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秦末漢初的張良是富二代?


張良出生於戰國時期韓國貴族世家,屬於官二代!張良的祖父張開地,做過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哀王的宰相。父親張平,做過韓釐王、韓悼惠王的宰相。公元前250年,父親張平去世,張良尚在襁褓之中。張良的父親死後20年,秦國滅亡了韓國。當時張良還很年輕,沒有在韓國做官。韓國滅亡後,張良家有奴僕300人,弟弟死了都沒有厚葬,他用全部財產尋求大力士謀刺秦王,為韓國報仇。

張良曾經在淮陽學習禮法,到東方見到了滄海君。他找到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120斤重的大鐵鎚。秦始皇到東方巡遊,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襲擊秦始皇,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大肆搜捕,尋求捉拿刺客非常急迫,張良於是改名換姓,逃到下邳躲藏起來,至於張良的原名叫什麼,暫時不知,《史記》也沒有交代,只是說他改名換姓。


題主關注的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更準確的說,張良是個官宦世家,比現在的官二代家世更顯赫。容我慢慢道來。

《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這裡面就說了,張良祖上擔任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釐王、悼惠王的丞相,五世相韓,這個算是官宦世家了。漢末袁紹的祖上是四世三公,家世在當時也是顯赫一時,張良的家世比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說張良是個富二代也是不錯的,上面也說了韓國被滅的時候,張良有僕人三百人,什麼概念,富有啊。

張良也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不僅一直找機會行刺秦始皇,而且在為了韓國復國立下汗馬功勞。《史記?留侯世家》載「及沛公之薛,見項梁。項梁立楚懷王。良乃說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韓申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只是後來,項羽殺了韓王,張良才跟從劉邦打天下的。

參考文獻:<史記>

圖片來自百度,侵權請刪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張良到祖上都是韓國人。

他祖上六代相韓,做相國。後來秦始皇滅六國,當然也包括韓國。之後統一六國。

大牽六國王室貴族。韓國雖滅,但張良之家六代相韓,到張良時, 他也是相韓之心不死。六代積蓄,肯定不少。

可是說是官二代,也是富二代,後來韓王成死後,有歸劉邦帳下謀士。

張良,張子房,留候。


漢朝和秦朝的人才選拔制度基本差不多。

當時的高智商群體,無疑都是出身士族。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哪來的條件讀書。普通百姓每天繁重的勞作,才能繳的起稅。時不時還要被徵用去服勞役。哪來的時間看書學習。別說張良,但凡那個時代出名的智者,哪個不是代代都是有地位的人。諸葛亮窩在小村裡,可人家也是代代為官的。

所以說張良你說他是富二代,絕對是貶低他了。人家是官n代。


推薦閱讀:

第三十五章 圍點打援遇到雄主他隆
我來說說秩序的問題
以全球視角重新解讀一戰前歐洲格局的形成
中國歷史上最有魅力的女子,先後嫁給六位帝王,堪稱後無來者

TAG:張良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