這個邊緣並非黑洞的實體邊界,只能說是我們人類給黑洞虛擬了一個邊界,這個邊界是以光的可見和不可見來劃分的,而關於黑洞視界內部的一切,我們無從得知,甚至永遠無法觀測到。

天文學家們認為黑洞的內部很可能有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到底是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通常被認為是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其實整個黑洞只有它才是黑洞的實體,但是由於這個奇點不會向外發出任何訊息,所以我們想要看到黑瞳的實體真面目,從目前的物理理論上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回答問題,黑洞是一個天體。

其實黑洞最廣為而之的就是它那永遠也填不飽的「肚子」。當然這也是理論所規定的,沒辦法誰讓它的引力強到光都逃不出呢。

下面就簡單的講講黑洞有那些特性,但是先允許我講一個簡單的小故事。

我們都知道,霍金是研究黑洞出名的,當年受邀去法國參加一個學術發布會,主要講解黑洞的性質以及什麼有毛無毛的定理。但是之後,發現天性浪漫的法國群眾總是對黑洞有一些誤解,認為是一種很微妙的暗示(老司機)。

哈哈,言歸正傳:

①黑洞是廣義相對論所預言存在的一個大密度的天體,有個不嚴謹的話來描述,就是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所以說呢?它的時空曲率是非常之大的,以至於光從附近掠過就被它拐跑了囚禁起來。

②黑洞存在一個邊界,就是事件視界,在這個邊界以內的,只要你踏入半步就基本宣告GG。

③不過黑洞也不是永存的,霍金輻射表示,黑洞在慢慢死去,當然只是理論上,實際上這個死亡速度慢的不行,大質量的黑洞,估計要等到山無棱天地合,還沒死完。。。


先看一下黑洞的定義: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沒錯,黑洞不是一個洞而是一個天體,看看黑洞的誕生過程:某一個恆星到達終期時,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就有兩種情況了,一種是停止塌縮,變成一顆緻密的中子星。另一種情況就是,由於核心的質量大到使塌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也無法阻擋,中子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像的物質。這時形成的天體就是黑洞了。

那麼既然是天體又為什麼要叫做黑洞呢?這個天體,質量大,大到可以扭曲空間和時間,以至於光都不能逃逸出來,這也是它黑的原因。時空的扭曲,引力極大,導致它能把周圍的物質吸引進去,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是黑洞了。如果將數個太陽質量集中於一點,比如奇點,那麼就會形成所謂的視界。這就是黑洞周圍的視界,進入這個界面之內就是黑洞內部,即便有光的速度也是也無法逃脫的。

最後,我們引入一個理論猜想概念,時空蟲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理論上,黑洞的中心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奇點。這個打破現有物理理論的奇點是滿足蟲洞產生的,因此,黑洞的對立面可能存在一個白洞,連接兩者的就是時空蟲洞。那麼將來一旦被證明時空蟲洞的存在,黑洞也可以算是一個洞。


謝邀,黑洞是一個目前尚未被直接觀測到的天體,它和我們平時概念上的洞有很大區別。

我們先從恆星講起,恆星的一生是其內部核反應與自身引力鬥爭結果,一般來說,核反應可以和引力達成平衡,恆星就穩定的發光法熱了,而當一顆恆星質量很大時(比如大於25個太陽質量),向內的引力就成了壓倒性的力量,不斷向內塌縮的結果就是一個黑洞。

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物體,看到物體的各種顏色,是因為該物體發出或者反射的不同頻率的光到達了我們的眼睛,黑洞的引力強大到光也無法從其內部跑出來,一個沒有任何光發射和反射的物體是黑的,所以我們叫它黑洞。

我們平時概念上的洞往往是可進可出的,而黑洞是單向的,外面的東西可以進去,但裡面的東西(包括光)是沒法出來的,這個內和外的邊界叫做黑洞的視界。對於一個黑洞,我們只能知道它的質量、角動量和電荷,其他信息都消失在視界內了。對於黑洞內部,我們目前的知識十分有限,只能等待將來觀測和物理理論的發展來告訴我們了。

對於黑洞的外部,我們了解的多一些,比如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通過噴流、吸積盤、高能輻射、繞轉的天體、快速的光變、甚至引力波來推測黑洞的存在。現在大部分科學家都認為黑洞是存在的,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可以拿到黑洞的直接觀測證據。

宇宙浩瀚無垠,個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請多指教。


天體!

很多人對於「黑洞」這種概念容易從字面上理解,認為黑洞就是一個「洞」。事實上並非如此,之所以叫「黑洞」只是一種形象的叫法!

黑洞有三種類型,微型黑洞,超大質量黑洞,還有恆星類黑洞,而我們通常說的黑洞指的就是恆星類黑洞,它是由大質量恆星在走向死亡的過程中塌縮而成的。

由於黑洞質量和引力巨大,在它周圍有一個稱為「事件視界」的分界線,任何事物一旦越過這條界限就難逃黑洞的「魔掌」,被黑洞吞噬,連光不不能倖免!

這或許就是為何叫做「黑洞」的原因,因為光線也無法逃脫,意味著我們無法直接觀看到黑洞!

不過雖然黑洞是一種天體,但並非普通天體,因為其強大的質量,理論上能把時空結構壓縮到極限,也就是說,黑洞本身雖然不是洞,但它可以在時空結構中「打洞」,行程所謂的「蟲洞」,通向宇宙中另外一個時空,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黑洞可以通向平行宇宙!

當然,蟲洞和平行宇宙的概念目前更多的還是一種構想,但大自然法則並沒有反對它們的存在,或許某一天我們就能夠利用黑洞創造的蟲洞瞬間到達遙遠宇宙某處!


黑洞不是洞,應該是一個大質量的天體和彎曲空間的漩渦。

我們都知道當天體會彎曲周圍的空間,質量越大彎曲的越厲害。

而黑洞由於質量非常大,造成周圍的空間彎曲成漩渦。而光是沿著空間走的,黑洞彎曲的空間使光只能進不能出。

無果四維空間存在的話,空間凹進的方向一定是第四維那個方向,當黑洞質量越來越大,空間承受不住拉扯,應該在黑洞的奇點造成破裂,破裂的方向是四維超立方體的其他位面空間,也就是白洞,物質會從白洞噴射到那個位面空間中。

所以黑洞應該是兩個三維空間的通道。


謝邀!

首先說;黑洞是天體、而非一個洞。

黑洞是宇宙的家,宇宙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從它運行變化、繁衍增殖而來。

從陰陽學理論的論述;宇宙中的一切存在,都是「陰」「陽」相互循環作用在不同層面的反映。黑洞是「陰」「陽」相互循環作用、這個

環上的始點,也是在這一循環上最極端的一點,這一點是「陰」「陽」在整個宇宙中能夠產生最高溫度和壓力的環境,如果能夠了解認識其原理,將會大輻提升人類的科學技術層次、和提升人類的智慧層面,期盼這一天早日到來!


黑洞是天體演化過程中動態結構的組成部分,它與地球上的颱風相似,風暴由於冷熱氣流相向運動,使熱氣流由汽態轉化為液態,成為雨水,大量縮小了水汽的運動空間,這些縮小的動態,—部分成為光另一部分成為熱輻射,黑洞生成前雖然不是冷熱對流,然是由恆星群之間相互自旋收縮產生的對立運動耦合生成,產生自旋收縮型變,才有新恆星的產生,黑洞視界及其熱輻射,黑洞中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洞或大質量大密度的奇點,而是無質無量的動態真空負壓態,對立自旋收縮使對立觸碰區域是生成新天體的原始點,生成態表現出許多對稱性但又不完全相同,黑洞點可理解為新型態新生命的起點,這一點螺旋態在植物動物及天體都有相同印記,特別是動物頭上的漩毛。自然界中的對稱性都源於對立運動的相互耦合,互為動態平衡,其型態相似而企和,這種二進位的耦合創生模式是萬物再生的存在規律,對稱相似而不相同。現代主流將黑洞視為恐怖點是無知的誤解,這裡說另一個事,如電子它以光速組合自轉自旋,如果用萬有引力向心力質量產生力去解釋,不知又該有多少諾獎級神話,事實上靠的就是動態耦合真空。(本文原創,供參考)


毫無疑問,黑洞是星系強力漩渦系統中心的超真空腔管,和颱風眼如出一轍,是星系維持不穩平衡狀態的必然。黑洞的功能是把吸引進來物質體甩向周邊星體重新分化,根本不能存在任何天體。黑洞之所以看起來「黑」,是因為裡面過於「乾淨」,和所謂中子星引力塌縮吸引物質的理論恰恰相反,暗物質暗能量吸引更是無中生有的唯心謬論。


黑洞即然是天體就應該有物理結構,有物質組成,超強的磁場在宇宙中獨一無二,他就像是恆星的另一個表現,恆星發光發熱,黑洞吸光吸熱,他應該叫超級進化天體,超強的磁場讓其表面光線紐曲,不應該是空間紐曲,就像磁力線一樣,空應該是黑洞內部空間有紐曲,而不是外部。


推薦閱讀:

太陽上有生命嗎?
如果銀河系和其他的星系換了位置,地球會發生什麼?
宇宙大爆炸會不會是一個人的大腦受到了撞擊,導致腦震蕩呢?
哪個品牌的天文望遠鏡比較不錯?
為什麼黑洞沒有太陽大,質量卻比太陽大?

TAG:黑洞 | 天文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