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開國功臣一半是明朝降將?
首先,氣節並不完全等於忠君。君叫臣死臣不得不臣,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是封建社會基本的綱常禮教。但前提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其道。君無道則臣不忠,君暴虐則天下共伐之,所以孔孟之前有武王伐紂,但孔孟從來沒講武王不是。
其次,氣節不完全等於事漢。唐以後民族整合趨勢加快,中原已並非漢族的中原,一些少數民族先後染指中原,從宋、金、夏的三足而立到蒙元的一統,漢人一統的觀念逐步削弱,民族平等最終也體現在了這個方面。
第三,明自開國以來,屢殺忠臣良將,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許多人早已和明朝離心離德,希望明朝早日滅亡呢。所以李自成進京後,他們就投了李自成。後李自成不把他們當會事,而滿清的氣勢大家都看出來了,是又一個元蒙,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降清,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第四,任何一個朝代,即使在臨滅亡之際,也會有一些以死相隨的忠臣。明朝也不例外,史可法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滿清一統雖然是大勢所趨,但滿清入關後也發生了一系列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著名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幾乎被殺絕之後才下令「封刀」,僅揚州一城,死者就多達80餘萬人。在此狀況下,人民並沒有任其屠殺,其民族氣節是驚天地泣鬼神的。
人家說的氣節是指皇室。要說人民和官員明朝算是最沒有氣節的王朝了,連滿清最後那幾年都有那麼多人不肯剪辮子,那麼多人抗擊列強而犧牲,只有極少數人投降了西方列強。
智者只是站在人類的一般高度來判斷一定人的社會行為的是非,他們並不單從某一個社會集團來決定人的行為的是非。國家只是一定時代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產物,在本集團內這樣要求是對的,但放在大的整個人類世界來說,就有失偏狹。假如人人都為愛國而死,從古到今的國家更替數都數不清,人類早就絕種了,還奢談什麼愛國的狹隘民族主義?故孔子不談愛國,只講人類社會生存的一般社會秩序,從這方面來說,他應該是一位大智者。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明朝都不是一個有氣節的朝代。
明末, 李自成進京,「所過七十餘州縣,無不開門迎降」,一路勢如破竹。事實上,李只遇到一次像樣的抵抗。就這麼一次像樣的抵抗,也差點讓李自成打消進京念頭。也就是說,再來一次這樣的抵抗,李自成很可能踏入不了京城城門。可惜卻沒有。
清軍也多次進入京畿,在河北、山東等地徘徊六個多月,甚至屯兵於皇陵所在的萬壽山。皇太極五次繞道入關,攻破12城,56戰全勝。曾經劫掠財物人員綿延數十里,故意慢吞吞地離開,明朝的兵部尚書親自領軍也不敢抵抗,甚至不敢尾隨清軍,而這時的崇禎坐在北京城裡沒有任何動作。
清軍初南下,除了少數關隘,基本上是傳檄而定。(補充一下,後來明降臣提出「剃髮易服」後,是由於和中華傳統漢文化相悖,這才引起激烈抵抗,和明廷沒關。)加上李自成的情況,可以說,明朝是被自己投降的明「偽軍」滅掉的。這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朝代里絕無僅有。
這樣一個朝代,怎麼能佩稱有骨氣? 然後,很多粉會說,無論如何,明朝皇帝是有氣節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然而,情況是這樣嗎?幾個被「異族」所俘的明朝皇帝,英宗、弘光、永曆都沒有「死社稷」,就是被俘。唯一值得稱道就只有隆武。英宗更出格,不但沒有「死社稷」,反而「天子叫國門」,為「蠻夷」叫關。這種窩囊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
崇禎是自殺的,這難道就能體現氣節?崇禎城破前並非不想出逃,只不過被自己臣子攔住了。而且崇禎出逃前殺光了自家的女眷。如果是在嘗試出逃無果後進行的殺害,可能還會讓我高看他一點。可是,他是先殺後逃,完全是出於自己私心考慮。
中國歷史上國破而自殺的君王不止崇禎一個,譬如紂王,但幾乎人沒有把紂王和氣節扯上關係,更談不上把氣節和商朝扯上關係。
事實上,在《明朝的那些事兒》這本書廣為流傳前,也幾乎沒人把崇禎和氣節聯繫在一起。 如果我們把視野放開,世界歷史上因為亡國或失去執政的,又自殺了的這部分人,歸為氣節。那麼仔細一算,希特勒、東條英機都可以歸為有氣節一類。
如果你認為我是胡說,那就對了。崇禎的自縊同樣和氣節沒關係。以上四人(商紂、希特勒、東條英機、崇禎)都是窮途末路,無處可逃。 怎樣才算氣節?
明明可以苟活,而義無反顧地赴死,那是有氣節。有堅持正義,有所不為的操守,那是氣節。比如,漢之蘇武,唐之張巡,宋之文天祥等等。
為什麼明朝能守氣節之人如此之少?只能從明時對讀書人,對治下百姓的統治政策制度說起。
有明一代,皇帝多「任喜怒而生殺」 。皇權發展到明代,其專制化的程度被大大加強了。最高統治者在制度建設上啟用了一系列中國政治史上空前的措施,以便全力加強君權從上到下對整個社會系統的超強控制。
明代廷杖台諫官,當廷杖死者甚多。進諫者生命沒有保障,進諫自然越來越少。統治者極力宣傳和提倡人們做忠臣。明代雖明令「死諫得贈官」,但台諫官能做到這樣的極少。
朱元璋制定的《大誥》將更加強烈的統治威懾灌輸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這一威懾竟然包括責罰、杖打和殺戮諫官。
對許多罪行,《大明律》已有量刑標準。但《大誥》中許多重判的案例以《大明律》來衡量,絕大部分都是屬於輕一些的責罰。在朱元璋統治期間,「無幾時無變之法」,「或朝賞而暮戮,或忽罪而忽赦」,完全以個人的好惡行事,使人無所適從。
《大明律》於洪武六年基本修成,卻多年不開印,後雖印發,在各地衙門也多半是被束之高閣。《明史 刑法志》記:然法在有司,民不周知。即是實情。
《大明律》本是朱親裁而定,他都覺得不如自己隨時說了算來得方便。衙官只需憑皇帝層出不窮、接連不斷頒下的《大誥》來判案量刑。《大誥》是以判刑形式出現的,帶有特別法性質的重刑法令,是律外之法。其中滿是皇帝的話,裡面法外用刑更是司空見慣,就記有如梟首、夷族、割鼻、剁指、斷手等法外刑。
朱棣屠戮建文帝舊臣,其酷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先去齒,去手,再斷頸;或用油煎;或先割耳鼻再凌遲;或用鐵掃帚掃盡膚肉再致人死。而朱皇帝竟自稱這些是輕刑之舉。
所以明代人自己都認為本朝政治統治之嚴密到了駭人程度,以致任何力量都不足絲毫動搖君權的威勢。 因此,成化二十一年,憲宗裝模作樣地「自行修省」而下詔求言。大臣因求而上書言事,但多迴避問題,敷衍一番,少有直言的。憲宗恨得磨牙,把六十多位大臣認作是忤旨,「書六十人姓名於屏」,只不過是自己下詔求言,不宜加罪殺了他們,只好時刻準備「俟奏仟則貶遠地」。
當然,在當代某粉眼裡,這些殺戮都不足為道。在網上關於方孝孺被殺的帖子的評論里,很多都是斥責方孝孺愚忠、迂腐的。
這些指責之人卻從不想想,執行這麼殘酷刑罰的是朱棣,對於朱棣(在誅十族這件事上)卻少有譴責。人並非生來就不怕死,殺的多了,自然就畏縮了。
就像崇禎執政後期問政時,大臣們基本上就只磕頭,不言語了。氣節終於消磨殆盡,奴性的精神已經養成。
世人常以「水太冷」來諷刺明時的文人,但武將的表現也不令人滿意。
康熙時征討吳三桂期間,清政府啟用了大量漢將。如著名的「河西三將」張勇、王進寶、趙良棟 ,還有「蔡毓榮、 、徐治都、萬正色奮於楚,楊捷、施琅、姚啟聖、吳興祚斗於閩,李之芳奮於浙,傅宏烈奮於粵」,為清政府發揮巨大作用。
而康熙啟用這些漢將的直接原因讓人訝異:老一批的滿族將領或老或亡之後,康熙手中無可造之才滿族將領能用。
如果這些漢將對故國有一絲留戀,有更多一些的氣節,歷史也許會大不一樣。這一切都源自明朝時期氣節的缺失。
其實在明未亡之前,已經有很多「妖孽」顯現了。網上常把魏忠賢當明朝救星。而魏忠賢最後胡鬧到全國為其立「生祠」。「每一祠之費,多者數十萬,少者數萬。剝民財、侵公帑、伐樹木無算。開封之建祠,毀民舍二千餘間」。祠蓋好後,舉行落成典禮,有的要「迎忠賢像,五拜三叩首」,要「文武將吏,列班階下」。
這種性全國大拍馬,實在太不成體統,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鬧劇,已經反應出整個朝廷氣節的缺失了。
說了太多,就此收尾吧。綜上所述,明朝絕對不是一個有氣節的朝代。
道理很簡單,這都是商業過度繁榮種下的禍根,明朝自嘉靖年間開始商業繁榮(美洲白銀大量流入)導致人口劇烈流入城市,土地壟斷暴利可圖,所以兼并土地成風,地主或巧取或豪奪,導致流民日益增加,最終激起民變!而同時依靠土地以及商業暴富的地主商人集團不甘心納稅於國家,於是組織朋黨以輕徭薄賦的名義減少工商業稅金,把巨量的財政壓力轉嫁於農民,結果就是第一農民不堪壓迫而造反,第二財政困難,拖欠官兵餉銀嚴重,經常官兵鼓噪索餉,最後必然是多數明軍將領投降滿清
首先別把明朝想的那麼好!
明朝很大程度上是這幾年吹捧起來的!
為什麼有如此多的明臣降清,應該說這也是一種必然吧,每個朝代更替之時都會有大批的臣子倒戈,這都無可厚非,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你到那個時代你要怎麼辦呢?
是投降清朝廷,還是為大明效忠?
有些時候,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的。
明朝農民起義頻繁,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天災,其次是人禍。到明中後期,由於社會長久安定,百姓生活富足,人口規模達到了空前繁榮的程度,但是這時候整個地球進入了小冰河世紀,氣候乾冷,對農作物尤其是北方的農作物生產影響極大,北方地區常年顆粒無收。從明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皇帝每年都要多次豁免地方的稅賦,可以佐證當年的饑荒程度。
至於說明朝是不是一個重氣節的王朝?任何一個朝代大抵都是如此吧,當朝的官員一多半都是前朝的降將。明朝子所以給人重氣節的印象,無非是一幫頑固的知識分子為了自己的名利所故意宣揚出來的,事實上反而對朝廷百害無一利。當年崇禎皇帝在大殿之上大聲疾呼「眾臣誤我」的時候,就可以看出這幫所謂忠臣的氣節了。
重氣節,所以北京城破之後,崇禎帝自縊,大臣紛紛在家殉國。
的確是明朝投降的人,佔了清朝的半數,我不想辯解什麼,也沒辦法辯解。
我想說,一個王朝那麼多人,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忠臣,不可能所有人都會殉國。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封建社會,王朝更替,乃是常理,沒有一家永坐天下,所以那時候的人忠於國家,但也不會「逆天而行」,少數人誓死效忠,或被人彪炳史冊,或被人恥笑不識時務。
人都是有慾望的,都渴望有一番成就。你給不了,就不要怪別人給。所以明朝給不了的,清朝許諾之後,就拉攏了一大批人投降叛變!
推薦閱讀:
※在鴉片戰爭中,林則徐認為英國人不吃大黃會憋死,又為何被流放?
※一件稀有的清代洛硯書屋款粉彩五管瓶在英國羅斯柴爾德拍賣行展覽
※從夏朝到清朝,中國的文字和語言都有哪些變化?
※下圖是文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