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風是很小眾的東西嗎?


古風

古風應該大眾還是小眾?」這個問題看似很難回答,但是如果換成另一個問題,似乎就很好回答了。

「詩歌應該大眾還是小眾?」如果換成這個問題還不太好回答,那就再換一個問題問一下「詩歌創作應該大眾還是小眾?」而「詩歌的接受群體是大眾還是小眾?」

現在一個個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詩歌創作應該大眾還是小眾?」有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否眾所周之,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經濟大躍進的同時文化上也有過一次「大躍進」的的運動,叫做新民歌運動。當時毛澤東在成都會議講話中指出「中國詩的出路,第一條民歌,第二條古典,在這個基礎上產生出新詩來,形式是民歌的,內容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對立統一。所以新民歌,應該可以是算詩歌的了。

當時要求每個縣出一個郭沫若,全民進行詩歌創作,結果可想而知。或者說,如果有好的作品,現在應該看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一大批優秀的作品,但是沒有,可以說實踐已經證明過,詩歌創作是沒辦法大眾的。要求大眾嘗試進行文學創作也許可以,但是以大眾作為詩歌創作的人群,顯然是有欠科學的。起碼現今如此。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

「詩歌的接受群體是大眾還是小眾?」這個問題的回答我想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是我國的國民構成,農民比例占多數,有人說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數量應該在七點五億左右,佔了大多數。這裡並沒有看不起農民的意思,而是想說,不同的生活環境,勢必有不同的生活語言,而對於這部分人群來說,他的生活語言和解讀信息的解碼能力中,不敢說絕對沒有詩歌,但是數量之多少,也可以想到。畢竟一些詩歌,離他們太遠。再看非農村人口,又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時間,有興趣來看這個,這點就從第二個方面入手,看書店的銷售排行,詩集的出版不但越來越少,而且也鮮少登頂。我算是有幸,去過一些農村地區,或許一個村子,一個家裡,除了課本,雜誌幾乎都沒有書。可見在非農人口中,詩集的立足之地也比較有限。

當然實體出版面臨的問題不代表網路媒介也不順暢。零八零九年的時候,古詩詞鑒賞可以說風靡網路,出版物也曾一時雲集,不過稍幾風評即轉,未能長久。正是因為詩歌要求自己的受眾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詩詞鑒賞類的書才有立足之地。高中的時候我曾經用四首古人詩詞摻雜今人作品做過一個研究,大 概目的是相見當代語文教育對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如何,事實是大多數同學是被動接受,並不熱衷於此,而連年高考,古詩鑒賞也成為許多學生的丟分之地。所以目前看來,我希望詩歌的受眾可以擴大,但現今還是相對小眾。

回答完這兩個問題,我覺得「古風應該大眾還是小眾?」這個問題也好回答了。

致力於推廣的群體並不在少數,但古風是被誇獎多,而被真的推廣少。每個人的審美都不一樣,對於詩歌的審美已經是小眾,對於古典詩歌則是在詩歌前更加以限制。概觀現在的人群,大概也只是數以萬計

如果要大眾的話,必定要遷就更多不同人群的口味,而為了遷就不同人的口味,創作勢必會為迎合受眾而有所變化,而當創作為迎合受眾出現時,也就違背了創作本身的規律。不敢說一定影響質量,但是很大的可能會改變作品的質量和風格。

音樂相對而言是一個流行的傳播媒介,對文化的推廣來說是十分有益,但比較而言「古典音樂」如何?應該是比古風更加高雅的藝術,幾百年來受眾多寡?顯而易見。「古風」不敢說高山流水,但也需要知者能解,現在古風面臨的問題眾多,如果沒有同人歌,和遊戲歌,可以說還要式微很多,同時古風音樂的曲創作,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和弦進行的高度相似,原創曲的產量和以愛好支撐的創作力,都沒辦法支撐它變成一個大眾的東西,一些商業作品更多的是為網路遊戲服務,其娛樂性又大於文化性很多,雖相對而言受眾更多,但從來都是遊戲的陪襯。本來就是一個小眾的愛好,又怎麼塞給大眾呢?

為什麼近代以來沒有古代那麼多的復古文學思潮,因為五四之後這已經是一個白話文的時代了,文言文的用法並不是常用法,考慮沒有這個語言基礎古風本就很難大眾,考慮創作規律和質量也不應該大眾。不是不想大眾,而是無論從創作還是接受看,一段很長的時間內,都不具備大眾這個條件

(轉載網路)


當然不是啦,古風圈子很大,而且圈子裡大多都是喜愛中華傳統文化的朋友~不論是詩詞歌賦、漢服綢緞,亦或者是琴瑟琵琶,都包括在古風的圈子裡。

古風不同於其他的流行風格,古風是集華夏民族的儒雅、風尚、和美於一體的風格,它綿長,可以傳承千年;它經典,可以留香百世,「古風」不是當今社會才出現的,也不是幾十年後會消失的,不論境遇如何,古風都會一直傳承下去,伴著華夏文化一同流傳於後世。

另外哦,筆者聽說喜歡古風的朋友,都有一顆溫柔如水的心呢~


感謝邀請。我很喜歡古風,不過相對而言,古風算是小眾一些。

現在的影視歌曲文化中,流行的和都市的還是佔了很大的比例。儘管古裝的電視很多,但大多也是宮斗權謀之類的。

古風的文化,主要是在動漫產業體現的較為充分。《秦時明月》《天行九歌》《狐妖小紅娘》《畫江湖》《少年錦衣衛》等,都是有很多古風的元素,也深得大家的喜歡。

另外,一些古風詩詞,古風漢服的愛好者,也在努力的宣傳我國傳統文化,如霜兔,夏達,都是不錯的。

總的來說,古風是屬於小眾的。不過,在浮躁喧嘩的世界裡,有古風的存在,提醒我們原來還有另一種生活,這也是一種美好。

願更多的人喜愛古風,用古風的精神來過現代的生活。


古風當然不是小眾之物,它的內容極其廣泛


古風,即古體詩,因唐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而得名。

古體詩和近體詩相對,不講求平仄,對仗,押韻也很寬的一種詩體,簡稱古詩。產生較早,漢魏流行,這種體裁抒寫自由,每句字數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句式,每篇句數不限,可長可短,漢魏後,五言七言居多,漢《古詩十九首》均是五言,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古如南朝,陳韋鼎《長安聽百舌》:「萬里風煙異,一鳥忽相驚。那能對遠客,還作故鄉聲」,全詞只四句,只押韻不講求平仄。七言如杜甫《曲江》:「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往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全詩五句,押韻也自由。

其實古風是一種很大眾的詩體,不象近體詩要求那樣嚴格,所以大家認為古體詩要求很高。其實不然,我們在網上所看到的四言,五言,六言詩體就是古風的一種。因為這種句式體裁書寫靈活,字數不限,句數不限,不講平仄,不講對仗,雖講押韻,但押韻較自由,我認為大家要學古體詩先從古風開始,容易入門,然後再學格律詩,同為格律詩的詩體是要求很嚴的。


也可以說成它是小眾,也可說成是大眾~可小可大吧,有時它彷彿是唐詩宋詞,有好是茶馬古道,絲綢之路~


目前是,記得超級女生冥月的事件嗎 評委公開表態 不願做古風類型的歌曲 太單一!


古風,是中國文化。還是詩詞中的一類?我不很明白。我想現代人生存壓力太大,不能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和研究什麼古,不實用,有很多的關係。有些大亨批評大學生都是碎片化的時間,學的東西也是碎片化。我想這大亨,財務自由了,生存這關過了,所以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了。真他媽的討厭!


推薦閱讀:

撒貝南「驚坐不起」!00後清華學霸單挑23人科學團,結果…
秦周懿:非典型追星族 真坤音男團創始人
從網紅產品看,廣告投放如何利益最大化?
為什麼說楊洋油膩?

TAG:娛樂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