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知識付費有不同的看法,大家怎麼看?
知識付費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當信息泛濫乃至轟炸。
當中產階級的崛起。現在人們對職業素養的需求,對技能的需求越來越大,焦慮也逐日增加。中產階級的人們,生怕上不去,更生怕掉下來。終生學習不再是一個口號,不只是讀書,更是專業知識技能的提高,於此同時他們手頭又都還有一定的現金流,對自我提升類的知識很願意花錢。
例如:小白早晨醒來後利用起床的時間聽了羅胖的60秒語音推送,並快速瀏覽其推薦的某個讀本,在前往單位的路上用喜馬拉雅聽完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忙完手頭的事情後看看分答上喜歡的大V有沒有回答新的問題,刷幾塊錢偷聽一下。
到午休的時間趕緊看看微信置頂的幾個公眾號都推了些什麼乾貨,有些文章太長了來不及看,先收藏到雲筆記里,一些觀點完全契合你所思所想的文章,順手轉到朋友圈以表達自己的認同與價值觀。下班途中聽聽在得到訂閱的大V有哪些新的思考和啟發,回家後刷刷知乎和微博,在讀書打卡群中看大家最近推薦哪些書,在小密圈瀏覽自己圈內的人都在討論些什麼,等到晚上8、9點,小白想起來某個付費課程今天有直播,趕忙去聽課。睡前小白有些焦慮,但回憶這一天的充實與收穫,他又欣慰於自己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再不輾轉煩惱了。
或許大部分的年輕人都能在這個典型的用戶畫像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這就是一種生活常態,因為這一屆中產階級(或奔往中產階級路上的人)迷惘又焦慮
但是往往一個風口的出現,會有太多泛濫的東西投入,對於付費知識的學習,需要學會甄別,現在出現了太多的學院,有太多的課程,濫竽充數,千篇一律的文章,知識解讀比比皆是。學習付費知識,學習知識是對焦慮的緩解,一天利用時間碎片的學習,但是多少知識能化為自己的,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取決於你自己。回頭想想,我今天聽了羅胖的一堂課,聽了大神的運營知識,一天過得可算是很充足了,我現階段都在學習,所以也沒有了憂慮。
但是總結下來,我記住了什麼,我學會了什麼,我從中能思考出屬於自己的東西,才是自己的東西。
知識經濟時代,有些東西確實是人家嘔心瀝血,多少個不眠之夜,苦思冥想出來的,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時間,是要有勞動報酬,你看到的好文章是需要付費的
所謂的知識付費,是指把知識變成產品或者是服務,通過商業手段實現獲利。
既然要為知識付費,就要看知識,是不是應該付費。付費的產品必須是有價值的。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的成果,包括事實信息的描述,你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雖然無形,卻也凝聚著無差別的人類的勞動,具有一定的價值,在生產和呈現知識的過程中,也要支出各種成本,而且知識也有可交換的屬性。對知識付費再正常不過。
在知識付費的旗幟之下,知識的生產者各盡其能,各種有個性有針對的知識產品被生產出來。各種營銷手段也應運而生。
就生產者而言,比如自媒體領域,有公眾人物,有各路大咖,有原創作者,有搬運工,還有一大群偽原創,整天以洗稿為職業的人。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最先的生產者,是各路名流,羅振宇,郭德綱,馬東,羅永浩等,俱是一時風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玩法,各顯神通於荔枝微課、插坐學院、豆瓣時間、一塊聽聽、喜馬拉雅、千聊、知乎等平台。如此興旺發達的大規模知識生產,背後多是對利益追逐。
就知識產品而言,領域越分越細,品種越分越多。最初是名家大v,如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唐宋詞,于丹講論語,龔琳娜教唱歌。後來的草根也急速跟進,不但攝影繪畫,編程設計,穿衣化妝可以做成課程,連泡妹撩漢的課程也有。內容的多元化是好事,也是壞事。繁榮的知識付費平台,其中必然充斥著眾多的,沒有價值的,甚至是負價值的產品。
就消費場景而言,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許多人面對如此繁多的碎片化的知識,覺得無所適從,常常倍感壓力。這種壓力和財富,或者社會地位所帶來的壓力毫無二致。產品是要消費的,對知識產品消費的場景,中小學生是無休止的網課,輔導班;對青年人來說,他們充滿了知識的焦慮,擔心自己被時代所淘汰,開始付費購買各種課程,消費知識產品,獲取知識提升個人好並不重要,反而變成了一種標榜的精神外衣。
無論是誰,其實對自己真正的提升,並不是對碎片化知識的消費,而是個人默默的有方向性的努力。
知識付費的高熱度,除了利益的訴求,也折射出社會的浮躁。
付費濤聲吼地來,浪高數丈觸山回。
大V草根弄潮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推薦閱讀:
※上聯:皓月中天霜滿院,如何對下聯?
※程派京劇的傳承者中誰更勝一籌?
※上聯:春暖花開,漫山遍野紅艷艷,怎麼對下聯?
※四海千浪看我飛舟橫渡,下聯怎麼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