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代皇帝為什麼大多都命不長?


中國古代皇帝的壽命沒有不長。

實際上,除了東漢的皇帝頻頻夭折以外,出現了一堆短命皇帝以外,別的朝代皇帝的平均壽命還是很高的。

很多人看待古代的時候,不自覺代入了現代人的思考和認知局限,2015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分性別看,男性為73.64歲,女性為79.43歲。

但是,古人呢,解放前,民國時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35歲。實際上,這個數字是中國漫長歷史長河中一個很高的數字,儘管飽經戰亂,這個數字已經是人均壽命的頂峰了,清代以前的人們,30歲是高壽了。

中國古人年齡超過35歲,是近現代才有的事情,一個正常的古人,平均壽命測算在35歲,用今人的眼光來看,古人都是短命鬼。

宋代文豪蘇軾,被貶黃州時寫過一首詞,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可實際上呢,當時的蘇軾才39歲,39歲自稱老夫,這絕不是蘇軾在調侃,宋代人的平均壽命才20多歲,蘇軾絕對有這個資格自稱老夫。

而實際上,古人年齡到了35歲以上,就可以自稱老夫了,這個年齡的古人,已經抱孫子了,所以,皇帝壽命都低,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

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是39歲,拿到民國都是算高於平均線了。所以哪有什麼中國皇帝的壽命都不長的印象?

古代的醫療衛生條件,實在太差了,今天的小孩,得病的不少,但是因此夭折的幾乎沒有。但在古代,孩子的任何一場大病都是一次生死考驗,就算是皇室貴族子弟,能安然無恙地熬過童年,都應該慶幸上天保佑。

清代最著名的皇帝,康熙,兩歲的時候就得過天花,幸得乳母不離不棄,日夜照顧才躲過一劫,而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根本就沒有這個幸運,得了這種大規模的傳染病,很可能就是在劫難逃,而康熙因為得天花的經歷,才被選為皇帝,因為得過天花就不會再出,避免了早夭的可能,保證了政權的穩固。

代表封建統治最高權力的皇位居然因為天花而輕易授予,可想而知,古人的醫療水平有多低下。而能致死的瘟疫,還不止天花一種,痢疾,麻風病,霍亂,病原體對帝王和平民一樣無情,在今天,疫苗把大多數傳染病掐死在萌芽狀態,在古代,卻是人類壽命的大敵。

當然比較起平民而言,皇家還是有很多優勢,充足有營養的飲食,細心的照顧,還有額外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較而言,皇家的年齡比平民高就很正常了。


首先中國古代本身的平均壽命都不長,一個人能活到40歲就已經是平均水平了,活到50歲就已經超過很多人了,活到60歲得非常厲害了。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人到七十古來稀。然而到今天,人均預期壽命都已經超過75歲了,也就是說你一般情況下沒有重大變故就能活到這麼大。然而在古代都是無法實現的,古人很有可能缺乏食物而挨餓,缺少醫藥和衛生知識而患上各種疾病而早逝。

對於太平年代的皇帝來說,如果沒有頻繁的宮廷政變,那麼他也不大可能被餓死或者被暗害,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生病而死,古代的醫療條件非常差,得什麼病都不奇怪,更何況有些皇帝家族就有先天的遺傳病,那麼他們早死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比如明朝中期,30多歲到50歲之間病逝的皇帝還有不少。

如果到了比較混亂的時期,比如割據混戰時期,或者是宮廷政變頻發的時期,比如東漢那段皇帝一直非常年幼的時期,那麼皇帝很容易因為各種非正常原因而死亡。畢竟沒有大權的皇帝很容易成為被暗害的對象,比如東漢時期的一個小皇帝,由於小時候說要在以後掌權,誅殺權臣梁冀,就被梁冀用毒餅毒死了。

而在亂世,皇帝則很有可能變成傀儡,被肆意操縱、廢立、殺害。比如南北朝時期,從劉宋取代東京開始,每一次後代取代前朝,都要誅殺前朝的皇帝。

有了這些炮灰,皇帝的存在又進一步拉低了皇帝壽命的平均值。就這麼一平均皇帝的壽命也就掉下來了。


從秦始皇稱皇帝以來,有的帝王可以執政長達半個多世紀,有的卻連一個月都不到。皇帝短命無非兩類,一是荒唐派,驕奢淫逸不理政事;一是命苦派,皇位還沒坐穩就下崗了。為什麼皇帝大都短命?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短命皇帝!

想知道答案就快點開視頻讓我們一起看鑒真相吧!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2db6ffe71906ee2651abcc55567c8c8d", "vname": "", "vid": "c9c0c56b6970447b8a70b6992c66f641",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0578582},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21674869},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7480549}}, "src_thumb_uri": "336300074b4191bbb497",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c6c00047dfcd081cfdf", "vu": "c9c0c56b6970447b8a70b6992c66f641", "duration": 229.56, "thumb_url": "2c6c00047dfcd081cfdf", "thumb_uri": "2c6c00047dfcd081cfdf", "md5": "2db6ffe71906ee2651abcc55567c8c8d"} --}


表面上中國皇帝權力巨大,榮耀無比,實際上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第一,在中國社會中,皇帝的平均壽命最短,健康狀態最差。有人做過一個統計,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二百零九人。這二百零九人,平均壽命僅為三十九歲多。

有人指出,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不過三十五歲,因此,皇帝的平均壽命並不低。可是,三十五歲的平均壽命中包括大量的夭折人口,事實上,古代人均壽命之低主要是由於極高的出生兒死亡率造成的。如果除掉這個因素,人口學家推算,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可達五十七歲。眾所周知,生下來就死掉的人不可能成為皇帝。因此,五十七減去三十九,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要低十八歲。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皇帝都如此短命呢?筆者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心理壓力大

誰都知道皇帝的權力大,因此,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日夜垂涎、掂量、窺測、謀劃著大位。為了保持自己的至高尊榮,皇帝必須牢牢把握住權力,一絲一毫也不能放手。甚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呈現某種精神病態。朱元璋在寫給自己繼承人的《皇明祖訓》中,就鮮明地表現了這種過度戒備心理。他說,凡帝王居安之時,應該常懷警備之心,日夜時刻不可鬆懈,這樣才不至於被人所窺測,國必不失……每天都要當成是在戰場上一樣,白天注意觀察周圍人的言語舉動,晚上要嚴密巡查,搞好宮內安全保障。即使是朝夕相見的心腹之人,也要提高警惕,所謂有備無患也。如果有機密之事要與親信商量,需要屏退旁人,那麼也不能令護衛們退得過遠。最多十丈,不可再遠!……兵器、甲胄,不離左右,更要選擇數匹良馬,置於宮門及各處城門,鞍韉俱全,以防意外。

其二是工作任務重

為了保證自己的意志絕對暢通,為了保證自己對權力的獨佔,皇帝們一再地粉碎對皇權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同時也不得不把自己變成牛馬,擔負起沉重的工作負荷。在皇帝體制下,「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每一個都不得不成為工作狂。秦始皇每天規定自己必須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竹簡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說自己「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慮患防危,如履淵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猶恐不及」(《明太祖御制全集》)。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寫出了一千多萬字的硃批。康熙皇帝在遺詔中曾深有感觸地說:「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書生們每每因此多有譏評。他們怎麼知道,皇帝面對的政務之煩,使人不勝其勞。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做,回家抱抱孫子,優遊度日。皇帝們就沒有這樣幸福。皇帝的重任不可以託付給旁人,所以舜帝直到死在蒼梧時,禹帝直到死於會稽那一天,都沒有享受過安寧的生活。當了皇帝,就沒有退路,怎麼敢奢想安逸!」

其三是生活太刻板

既然皇帝是天生聖人,是萬民的老師,那麼一舉一動更應該體察天道,遵守禮儀,有章有法,完美無瑕,以為天下眾人之表率,以達到「一人正而天下正」的大好局面。因此,歷代相積,建立了一套建立在「禮法」之上的完整的帝王守則,使帝王的生活,每一分鐘無不處於被規定之中。清代祖制,每天早上五點左右,皇帝就必須起床。起床之後,第一件事是著衣。皇帝穿衣戴帽是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日子,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時辰,皮、棉、夾、單、紗的各種質地以及式樣、顏色、規格、文飾都有嚴格的規定。 梳洗已畢,首先要做的事是讀《實錄》一卷。 然後是處理政務。 每天上午11點到下午2點30分,是皇帝休息、吃晚飯時間,然後批閱各部和地方大員的奏章。接著就開始學習。晚上7點到9點皇帝要祀拜神靈,然後上床睡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如此。

其四是非正常死亡率高

中國封建王朝,是一個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充滿了血腥的王朝。父親殺兒子、兒子殺父親、兄弟之間互相殘殺屢見不鮮。因此,在中國歷史上,非正常死亡的皇帝非常多。據統計,包括江山一統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六百一十一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於疾病或者衰老的三百三十九人;不得善終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的二百七十二人。非正常死亡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遠高於其他社會群體。

其五是縱慾過度

皇帝後宮嬪妃美女數以千萬,可是皇帝只有一個。可想而知,皇帝根本無法招架得過來。如果皇帝本人又荒淫貪色,那身體不被掏空才怪?!唐太宗一夜御九女,明武宗每入豹房經月不出,隋煬帝更厲害,每每把數十童女弄得哭哭啼啼不止。這些皇帝如此縱慾,不得不靠吃各種「春藥」來維持,而這些春藥對身體傷害很大。我們常說「精神」,也就是說,有「精」才有「神」,精疲就會力竭,精盡就會人亡。中國古代有許多皇帝因服食「春藥」而中毒死亡,像漢成帝因誤食春藥太多而精盡神衰累死在女人「溫柔鄉」的皇帝,歷史上也確有人在。


雖然古代皇帝錦衣玉食,但是這些並不能保證他們的壽命。

首先,在古代,醫術比較落後,甚至一場感冒就能奪去人們的性命。現在,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要打各種疫苗,但是古代卻沒有這些。舉個例子,清朝早期的時候,天花盛行,順治、康熙都曾得過。據說,順治入關,到紫禁城當皇帝。特別小的時候,有一年夏天,北京開始流行天花。嚇得多爾袞立即進宮,抱著順治就往關外跑。康熙也是,據說他小的時候得過天花,選他做皇帝,有個很重要的考慮,就是他有了抗體,不會跟他爹似的,20多歲因為天花而去世。

第二,皇帝往往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除了開國皇帝,往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這對於他們的身體也是很有害的。

第三,皇帝為了渴望長生不老,往往吃丹藥。現在我們知道,丹藥裡面包含重金屬,吃了會慢性死亡。古代皇帝不知道,很多皇帝都是重金屬中毒而死。比如雍正,據最新的學者考證,雍正晚年住在圓明園,晚年的檔案經常記載,有大量重金屬運入宮中,肯定是做煉丹使用。

第四,就是勞累和過度縱慾。這些也會加速死亡。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總共差不多 200多個皇帝,最小的才幾天大,最大的超過80歲。首先,皇帝的壽命跟朝政的穩定成正比,最好的例子就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倆,當時的清朝是最穩定也最強盛的時候,皇帝自然也隨著高壽。而東漢和南北朝,政局動蕩,皇帝換的勤,有的上台沒多久就非正常死亡了;其次,和皇帝自己的能力有關,有的皇帝胸懷大志,一生南征北戰,自然也難高壽,比如朱棣和趙光義;然後,就是非正常死亡的,這就舉不勝舉了,代表是楊廣,被手下害死;最後,就是身體的原因了,有活活累死的,比如朱佑樘和雍正,也有自己折騰死的,比如朱厚照和朱厚璁。總之,皇帝也是一個危險的職業,真正能善終和高壽的人並不多。


第一,古人本身壽命就不長。第二,皇帝是個高危職業,過勞死,被殺死,害怕死等等都有。第三,縱慾過度


謝邀邀請,

有一本書叫做《帝王學》很詳細給大家分析一下!

中國皇帝平均年齡39

從秦始皇開始算起,

秦朝2位,漢朝31位,

三國11位,晉朝16位

五代十六國78位,

南北朝59位,

隋朝3 位,唐朝22位,

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

明朝16位,清朝12位,

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or89)、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表面上中國皇帝權力巨大,榮耀無比,實際上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第一,在中國社會中,皇帝的平均壽命最短,健康狀態最差。有人做過一個統計,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二百零九人。這二百零九人,平均壽命僅為三十九歲多。

有人指出,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不過三十五歲,因此,皇帝的平均壽命並不低。可是,三十五歲的平均壽命中包括大量的夭折人口,事實上,古代人均壽命之低主要是由於極高的出生兒死亡率造成的。如果除掉這個因素,人口學家推算,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可達五十七歲。眾所周知,生下來就死掉的人不可能成為皇帝。因此,五十七減去三十九,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要低十八歲。

除去非正常死亡因素,皇帝的健康水平低是造成皇帝整體壽命低下的重要原因。宋明兩代政治秩序較好,皇帝大都是善終,然而平均壽命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兩宋十八位皇帝,平均壽命四十四歲多。明代十六位皇帝,平均年齡四十二歲多。在明代十六帝中,只有五個皇帝壽命高過均齡,其餘十一帝皆低於均齡:從宣德帝到正德帝這祖孫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間,其中的成化帝也僅僅是剛過了四十歲。其中明光宗登上皇位僅一個月,因為多幸了幾個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體的虛弱可知。

第二,皇帝群體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國歷代王朝,包括江山一統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六百一十一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於疾病或者衰老的三百三十九人;不得善終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的二百七十二人。非正常死亡率為百分之四十四,遠高於其他社會群體。

第三,皇帝這個群體的整體生命質量較差,生存壓力巨大,因此出現

人格異常

、心理變態甚至精神分裂的幾率較常人高許多。翻開二十四史的本紀部分,那些一開始使我們驚愕、噁心,後來使我們麻木、厭煩的發瘋變態行為實在是書不勝書。有近四分之一的

帝王傳

記中,記錄有

人格異常

、心理變態甚至

精神分裂的表現

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前廢帝劉子業,極為荒淫殘暴。他討厭功臣劉義恭,就砍掉劉義恭肢體,剖開他的肚子,挑取他的眼睛,用蜜腌漬,謂之「鬼目粽」。他創辦了獨家的皇宮妓院,招集眾多王妃、公主,令左右幸臣與她們當場開性party。這些女子都是他的長輩或姐妹,稍有不從者,立即殺掉,毫不手軟。這個遊戲玩膩了,他又叫宮女們與猴、羊、馬交配,他在一旁觀察。他把叔父湘東王劉彧裸體養於坑中,要他從木槽取食,並稱呼他為「豬王」:「嘗以木槽盛飯,並雜食攪之,掘地為坑,實以泥水,裸彧內坑中,使以口就槽食之,用以歡矣。」(《資治通鑒》卷一百三十)

前廢帝如此,後廢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後廢帝劉昱凶暴異常,外出遊玩,遇到擋路者,無論是人是畜,都命侍從格殺勿論,這使得都城建康,白天戶戶都大門緊閉,道路絕跡。他命令身邊侍衛隨時手執針、錘、鑿、鋸等刑具,臣下稍有違逆,就施以擊腦袋、錘陰囊、剖腹心等酷刑,每天受刑者常有幾十人,他以此為樂,一天不見有人流血,就悶悶不樂。

這些行為無疑不能用「紈絝」定義,這兩個人所患是

精神分裂症

北魏道武帝拓跋患的是躁鬱症:「或者數日不食,或達旦不寐,追計平生成敗得失,獨語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記其舊惡,輒殺之;其餘或顏色變動,或鼻息不調,或步趨失節,或言辭差繆,皆以為懷惡在心,發形於外,往往以手擊殺之,死者皆陳天安殿前。」(《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五)意思是或者數日不食,或者數夜不睡,精神憂悶不安,有

時一晚上自言自語,好像對身旁別人看不見的鬼物說話。他上朝時喜怒無常,追思朝臣舊惡前怨,大加殺害。見到大臣臉色有異,或呼吸不調,或言辭失措,就大叫而起,親自毆打擊死在大殿之上,屍體都一字排開擺放於天安殿前。

還有人食慾異常。前面提到的「豬王」劉彧,後來僥倖活了下來併當了皇帝,史稱宋明帝。此人習慣用暴飲暴食來

緩解精神緊張

。他非常能吃用蜂蜜腌漬的鱁鮧,一次可以吃幾升。吃烤豬肉,一次能吃二百塊。

北齊文宣帝高洋的病狀則是病理性激情。他懷疑其寵妃薛氏與大臣私通,親自砍下薛氏的頭,將之藏在懷中赴宴。酒席中,他拿出薛氏的頭放在盤子里,在座眾人大驚失色。他叫人取來薛氏的遺體,當眾肢解,取出薛氏的髀骨,製成一把琵琶,邊彈奏,邊飲酒,邊哭泣,嘆息「佳人難再得」,傷痛不已。最後,他披頭散髮,哭著將薛氏下葬,用的是隆重的嬪妃之禮。

與這些變態行為相比,北齊後主高緯愛當乞丐,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捕老鼠、睡懶覺、驅百姓,明代萬曆皇帝的二十年不上朝,洪武皇帝的濫殺功臣,嘉靖皇帝的偏執,天啟皇帝的沉溺於木匠活兒,都算不上駭人聽聞了。

第四,歷代皇帝中,事業成功者,也就是說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的只佔一小部分,基本符合儒家道德規範的「聖君」更是鳳毛麟角。為後世所紀念和景仰的歷代成功帝王加起來不過十數名,而庸主、昏君、暴君則比比皆是,佔到百分之九十還多。由於皇帝這個職業挑戰性過大,這個階層中的人,在工作中要體會成功感最難,體會到的挫折感卻最多。大部分皇帝是在這個職位上「混」過一生的,因為他們的才能、精力、學識不足以統治如此複雜而遼闊的帝國。

中國皇帝不幸的根源

權力過於巨大,是造成中國皇帝們不幸的根本原因。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因為他的權力沒有任何限制。皇帝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同樣因為他的權力沒有邊界。

皇帝十分清楚他的一切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權力。為了保持自己的至高尊榮,皇帝必須牢牢把握住權力,一絲一毫也不能放手。利益的焦點必然是力量的焦點。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日夜垂涎、掂量、窺測、謀劃著大位。為了讓天下人成為自己的奴隸,皇帝自己成了權力的奴隸。他必須像愛護眼睛一樣地愛護自己的權力,一分一秒也不能鬆懈。被剝奪權力的恐懼使皇帝們神經常年高度緊張,甚至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呈現某種精神病態。朱元璋在寫給自己繼承人的《皇明祖訓》中,就鮮明地表現了這種過度戒備心理。他說,凡帝王居安之時,應該常懷警備之心,日夜時刻不可鬆懈,這樣才不至於被人所窺測,國必不失……每天都要當成是在戰場上一樣,白天注意觀察周圍人的言語舉動,晚上要嚴密巡查,搞好宮內安全保障。即使是朝夕相見的心腹之人,也要提高警惕,所謂有備無患也。如果有機密之事要與親信商量,需要屏退旁人,那麼也不能令護衛們退得過遠。最多十丈,不可再遠!……兵器、甲胄,不離左右,更要選擇數匹良馬,置於宮門及各處城門,鞍韉俱全,以防意外……

為了保證自己的意志絕對暢通,為了保證自己對權力的獨佔,皇帝們一再地粉碎對皇權的任何威脅和挑戰,同時也不得不把自己變成牛馬,擔負起沉重的工作負荷。在皇帝體制下,「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每一個都不得不成為工作狂。秦始皇每天規定自己必須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竹簡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說自己「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慮患防危,如履淵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猶恐不及」(《明太祖御制全集》)。據史書記載,洪武十八年九月的八天之內,他閱讀奏摺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閱讀奏摺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雍正皇帝在位期間,自詡「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在位十三年,寫出了一千多萬字的硃批。

康熙皇帝對歷代帝王短壽有自己的解釋,他在遺詔中曾深有感觸地說:「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書生們每每因此多有譏評。他們怎麼知道,皇帝面對的政務之煩,使人不勝其勞。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做,回家抱抱孫子,優遊度日。皇帝們就沒有這樣幸福。皇帝的重任不可以託付給旁人,所以舜帝直到死在蒼梧時,禹帝直到死於會稽那一天,都沒有享受過安寧的生活。當了皇帝,就沒有退路,怎麼敢奢想安逸!」

除了勞累之外,皇帝的生活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刻板。

本來,世俗權力的巨大,已經令皇帝們精疲力竭,可是傳統文化對皇帝的要求還

不止於此

。中國是一個禮治社會,既然皇帝是天生聖人,是萬民的老師,那麼一舉一動更應該體察天道,遵守禮儀,有章有法,完美無瑕,以為天下眾人之表率,以達到「一人正而天下正」的大好局面。因此,歷代相積,建立了一套建立在「禮法」之上的完整的帝王守則,使帝王的生活,每一分鐘無不處於被規定之中。

我們以清代為例,觀察一下皇帝是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套子當中。清代祖制,每天早上五點左右,皇帝就必須起床。起床之後,第一件事是著衣。皇帝穿衣戴帽是不能由著自己喜好來的,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日子,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時辰,皮、棉、夾、單、紗的各種質地以及式樣、顏色、規格、文飾都有嚴格的規定。

梳洗已畢,首先要做的事是「讀《實錄》一卷」,也就是說要學習祖先的光輝事迹,背誦祖先的教導。

然後是處理政務。即御門聽政,皇帝端坐於乾清門。整個聽政過程有著嚴格的禮儀規範要求:文武百官從景運門入,在門下廣場排班。奏事開始,大臣從東階上門,列跪,尚書居前,侍郎位其後,陪奏的官屬又在其後。尚書一人手捧折匣折旋而進,至本案前墊上北面跪,將疏折匣恭放於本案上,然後起立,趨至東楹,入班首跪,口奏某事幾件。每奏一事,皇帝即降旨,宣布處理意見,大學士、學士承旨。事畢,大學士、學士起立,從東階下,記注官從西階下,皇帝起駕還宮。

每天上午11點到下午2點30分,是皇帝休息、吃晚飯時間,根據《國朝宮室》記載,每天下午皇帝一般在一兩點時吃晚飯,然後批閱各部和地方大員的奏章,接著就

開始學習

在下午2點30分到5點這段時間裡面,皇帝除了辦公以外,還要看書學習。

晚上7點到9點皇帝要祀拜神靈,到各殿神佛前拈香,然後上床睡覺。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如此。

因此,中國的皇帝,說容易,任何昏庸白痴都可以憑血統登上帝位;要說難,則傳統文化中對帝王的要求至難至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對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類精力過人、意志超群的超級皇帝來說,權力都令他們不堪重負,更何況那些遠不如他們堅強的後代。那些精明巧詐的定製之君沒有想到,他們制定的帝王標準,給自己那些平庸的後代帶來多少痛苦和折磨。

在傳統中國,人們往往把物質享受作為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把無條件地順從、寵愛、諂媚作為對待皇子的不變態度。一生下來,皇子們就處於太監奴僕的包圍之下,眾星捧月之中,在這種特殊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皇位繼承人很容易出現種種心理和性格問題,最常見的是意志軟弱、自制力差。每有所需就立即要求滿足,缺乏等待延後滿足的能力。

這極容易導致皇子人格的不成熟。與此同時,由於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國家對皇子們的期望值很高,要求很嚴。一出自己的後宮,即處於種種森嚴的規矩包圍之下。這就很容易造成皇子們的

人格分裂

,形成種種心理隱患。許多天賦不凡的孩子,都被這種特殊的成長環境所毀壞,比如那個因為「日表英奇、天姿粹美」而二歲時就被康熙立為太子的胤礽,他本來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智力超群,儀錶不凡。可是,由於長期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使他的性格嚴重畸形,在皇帝面前,他表現得舉止大方,處事有法。皇帝一轉身,他就露出完全不同的另一副面孔:他賦性奢侈,大手大腳,索求無度;他驕橫暴虐,為所欲為,甚至任意毆打郡王、貝勒、公爵;他膽大包天又

缺乏自制力

,竟然派人攔截外藩進貢的使臣,奪取進貢給皇帝的馬匹,終於使康熙忍無可忍,不得不將其廢掉。

一方面是不成熟的人格,另一方面是挑戰性極強的政治重任。兩者相遇,必然是一場悲劇。權力這副鎧甲本來是為了保障皇帝們的享受,可是在大多數時候,皇帝們使出全力,也擔負不住這具厚厚的鎧甲,他們的生存因此就變成了權力重壓下的掙扎,顯得十分可憐。

在閱讀中國歷史的時候,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是為什麼沉溺於酒色的皇帝那麼多。人生的樂趣那麼多,特別是皇帝富有四海,可以做的事那麼多,可以經歷的人生那麼豐富,為什麼那麼多皇帝都像乍富的大款一樣不開眼,一門心思賴在酒桌和床上?

這兩樣事物確實很好玩,但也不至於好玩到讓人喪命的程度。道理其實很簡單,這是一種逃避。權力的沉重和規矩的森嚴使他們無力承受,而祖先的期望、臣民的指責、自己體內的超我使他們荒嬉政務、盡求享樂時,不能不產生深深的負罪感、無能感、自卑感。酒和色不過是他們的逃身之所罷了。準確地說,那麼沉溺於酒色的昏君實際上都是「酒精」或者「性」的依賴症患者。

相比之下,西方國王們的政務則相當輕鬆。因為面積小,事務少,更重要的是,權力的範圍和深度遠不能和

中國相

比,所以英國的政府機構十分簡單,一直到13世紀,才形成了三個部門:一個是財務署,負責收稅;一個是最高法院;另一個是內務部,負責處理日常行政事務。由於國家主要是在法律的約束之下運轉,國王對國事用不著事必親躬。


都不長也未必,愛新覺羅弘曆,就是乾隆的壽命89歲,當然,這是個例。實際上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共有皇帝335人,平均壽命是41歲。 這個壽命其實並不比普通百姓好。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交織造成的。

1、皇帝群體中非正常死亡率高。非正常死亡的147人,非正常死亡率為44%。

覬覦王位者很多,當皇帝者被砍頭,被鴆殺、被幽閉處死,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2、皇帝們普遍操勞過度,其負荷和壓力遠非一般人所能想像和承受。

秦始皇每天必須看完120斤的竹簡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平均每天要閱讀奏摺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3、皇帝們都縱慾無度。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妻妾成群」,耗精傷氣。

4、權力場中的心理壓力大。宮廷的鬥爭是非常殘酷,造成皇帝出現猜疑、緊張、妒忌、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

以上這四條基本把皇帝長壽的路堵死了,盡職盡責的會幹的累死,玩忽職守也會幹的累死。蠢的被人害死,聰明的被自己煩死。

因此,有歷史學家戲稱,從某種角度講,皇帝是中國古代最不幸的「職業」之一。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家對屯大蒜的人那麼恨?
如何確診強直性脊柱炎?
地產副總由奢入儉,看他如何從三高到過上健康生活
甘油三酯是6.5,其他各項指標均正常,這種情況要吃藥嗎?
老人腦出血還可以好嗎?

TAG:健康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