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理思維碎片?


思維碎片往往更多指代的是靈感,在維基百科這樣解釋靈感這個詞:

靈感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而聯想到的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靈感通常於腦海里只出現一瞬間。通常於文化和藝術方面時特別需要有靈感。一些職業通常於創作時特別需要靈感,否則不能設計出一種新的主意,如漫畫家,作家,填詞人等等。

在 2017 年 11 月老羅發布新手機「堅果Pro」就特別提到 Smartisan OS 里的閃念膠囊(Idea pill)這個功能。老羅說,人腦每天產生 60000 個念頭,你要吃什麼樣的特效藥,才能快速捕捉並記錄真正有價值的那 37 個?

那麼到了這裡問題就來了:

- 第一,你如何去收集這些思維碎片?(如果你不收集你怎麼分辨出裡面最重要的 37 個)

- 第二,收集了之後該如何整理這些思維碎片?

以下從個人經驗去分享。

1. 隨時收集,放在一個統一的地方

「收集」是第一步,如果不能很好地做到隨時收集足夠多的思維碎片,那麼你也沒有什麼好整理的。

收集重要之處不僅僅是避免這些寶貴的思維碎片就此消失,還為了在當下的我們可以認知卸載提高效率。人類的工作記憶有限,工作記憶就像電腦的內存一樣,如果裝載越多那麼電腦運行就會越慢。而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工作記憶是 7±2,不過對於一般人而言也就是達到 4 左右比較舒適。

為了可以讓你提高效率,最簡單的事情就是認知卸載,說通俗一點的話就是記下來。你可以使用音頻、圖片和文字都方式記錄下來,你可以選擇用手機備忘錄、紙筆還是什麼 APP,只要記下來就好。

但如果為了可以做到隨時收集,最好還是用手機記錄的方式最好。畢竟現在 24 小時不離身的就剩下手機了,一旦有一個靈感,你都可以在 2-3 秒內把收集拿出來記錄。

其次為了更好地整理這些思維碎片,建議最好就是用一個工具去記錄。同時這個工具建議是具有雲端保存和多端同步的功能,經驗告訴我這樣能夠為後續的整理節省大量的時間。你可以選擇工具很多,譬如: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滴答清單、wunderlist 等等。

2. 整理就是歸類

整理的本質就是歸類,那麼最好是想想該如何歸類這些思維碎片?

在整理這些思維碎片之前,最好還是想想整理的目的是什麼?

- 寫作?

- 避免忘記以往要做的事情?

- 產品創意?

- 工作相關?

一般來說,我把思維碎片分成兩類,分別是行動和信息。

所謂行動也就是要做的事情,可能通勤路上突然想到要買 iPhoneX 或者想學習吉他,那麼這就是一個行動,就是需要做的事情。

那麼收集的行動該如何處理?一般第一時間是判斷要不要做,如果不要做就直接刪除,如果要做的話,那麼就會以時間維度去歸類,譬如:

- ASAP 清單(儘快去做)

- 今日待辦清單

- 日程表(未來某一個固定時間去做)

- 等待清單(授權出去的事情)

- 將來也許清單(未來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如果是信息的話,通常會使用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或者為知筆記去管理,一般而言就單純地建立一個文件夾去管理好所有的靈感就好,在靈感階段往往是一句話或者一個想法,關鍵的是在想使用的時候可以快速搜索出來。

如果有長期寫作習慣的話,甚至可以直接把這些關於寫作的思維碎片直接放在寫作工具上,持續地日記月累,當你想寫作的時候絕對不會因為沒有靈感寫不出來,因為平時你收集的靈感已經多到寫不完了。

當然,如果你本身就是產品經理,對產品有很多想法和創意,也可以專門放在一個文件夾裡面。當你去做產品的時候,你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這因為你的靈感不是一時而來,而是從過去就累計到現在的。


我們先確定一下思維碎片是什麼?我認為呢,思維碎片就是對某個問題的一閃而過的看法或者是突然想到的一個點,但是又覺得有點難抓住。

那像我的話,因為有時候會打一些辯論賽,在討論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突然想到些東西,但是想表達出來的時候,又很難表述出來。

那這種時候,我們可以把突然想到的東西、覺得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寫下來,然後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寫了還蠻多的。接下來就可以慢慢歸類了,例如,我在討論辯題的時候,經常都是把論點和例子混著寫,這樣一看就顯得很亂,因為這些都是突然想到的東西,也就是我們說的思維碎片。那過後整理的時候,我就會把論點一個個分開寫,論點後面留下一些空白,用來寫例子證明論點。就這樣慢慢理處一條線來,就會比較清楚。

其他時候呢,也可以做一個思維導圖。

例如這種,就是一個典型的思維導圖。將你所想到的東西分成一個大類,再細分為一個個小類別,這樣看起來也會比較清楚明晰。不過思維導圖比較建議用簡單的語言來劃分,不會顯得亂。

這兩種方式都是我比較常用的~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啦~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中國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什麼都記下來,萬事皆有跡可循。

零星的想法靈感也是一樣,不斷的浮現卻沒整理記錄,要用的時候就沒靈感了。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尋書解決,感覺最簡單實用的就是奧野宣之的一元化筆記法,書名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元化筆記法非常簡單好堅持,而且不會有一定要完美記筆記的壓力,同時能記錄下生活中的碎片信息。

奧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工作,生活和工作中瑣碎信息和想法也是很多。多年實踐總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被稱為「筆記本作家」。

那麼一元化筆記,具體怎麼操作呢?

1. 筆和一個筆記本。

筆使用好用的油性筆。準備三種顏色的筆,分家裡,公司和外出,三種場合用。這樣看到筆記的顏色就能會想起是在哪裡出現的靈感了。

本子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調整,建議B5,不會太大方便隨身攜帶。只要有想法浮現就記錄下來,不管是不是真的奇思妙想,是不是幼稚無聊的想法。只要讓你有觸動的就全部只記錄在這一個本子上。

2. 內容格式

簡寫日期

由於所有事情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那麼必須要按時間順序來記。

每天記錄前寫上日期,比如 :2018年2月27日=180227

自創符號

不同類型的素材,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比如讀書產生的想法,可以簡寫R;吃美食產生的靈感,可以簡寫F;旅遊過程中遇到碰到的有觸動的事情,可以簡寫T。方便日後翻看查找。

這樣每次寫的格式就是:日期+檢索標記+內容

例如:

180227 R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讀完後知道了如何用一元化筆記法來整理思維碎片。

3. 做目錄

把筆記中覺得重要的,以後可能還會再看的信息提出來做一個目錄。只要把尋找信息的線索和筆記本的位置記下即可。一開始比較少,但是堅持做下去,筆記多了會很有幫助。書中對此專門列了一章講解如何操作。

前面寫了具體記錄方法,但不是記完就完了。

通過筆記本進行收集-重讀-加工利用,才能算完整的一元化筆記法。

收集

生活中的奇思妙想,以及一切觸動你的事情,即使感覺是很無聊的內容全部都記錄下來,不管當時覺得有沒有用。我覺得書中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

因為判斷筆記本上內容的價值的並不是現在的自己,而是你現在根本不知道會變成怎樣的將來的自己。

重讀

這就顯示出筆記本的好處了。網上信息發達,但是通過網路收藏的信息閱讀率很低。反正我的微信收藏基本沒再回頭看過。而自己寫的筆記本就不一樣了,就在手邊,有空的時候隨手翻翻,信息量大而且很連續。能發現不同內容之間的關聯性,標記重點,加深印象,有助於日後再加工利用。

加工利用

經過反覆重讀,腦海里基本會有不同內容大致在哪裡的印象。當有需要的時候,把這些信息提取出來,用卡片或者A4紙將內容鋪開。不同的組合會讓你有新的靈感。

奧野宣之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寫幾筆,已經寫了188冊,可見實操性很強。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都有更詳細具體的操作方法,小到書寫竅門及使用文具。我自己覺得是比較受益的,所以給你做個簡單的推薦,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推薦這個方法:

1.隨時將你認為有意思的片段

可以記下來的東西還有很多,總的來說有四類:

發現了什麼事、疑惑的事、在意關注的事、所思所想。

比如,看書、雜誌、報紙遇到的內容;在路上看到有意思的傳單、海報、廣告牌;坐車的時候突然有了什麼感想;甚至咖啡廳的杯墊、筷子包裝、飯店名片、ATM交易明細......這些東西你都可以記錄收集。

你可以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有什麼想法片段可以馬上寫下,實物收藏則夾在本子里,用透明膠之類的貼好。

也可以用有道雲筆記一類的app,打字輸入、語音輸入或者拍照都可以,方便快捷。

2.消化、整理你的筆記

因為信息是碎片的,所以要整理,要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繫、對它們進行延伸:

(1)回顧筆記,但不是簡單重讀,而是要換個角度重讀。再讀的時候肯定有新想法,把新想法記錄在原有筆記旁邊;

(2)思考這條筆記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

(3)不要局限在一條筆記,放眼整個筆記本,思考這條筆記和其他筆記是否有聯繫?

3.對筆記進行重新組合,活用素材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說過「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所以,對你的筆記進行進一步挖掘,往往能發現新思路。推薦使用「信息卡片法」:

(1)帶著問題重讀筆記;

(2)將有關的筆記的要點簡短的記在一張卡片上,一張卡片對應一條信息,背面留空白;

(3)寫好所有卡片後,將它們在桌上或地上鋪開;

(4)對這些卡片進行自由組合,挖掘聯繫。比如,你會發現,筆記A可以作為筆記B的論據,將它們排列在一起。

另外,如果在面對一堆信息,還是思考不暢的時候怎麼辦呢?多動手。

就是寫寫畫畫,做剪報、手工之類的。另外,盡量做一些複雜和需要力道控制的動作,比如寫毛筆字。

當然,以上的步驟只是方法,要發揮好的效果離不開你本身的知識積累,所以多看多讀,增加輸入也很重要。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啦。


有時候坐在椅子上看著書,明明冒出一個很妙的靈感,但過一陣子,靈感不見了。

和別人通話,在話筒里妙語連珠,思路多樣,但電話結束之時,就算剛剛講了很多,卻也想不起講過什麼。生氣了,腦中出現很糟糕的想法,自己卻饒進了消極情緒的迷宮裡,思考變得堵塞;心情愉悅,有個很棒的創想浮現腦海,自己卻貪圖這一分鐘快樂,在開心過後,忘記了自己在那個瞬間的所想。


推薦閱讀:

瑪麗?路易斯學院The Mary Louis Academy
對外漢語教師的心病
不想養白眼狼!怎麼破?|好書分享
沒有勤奮,素質教育就是空了吹
這個方法讓你在一個月內高分過大學四級!!!

TAG:教育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