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狀態,才是真正的自在?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世間人們痛苦困惑所在,也是各種宗教修行人的目標,若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內容太大太多。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我所認知的、解決的最好的只有佛教和道教,儒家只解決了一部份,但就得利人群數量和入門快捷及方便來說,是佛法。由於內容太多而且若想得自在還需要人們長時間的學習認知和實踐,因此,在此只能簡略的講講:首先,我們要清楚為什麼不自在,不自在的根源在那裡?從世俗來講人類所認知的這個世界是由物質所組成的,人們通過眼耳鼻舌身意來感受和認知,認為物質決定一切它是快樂和痛苦的媒介,有它就有世界它消亡了世界也就消失了,認為人只是活在物質世界裡的一個分子如一盞燈一般,……等等。其實這種認知只是對「法」(也可以稱為物、色)的粗淺表相認識,所以很多人都說我若擁有了大量金錢和地位我就是最快樂自在的人。那麼,是不是擁有了大量錢財及擁有極高地位的人就等於擁有了真正的自在呢?縱觀世界那些有錢有勢的人,他們活得快樂自在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還有生老病死苦,還有愛恨情仇。作為一個世間人受著充滿世間社會的爾虞我詐、虛假造作等等風氣影響,那麼自然而然的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就會滋生出貪慾、嗔恨、愚痴、傲慢、嫉妒等等想法和念頭,並在這些念頭的驅使下而讓自己去不斷的妄想和行動,有的或許能達到暫時的目的,有的雖頭破血流傾家蕩產也達不到目地,由於人們受慾望驅使而得到了還想更多,得不到想盡辦法也要得到……,因此,為自己製造和埋下了無數的不自在。世間本無煩惱,煩惱皆自擾。欲想得自在,清空自心欲;若能達無欲,世間最逍遙。知足者長樂!話好說,行更難,人人都知神仙好,又有幾人能做到?
自在這東西,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為什麼說簡單呢?是因為這個東西我們都體驗過。有首小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種心境,這種體驗,此情此景,就是「自在」。再比如,你完成了一件縈繞於心很久的事,洗了個熱水澡,換上乾爽的睡衣,躺在床上,拿出了你心愛的手機。此情此景,也是自在。
為什麼說複雜呢?是因為,這樣自在的時刻,實在太少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太多的煩惱,太多的不自在。你可以觀察一下,一天24小時,有多長時間你是自在的。自在的感覺達不到常態,這才是問題所在。
人們為了追求自在的感覺,也很拼的。有人藉助於登高山,只有在攀登絕頂的那一刻,感受到了自在和快意,這種時刻太珍貴太稀有;有人藉助於速度,飆車到200-300公里/小時,就為了這一剎那的心滿意足,自在的感受,結果是死神常伴左右;更有愚者藉助於藥物,初時很自在,後果很可怕--生生斷送了自己。
藉助於外物終不可靠。外物雖不可過分匱乏,但絕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在於修心。修鍊出一顆自在的心。這樣,你就可以時時自在,得大自在了。
自在就是身心放鬆,心態平和。並不是什麼都不做,閑來無事就自在。這是要修身養性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做道,並不可能你想自在就自在了。因為人活著要生存首先有七情六慾,慾望是永遠填不滿的,所以要達到心靈的自在、平靜就首先不斷去除慾望,把滿足生活的需要當不要為目的去實現。以天下為己任,努力修鍊自我,生活日常的需要自然而然地來了,也就是說無為而有為的道理。當無欲無求時身心都得到自在。
塵世的一般的人只能有片刻的自在。高人、賢人、聖人經常會自在,因為他們已經一般的事攪動不了他們平靜沉著的心。或許是已經先知先覺,見怪不怪,或許是無個人私慾,不計較得失而保持平常心,我許是泰山壓頂而從容面對。就是面對複雜多變的情況也從容不迫,因為無私所以不計個人得失,因為堅強的心而無謂困難,因為認識清才智慧超群。所以身心自在並不是無所事事就自在,在困境中也有自在。
自在是修身的結果!如何修身先賢經典已經有答案了!
極端勞累之後,獲得一刻短暫的休息,最自在。極端飢餓之後,美餐一頓,最自在,與心上人久別之後,一朝相見最自在……,自在是一種感覺,是內外壞境相互作用共同產生的機體反應。這種反應的本質是一種波,有高潮,有低潮,有波峰,有波谷。沒有人會感覺永遠自在,也沒有人會感覺永遠都不自在。有時自在,有時不自在,這才是常態。
這個問題很簡單,從佛家來說是四大皆空,我理解的意思也差不多,沒有慾望,沒有感情,沒有牽掛,看開生死,才能是真正的自在,就連最起碼的今天吃什麼都不會糾結。一切隨心隨緣才會真正自在吧。
推薦閱讀:
※上聯:一步三計計計高深,下聯怎麼對?
※分手後,如何能夠學會不去怨恨那個人?
※有沒有一首歌觸動你內心的那個弦,讓你瞬間淚流滿面?
※以純礦泉水為鍋底的魚火鍋,是廣東人對九宮格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