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醫會有十醫十方?
這個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十個病人就有十種藥方吧,不同的病要用不同的藥方。
十醫十方比較能體現中醫的辯證思維和臨床療效,是中醫的生存之根,立足之本。作為一個普通人我是很提倡和發揚的。
十醫十方也是對十醫一方的補充,它彌補了十醫一方的不足,是中醫治病的真實寫照,反應靈活多變的辯證思維。
對於一些疑難雜症,不一定走直線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所以十醫十方應運而生。中醫必須堅持辯證思維,把病例和分析有機結合,才能大有裨益,提高論治水平。
大承氣湯出自《傷寒論》,功用峻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熱結旁流證等里實熱證。小青龍湯出自《傷寒論》,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主治外寒里飲證。小柴胡湯出自《傷寒論》,和解少陽,主治傷寒少陽證、熱入血室證等。五苓散出自《傷寒論》,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主治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六味地黃丸出自《小兒葯證直訣》,滋補肝腎,主治肝腎陰虛證。歸脾湯出自《正體類要》,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主治心脾氣血兩虛證、脾不統血證。血府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證。補中益氣湯出自《內外傷辨惑淪》,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主治氣虛發熱證、脾虛氣陷證。逍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疏肝解郁、養血健脾,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溫膽湯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理氣化痰、和胃利膽,主治膽郁痰擾證。
中醫從來都沒有一個標準,同一味葯可以治幾種病,同一種病也可以是幾個方子,無論給你開哪一種方子都是出於醫生的喜好。如肝硬化,醫生可以給你開鱉甲,也可以給你開甲珠,甚至給你開點五味子、蒲公英也是對的,不但要考慮你的病情,還要考慮你的經濟承受能力,一味葯開貴了,那麼其它味葯就要開便宜點。國家對公立醫院中藥處方也是有規定的,一副葯最多不能超過二十五味藥材,價格更是不能超過二百元,醫生在這個範圍內可以挑選合適的藥材。
中醫注重個體化治療,張仲景為此類代表,歷時千年不古,為什麼?中醫為人治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人便有十方,一人有十方也不足為奇,最佳的結果是病人感覺舒服了,沒有癥狀了就好。
算了,不跟你們玩玄了。回答的真的一般。見下:
中醫與電腦結合淺談
我們知道陰陽是中醫的基礎,其數字表象可為0、1,而計算機的基礎也是0和1,兩者的基礎是共通的。所以這基礎上發展的延伸,也必然是可以融合的。
根據中醫基礎理論《黃帝內經》我們可以知道,中醫看病大致由三部分診、理、醫、法(含葯、灸、針等中醫手段)四步驟完成,也可稱為四象,或者四儀,與程序設計有異曲同工之處。
首先看診法,有望診、聞診、問診、切診。中醫通過人工獲取四種信息,在頭腦進行交叉排列組合尋找交集。在這一過程中,望診、切診的自由度較大,不易信息化。而聞(即聽)診、問診可以通過電腦選擇提問獲取,可信息化。而前兩者可通過穴診、經脈診進行彌補,從而得到交集。頭部中間痛為例:引起中間頭部疼痛的經脈有膀胱經、肺經、心經和心胞經,通過穴診列缺穴和其它常規聞訊,如時間等就可以交集到是肺。
再看理,中醫理論是一個系統理論,它不是二元矛盾論。從《內經》中我們知道它是一個三才基礎上的五行論。所謂的三寸論在現實生活中最為形象的比喻就是遊樂場中的翹翹板。只不過,這個翹翹板的支點是可移動的。而可以影響肺的有兩三組三才。即心、胃、肺,胃、肺、腎,肺、腎、肝。具體是那一組,就可通過上述交集取得。取得得後,同樣是通過上述交集就可得肺在這個三才組合中是低於支點還是高於支點,這陰陽可判。
下面再看醫,數學知識上三角形是穩定的結構,通過上述理我們畫出了一個三角形的邊,下面通過五行方法基本上就可以相應的另外的兩個點。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大三才。
當大三才成立時,法就出現了,這裡我們僅用藥展開。一味葯可走多個經脈又可治多種病,同樣不同葯又可同樣的病。這樣就造成十分龐大的數據。而這個數據根本就是超出了人類記憶力,而能解決這樣問題是最有效的方法只有電腦
因此,電腦是中醫鳳凰涅槃的最佳選擇。
一個國家亂了,還有災民。怎麼辦呢?西醫的辦法是從國外借兵。如果這個國家有錢糧,民眾向善,那麼亂病控制住了,就好了。(看抗生素,放化療都是這個路子)。中醫來了辯證,改撫的撫,該繳的繳。有的先撫,也許就不用繳了。有的覺得撫不成,得攻,也許就開些猛葯。有的覺得根本沒有錢糧打仗,那麼就鼓勵耕織(先養一養)……法無定法。沒有包治百病的葯,也沒有包治百病的方法。手術非常成功,幾天後就死的人也多了去了,怎麼?錢糧不夠!所以有句話叫,用藥如用兵。十個將領,也用十個方法打仗。
總之,真正有價值的,能治病的,藥方是不會隨意公布的,因為這叫專利,那在調的部份都是沒用的藥方。然後外行人就覺得奇怪了,內行人就覺得被揭底了,會拚命反擊,
最後說一句,只有真正停止任何藥物後,沒有病症了才叫真正的治癒,一時的不難受不叫治好
中醫內部流派特別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有一千多個流派,每一個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和用藥特點,而且很多都是通過口耳相傳幾代人,積累了很深厚的經驗。
所以找中醫看病,不同的醫生會開出不同的方,也許都會有效,也許都會無效。這個就要看各個醫生的水準了。
推薦閱讀:
※兒醫建議一個一歲多小孩喝牛奶加奶粉,但是要求分開裝在兩個瓶子里,為什麼不能混在一起?
※就因為孩子吃了根冰棍,我被小區大媽教育了半個小時!
※糖尿病足患者被建議截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選購呼吸機過程中宣傳介紹怎麼聽
※姐妹分享:產檢頻繁到被醫生嫌棄,為何28周還是沒留住你?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