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認識自我,找到自我?


關於「自我」有兩種不同的視角

①「自我」是不變的,至少有一部分是固定不變的核心,我們要做的是找到他。

②「自我」是會改變的,甚至「自我」是我們當下構建出來的,不存在既定的自我。

如果你採取第一種視角——

這個視角,重視「我是什麼,我是什麼樣子的」

你可能會更多的會使用回憶的方式。

包括但不限於:

1、回顧重要童年經歷。尤其重視自己在當時的反應是什麼。

2、回顧以前感興趣的事物或厭惡迴避的事物。

你也許會說:「我去試試看這件事情,看看自己會不會喜歡上。」

你甚至可能會問:「我有這樣的經歷,我是不是會變成一個……的人?」

如果你採用第二種視角——

這個視角下,重視「我想要自己是怎麼樣的,我能成為怎麼樣的」

你可能會更多的採用「學習」的方式。

包括但不限於:

1、尋找各種社交技巧、工作技巧、學習方法。

2、很好奇世界上還有什麼是自己不知道的。

你也許會說:「一切都是可以培養的,愛好啊,感情啊都是可以培養的。」

你甚至可能會問:「如果我打算成為……,應該怎麼樣才能變成那樣?」

在心理諮詢中,有一種流派叫做:敘事療法。

簡單的說——敘事療法認為,每個人活到現在,都會有一個主線故事,還有很多支線故事。人們往往關注主線故事,然後跟著他發展,卻也因此失去可能性。

諮詢中,要讓來訪者意識到:過去還存在著很多支線故事,並且當下的生活也有很多可能性。

過去的支線故事,使可能變成未來的主線故事的。

顯然,敘事療法,更偏向於上面我們講的第二種視角——「自我」還有我們的生活,是我們在現在回憶的時候,構建出來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事實上,過去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很多時候取決於你現在怎麼做。

例如:

有一個人從小很窮,父母對他很不好,老師也對他不好,同學都欺負他。

後來他考上了名牌大學,努力工作;現在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了美好的婚姻。

這個就是一個「逆流而上」的勵志故事。

過去他遭遇的苦難,都變成了「這個人果然很牛逼」的證明。

同樣——

有一個人從小很窮,父母對他很不好,老師也對他不好,同學都欺負他。

後來他沒考上大學,工作不好;現在收入低,婚姻也不好。

那這就是一個「悲慘不幸」的喪氣故事。

過去他遭遇的苦難,都變成了「這個人果然很慘」的證明。

所以,同樣的過去,為什麼我們現在看起來不一樣?

因為「後來」不一樣,「現在不一樣」。

但是我們必須客觀承認,人不是有無限可能的

比如,你身高170,就幾乎不可能去NBA打籃球。

人生中,總有對你來說,相對簡單和相對困難的事情。

人生總,也總有對你來說,相對想做和相對不太想做的事情。

綜合考慮這兩個因素(難度和渴望度),然後去做出一個選擇吧。

實際上,你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試一遍,然後選出「我最感興趣的事」。

世界上事情太多,而生命有限。

回憶也是如此,你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回憶一遍——無論是誰,都會遺忘。

「自我」光靠「找」是找不到的。太想要憑空創造,也是不可能的。

「自我」其實一直都在。只是人在企圖否定他。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所謂「找到」自我,其實是找到一些你之前可能忽略的、認為證據不足的「自我特點」。然後藉此去說「哦,那另一部分就是不是自我」。

「自我」說到底,是一種有限的選擇(但選項其實還挺多的)。但是人不太願意承認這點。

如果你願意接受這個觀點,那麼……

三個最有效的問題是:

我這個選擇,我能不能為它付出代價?

我願意為這個選擇,承受多少痛苦?

我能不能承受這個選擇會帶來的危險?



人人都迷失在這浮華社會,追求物質,早已失去了自我,如何認識和找到自我,要有堅定的決心,完全放下紅塵一切,能做到這些,已經回來一半本真的我了,至於形式因人和條件決定吧,守得本心?


推薦閱讀:

能背圓周率的人,是不是都很聰明?
教你如何學好英語口語
1立方混凝土需要多少沙和石子?
中層管理者遇到有野心、不懂得尊重領導的下屬應該怎麼處理?
學會自己制訂學習計劃

TAG:教育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