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孔子被稱為聖人?


讀百家之書,成一家之言,今天咱們來說說孔子,孔聖人!古語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為長夜」,孔子自漢代以來就是中國文化的標誌性人物,那他到底是做了什麼才成為了千百年來歷朝歷代統治者所尊崇的對象呢?

孔子像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孔子當時生活背景——春秋,原來的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正在演變為自諸侯出,自大夫出,孔老夫子一生致力於周禮的復興,極力維護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但此時,中原卻一片混亂,諸侯架空天子,大夫架空諸侯,家臣架空大夫,整個時代禮樂崩倫,天子蒙塵。對於這種混亂局面孔子一針見血的提出了整個周王朝的政治癥結——權力下移!

孔子為了改變權力下移的局面達到權力上移的目的,做了兩件事,成就孔子成為聖人的資本,也成了歷朝歷代統治者尊崇的對象

第一,創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貴族對知識的壟斷從而培養出一批貧民階層的知識分子,能夠劃時代的提出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以對抗世卿世祿制度,打破原來貴族對官職的壟斷,打破兩個壟斷給了後世平民進階上流社會的機會,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的穩定,既然讀書也能翻身當官,誰還非要冒著滅九族的危險去造反呢?

孔子建學

第二,改變了原有的官僚薪酬支付方式,加強了中央集權。

孔子看到了當時社會上,諸侯大夫以封地為基礎趁機做大做強威脅中央,提出了新的薪酬制度,由原來直接給封地食邑改成給工資,給口糧。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衛人以致粟六萬。

這裡的「祿」字就是指的是工資。

孔子就是通過提出這兩項主張贏得了平民和君主的尊重,同時也成就了自己的千古身後名,聖人之所以聖也!


論題涉及宏大,個人之言,不喜勿噴!

古往今來,生民無數,但能稱為聖人的人鱗毛鳳角,屈指可數,能被公認的大概有中國的孔孟,外國的耶穌以及穆罕默德等,這些人都是聖人。

聖人有何標準以及聖人和英雄有什麼不同呢?筆者認為聖人的標準和宋代大儒張載所主張的一樣,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人才能成為聖人,張載所言正是儒家學者的共同目標,他們的求聖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滋滋不倦的勇往直前,因此中國古代殉身儒道的仕子不可計數。

按照張載這個標準,要想成為聖人,必須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大事上取得極高的成就,這樣的人才能稱為聖人,而在古代中那些叱詫風雲的大英雄之所以不能稱為聖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們都是在立不世之功,而且其功的影響主要局限於當時,對後世影響較少,算不上為萬世開太平。

在開篇所舉例的聖人中,他們不是建立了某個具體的功勛,而是他們建立了一套價值體系,教會了老百姓懂得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該堅守什麼該捨棄,這種價值體系就是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在現代,我們共同稱之為精神文化,它不具象,但它存在所有人心中。

耶穌創立了基督教,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孔子創立了儒教,這三教共同指向的目標都是教人求仁取善,並各自創製出一整套的價值標準,正是這套標準,讓人的心有了依據,從此擺脫了自私自利本能的愚昧,從而使整個人類的進入了更高級的生存狀態——文明。

在沒有文明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狀態,無從知曉,因為其無法意識到自身的存在,那種存在只是本能的存在,這種本能的存在只會導致出現霍布斯所說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狀態」就像恐龍世界相互廝殺一樣,世界只存在本能,廝殺和強權。

有言,天不生仲尼(孔子),萬古如長夜,正是因為有聖人,他們能超越人的本能局限,從而引申出高於動物性的價值——美德,蘇格拉底說美德即是知識,因為美德是人類辯證思考天地人相互關係的思想結晶。

當世界有了一套可以用來辨別是非的價值標準後,天地就有心了,億兆生民就可以依照這套標準進而彼此之間和平相處下去(儘管戰爭沒有被消滅,但縱觀人類歷史,和平才是主流)這就是聖人們建立的萬世太平之功!

聖人幾乎是超脫現實的,所謂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立足之高,絕大部分人是無法企及的,人們只能以聖人為師,在求聖的路上成為君子。

世間能不能再出聖人,無人可知,那是老天爺的事情,但成為君子還是你我可以追求的,成為一個仁義禮智信忠勇全面發展的人既是傳統文化的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世間可能再無聖人,但聖人永遠活在人間!


孔子是距今己兩千五佰多年的中國儒學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思想家。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人,但說其中有「七十二賢」則應當是事實。孔子的教育活動確實是很成功的。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並重、啟發式教育,等等。今天孔子教育方法在教育學上仍然是寶貴財富,所以孔孑被推崇為「萬世師表」。「大成至聖文宣王」高頭街。「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但孔子仕途未能成功,老子一生只是個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聖人哲學孔子的智慧。對中國人的啟迪是不滅貢獻。


聖人的境界太高了,所謂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就這一點恐怕當今無人能做到,在孔子那個年代,孔子可是通才還做過官(請勿拿當今世界知識爆炸攻擊此言論)。再有就是後人常說的英雄傳事,聖人傳言,聖人思考的是究竟的道理,是對古往今來萬千民眾精神世界的終極關懷。聖人是在一個眾人無法企及的境界進行思考,然後傳言於世,這當然也是孔子被稱為素王的原因,也唯有此,方可萬古長存,教導後人,他希望以自己所得為後人做人做事立下標杆,讓華夏長生久盛(亦或是全人類),而今看來,他真的做到了。暫時就想到這麼多,鄙人淺見,看官笑看即可。


我覺得這與音樂中的教父有很多類似的條件。

我認為能叫音樂教父的最基本一點就是具有開創性,所以只有倆人符合,一個是台灣羅大佑,一個是大陸崔健。

像李宗盛可以寫透女人的心事,但他還屬於情歌類。像黃霑,中國風幾個不可逾越的高度,都是他寫得,笑傲江湖的主題曲很多人都聽過,可以算千古之絕唱,但他也不具有開創性。

再說聖人,也必須存在開創性,那麼只有從諸子百家來找了,而最具代表性的人,我覺得有三人,老子,孔子,孫子。

老子算是個神人,他提出了道的概念,對中國思想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孔子與孫子則是一個對立面,孔子儒家講正統,講秩序。而以孫子為代表的兵家與謀略家,講得是齷蹉的人性。

孫子兵法三韜五略三十六計,你以為儒家不用嗎?對敵人行,對自己人更行。只不過很少有人去說這個反面,但也是歷史中最真實的那部分。


推薦閱讀:

仗著老大撐腰,這個國家竟敢幹涉「五大霸主」之一的內政,沒想到反手就被滅了,鄰國也倒了大霉!
一座堅守了900天的鐵城:三年挨了25萬發炮彈
安南病逝,為啥全是「一路走好」聲?
【模聯同人】《1932之重生德意志》第五章
第十二章 勒拿河上的火

TAG:孔子 | 國學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