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代佛教與古代佛教有什麼不同?


其實,佛教本身並不分當代與古代。佛教,是一個帶領人們認識真理,走向真理,掌握真理,把真理正確運用於生活中的教育體系。佛教,也可以說是一個帶領人們進入無邊界渾圓一體思維模式的教育體系。人們的痛苦和煩惱,彼此傷害,自私自利,從根本上講,就是源於思維認知模式的不同和局限性。所以,佛教本身是沒有現代與古代之分的。

其二,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是成佛證果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性教育體系,也是成佛證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依照小乘佛教所能夠證得的是徹底擺脫了世間的俗塵,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超凡脫俗了,在凡夫看來,就是令人仰止的高人了,他們不沾不近世間的俗事,比方說,世間的權勢,世間的名利,錢財,男女關係等。在世間的凡夫俗子看來,他們是清凈的,是高大上的。但是,這並不是證得了佛果的清凈,他們依然沒有擺脫法塵,依然沒有放下對「法相」的執著和痴迷,他們只是比凡夫俗子覺悟了,但是並沒有達到佛菩薩那樣的大覺悟,他們雖然比世間的凡夫俗子清凈了,自在了,但是離佛菩薩那樣的大自在,離佛菩薩那樣的真正的心性清凈還相差很遠。他們並不是佛,他們只能證得羅漢果位。

其二,佛陀住世的時代,是以大乘證得佛果為主的佛教系統教育,而現代(就中國而言)的佛教則是以小乘為主的佛教系統教育。如果說佛教有古代和現代之不同,那麼,不同之處就在於大乘與小乘的不同。

就中國而言,小乘佛教當道,是一個傳承已久的歷史事實,而且依然在紅紅火火的傳承著。他們也學習大乘佛法經典,但是,所解讀的,絕大多數都是以小乘智慧為核心的解讀,並不是大乘佛法經典本身具有的原意。

其三,在這樣一個歷史傳承下,人們跟他們學習佛法,是基本上不可能成佛,證得佛果的大自在和大智慧的。

其四,小乘佛教在中國的根基是非常深的,可以說是到了難以撼動的地步,那些古往今來的所謂大德高僧,充其量是小乘佛教體系下的大德高僧,距離大乘佛教佛菩薩那樣的大德高僧還相差很遠。

其五,這些古往今來的大德高僧們對大乘佛法的解讀,絕大多數都是偏頗的,有漏洞的,層次不究竟的。這是小乘智慧本身的局限性所致。依照他們對放下執著,對看破的解讀和提供的方法,頂多只能得到超凡脫俗的快樂和解脫,但是「法塵」依然放不下,「法執」依然解脫不了,不可能進入到大自在和大智慧的狀態。

小乘佛教當道,這其實也是大乘佛教的悲哀,也是佛教的悲哀。這其實也是「眾生願」感召的結果。

中國佛教,從來就不對信眾說明自己的層次,不敢拿出大乘的正確義理與他們的義理做比對向信眾說明,原因:一個是,他們根本就沒有真正領悟明白大乘的義理,一個是,他們不敢。

而眾多的凡夫俗子以為超凡脫俗了就是大自在了,就是大智慧了,就是成佛了,於是對他們萬般追捧,百般稱頌,全聽全信,這也是造成中國特色的小乘佛教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希望有緣的學佛朋友們警醒,謝謝??。


謝邀,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回答。

一、當代佛教與早期佛教的最大不同是思想傳承不同。現在佛教大多提倡的是頓悟,快速成佛之道。不太注重理論上的修行。這和我們現在所處的浮躁時代相應。以前的佛教不但要主張實修,佛法理論上的修行也不放鬆,禪宗、凈土宗雖然是快速法門對理論上的修行也非常重視,都是因人施教,當機說法。

二、也可以理解為小乘和大乘的區別。小乘(古代),即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教義 —— 四諦,八正道。小乘佛教的無我論屬於唯心論。在佛教早期與 印度婆羅門教的鬥爭中有重要意義。

大乘(當代)於一世紀左右由龍樹菩薩思想形成和發展的佛教派別,特點是神話了佛祖釋迦摩尼,並且繼承了印度教的很多神的稱謂和教義並且大量的造佛菩薩像。又繼承了小乘的無我論並把唯心論發展成緣起論運用到人生的問題上,形成了十二因緣的學說。最後,以涅槃論完成了它的學說體系。此派形成後,自稱能乘載無量眾生,在自度的基礎上能度或普度眾生。因而自稱為大乘,並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稱為小乘。涅槃學說是早期佛教龐大的唯心主義體系的終結,在其整個學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標誌著大乘佛教的確立。

三、應該從早期大小乘佛教和唐宋之後的中國現代式佛教來劃分。早期佛教重視哲學理論,往往從理論上來論證經文的意思。比如《瑜伽師地論》,《唯識論》,《往生論》,《中觀》,《入菩薩行論》等。佛教傳入中國後,特別是唐代後大批儒家學者也加入了佛經的翻譯和解釋工作,並且把儒家的思想也帶進了解釋解讀佛經的過程中,從而行成了凈土宗,禪宗等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理論的現代中國式佛教。應該說中國式佛教只繼承了早期佛教的經典,大多數的理論都是建立在中國式的思維中的,也就是說是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思維方式並且借鑒了一些道家和道教思想。典型的代表就是凈土宗和禪宗。


這個問題問得好!

古代佛教講修成正果,當代佛教講拉大旗作虎皮,出家人借佛教之名行名利之貪度聲色犬馬之實。前幾天中央12部委聯合發文整治佛教道教等宗教,就是覺得現在的佛教已經不像佛教了。

黃昌莜(黃昌友),國家一級書法師,中國佛教美術館秘書長,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黃昌莜(黃昌友)小楷《心經》,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國家一級美術師 ,黃昌莜(黃昌友)《境隨心轉》。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


佛教的流變是很複雜的一件事,不能用當代和古代這樣簡單的劃分。

一般分為原始佛教,即佛陀住世到滅度一百一十六年僧團未分裂的階段。

這個時候佛教就只有十二因緣。沒有菩薩信仰。講因緣法與緣生法,而不是因果。這個時候的十二因緣法以斷無明為先,而無明還是現在發生的事。

然後分裂成上座部與大眾部。也就是部派佛教時期,而上座部分成阿難系和優潑離系。也就是兩個上座部和一個大眾部阿難系以傳經為主,優潑離系以傳律主。

因為目犍連子帝須的緣故,這個時候十二因緣法,無明改成了最後斷,阿羅漢被稱為小乘自了漢。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菩薩這個概念進入佛教。

這個過程太複雜,我不想說,你也不見得想聽。

從這個時候佛教的與佛陀的教義就沒那麼明白了,後來的漢傳與藏傳更是離佛教越來越遠。


《佛教》是《世間眾生》組成的(循找真理)的群體,都在將(釋迦牟尼)的(真言)盡心(發揮我見)。在(釋迦牟尼時代)由佛陀(親自教化)使許多人都能(得到覺悟),(釋迦牟尼~涅槃後)真實信徒就(開始減少)但依然出現了不少的(覺者)。當代佛教須然尊從(佛典)即因(我見)的(盛行)以(戲論)成就的(大師增多),使(真正覺者)遠離(佛教)的時代(正在盛行)因為(覺者)與(我見)相背(避免戲論)的原故。


古代人心實,坐禪可成!現世人心浮?念佛成就!請大德指教!


佛法不變,佛正覺圓滿遍知,應對不同開種種法門,以四諦三法印為根本,千古傳承無出其外,至今如此。傳承以三寶聚集為表徵,千古不絕,具體又分正法,影子法,末法三個時期。當下,佛教事業應世發展,廣利眾生,但處於末法時代。雖然,仍有無數發願布正法正信於世間的大德上師廣樹法幢於世間,引種種方便法門利益眾生。法無不同,各緣各業所感。我們由於塵眼迷濛,勞心嗔怨,常見不法,若見非法,非無正法,誠求可得。山泉奔流,遠以染污,近得甘露,或於醫師,有庸有良,與醫藥無關,日懸於天晝夜陰晴,並非不在。


釋伽牟尼大約生活在中國的孔子的時代,也就是相當於距今2500年左右。

釋伽牟尼是佛教的創立者

不過釋伽牟尼時代的佛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大乘漢傳佛教是有諸多差異的

以下是一段截圖,純供參考


今不離古,是為傳承,佛法所說的真理,是貫通古今而無有不同的,至於說古今不同方面,則是在於眾生的根器和入道的機緣而已,形跡上雖有差別,對真理的依止,這個古今不異。


推薦閱讀:

上聯:殘雪寒風追曉月,如何對下聯?
上聯:夜雨淅瀝滿池塘;請接下聯?
相撲有什麼魅力?
文原創,中華文化鼻祖師。下聯?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