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是什麼酒,為什麼能吃十幾碗?
06-06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曲釀發酵酒,度數比較低,9到18度那樣。
後來的蒸餾燒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酒,大概接近50度,在《本草綱目》的記載里燒酒在是元朝時出現的: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麴釀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一般看什麼地方的酒因為每個地方做酒的原料是不一樣的,吳越地區因為它的主食是粳米,糯米,做酒都是用糯米,做出的是米酒,黃酒,度數不高一般八九度,或十多度口感請淡,但喝了後勁足,上頭,跟萄葡酒差不多。
四川那邊用高梁,薯乾等釀酒,度數高點,再勾兌酒精,變成什麼濃香型有36度,四十幾設,五十幾度,等等,各各地方釀酒用的原材料不同,酒的口感也不一樣,總之一方水士養一方人吧。
推薦閱讀:
※上聯:夜深人無眠,如何對下聯?
※倚棹推舟,唱罷大江追遠岱==【征聯】?
※大家都知道「四書五經」開篇第一句都是什麼蘊含什麼哲理嗎?
※金庸筆下,虛竹與夢姑算是真愛嗎?
※上聯:冬雪雪冬,迎新年,如何對下聯?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