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衣裳」中的「裳」是指?
漢語中「衣裳」中的「裳」是指?一.服裝的起源
從服裝的起源來看,「據稱於黃帝時『胡曹作衣』;或說:『伯余、黃帝衣裳』」。黃帝,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史稱黃帝拱手垂裳而治。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指出,「在山頂洞人(作者按:據今3萬年前左右)之前,舊石器時代的中期或更早時候(伏羲所處的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是否也有過某種形式的服裝?……所說『衣其羽皮』、「而衣皮葦』,指的是把自然形態的獸皮,鳥羽和草茅之屬,披圍到身上。聊以改善赤身露體的情況,此為近實的推測,這當然也是一種進步。倘若真的以為發明了衣服,則值得商討」。
二.衣和裳
「衣其羽皮」,「衣皮葦」,衣毛而帽皮、披毛而飾尾等,是遠古原始人的「服飾」方式。在沒有人工製造的材料製作「衣服」之前,遠古人用動物毛皮等「製作」「衣服」、「帽子」。特別是在出外狩獵時,或許要披(穿)動物毛皮,或許也會用動物尾巴做偽裝性裝飾,以便有機會麻痹或接近動物,使狩獵更容易成功。類似這種用來遮蔽身體的東西,就是最初的「衣」。所以《說文解字》中說「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釋名》說「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
裳,《說文》解釋為「下帬也」。《釋名》說「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又曰裙裹衣也,古服裙不居外,皆有衣籠之」。
三.「裳」或許是」衣」發展出來的。楊雄《方言》的解釋「裳」很有點兒意思,他說「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
《方言》釋「帬」為:繞衿謂之帬。
段玉裁作注《說文》,解釋「帬」說,「然則繞領者,圍繞於領,今男子婦人之披肩,其遺意」。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在《易》象體系中,乾為衣,坤為裳。這讓我們能夠想像遠古人類最原始的製作蔽體之物的方式。那就是類似於將兩塊帶有花紋的獸皮(乾有「虎」象,如虎皮)一前一後「貼」上人的前身和後背,然後用一定的如繩類物件在肩部和身體兩側連接起來(或先連好而後「穿」)。用以蔽體或說寒。後世有一些地方還有一種「貫頭衣」,其製作方式就很像這個做法(參看《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新石器時代的繪塑人形和服飾資料」部分)。
那麼,要遮住下體怎麼辦?那就得用四片甚至五片類似的材料。因為人有兩條腿。每條腿一前一後各需要兩片,也許襠部還有一片。當然,這已經是我們以今天的生活經驗對古人的推測了,在遠古人類那時,或許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事情,因為要連接那麼多片獸皮之類的東西,對遠古先民來說,實在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相比之下,他們更會選擇用一皮獸皮之類物件圍繞下體的簡便辦法。這就是「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
垂衣裳,這就容易裸露出身體。那麼,不管是出於偽裝、遮醜,還是出於防寒、裝飾,在脖子上、腰身上圍一圈兒動物皮之類的東西作輔助,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前述《方言》對「裳」「帬」的解釋,就顯得形象而準確。繞衿謂之帬。「衿」,有「衣領」「衣襟」的意思。圍繞於「領」之上的,就有點類似於現今的「披肩」「圍脖」「圍巾」之類了;圍於衣襟部位的,大致就和現在的「圍腰」「圍裙」相當了,甚至由此發展為後來的裙子之類。
古時候,衣和裳有不同的概念,衣是衣裳是裳,衣專指上衣,裳專指下衣,是人們遮蔽下體的衣裙,也就是類似於現代的裙子。
裳字的讀音,也有兩種,shang和chang,前者用於口語化服裝的泛指衣裳一詞,後者用於偏書面化的語彙,念古詩的時候一律用chang。
推薦閱讀:
※出一聯:一夜風雪飄,大地穿白襖,另一聯如何對?
※古代皇權更替的過程中,有哪些把大奸臣留給兒子(新皇)殺的事例呢?
※對字對韻對含義,對聯怎能胡對;怎麼對下聯?
※孔子周遊列國想施展政治抱負,為什麼不直接去找周子?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