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文繼位之後下令削番,結果造成了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那麼朱元璋是不是要負責任?
朱元璋留下來的江山是鐵桶一般的,只要按照朱元璋的路走,朱棣是絕不可能造反的,也不會有後世皇帝需要用宦官制衡文官集團的事了。
拿削蕃來說,朱允文一說削蕃,五個諸侯王束手就擒,要不自殺,要不被殺,要不被囚,這樣的諸侯王能威脅皇權?
你看,項羽削蕃,諸侯王反了,劉邦削蕃,諸侯王反了,漢景帝削蕃,諸侯王反了,康熙削蕃,諸侯王反了,
朱允文大張旗鼓的削蕃,諸侯王自殺都不敢反,你說,諸侯王拿什麼威脅皇權?
有人要說朱棣,實際朱棣也是束手就擒的,把三個兒子送去做人質,只是黃子澄的建議下被放回去了,如果朱棣想造反,他會這麼做?
朱元璋為什麼分封?
當時的政治中心在南京,而來自天朝的軍事威脅來自北方的蒙古,所以軍事中心在北方,這種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分離的結構,是很危險的。
試想一下,你如果經常調動武將,不給他軍政財人事等大權,就無法調動最大的力量去打仗,而給了武將這麼大的權力,他們又擁兵自重,「安史之亂」就是前車之鑒,絕不是唐玄宗錯了。
於是分封諸侯去制衡武將,分武將的權力,但諸侯王是沒有軍權和政權、人事權,財權的,這些他都沒有,根本威脅不了中央政府,他們也不可能跟武將聯合,發起叛亂的,這種格局應該來說是非常高明的。
朱允文一做皇帝,就認為朱元璋太幼稚了,千百年來,分封諸王帶來的危害,還沒總結教訓,於是認為最大的威脅是自己的叔叔們,於是拿叔叔們開刀,削蕃。
朱允文可能在自己失敗後,還覺得自己沒錯,爺爺錯了,因為看吧,早削早反,我一削蕃他們就反了。
謝邀,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關於此事,負主要責任的是:朱允炆+智囊團(方孝孺,黃子澄等人)負次要責任的是:朱元璋
削藩是必然的,歷代帝王都有削藩舉動,而且都有叛亂髮生。但是,唯獨明朝這一削藩最奇特。兵力懸殊幾乎不可能成功的朱棣竟然成功,讓人很費解。
總結一下,那就是:
1.朱允炆是政治白痴(莫要我背上殺叔叔的罪名,心慈手軟讓朱棣死裡逃生。安排統帥急躁冒進毫無耐心卻對李景隆這個軍事白痴信任有加)
2.黃子澄+方孝孺都是讀書讀傻的代表(別人削藩先強後弱,他倆先弱後強,殺雞給猴看,不是逼著朱棣造反么?)
總評如下:
建文帝之所以失敗,一是氣數,二是朱元璋太多的庇護,三是決斷的能力不夠。
建文帝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
太祖朱元璋不傻,他知道手底下名臣良將太多,自己兩個驍勇善戰的兒子(寧王朱權,燕王朱棣)不會就這麼甘心當藩王。
什麼名臣名將,該殺的殺掉就好了,唯獨這兩個兒子。他不放心
所以,他做了三件事,本以為高枕無憂,可以安心將皇位傳給朱允炆!
1.殺名臣(空印案,胡惟庸案,藍玉案,明初三大案)自此,名臣名將一掃而空
2.藩王守邊疆,平衡燕寧二王,朱棣雄才大略,善於用兵。但他的哥哥朱權更是打仗的好手。朱元璋大筆一揮,讓此二人鎮守邊疆,遠離京城,同時互相牽制。
3.留後路,萬一兒子反孫子,兩個關鍵人物,方孝孺是天下讀書種子,有他在,就有忠臣!耿炳文,防守名將;有他在,南京城就守得住!(沈萬三出錢修的南京城,那可是座超級堅城!)
然而,結果就是如此的富有戲劇性。
1.朱棣騙取寧王朱權的信任,帶著寧王最強的兵,出征!
2.朱允炆智囊團空有忠孝,不懂進退;用人失誤,損失大量精兵強將,未能在朱棣未成氣候之前將其擊敗。
3.無名將可用,耿炳文作為碩果僅存的防守型天才(曾在太祖打天下時,守城抗拒張士誠勢力十餘年的攻堅),被下旨出擊迎戰朱棣,最終失敗,不,是慘敗!
4.好不容易能有機會殺朱棣,朱允炆竟然下令不允許傷害他,莫讓自己背上殺叔叔的罪名。
第四點是最致命的,戰場之上,如果自己戰死,死就死了。如果殺了朱棣,朱允炆怪罪下來,可是誅九族!
所以,每人敢動他,原本以為自己要失敗的朱棣在這個傻侄子的保護下,成功的邁向了他的皇帝寶座。
結局就是
朱允炆失敗了,不知所蹤;方孝孺忠烈,卻被滅十族;寧王善戰,遠謫江西。
朱棣登基,是為永樂大帝!
朱允炆,缺的就是決斷的能力和魄力,所以他不適合當皇帝。
不用負責呀。要是按照老朱的意思來根本出不了什麼事。
策略上:當時剛建國,政治中心在南京但軍事重點在北邊。北元是自己撤退到蒙古地區的不是被打殘的,對大明還是有很大壓迫感的。朱元璋時期就開始計劃遷都,北京和西安是參考地,也是為了防範北元的反撲。
制度上:這時候你派誰去守邊呢?大將的話軍權政權和糧草供應是不是要給?就不怕這大將反叛嗎?或者和北元唱雙簧不停地要資源發展自己勢力(參考明末遼東將門)。只能派自己兒子去守護,起碼都是自家人不會胳膊往外拐。
制衡上:藩王只有統兵權沒有治權和財權。得到兵部調令才能主動帶兵出征,還需要戶部撥發銀兩安排糧草。平時只有三衛的兵力,也就走個排場保個安全。
人員配置上:都說朱元璋把武將殺的乾淨,其實是不對的。在什麼位置起什麼作用。如果把一百多年後的戚繼光放在徐達常遇春的位子上我認為並不一定就比他們差。同理,雖然老一輩的都老的老死的死了,但新成長起來的將領也是非常了得的。平安盛庸徐輝祖等等,老一輩的郭英耿炳文宋晏等都堪稱戰神。就是李景隆也是青年才俊,洪武年就開始帶兵練兵了並不是沒人用。
總結:方孝孺黃子澄之流為了自己的聲名故意挑撥皇室關係,沒事找事的要削藩。關鍵是你要是只削藩也沒什麼。削藩削藩,你把護衛拿走或者把王爺都請到南京住下不讓他們出門也就行了唄。可他們那是削王呀,把這些王爺往死里逼一個不留。朱棣篡位固然不對,但出於義憤奮起反抗也不失為真男人大丈夫。
這事朱元璋難辭其咎!
朱元璋立大兒子朱標為太子,毫無問題。但太子早逝,又該立誰?另擇兒子而立,這在漢家朝廷是有先例的。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就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就是母親太后生前安排的。若朱元璋安排將大兒子朱標的皇位傳給朱標的弟弟,對講究規矩的漢人,也算有例可行。
朱元璋和尚出身,是講究迷信的。嫡孫朱允文半邊腦殼(頭蓋骨不全),朱元璋曾犯嘀咕,他是否是當皇帝的料?
朱元璋曾考慮過傳位給四兒子朱棣,朱棣最具朱元璋風,且被委以重任藩守燕京,那裡曾是蒙古韃虜的老巢元大都,也是驅逐韃虜的前哨陣地。可朱元璋又擔心,立了四兒子燕王朱棣,二兒子秦王朱樉、三兒子晉王朱棡等,又如何放得平?
在猶猶豫豫中,朱元璋勉勉強強立了嫡長孫朱允文。按嫡長子,嫡長孫,嫡長重孫……順序繼承皇位,非議最少,也是身邊儒臣執意堅持的主張。
朱元璋立了少兒朱允文,當然心中不踏實。他做了兩件事;第一,殺功臣,為朱允文拔刺,防止他們日後功高權重蓋主。第二、生前立遺囑,他死後不允許所有兒子來南京弔唁,讓朱允文順利接位登基,造成既定事實。
後來發生的事(靖難之役)證明,朱元璋要負全部責任。
第一、按朱元璋的果斷性格,既然立了朱允文,就應該強硬的給野心勃勃的藩王兒子們立法(祖訓),無論發生什麼事,決不允許兒子們覬覦皇位。即使京城危急,沒有朱允文的聖旨或手喻,絕不允許他們進京勤王(為何要這樣說,因為朱棣正鑽了這個空子)。
第二、朱元璋殺功臣不是未雨綢繆,而是卸下了朱允文的防彈衣,使藩王們更加有恃無恐。
第三、不許兒子來京弔唁老子,讓孫子先坐穩皇位再說,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僥倖做法,且也不符合倫理。這不是朱元璋非黑即白的一貫作風,暴露了朱元璋的心虛不踏實。助長了藩王們的非分之想。
朱允文雖仁慈,但個人命運不幸,落得個生死不明。是他爺爺害了他,但這個好孫子不會怪罪爺爺。
我認為朱元璋要對靖難之役的發生付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洪武年間的三大案,導致大明朝開國的功勛顯貴們幾乎被一網打盡。文臣可以科舉,武將雖然也有科舉,但戰爭經驗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出來的。為了明帝國的邊防大計,朱元璋大封自己的兒子們,把他們分散到國家的各個角落,並且還給予他們相當雄厚的兵權。他希望這些孩子能成為拱衛帝國邊疆的柱石,也能夠幫助下任皇帝勘定內亂。
但是他沒有想過如果這些兒子們心懷異志怎麼辦,新皇帝朱允炆麵對這麼多手握重兵的叔叔們會有多麼的不放心。於是在他死後,建文帝和燕王一拍即合,我削你的藩,你造我的反,來吧,看誰干過誰!靖難之役爆發,燕王成功上位,建文帝自焚而亡。我猜他一定是氣得趕緊找他爺爺評理去了。
這個,只能怪朱允文政治路線太激進了。跟軍事沒有關係,有人常常責怪朱元璋將開國將軍殺伐殆盡,允文沒有軍事人才阻擋鎮壓朱棣造反。這個責怪是沒有必要的,朱棣軍事能力那麼強,在對抗朝廷新手將帥面前,打了四年,也沒有佔到多少便宜,朱棣都想放棄了。後來,在太監通風報信下,朱棣偷襲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才萬幸登上皇帝寶座。
推薦閱讀:
※大明皇帝朱元璋為何不把帝位傳給兒子或燕王朱棣而傳給嫡孫?
※朱元璋誅殺功臣僅僅是為了幼帝朱允炆嗎?
※朱棣與楊廣有什麼相似之處?
※歷史上朱棣是個好皇帝嗎?活剮三千宮女是真的嗎?
※朱元璋如果沒有大肆殺戮功臣元勛,朱棣還會造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