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新探

「克己復禮」句出自《論語·顏淵》: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注釋: (1)克:剋制。 (2)己,自己,指自身。 (3)復:實踐,實行。 (4)禮,禮儀,心,神,人體全身之主宰。 關於『克己復禮』的解釋,歷代儒學大家都是下面這些觀點。 (1)孔子嚮往恢復周禮說 認為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是以恢復周禮為己任,並把「克己復禮」稱之為仁。顏淵向孔子詢問什麼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做出了這種解釋。因此,可以把克己復禮視為孔子早年對仁的定義。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是為西周之禮。若如此理解,孔子是維護西周王朝的頑固守舊派和衛道士,此論在「批孔年代」甚囂塵上。 (2)認為「禮」即「理」說,朱程理學大興之謬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被統治者尊為治國馭民的獨門利器,歷朝歷代不斷地引申發揮,成為服務統治者的工具,看諸儒是如何解釋的?

[α]朱子解「克己復禮」,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復,譬如塵垢既去,則鏡自明;瓦礫既掃,則室自清。』又曰:「『克己復禮,間不容髮,無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慾,相為消長,克得人慾,乃能復禮。』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惡草。』

[b]王陽明有云:『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克己就是要滅此心中之賊。陽明先生的「心說」,恰如其份地點到了夫子「克己復禮」之「禮」之根本的「心」上,不愧為絕代之宗師,勝朱程「理」學千倍矣。惜陽明先生並未理會陰陽五行學說,不知是其故使然或未曉然? 有關孔子「克己復禮」說,真如儒學大家上述所言么?結論是否定的!他們要莫是並沒有領悟夫子這句話的真諦,要莫是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旁徵博引,別出新岐而故意所為。為何這樣說呢?孔子研究《易經》,創立了儒家思想,老人家對當時諸子百家學說了如指掌,難道象陰陽、五行等大莫焉知乎?五行歸納對應萬象,如五行土、金、火、水、木,對應五德即仁、義、禮、智、信,對應五臟即脾、肺、心、腎、肝,對應五神即意、魄、神、志、魂。對應五志即思、憂、喜、恐、怒。……由是而觀,「禮」是心,主神,神即神明,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之總稱。故禮即心,即神。只有了解這五德之禮,才能明白禮(心)對人生行為,具有指導、節制、綜貫、衡斷諸作用,而能促進人與人間關係之圓滿,有禮(心)便是行仁。仁、義、禮、智、信,禮居中,猶人心居中,猶人身神明主宰。無禮者即無心者,何來仁?何來義?何來智?何來信?孔子之以「禮」為教,實為以「心」為導,通曉陰陽五行,由此才可見其來龍去脈而識其真諦。 故下面這段文字就能完全理解明白了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不符合人心神正道的,不看,不聽,不講,不做。

(易玩三品原創文 抄襲侵權必究)


「克己復禮」此言出自《論語?顏淵》。原文是:「又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己復禮,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

孔子「克己復禮」的「禮」是什麼?有些專家說是周禮,有些則說不是周禮。其實後世人是無法清楚的。因為孔子在世時沒有形成明確的理論體系,沒給我們留下他所描繪的「禮」的具體藍圖、設計。綜合《論語》中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看,孔子要求人們在視聽言動方面做到「非禮勿」,就是主張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要做到敬、忠、信、義,這可以視作孔子眼中的禮之內核。

孔子一方面改造周禮,創造了以「仁」為內核的新的「禮」的精神,這具有開創性與很大的價值、貢獻;另一方面,他又對周禮抱有特殊的情感,自覺不自覺地拿周禮的某些規範來看待現實事物。也就是說,他所要求國君、士人以至民眾遵守的禮既有「周禮」,又有他的「仁學」思想。

但是孔子之世,時勢是由鬆散的大一統而趨於分裂割據,諸侯為了爭霸,無不競求富國強兵,以武力來贏得政治上的獨尊。而孔子則號召人們去履行「禮」,以約束自我的慾望;要求統治者以「仁」者之心來對待民眾,對待他人。孔子的學說被當時的諸侯們看作是「迂遠而闊於事情」 「無益於人之國」,而不被採納。可以想像,處在這樣一個不被接納的時代,孔子是尷尬的,無奈的。


感覺回答都不太理想。

「克己復禮」。

「克」準確的翻譯是「管理」,管理好自己,這個管理,包括:見到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養成自我。

可能是受後邊「四非」的影響,我們會誤會「克」一定是否定的。其實「克己」不僅僅是否定自己,還包括肯定自己:該否定就否定,該肯定就肯定,目的都是為了自我完善,在這個過程,是「無所不用其極」,一定要追求那個「極致」。

「復禮」,對於初學者,「克己」未入門,連自己都一定能見到,也談不上「克」,更理解不了「復」的涵義,所以只能把「禮」講實,說「禮」就是「周禮」,這樣好往下繼續順這句話。

其實「禮」的涵蓋面非常廣,包括了從最淺層的,培養儀式感的「儀規」,一直到最高層的「天理」,一切「合適」的事物。

「復禮」,用到「復」字,大有深義,可以分為三層:

1、肯定初生,乃至肯定先天;

2、肯定後進,乃至肯定後天的努力;

3、暗藏對「還轉」的點醒之意。

原話里,最後還有一句「為仁」,連在一起就是「克己——復禮——為仁」,「為仁」是最後一層,也就是還轉之後的大圓滿之行。我猜,到了「為仁」以後,我們看到的整個世界都是不一樣的,雖然它還是同樣一個世界。

孔子這句「克己復禮為仁」,就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講盡了,而且用得還是最精準,最樸實的語言,一點兒都用不著裝神弄鬼,這對我們後世的影響相當大,今後也一樣。


「克己復禮」出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克己復禮」討論的其實是孔子思想體系中「仁」和「禮」的關係問題。

孔子認為,仁的基本性質和內容是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符合於禮的規範。為什麼仁的實現和禮有著這麼密切的關係呢?我們知道,禮在周代是一個涵蓋極廣的範疇,它涉及到個人修養、社會生活、政治制度等方方面面。甚至歷史上圍繞著「周禮」而衍生出所謂的禮學,足見禮的重要性。孔子推崇周公的原因,就在於周公曾「制禮作樂」,確立了周代治理天下國家、維繫社會秩序的基本方式。所以他說「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因此,孔子繼承周公的立場,強調禮治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也就是傳統所謂的「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與此同時,孔子又創造性地提出了「仁」作為自己思想的核心範疇。仁和禮的關係也就成為孔子思想體系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在孔子看來,仁更多的是一種內心情感,所謂仁者愛人;而禮卻是一種約束人的言行的外在規範。仁的表現會因個體的差異而表現不同,也就是有「過」和「不及」之分。如何讓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得恰如其分,符合社會的規範,就需要「以禮節之」,通過禮來約束和規範。所以,孔子所認為的聖賢君子,必定是要同時兼顧仁和禮的,用孔子「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思維邏輯來理解的話,仁是體,禮是用,仁和禮的作用必須相互結合起來,才能成就聖賢君子。

「禮」是孔子乃至儒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現在有學者認為,它的地位基本可以和「仁」並駕齊驅。但對禮的理解離不開孔子的仁學思想。


「克己」指的是約束、剋制自我本身一些不正當的利益和過度的私慾。「復禮」理解為「恢復周禮」


克己復禮出自於:

《論語 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是戰勝的意思。

己,是自己的私慾。

復,是返回。

禮,不是指的禮節,而是天理在世間的顯現,通俗一點說,就是這個人內心光明,沒有一點私慾。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回復到我們本來的狀態,本來的光明狀態,就是,每個人都有佛性,這個就是仁。

而在內心裏面克私慾,回復到光明的狀態,這件事是向內求的,而不是向外求的,是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而不需問別人要來的。


孔子本質上是封建統治者的衛道士,但他的一套以「仁、義、禮、智、信」為中心的思想確實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克己復禮」是孔子學說的一個組成部分,宣揚的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這裡的「禮」指的是西周之禮,言「克已」是指克制自我言行和慾念,約束自己的行言使之符合周禮。孔子這位聖人自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但在生活上是高要求、嚴標準「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老二牙齒不行。


推薦閱讀: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論語》學習492-493
學論語?從那句開始?
「魏晉風度」的前世今生
耄耋老人的這一舉動,讓我徹底明白這件事我做對了
森舸瀾《無為NOT TRYING》談中國思想

TAG:哲學 | 孔子 | 國學 | 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