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都是親生的,父母為什麼還會偏心?


本文源自三聯中讀作者:薄三郎,引自文章《爭寵的孩子,偏心的父母》。

孩子會爭寵,這是不爭的事實。瞧瞧《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里曹格家的一對活寶,你就能明白撒嬌耍潑爭寵愛,真是人類某種自私天性的真情演繹。不過,即使只有一個娃,他也毫不猶豫展露爭寵的本領。比如說,夜半啼哭就是一個妙招——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幾年前,美國的傑弗里·克魯格寫了本書,叫做《手足效應》,對兄弟姐妹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結果很明顯,孩子們會盡情展露自身優秀的一面,讓父母愛上加愛,比如在學校球場上表現優秀,在家裡幫父母做點小活。

反過來說,父母倒也會對孩子「挑三揀四」。從常理來看,都是一個媽肚子里生出來的,父母的愛應毫無保留的給所有孩子。遺憾地說,很好的想法遇到了嚴酷的現實,父母總是會偏愛某一個孩子。

弗洛姆曾在《愛的藝術》里談父愛這個話題。「父愛代表著私有制的產生,因為家庭中的父親需要選擇最優的子女繼承家族財富、完成家族延續的使命而做出選擇。孩子相應依據此等條件發展出適應性,以滿足父親需要的愛來獲取更多父愛。」事實上,這裡的父愛也同樣適合母愛。

從根本上說,父母會更偏好更有機會取得成功的孩子,喜歡長得好看的孩子——人人都是外貌協會的。他們才是代表父母優秀基因的健康後代,顯然有更高的概率將家族基因遺傳下去。這挺令人咂舌,卻是顛撲不破的動物本能所在。

來自挪威的一個研究就發現,家庭中的老大往往是最健康的,長的既高又壯。老大按說應該禮讓老二幾分,但智商平均比老二高3分。分析認為,老大在其生命早期可完全獨享來自父母的注意力,從而造成這種差距。家中老末如何才能後來居上?他們發展的策略是,展示自己的柔弱,用楚楚可憐來贏得父母的關注,心理學家們將之稱為「弱勢策略」。

如果難以得到父母的關注,孩子的心理會發生悄然變化——接受現實,另尋出路。有些孩子可能陷入一生難以擺脫的心理怪圈,成為更易抑鬱、自卑與焦慮的人。有些孩子出現逆反行為,與父母的距離拉的更遠。

當然,《手足效應》這本書還提到,異性的手足在年輕時一副「死對頭」的情景,隨著年齡漸長隔閡會神奇消失,手足之情也會日趨穩固下來。對父母而言,其中的積極意義顯然更大。

今年八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女兒對父母的照顧顯然優於兒子。用中國的話來說,女兒的確是父母的「小棉襖」。拿數據來說吧,女兒每月照顧年邁父母的時間是12.3小時,兒子只有5.6小時。這個數據,是他們對26萬例年逾50歲的老人調查得來的。 掰開來看,當某位男士有姐妹時,他照顧父母的時間與精力驟然縮水,姐妹照顧父母的時間明顯增加。換句話說,男人將陪伴供養父母的責任部分退給了同胞姐妹。

當然,女性似乎是天生的「照看者」。女性從心理與生理上,都更傾向成為這樣的人。這或許與現代社會的男女分工不無瓜葛。男人在家庭中的角色是,成為一位經濟提供者,支撐家庭的穩定發展,女性則更多承擔照顧的責任。

眼下,當中國二胎政策逐漸放開時,讓我們有機會再次審視上述問題。中國注重孝道,育兒方式與西方存在差異。我們無法確知上述研究在中國再來一遍,是否得到相同的結論。可以確信的是,親情並非無私,父母之愛具有勢利的一面。


我之前總覺得一碗水是可以端平的,甚至可以輕鬆的端平。

但是,自從我生了女兒之後,我才發現,一碗水很難端平!

我兒子淏仔八歲半,女兒玥玥六歲,一個三年級,一個一年級。

我為什麼端不平?

主要有下面這兩個原因。

(一)性別差異

在我的概念中,男生是應該照顧女生的,男生是比女生能吃苦的。

  • 我小的時候,我爸爸一人賺錢養家,下班後我爸爸還幫著我媽媽做家務。

  • 我結婚了,我老公下班後也幫著我做家務。

我老公很照顧我,比我爸爸照顧我媽媽更照顧一些。

所以,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當我帶著兩個孩子出去購物時,淏仔已經習慣主動幫我拎東西了。

如果東西不多,就我和淏仔拎著;如果東西多了,玥玥才會分擔一小部分。

  • 如果淏仔在家,門鈴響了,都是淏仔去接聽去開門。

  • 如果淏仔不在家,門鈴響了,玥玥就去開門了。

如果家裡有垃圾,下樓的時候需要把垃圾拿下去扔垃圾桶,這個活大多都是淏仔做,玥玥,我幾乎沒讓她做過。

我的這種想法肯定不會符合每個人的觀點,我相信有人覺得對,有人也許認為大錯特錯。

我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也找到了我喜歡的人一起生活,繼續這種模式。

我的兩個孩子,也在這種環境中長大,我相信:

淏仔結婚後,會主動幫助他的妻子承擔一部分家務,大事上會有擔當;

玥玥結婚後,會坦然接受老公給她的幫助,用心經營家庭,做一個幸福的小女人。

(二)性格差異

玥玥是個天生的樂天派,特別愛笑,做什麼事情不急不躁,特別有耐心,有韌性。

但是玥玥比較粗心,會丟三落四的。

淏仔是個追求完美的孩子,因為寫不好字,會反覆擦掉重寫,寫不好就會發脾氣,很急躁。他的安全感不足,需要我的陪伴。

所以,即使哥哥大一些,晚上我依然會拿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哥哥。

妹妹獨立性強,自己練琴,自己看書、畫畫,都能安靜的做很久。

我對哥哥的性格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更多。

現在我學習正面管教,做家庭教育方面,也是源於淏仔給我的挑戰。

一個老師,面對一個班裡那麼多性格不同的孩子,對某些孩子會莫名的喜歡,對某些孩子會莫名的想要遠離。這些都是正常的。

對某些孩子喜歡或者討厭,源於這個老師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人和事,在他潛意識中留下的印象。

這沒有對錯之分,只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即使有不喜歡的,也要讓自己接納,並用理智做到對每個同學都尊重和愛護。

家長也如此。

面對不同性格的孩子,很難一碗水端的平平的。

但只要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那麼孩子也不會太在意小事上的不平衡,因為他們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與呵護。

在這件事上,偏了哥哥一些;

那件事上,偏了妹妹一些。

慢慢的各種事情多了,綜合起來差不多就是平衡的了。

如果一個媽媽任何事情山都只偏心某一個孩子,那就很不應該了。

一直被偏心的孩子,也許會變得嬌縱;

一直被冷落的孩子,也許會變得自卑。

我的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問過我:媽媽,我們兩個你更愛誰?

我每次都會回答:有時可能在小事上,媽媽對待你們的方式不同,但是媽媽愛你們的心是完全一樣的,你們都是媽媽的寶貝,都是媽媽非常非常愛的人。


謝謝你的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感悟頗深。至今依稀還記得,很多年前,鄰居一位阿姨,生了兩個女孩。兩個人年齡差距不大,但是,阿姨明顯更喜歡小女兒,而總是對大女兒惡言惡語。

有時候,連我都聽不下去了,而阿姨卻毫不掩飾自己的偏心,並且還告訴了身邊的人,她偏心的緣故是因為大女兒長相和脾氣很像自己婆家人,而她與婆家關係早已惡化,每當她看到大女兒,就會有很多不愉快的聯想,因此很不爽。

對於這個案例,你有什麼看法呢?很多人可能會和我有同樣的困惑,都是十月懷胎生的,為什麼為偏心如此嚴重,針對這個問題,心理學家給出了專業的解釋。

縱觀我國社會的家庭結構,不難發現,大部分家庭中的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基本都存有偏愛和厭惡,只是偏心個體、偏心程度不同而已。

心理專家認為,父母對自己孩子偏心的原因可以大致分為三種:按年齡大小、按性別、按長相、個性,下面,我們分別闡述原因。

按性別

這種類型的偏心比較常見,表現為重男輕女思想嚴重。根本原因是人類遠古時期父系氏族沿襲的觀念,隨著時間轉移,內化傳承了下來。

傳統觀念認為,男人就是門第的和家族的象徵,是權威和家庭的核心。即使現在女性運動崛起,很多人還是被這個思想所束縛,不能也不願意改變。

很多女兒在家庭中付出很多,仍然不能改變這個結果,從家庭心理角度出發,其實,女性在家庭關係、連接關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很多例子已經證明,女性在成年後為父母和原生家庭付出得再多,也不能改變父母對兒子的偏愛。

按年齡大小

家庭心理和發展心理在這方面給人們提供了很多理論參考,家中的老大出生以後,通常會成為原生家庭的核心關注點,父母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會專一投注在這個孩子的身上。

因為基因和父母年齡原因,家中的長子和長女通常在身體和智商方面都是優於下面的弟弟妹妹的。加上很多傳統觀念中的「長子嫡孫」「長女嫡親」等,父母會比較偏心看重家中的老大。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家中的老幺也會成為父母偏心的對象。家中的老幺通常是在父母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出生,這些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面臨著哥哥姐姐作為他的競爭者。

所以,老幺需要用各種策略來博得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關注點。加上哥哥和姐姐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空間,和父母的距離也沒有那麼近了。老幺也就走上了父母心頭肉的舞台,獨霸父母的愛。

按個性、長相

就像我們開頭說的那位母親,她偏心自己的小女兒是因為長相和個性,這並不奇怪,那個母親是很多家庭中父母偏心種類的一個縮影而已。

挪威心理專家經過研究總結出,家庭中那些「叛逆」的孩子,會讓父母感覺厭煩,從而疏遠他們。而那些溫順、聽話或者和父母性格相近的孩子則受父母的關注程度更大、更多。

心理學上有一個「逐美」的概念,就是每個人都喜歡追求美好的事情,追求完美的傾向。這個概念也適應於家庭中,那些長相俊美、有出息、讓父母驕傲的孩子總是會得到偏愛,而其他的孩子得到父母關注和關愛則會少很多。以上三點,便是心理專家所總結的,父母偏心的主要原因。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在中國父母普遍偏愛兒子。最重要的是父母明明偏心,明明對兒女的愛沒有那麼無私,確死活不承認。我家也是重男輕女,可我不計較,那是我親弟弟,他過得好我為他高興,對於父母,我還是會一樣對他們好,生我養我!我會盡我力量讓他們過得好。大部分家庭的父母對子女特別是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偏心,說一碗水端平的恐怕少之又少。

有些父母明明就偏心,而且還不承認,反而說你不該說那些話來傷她們心,說什麼手心手背,說什麼以後你生兩個看你會不會偏心,我只想說,不管事實如何,誰對誰錯,在親戚朋友面前,他們是老的,永遠都是對的,當小的就不該和他們計較,真的是有苦沒處說,在和兄弟姐妹成長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故事,父母的態度真的能一視同仁嗎?至少我真的覺得他們沒做到 。我家也說不偏心,可是女兒對他們掏心掏肺,買房子的時候沒有問一句錢夠不,等兒子買房了就把一套房子賣了付首付,等兒子給他5萬年終獎就說兒子好孝順,然後買車了,又套回去了,不明白這個邏輯,反正兒子是理所當然享有他們的財產他們的愛的,女兒要不斷付出才能得到一些愛,還要安慰自己,爸媽把你生出來把你養大就是最大的恩情了,不能要求更多了。

婆婆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但她最愛她女兒。因為她兩老戶口和小兒子戶口在一起,為了女兒買了房根本不管你兒子願不願意那就是要你讓步,女兒如願。生病住院半個月,硬是小兒子忙前忙後,女兒和另外的哥都忙掙錢,她可曾想小兒子照樣上班,還是體力活!更可悲下年腦動大手術,平時錢顧了女兒還有兒子無錢,女兒和大哥都把她涼在那裡,最後只有打電話找小兒媳,小兒子剛買房還欠賬,卻打電話找姑子,嫂子湊,自己還把還帳的錢全出來。這次住院離大哥和姑子家只有幾個公交站,而小兒子卻有一個多小時車程,可最後住院只有大哥的兒子幫忙看護兩天,姑子露個面,剩下的全是小兒子。可氣的是婆婆還打掩護說沒照看比你多給了兩百元錢。窩火又怎樣,既不得寵,又不能向哥那樣和老人對干,心太軟問心無愧,只是擔心以後老人有什麼最後只有我們夫疌無人商量,無人出錢出力。可嘆父母為什麼會愛那些不孝之兒女!

站在為人父母的角度,每個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肯定都想兼顧到!而站在子女的角度,兄弟姐妹乃自己手足,是以後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在自己努力奮鬥發展個人的同時,不要忘了兼顧自己的手足!老人常說的如父如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沒有自私或者偏心這一說,只有理解不理解吧。畢竟每個人都要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有的獨生子女,還沒有福氣擁有手足情誼呢!所以,看淡點吧!


有時候我也覺得父母很偏心。姐姐是開照相店的,爸爸是木工,得閑時就會幫姐姐做點店內能用的傢具,有時候還會幫姐姐在家領領孩子;而我這邊,沒有幫我做過傢具,領過一天孩子。

現在我有倆孩子,懂父母更多,將來也許我同樣會「偏心」的。父母之所以偏心無外乎以下三點:

1、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更擔心生活過的差的那一個。姐姐雖然在小縣城開了店,一個月毛收入10000,但是刨出月房租4000,只有6000的收入,還得交水電費、交房貸;姐夫是店裡的唯一員工,一個月30天,天天守店。而我這邊嫁到市郊區,拆遷房3套,外加老公的工作不錯,家裡還有小汽車。所以爸爸更多擔心的是姐姐那邊。

2、父母能力範圍內,力所能及能幫到的那一個。姐姐嫁到村裡,當爸爸知道店裡缺展示櫃,就趕緊買木料幫姐姐做傢具,本身就是木工,這樣可以讓姐姐少花點錢;我這邊不需要做傢具,而爸爸只會做傢具,所以幫不到我;離家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忙帶帶孩子。所以有時候不是父母偏心,而是能力有限。

3、重男輕女的思想影響,兒子女兒都有的更偏心兒子。這個就是老傳統思想了,農村較為常見,我現在也是兒女雙全,在培養、教育方面不會偏心任何一個。如果將來獨立生活後某一個生活過的拮据,我也會偷偷的「偏心」一下的。孩子們都過的好,才是父母最想看到的結果。

當你有孩子後就會更理解父母「偏心」了,你是父母偏心的哪一個嗎?


偏心這個我真的是有很多苦水要倒。我家姐妹2個,我是老大下面有個妹妹,我爸媽特別偏心老二,文中有人說會偏心更為成功的那個在我們家也是不奏效的。

我大學四年學費三年都是貸款,最後一年是因為來不及申請助學金了才給我交的,我工作後自己還貸款。我妹妹上大專三年學費2年都是我交的,問我爸我爸就說:我把房子都蓋了,把你供出來了,你妹學費你還問我要?!真的是無語!

我妹妹未婚先孕找了一個比她大10歲比我還大2歲的男人,沒拿畢業證就懷孕6個月了,我媽趕緊去學校照顧她,最後沒辦法給她倆辦結婚,辦酒席的錢都是用我老公給我的彩禮錢,男方家就拿了2000塊錢。

後來我結婚我爸媽張口就要10萬彩禮錢,後來我老公家給我了,因為知道我們家情況不敢直接給我爸媽。我結婚辦酒席前我爸問我人家給了的錢我說有6萬先前4萬是早就給了家裡的,讓我直接把6萬打回家,我說我懷孕還要用錢到時候把錢打到卡裡帶回去。

到我在家辦酒席的時候把卡拿回去了,第一天就把卡給我爸了。等到要走的時候我爸說一點錢都不回不好看,讓我把卡密碼給他他取錢給我讓我拿回去。結果到我們走都沒給我們。他取錢了騙我說錢沒取出來,我媽還過來說你爸沒把錢取出來就不給你了。我的卡你們取錢我手機有通知簡訊的,沒見過這麼偏心的人。

真是對他們失望透頂了!現在我7個月了我爸媽都沒說來照顧我,心寒!都是我婆婆在照顧我,我老公經常說我八成是撿來的。

我對我爸媽再好也比不過老二,小時候就是我爸打我,我妹敢打我爸!我剛畢業一個月3000還要租房子過日子,過年給我家拿了6000,還要給我妹妹交學費,我爸媽還說白供我讀書了。真的是可笑!更可笑的是從來不打電話說別的事兒,找我就2件事兒,要錢和要彩禮錢。呵呵

現在結婚了,根本沒電話沒信息知道我懷孕也沒反應,我樂的清凈,每次他們打電話來都是給我添堵氣的我直哭,現在不打電話好多了。


我們家有兄妹兩個,我和我弟弟我弟弟比我小三歲。

是我們那個家族中第一個男孩兒,因此爺爺非常的疼愛他,父母對我們兩個人的偏心,還不是特別明顯,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爺爺和奶奶的偏心。

小時候爺爺每天都會給弟弟零花錢,而我卻沒有,我弟弟拿著零花錢去買零食,看他津津有味的吃著。

我也饞,我就會圍在他身邊,讓他分一部分給我,弟弟還沒有說同不同意,爺爺奶奶就在開始在一旁數落我「你比她大,你是姐姐,你和他爭,你羞不羞?

說的好像我不是孩子,我是大人似的。

我們兩個人出去玩,弟弟跑去摘了人家桃子,被桃園的主人揪著,讓我們回去喊家長爺爺來了之後把我一頓猛揍。

原因是我是姐姐,是我帶著弟弟出來犯的錯,我是主練,我得負全責。

結果最後是我挨了一頓揍,弟弟得到了一個桃。

爺爺奶奶的偏心使我的變得膽小敏感,還特別自卑。

覺得他們不愛我,是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也曾經很討厭我是女孩的,我多麼希望我是個男孩。

我像個男孩一樣什麼事情都自己做,從不麻煩父母,雖然心裡特別害怕。

但在他們身邊還是裝作很勇敢,什麼事情都想做到最好,就為得到爺爺奶奶的認可。

可他們還是不喜歡,當我像個男孩一樣下田割草,一個人走夜路上學的時候,也並沒有得到他們的誇獎,他們反過來指責我沒有個女孩樣子。

我就屬於那種討好型的人格,特別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沒有自己的主見、自卑、膽怯、敏感,我覺得這些都是爺爺奶奶重男輕女,對我和我弟的不平等待遇對我造成的影響。


有些父母明明就偏心,而且還不承認,反而說你不該說那些話來傷她們心,說什麼手心手背,說什麼以後你生兩個看你會不會偏心,我只想說,不管事實如何,誰對誰錯,在親戚朋友面前,他們是老的,永遠都是對的,當小的就不該和他們計較,真的是有苦沒處說,在和兄弟姐妹成長的過程中,有太多的故事,父母的態度真的能一視同仁嗎?至少我真的覺得他們沒做到 。

我家也說不偏心,可是女兒對他們掏心掏肺,買房子的時候沒有問一句錢夠不,等兒子買房了就把一套房子賣了付首付,等兒子給他5萬年終獎就說兒子好孝順,然後買車了,又套回去了。不明白這個邏輯,反正兒子是理所當然享有他們的財產他們的愛的,女兒要不斷付出才能得到一些愛,還要安慰自己,爸媽把你生出來把你養大就是最大的恩情了,不能要求更多了。

婆婆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但她最愛她女兒。因為她兩老戶口和小兒子戶口在一起,為了女兒買了房根本不管你兒子願不願意那就是要你讓步,女兒如願。生病住院半個月,硬是小兒子忙前忙後,女兒和另外的哥都忙掙錢,她可曾想小兒子照樣上班,還是體力活!更可悲下年腦動大手術,平時錢顧了女兒還有兒子無錢,女兒和大哥都把她涼在那裡,最後只有打電話找小兒媳,小兒子剛買房還欠賬,卻打電話找姑子,嫂子湊,自己還把還帳的錢全出來。

這次住院離大哥和姑子家只有幾個公交站,而小兒子卻有一個多小時車程,可最後住院只有大哥的兒子幫忙看護兩天,姑子露個面,剩下的全是小兒子。可氣的是婆婆還打掩護說沒照看比你多給了兩百元錢。窩火又怎樣,既不得寵,又不能向哥那樣和老人對干,心太軟問心無愧,只是擔心以後老人有什麼最後只有我們夫疌無人商量,無人出錢出力。可嘆父母為什麼會愛那些不孝之兒女!

我婆婆就很疼她的大兒子和大孫子還有大媳婦,總之她都疼大的,我們是小的,她從來不會管你孩子帶不帶得來,我跟她說我老公天天喝酒喝到半夜,她還說我管太多,要是她大兒子出去喝酒,不用超過11點她就電話一直打,還會罵她大兒子給我大嫂聽。我上次跟我大嫂說婆婆沒有洗衣機冬天洗衣服會很冷,要不我們給她買一個吧,我大嫂竟然說現在沒錢,以後再說,這就是越疼的她越不會管老人死活。

老人幫她帶孩子,她們兩夫妻都在上班,竟然敢說沒錢,而我孩子都要自己帶,只有我老公在上班。我婆婆就是覺得我沒有工作,所以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包括自己帶孩子)我公公也是,從來只抱大孫,從來不會抱我兒子一下。他們都覺得我沒上班,他們沒必要幫我。


這個問題倒是問到我心坎里去了。從小經歷過這樣的境況,因此我的看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

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重男輕女思想特別頑固,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如果家裡有男孩又有女孩的話,那麼父母一定是偏小男孩的。農村人普遍認為,生兒子比生女兒有用多了,兒子將來可以為父母養老送終,而女兒長大後就嫁出去了,為別人家的父母養老送終。除了這些不說,女兒上學要花錢,吃飯、穿衣各方面都需要花錢,等到長大成人終於能報答父母了,這時候卻該嫁人了,成為別人家的人,為別人家掙錢,所以父母養女孩簡直就是賠錢。

因此,從小我就是在這樣的風俗思想中長大,經歷了多少辛酸,不敢輕易說出,每次提起心裡就像是被針扎一樣疼。之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我也是父母親生的,卻不被父母重視,現在我長大了,漸漸明白了,有些事,不是親生不親生所能決定的,而決定一些事一些人的是思想。

二、受自私心理的左右

我們常說,父母是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不因自己的子女丑、惡、窮、疾而看不起他們。我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但是這句話顯然是很片面的,世界上不乏有這樣偉大的父母,愛子女勝於自己,這樣的父母固然偉大。但是,你不要忘了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私,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這樣偉大,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孩子的愛卑微到塵埃里,不然孤兒院不會有那麼多被遺棄的孤兒,兄弟姐妹之間不會因為一點小利而反目。當下社會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你可能聽過:「當你落魄時,你會發現你的身邊連條狗都沒有」,那麼你也肯定聽過這句話:「當你沒錢時,你的親人都看不起你」,是的,當你沒錢時你的親人都看不起你,下面我用身邊的具體事例為證來證實這句話的真實性。

我姑姑就是這樣的人。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大貨車司機,手裡有點錢,小兒子是開飯店的,因為經營不善,生意不好,還賠了許多錢,為了周轉生意外面又欠了一些債。於是呢,姑姑就整天去巴結大兒子,什麼好吃、好喝的自己都捨不得吃拿去給大兒子一家人,對小兒子不理不睬的,態度也不好,一點都不像親生母親的該有的態度。後來,大兒子開車撞了人,結果駕照被吊銷,貨車不得不專賣別人,自己又迷信網上的快速致富道路,進入了傳銷,一下子被騙得瓢干碗凈,現在連生存都成問題。小兒子這幾年終於熬到頭了,小生意越做越好,手裡也存了不少錢。這時候,姑姑開始來巴結小兒子一家了,又是給小兒子看孩子,又是忙著照顧生意,對大兒子不是翻白眼就是不理睬。前後差距大吧,這就是我贊成的,當你沒錢時,連你最親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原因了。孩子倒都是親生的,為什麼父母還會偏心,這就是人狹隘思想和急功近利又自私的心理在作祟。

以上,是我從自己身邊真實的經歷和案例出發,進行的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如果有時候你去問父母,很多家長都會說,是一碗水端平的,但現實卻是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這取決很多,有的喜男不喜女,有的愛小不疼大,還有的在一個孩子身上的情緒波動越大,帶來的關注度就會越高。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都挺好》這個電視劇應該都看過吧,裡面的蘇明成(郭京飛),就是典型的讓母親的情緒不斷的波動,看到就是喜悅,愛不釋手的感覺。這裡就有一種喜男不喜女的特點,算是一個過去時代的烙印了。

而在我們現實中,也有這樣的情況,你會發現倆孩子都是男孩,父母最操心的那個,情感分值就越大,因為投入的時間多,再加上孩子給父母了回報,無論是否是精神還是物質,這個回饋的動作只要是父母一方滿意的,這個情感分值就算加分了。

所以,長此以往,父母對孩子的印象就有了,透過一件事就會提前對孩子下標籤,下概念,無論孩子是一年沒見,還是5年後的成長性格,大部分家長都會視而不見。這也是導致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我想在未來的二胎成人以後的時代,會有很多家庭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例如,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這樣講:「這兒子沒本事,閨女反正也嫁人了,不如多幫襯點兒子...」這樣的觀念在現在的國內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更希望把它歸結到時代特徵里。為什麼是時代特徵呢?

因為,隨著知識的普及、對待二胎的教育、家庭觀念的完善等因素,這樣的問題在未來會相對少一些,但前提是知識的普及與二胎的教育問題一定要豐富。

也許,上述的這些內容很多家長都未必能體驗到,但身為孩子的你一定是有所體驗的,不是嗎?

如果對心理內容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心理學其實也可以通俗易懂...


推薦閱讀:

最好的早教,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反覆腹瀉,竟因媽媽太愛用濕紙巾!
新生兒上火眼屎多怎麼辦?寶寶眼屎多是上火嗎?_海歸媽媽聊育兒
寶寶究竟能不能吃月餅?真相竟然是……
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蠢的辦法

TAG: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