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們最喜歡的建築師是誰?為什麼?


隈研吾隈研吾,當今日本的四大建築巨擘,被日本建築界視為「新彌生派」的代表,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曾獲得國際石造建築獎、自然木造建築精神獎等。著有《十宅論》、《負建築》。這位日本老頭設計過星巴克,也設計過博物館,設計過精品酒店,也設計過學校教室,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也由他設計。他不斷以其新作,跳脫20世紀的立方體框架,他對建築極富哲學的思考,以及對木結構的探究和運用,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全世界攻城掠地。在中國,隈研吾亦設計了多件地標性作品,從長城下的公社「竹屋」,到上海的「Z58」空間,到三里屯SOHO,到杭州淘寶總部的水鄉庭院,到中國美院民藝館,中國人對隈研吾的認識一步步深化,他作品中的隱忍、內斂、辯證的東方哲學,總能引起共鳴。其中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整體採用玻璃和竹子等自然材料,透過竹條間的縫隙,長城的烽火台清晰可見。北京市區內的三里屯SOHO採用了超高層建築身形構成有機建築景觀設計,使其成為北京最具人氣的戶外步行商業街區和休閑廣場。《陰翳禮讚》是他的教科書「建築自身存在的形體是可恥的。建築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應該融入城市、融入環境。」「負建築」是隈研吾貫徹的理念。何謂負建築?是對人類釋發善意的建築,不張揚,不卑不亢;關照生活的初衷,誠實,堅持空間與時間的對話;溫暖,樸實,從建築本位和單體層面都回歸生活;造就以人以生活、而不是以建築為中心的場景。他的作品沒有鋼筋水泥,有的是極簡的線條和原木的觸感,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又建築與自然景觀的融合為特色,運用天然建材,結合水、光線與空氣,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耐震、且讓人感覺到傳統建築的溫馨與美。他的早期作品,如日本的那珂川町馬頭広重美術館以意境名世,外形含蓄、內斂、富有禪意,走進去看,又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後期,在多次設計實踐中,隈研吾將東方獨有的木結構元素融入設計作品中,如2013年的東京Sunny Hills Japan、2015年的巴黎杜麗樂花園yure木桶景觀裝置等。他擅長使用各種材料和平麵塑造層次感,無論是微型的藝術創作,還是大型的建築作品,都能體現出建築空間隨著與人的交互而不斷流動,以材質、比例與建築要素來展現不斷變化的感官格局。隈研吾對其建築哲學的闡述,往往能使人聯繫起來日本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讚》。「那實際上都快成了我的教科書。谷崎潤一郎用簡潔的方式總結了日本建築的精髓,而我發現最為重要的莫過於他所謂的光的水平層次。在日本的空間,光線並非從頭頂照射,而是從側面照射,隨後逐漸變得越來越暗淡。我總希望能夠在我的建築中營造這樣一種類似的層次感。東方文化相通,隈研吾「負建築」的理念其實與台灣著名建築評論家阮慶岳從道德經看台灣當代建築所提出的「弱建築」概念類似。因為隈研吾在建築界舉足輕重地位,讓這個觀點更為引發注意。隈研吾毫不掩飾對中國「特立獨行」的建築設計師王澍的喜愛。「我對王澍先生的作品非常喜歡。比如他做的寧波美術館項目,歐美建築的主流是封閉型的,而王澍先生的美術館讓室內與室外緊密聯繫在一起,這種風格獨特、充滿新意。」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建築?隈研吾所思考的已不局限於建築本身,而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我們現在有好多大型的公共建築都有明顯的象徵意義,而建築的功能性往往因為象徵形式的需要給壓抑了。國家把大型建築作為拉動經濟的手段,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而往往失去了對建築本身功能的關注。忘記了建築的本意是讓我們容身,讓我們居住地更舒服,而一味地將建築當成「物」,在其身上畫滿了各種符號,直至將我們自身淹沒。設計言論「恕我直言,中國現在有很多重要的、大型的建築項目,邀請國外的設計師來做,但實際上,這些設計師只不過是把自己曾經做過的作品,在中國做了一次複製。這樣一來,就顯得相對枯燥,毫無新意。」"在中國工作,對我來說是一項重大轉變。之前,我始終有意識地反對西方的設計方式與原則。可日本太小,無法讓我實踐這些理念。中國卻擁有數目驚人的多元狀態。在這個地方,多元文化、歷史以及傳統並存,自然環境的多元化也同樣讓人驚奇,與日本的安於現狀完全不同。""作為20世紀的建築師,安藤的品牌製造形式是,他做出了一個樣式之後,始終在不變地維持這個品牌。但在21世紀之後,各種各樣的建築風格層出不窮地出現,如果一個建築師品牌沒有任何的變化的話,他會很快地被人所拋棄。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建築師品牌已經不是建立在一個維持的狀態下,而是建立在一個"破壞"的基礎上。就像是路易威登這樣的品牌,它之所以不斷地在做創新,其實它是在展示一個不斷破壞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它越發被人記住。所以後一種狀態,它更接近於藝術。我覺得我的品牌形成過程,是更接近於21世紀的這個破壞性形成的形式。 "設計作品:


最喜歡的建築師我個人推崇雷發達,為什麼呢?

當你參觀北京故宮時,一定會被那雄偉壯觀的建築群所吸引,你可曾想到,這些建築凝聚著清代傑出建築家雷發達的多少辛勞。

雷發達生長在明末和清初時代。雷發達出身於木工家庭。他小時候很聰明,由於家庭影響,他從小就熱愛勞動,積極鑽研木工技術。他一方面熟練地掌握了木工技能,另方面加緊學習繪圖,到了三十歲的時侯,雷發達已成為有名的工匠師傅。但由於他家境貧困,為了謀生,在明朝末年,他家由江西南康,遷到南京。到南京後雷發達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宮殿、城樓、廟宇以及各種式樣新的建築,使他對建築設計產生了濃厚興趣。這更促使他致力於建築設計研究,鼓舞他去鑽研建築設計。

清朝康熙初年,雷發達以著名工匠的身份被調往北京,參加當時的清宮建設。由於他有卓越的建築設計才能,讓他在施工期間擔任工部(相當於現在設計院)的負責人。

雷發達善於吸取前人的建築精華,發揮群眾的作用。他在建築故宮三大殿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精心構思,周密設計,終於完成了這一巨大工程設計任務。在太和殿上樑時,梁架高舉,榫卯不能合攏,無法安裝。雷發達與在場的木工師傅一起研究,並親自爬上房架不顧危險,用斧頭斜打,終於安裝成功,使上樑典禮按時舉行。

雷發達在北京一直擔任皇宮設計工作,達三十年之久。七十三歲時,因病死於北京。生前,他把自已設計技術整理成書,對後人幫助很大。他的兒子雷金玉繼承父業,繼續搞建築設計,並接連傳到六輩雷廷昌。北京的建築除了皇宮之外,頤和園、圓明園、靜宜園、靜明園;萬壽山、玉泉山、香山;北海、中南海,與東西二陵等工程,都是雷家子孫參與建造的,人們稱雷發達一家為「樣子雷」。

雷發達一家給後人積累了珍貴的實踐經驗,他們在建築設計方面,根據地盤進行測量,然後設計,並且堅持和廣大木工師傅一起研究。首先畫出草圖,反覆修改,再圃出詳圖:如平面圖、局部平面圖、總平面圖、透視圖,裝修花紋大樣圖等等。圖形十分準確,房屋主次分明。從遺留下來的圖樣,完全可以看出雷發達一家的創造性與表現方法,是獨具匠心的。尤其是其中平面圖裡繪出個體建築的透視圖,這種相互結合的表現方法,更是別具一格,現在北京圖書館收藏雷發達一家的建築設計圖樣,還有原圖數百幅。給我們留下了寶貴遺產。

我國建築史上著名的專著《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工段營造錄》二書,就是在以雷發達一家為首的工匠師傅們建築實踐基礎上產生的。


「過於強調自己風格的建築是一種對社會的不負責」 大師風範啊!最近喜歡上了貝聿銘...

原來一直對他沒有好感, 認為他一個華人,怎麼不設計多點中國風格的建築(恕我原來的膚淺) 直到看了《貝聿銘談貝聿銘》後,比較深入了解他後, 才發現他才是我心目中真正意義的建築師。 他說他沒有「貝氏」風格, 設計的作品都是設計而設計。

即體現出:

1)當地風格;

2)歷史沿革;

3)建築目標; 也正是貝聿銘的這種大師風範, 他的作品形式多樣,卻與當地的人文,自然相融合。 一直來都覺得自己喜歡的建築師很多,但沒有一個是折服的。 現在把貝老算上一個吧


建築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靈魂吧,要有自身的文化底蘊,才能讓人發自內心的覺得其偉大而崇高。我最喜歡(其實也是知道的少數幾個啦)的建築師是林徽因和梁思成,怎麼說,他們都對這份事業有著虔誠的熱愛與責任感,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雖然行事風格不同,但設計的建築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也很厲害吧,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都是出自他們的手。所以我覺得要想堅持這份事業,沒有熱愛肯定是走不長遠的。


首先,謝謝邀請!

建築師是個很偉大的職業!但好像離我很遠,不知道為什麼一聽到這個覺得很陌生。我知道建築師很歷害!像迪拜塔呀還有就是古代的一些歷史性的建築,比如說長城,金字塔!離我最近的是趙州橋我們鄰縣!

我說上面這些是想說古人修築建城最重要的是防敵和實用性加耐用性來建造的,而現代人們不單單是實用+了!從美觀藝術性的角度和其象徵性上來評價這座建築的意義!它結合了人文歷史,傳統文化以及未來空間的想像!這需要開拓自己的視野,去體會不同的人文文化,不同的傳統思維模式!不一樣的審美觀念!這需要去積累!從中在提取!這樣才能做好吧!

最後,我想說我真的不懂!學修理的時候只學了三視圖!上面的那些我是一邊想一邊寫的!不知道對不對…別笑話我!


是不是每一個老男孩,都有建築情節?

還是內心那點小資情結作祟,年齡越大越喜歡建築,而且越能讀懂建築。

在藝術這個行當里,建築是藝術之母,以前不理解,現在懂了!因為一個建築師要考慮內容太多了,氣候,季節,環境,主題,力結構,施工,居住,裝飾,心理體驗...

本人幾乎喜歡所有的建築,如果說最喜歡,還是教堂類的建築,因為信仰,容不得大師有一丁點傲慢。當大師不在了,只有一位虔誠的信徒,才能呈現最好的作品。光從小窗穿進來,耶穌光聚集到教堂中央,人們靜靜的聽神父佈道,抬目仰望天頂無盡頭,好似直通天際,感覺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內心頓時無比的震撼和感動!


喜歡的建築師很多,每個大師身上都有你值得學習和膜拜的閃光點,學習建築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接觸新的建築師,發現建築的多元性和不確定性,後來覺得作為一名准建築師,不能對風格有太偏執的傾向,因為建築學有很多優秀答案,但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將自己設計適用於每一個特定的設計條件,才是建築師應該考慮的。

在學習初期,我喜歡高迪,魔幻風格的建築,扭曲波浪的牆面,超越常人的想像力,讓我覺得他的每一個建築都是如雕塑般的藝術品,後來發現包豪斯的理性與簡潔最能解決問題,最關注功能,是我們實際工作中最需要的,四大師繼往開來,風格獨特,奠定基石,但阿爾托的溫情又讓我覺得建築也是需要人文關懷的,可以傾注建築師的情感和溫度,扎哈的建築第一次讓我知道建築可以如此炫酷,未來感,解構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判性,形成自己獨特的建築語言,後來覺得這種外形是否太不切實際,不考慮造價,沒有呼應環境,之後接觸到BIG的作品,感覺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用圖解的方式來推導生成建築,讓人覺得這是最優解...

太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大師,在你不同的階段,你所喜歡的也不會一樣。


推薦閱讀:

伊人裹足足難前,一一一求上聯?
冷月勾魂,一枕秋思隨夢遠。有什麼好的下聯嗎?
有哪些優秀的散文著作值得推薦?

TAG:文化 |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