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近這麼多博士自殺?


作為高學歷的博士自殺,肯定會引起社會的關注,因為有「博士」的標籤。但因此說這麼多博士自殺,就是危言聳聽了。

自殺,就是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其實與學歷高低沒有絕對關係。

在所有自殺事件中,狹義地講,就是心理健康原因自殺與情緒型自殺。

情緒型自殺,都是心理與生理健康之人,但情緒容易激動,遇事不夠冷靜,因某件小事情緒爆發,衝動之下做出傻事,這類自殺者不在少數。

心理健康原因的自殺,是長時期積累的結果。

這類人會因情感、家庭、疾病、事業等等不順或受挫,削弱了自己的信心和意志,壓力過大,積久成抑,導致心理崩潰,生無可戀,選擇自殺。

這種類型的自殺,就是抗壓力不強心理脆弱造成的,是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的一種心理疾病。

回到博士自殺,過度地去指責其導師,只不過是宣洩情緒而己,其實沒多大意義。

因為,他的心理疾病不除,產生了厭世情緒,遲早會走這條路。

我們在扼腕嘆息一個年青的生命逝去時,更應該看到,也應該警醒,在現代社會,長期處於快節奏高強度的生存狀態下,我們大部分人心理都是亞健康,再不注意心理建設與療養,亞健康演變成心理疾病,離自殺也就為時不遠了。


博士自殺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的學生,面對壓力時找不到其他的解決方法,遇到困難時,沒有發揮自己的智慧找到保護自己的解決方案,反而用自殺這種行為來逃避生活中的壓力和苦難。

為什麼教育沒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什麼學生處理壓力的方式多是逃避。

教育教授了知識卻沒教授如何調整心理。

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和社會關注的還是太少,學生從小到達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學習,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或者和成年人相處的時,他們不能很好切換自己的身份,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1、承受力弱

作為一個從沒有在社會上經歷過更嚴峻挑戰的學生,即使學歷再高,他的經歷是不夠豐富的。在遇到從沒經歷過的事情時,他們會措手不及,會感覺壓力巨大。就像新聞中被導師騷擾的博士,因為擔心自己畢業,所以對老師的要求都一味的滿足,導致老師的進一步過分要求。最後是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承受不了不斷累加的壓力,選擇自殺。

2、怯弱

學位和畢業證這些和一個人的生命相比都不算什麼,在遇到老師騷擾這種事情的時候,學生沒有果斷做出拒絕或者向更高一級領導反應的舉動,卻選擇了默默承受。可能學生身上承擔了太多家庭的期望和自己的嚴要求,所以他們在決定自己學業前途的老師面前沉默。這是一種怯弱的表現。

心理不成熟,承受力差,以及學校選拔老師的考慮不嚴謹,導致悲劇的發生。

以上內容均為開火車的老濕機·顧老濕原創,轉載請私信

歡迎關注開火車的老濕機


謝悟空邀請:

如何看待最近這麼多博士自殺啊?

我們都是普通人,沒有進入高校歷經,談論高層學術界內部背景,只能說是按照自已的低認識說幾句自已的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涼解。

進入研究生階段,教育培養屬於高層次創新人才,教育應是知識高地,道德凈土的高校。為什麼會出現博士生自殺現象呢?從前面國內媒體報道多啟情況看,博士生選擇自殺,終級結果顯示,還是於目前國內高等教育權界,管管制度不夠完善有一定的關係,高校基本上沒有什麼相應的改革管理制度來約束導師和彰顯學生的權利,多是強調教師師德和自我約束,學生也沒有相對的評師資格,導制博士與導師之間權界束限,導師與博士之間的關係不象低層教育層責任性教育,而及呼變成「老闆」與「奴隸」關係界限,當然導師是「老闆」,博士就是「奴隸」,說嚴重點,博士生在導師身邊,想得到的,學到的基本身不由已,挾在上師和社會家庭迫使兩難境地,壓力重,思想波動起浮,在想不通的情況下,選擇自盡平衡處境兩難。同時,也於進入高層後自已的聲譽自信有關。


先別說的這麼嚇人。。。

每年自殺的人,數量之大,令人震驚。博士自殺,是因為有這麼一個社會標籤,更吸引人眼球,媒體報道的更多,擬態環境傾向於給人留下的這種印象。

不過,這個問題是應該引起注意了。之前,有個數據,說博士有心理問題的人超過百分之三十。像最近,西安交大自殺溺亡的那個博士,明顯是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應該是有嚴重的抑鬱症,否則不會走上絕路。再加上,他的導師沒有注意心理疏導,反而繼續施壓,最終導致悲劇的出現。

校園心理問題,應該被重視了

首先,學生的心理問題。

現在,各校已經設立了專門的學生心理輔導部門,有專任老師負責。但是,這主要是針對本科生的,針對博士的,很少。而博士年紀大了,面對的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生活壓力等,都更大。而且,念到博士,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對其發展前景的心理預期也會更高。多種因素都會加重博士生的心理壓力。

雖然說,博士培養實行的導師負責制,但是,導師實質負責的主要是學術研究方面。要是遇到不負責任的導師,那基本上,就徹底倒霉了。

其次,導師的心理問題。

心理出現嚴重問題,日常生活中應該有跡象。學生已經這樣了,導師還繼續施壓,這很難想像。

估計導師的心理也不太正常。。。看看西安交大這個事件中,曝光的導師和學生的對話,這個導師也不像正常的老師。

但是,現在,輿論往往指責導師師德有虧,但是,都忽略了這個導師的心理問題。從這個角度,師生都很可憐。

第三,博士培養制度,確實是有問題。

現在這種導師負責制的培養制度,校方基本不怎麼插手具體的培養工作,管理上,主要是偏重學術管理。導師的教育權力過重,且缺乏監督。

這些問題,是真正需要解決的


博士自殺除可惜為其悲哀外,也應是一個應反思的社會狀態。

追追追應負主責,因追的效果不是趕上所追的,就只有被淘汰,此兩個極端將人撕成兩半,呈,一半在天堂,另一半在地獄,且努力再努力才可將另一半由地獄中帶歸天堂。

恐懼與喜樂將人情感摧殘的極敏感而薄弱,喜極可改瘋,恐極自喪生。

糾其因,不是壓力大,也不歸虛榮心,更不屬情感不皮實的脆弱,而歸幻覺之識雖博,在實踐的現實中承受不住挫折。屬抓尖抓慣了,一下沒抓到則受不了的體現。

然,本質則是:不是自帶問題去學去做,而由隨幻覺被逼迫去學去做,而不帶自疑問的學與做本無自興趣存在,被幻覺逼迫而受挫,崩潰應歸自然而然。

可見根在幼年及初中沒立自疑問,而無須終一生求解的解答因素存在,而做其無興趣無樂趣事,長期後終於倒致其人崩潰的出現。

無興趣樂趣的追追追,就是被綁架的逼迫。

贊一個,評一下,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下點啥。


如何看待最近這麼多博士自殺?

博士在世人眼中,才高八斗,學識淵博,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可是我們仰望的人卻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陸續出現了博士自殺事件。

雖然原因不同,採取方式不同,結局都一樣,都離開了為之奮鬥的人世,離開了殷殷期盼的家人。

人們無不為之扼腕嘆息,僅一步之遙就能將學識回報社會,回饋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許僅一步之遙就能寫出人生新的篇章,可是一切戛然而止,他們選擇離開了這個無法忍受的世界。

其實,他們耿耿於懷的心結,並非什麼大事,可是這些旁人認為不足為道的事情卻成了壓垮這些天之驕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能不說,他們學識淵博,智商很高,可是他們的心裡脆弱,意志薄弱,學習能力很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是欠缺的。

不知這些學業負擔沉重的博士,心裡狀態是否健康,人生觀是否端正?

過於計較功利得失,就業前途,對未來的迷茫和悲觀,讓他們糾結,焦慮不安等心緒時時啃噬自己的心靈,不堪重負,難以承受。

博士的眼界若能與學識匹配,立足社會的格局能寬廣一些,何至於會整日鬱鬱寡歡,痛苦不堪?

學習知識的時候,拓寬眼界真的很重要。


前幾天(2018年1月9曰)看到西安交大揚博士自殺身亡的新聞,心裡無限悲傷,何苦呢?揚兄。螻蟻尚且偷生,你,一個高學歷的博士生怎麼就會活不下去呢?

我特別喜歡這樣一段話 :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社會上每個人的出.生背景丶成長經歷丶教育程度、人生軌跡丶生存境遇都不同,也正因為不同,才有了社會的多姿多彩、五彩繽紛。都說人各有志。都說選擇重於拼搏。都說種瓜得瓜,點豆得豆。人既然選擇了,就要不忘初心,咬定目標一直往前走下去,怎麼能走著走著,稍遇到一點挫折就猶豫不前,患得患失,就開始經不超磨難,受不住壓力,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甚之走上極端選擇自殺呢?什麼西工大博士生墜樓張旭,什麼武漢大學女博士上吊,什麼博士張文東服毒自盡,這一個個令人痛心的案件,讓人心碎、讓人心堵丶讓人憂心。雖說當今社會節奏加快,博士所受的壓力很大,不只是科研壓力,當然這個是最主要的,還有從導師或社會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緩解這些壓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態。比如我,每當有壓力或煩腦時,就喜歡欣賞古典音樂、或是去看場電影丶或是到健身房去練會拳擊,每次都能很好地緩解心情丶排解壓力。每個人都要知道,社會就是這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社會在不斷進步,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是無可迴避的,但是有些人就是承擔不起,所以他們就選擇了自殺。面對這麼多博士自殺的現象,.必須引起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畢竟把一個人從小學培養到博土,無論是家庭還是國家,都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精力,當他們可以用學到的知識回報國家時,卻選擇了輕生,這個損失和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如果能織起一張預防和保護的「網",是不是就可以防止這類悲劇事件的發生呢?


很多人在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責怪自殺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不能承受挫折等等。

但是我想說的是,有沒有人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一想呢。不管是寒門學子也好,富家子弟也罷,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尊嚴。古時候,學徒送到店裡學手藝,要伺候師傅師娘,要端茶倒水。可是就算是那個年代,學徒三年也可以出師了,當了掌柜就不用給師傅做牛做馬了。不說把博士比做掌柜的,但是也不能把博士當小學徒使喚吧。何況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

我想這些可憐的博士不是實在走頭無路,也不會走上絕路了。我們的大學,我們的社會,有沒有給過他們傾訴的機會呢。他們的抱怨是不是常常被人酸溜溜的說 「你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怎麼這點委屈都承受不了。」 即便逝者已逝,還有人在說風涼話,「我們給領導跑腿都是應該的。」可是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放下自己的尊嚴去給導師洗車做家務,還要接受導師的隱性騷擾。尊重不等於自己放棄底線。

我們當然應該尊師重教,但是如果為師者自己不尊,難道我們要「愚孝」嗎?我們不是應該去譴責那個無良的導師嗎,卻在這裡對受盡百般委屈的孩子們說三道四?甚至堂而皇之的把有他們遺體的照片一遍一遍的放在自己的文章里,讓我們這些同樣為人父母的看著扎心。

所以,多給這些可憐的孩子們一些理解和寬容。給他們傾訴的渠道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當他們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能有領導和部門去解決。如果是導師有問題,為什麼不能追求導師的責任。如果心理輔導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麼我們的社會只要設立心理輔導這一個機構好了。我們不要一味的指責和高壓,把所有的問題都簡單的歸結到他們「心理有問題」。只到把他們逼得無路可走。


這是很使人悲痛的事!與家與國都是傷害!但願這種事今後絕跡!這事固然與夲人的素質有關,如從小順風順水沒吃過苦,走向社會或學習壓力大,科學成果不過關,或婚姻問題等等……但是,我們也反思一下,我們的科研部門,有沒有關心他(她)們生活的組織,平常開開會讓孩子們講講心裡話 ,對他(她)們的思想情感困難給予關懷?人不到絕望能走這條路嗎?我們的專家學者該出來說話了!請救救孩子!救救人才啊!流淚!流淚!!流淚!!!


推薦閱讀:

關於托班的一些經歷
專碩和學碩找工作有區別嗎?
學渣和學霸的差別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女教師罰站學生被派出所關 7 小時, 涉事副所長已停職?
在職場上,你身邊有哪些,人生起點低,卻逆襲成功的例子?

TAG:大學 | 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