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仰與迷信有區別嗎?


談信仰與迷信的區別,是件好玩的事情,既簡單又複雜,我們就由簡入繁吧。

齊白石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梁興揚說:信仰就是有性生殖,迷信就是無性生殖。

宗教是信仰的一種表達形式,信仰不一定非要以宗教的形式表達出來;宗教組織的產生必然是因為對信仰的趨向認同而形成的,任何宗教在產生和傳承的過程中必然有迷信的因素。

如果宗教趨向信仰的理性化,必然缺乏狂信徒,不利於宗教的發展;如果宗教趨向於迷信,反而更容易讓信徒狂熱,利於擴張。

信仰與迷信, 正教與邪教,理性與偏激,進步與固化,在任何一個宗教中都存在,當宗教完全被迷信所趨勢的話,離墮入邪教就不遠了,當宗教完全被理性控制的時候,宗教組織的延續變成了大問題。

信仰與迷信,就如同地球生物的進化一樣,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一直並存,已經存在億萬年, 還將持續存在,理清楚信仰與迷信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更好的認識信仰本身,圓滿自我。

信仰有神論、無神論、宗教、組織或者無信仰,本身都是信仰的不同形式,不在於信仰形式的好壞,而在於你是否願意遵從你的信仰,做一個好人。無論有什麼信仰,做個好人總沒錯,無論信仰再全知全能、永遠正確的宗教,不做好人也是枉然。

宗教,無論佛教、道教、基督、天主,只要引人向善,均為正教,當然,在正信的過程中,會有區別,那就是信仰與迷信的不同走向。

我們以佛道為例,如果你以老子、佛陀為自己的導師,學習他們探尋大道、詮釋真理的行為,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前行,讓自己過的更精彩、更積極、更樂觀,那麼就是信仰。

如果你以老子、佛陀為模具,只是在重複他們的話,非要跟他們一樣生活,對他們深信不疑,甚至因為信仰他們放棄了自己靈魂的自由,試圖成為與他們一模一樣的人;雖然老子、佛陀本身是偉大的,但是不代表他們的山寨品也是偉大的,那麼就是迷信。

老子、佛陀都是引領我們尋找信仰之路的智者,信仰不是全盤複製,而是有選擇性的讓自己圓滿,信仰本身應該豐富自我、圓滿自我,而不是用老子、佛陀的思想取代我們自由的靈魂。

我們還是回到生殖方式上來類比,生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性生殖,一種是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就是對初始母體的完美複製,比如黴菌過一億年,還是綠綠的樣子,可能會有變異,但是絕對變化不大,如同我們發現億萬年前的古細菌,可以稱他們是活化石,這裡的活化石在生物學上是褒義詞,在社會學上,活化石往往意味著頑固不化、不思進取。

有性繁殖就是可選擇性比較大,母體和父體的基因遺傳,既保證了基因的有序傳遞,又能有足夠的進化空間,人類從非洲一個小部落里走出來短短數萬年,就有了不同的膚色、文化、語言、科技、信仰、宗教,演繹人類文明的精彩,用自己的智慧來理解宇宙的存在,這不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奇蹟嗎?

信仰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道教信仰不是說讓你完美複製老子,複製母體,而是你自己的靈魂是母體或者父體,道教是另外一部分,通過對大道的追尋,讓你在保持你自我的同時,有序的進行文化傳承。

如同我們自認為炎黃子孫,炎黃二帝是我們共同的信仰之源,但是,炎黃精神不是讓我們完美複製炎黃二帝,不是讓我們仍舊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甚至在今天看來,炎黃的生活細節我們不可琢磨,只有隻言片語或者類似神話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他們的部分,他們的部分行為甚至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當然,哪怕是對待明清時代的中國人,他們的價值觀相對於我們來說,很不合時宜。

請放心,相對於兩百年後,甚至說二十年後的年輕人,我們都可能是老頑固,00後都要認為你老了。只不過,其中一些東西不會改變,我們銘記炎黃開創華夏文明的功德,繼承的炎黃二帝開天闢地、披荊斬棘、創造與改變、無畏、勇猛的精神,老子留下的道德經、孫思邈留下的慈悲濟世、關羽留下的忠義、岳飛留下的精忠報國、邱祖留下的無畏不會改變,總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傳承,去薪火相傳,這就是一種信仰。

信仰重在本身,是去學習先賢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態度,七分虔誠中,帶有三分質疑,允許對原有信仰糾錯,傳承與發展並重,尊重與自己不同信仰的人,是開放式可糾錯系統,正因為存在傳承和糾錯體系,我們才不斷創造輝煌的文明。

迷信本身,就是哪怕如同黴菌一樣,完美的複製母體,可能其中有變異,整體卻始終局限在黴菌的層面,黴菌在地球上存在了億萬年,還是黴菌而已,人類在地球上存在了不過幾萬年,就進化出可以理解宇宙存在的智慧。

迷信重在複製,不要求你多麼聰明,只要求你一味的聽從,宣揚不信我者下地獄,宣揚神是全知全能唯一正確的,不允許質疑,仇視與自己不同信仰的人,是封閉式不可糾錯系統,正因為這種不可糾錯和洗腦,才讓有些宗教發展迅速,不斷蠶食人類文明的血肉。

公正的來說,如果問信仰與迷信究竟哪個有利於讓宗教存在,無疑是迷信更有利,教化與愚化中,愚化更有利於團結人,有性生殖的人類傳承文明幾千年,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人與人之間互相傷害、殺戮,無性生殖的細菌卻可能已經延續了幾億年,在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永恆不變或者永生。

一個狂熱的迷信者勝過十個理智的信仰者,你讓他自爆他就自爆,你讓他放火他就放火,理智的信仰者卻會進行思考選擇,這種思考,是迷信的天敵,卻更有益於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的進步不依賴於迷信,而產生於探索大道的信仰。

那既然迷信更有利於宗教的生存,為什麼我們還要追求信仰、排斥迷信呢,為什麼我這個道士還要給大家說不迷信呢?

哪怕黴菌可以永生,這樣的永生又有什麼意義呢?你願意做一隻永生的燈塔水母還是做一個有思想、有靈魂、有自由、有WIFI的人類呢?

因為只有人類才可以創造這樣輝煌的文明,細菌再這樣存活十億年,如果仍然這樣的進化方式,仍然只是細菌,啊,忘記了,它們已經存在了不止十億年,進步還沒有我們這十年手機的進化速度快。

從天道的角度來說,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方式不一定存在絕對的優劣,甚至無性生殖的細菌,末世浩劫來臨,哪怕人類毀滅了,它們仍舊可以生存下來,地球上生物大滅絕好多次了,恐龍、三葉蟲都毀滅了,對於細菌來說,不在乎,壓根就不在乎。

如果細菌有大腦,它們可能會高傲的說「主不在乎你們人類的毀滅,主讓你們食物發霉、給你們帶來疾病是對你們的恩賜。」(啊,忘記了,細菌連個腦細胞都沒有,根本不可能產生這麼複雜的思維。)

從人道的角度來說,你願意為了所謂的生存放棄自己的智慧、道德、廉恥、文明嗎?你願意選擇信仰還是迷信?你願意做一個細菌還是人?哪怕迷信更有利於宗教的傳播,更能維護一些人的利益。

之所以貧道明明知道迷信更有利於傳教,更有利於蠱惑人心,更有利於宗教發展,為什麼仍然願意宣揚不迷信的,是因為我覺得道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道教把人當做人看待,而不是當做奴隸、羔羊或者細菌,我也願意用這樣的方式向我們的先賢致敬,願意用我的方式來詮釋我認為的宗教信仰。

堅守信仰,堅定信念,前行,共勉,你我信仰的形式不同,但是我相信信仰背後詮釋的大道是不變的。


真正的信仰、學佛修行。是讓你往自己的內心去探索,對自己的一切負責,時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與一言一行。

你的身體會越來越好,靈魂會更加愉悅。心會變得柔軟。更能接納二元對立的東西,評判會減少,意識狀態會擴張,你會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與善意。你會更加自信,更加相信別人與這個世界。面對無常、「意外變化」時,會更加淡然與順遂。你會有更多不期待結果的行動,你會減少以前的小聰明、小伎倆,你會更加理解與體諒別人,你會變得更加慈悲與智慧。

而迷信,則會讓你越來,越緊縮、恐懼、有更多的束縛。對這個世界充滿懷疑,對自己和別人更多的指責與抱怨。


迷信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詞而已。真正信仰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和世界溝通的一道門。信仰是讓自己和世界有一個平衡點。信仰大多數表現佛道基督等教堂,人物,迷信不迷。如果你親身體會過鬼上身見過鬼魂也就不會排斥所謂的迷信。迷信不迷是對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總之信仰是人類對於自身,天地,事物探索,迷信不迷是對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所以無論信仰還是迷信都是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前者是平衡後者是敬畏。


有區別?信仰,是信仰正法!專一!迷信是啥都信?(神,仙,佛全信,無智慧?)大家吉祥!


信仰的意思是信靠仰望,人心中以什麼為至寶就會信仰什麼,比如信仰金錢,權利,各種宗教,科學,古代聖人,古人的遺傳經驗.......。迷信是迷失正確方向信靠和跟從,(失去公義的心,良善的心,慈愛的心,誠信的心......等一切仁義之心的信靠和追隨都是迷信和錯誤的信仰。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戰後文學的意義?
上聯:竹林秋雨霧作客,怎麼對下聯?
上聯:辭舊靈雞歌日麗,下聯怎麼對?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