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城市科技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最新中國城市科技實力檔次排名第一檔:北京 第二檔:上海、成都、西安、深圳 第三檔:南京、合肥、武漢、廣州

說明:近年來,不管是評價一個人,還是一座城市的科研實力,普遍存在著「評職稱、爭項目、撈經費」的庸俗化、功利化傾向。如近年來,中國工程院幾乎變成某院長的個人PARTY。實際上,一個城市、一個單位的科技實力,與是否有多少院士、多少科研項目並無直接關係。我們能夠說武漢大學5個院士同時上榜的第二天,科技實力比前一天提高了50%嗎?不能。又比如:成都飛機公司沒有院士,2008年以來也沒有科研項目獲獎,能夠說它沒有科研實力嗎?顯然,靠院士、科研項目、經費等支撐的所謂科技實力,是自欺欺人的。

在這次排名中,成都排在第二檔,而武漢排在第三檔,是基於科研成果來說的。近30年來,成都完成的科研成果有:殲10飛機工程、殲20飛機工程、梟龍飛機工程、高速磁懸浮列車(成飛,已交付上海運營)、低速磁懸浮列車(西南交大)、「岷山」航空發動機、「九寨」航空發動機(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中國最先進的 「翼龍」無人機(大型無人戰鬥機領域)、「翔龍」無人機(成飛)、中國環流器二號、中國環流器三號(西南物理研究院)、國產大飛機C919機頭等。而武漢呢?僅僅是參與、改裝了一個二手航母;另外參與核潛艇製造,承擔了密封船艙的製造任務(核心動力部分仍由中國的主要核動力研究機構承擔)。

事實上,在國家一五、二五、三五建設時期,武漢與重慶、瀋陽等定位為工業城市,而北京、成都、西安和合肥才是科教城市。相信用科研成果說話,大家都沒有意見。如果我們都真正沉下心來搞科研攻關,哪怕一個城市十年只完成一個科研項目,比如掌握飛機發動機、電腦CPU、蘋果手機技術等,只完成其中一項,都比現在這樣滿天飛的獲獎強!如果中國科學界真正走出了「比數量、比經費、比項目、比頭銜」這樣無聊的、侮辱科研的庸俗化、功利化的評比方式,中國的科學技術才會真正進步!(不喜輕噴!)


科技實力對比,我這裡就量化為獨角獸公司數量的對比吧。因為獨角獸公司大部分集中在互聯網科技行業,是一個科技密集型的產業。

2018年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名單。名單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有164家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元的背上是初創企業)。其中螞蟻金服以750億美元排名榜首,滴滴和小米名列第二和第三。

在城市分布上,北上杭深分列前四名,這四座城市彙集了超過全國80%的獨角獸企業。其中,北京擁有70家獨角獸企業,佔據了全國的42%的份額。

第一梯隊: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座城市合計擁有137家獨角獸企業,佔全國比重83.5%。並且在第一梯隊裡面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出現了北京一家獨大的局面。上海、杭州、深圳三市合計67家,不及北京一城。

(深圳)

第二梯隊:武漢、香港、廣州、南京、天津。這些城市擁有的獨角獸企業在二至五家不等。其中武漢在第二梯隊裡面領先,其五家獨角獸企業全部位於武漢光谷。

(香港)

第三梯隊:蘇州、成都、瀋陽、寧波、東莞。這些城市或是目前發展勢頭正盛的或是存在技術積累的。

世界上80%的獨角獸企業位於中國和美國,而中國80的獨角獸企業位於北上杭深。得獨角獸者,得未來經濟。

(成都)


說到科技的話,這個範圍似乎有點太寬泛了,在人工智慧、新能源等技術和產業大行其道的前提下,我們不如把科技範圍縮小一點——硬科技。既如此,作為硬科技垂直媒體,我們就得說道說道了。

先來說說什麼是硬科技?「硬科技」就是以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元、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這是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才能形成的原創技術,具有極高的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難以被複制和模仿。

那麼,當前國內城市硬科技的指數又如何呢?

之前,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曾經發布了一個《中國城市硬科技發展指數報告》。基於發展資源基礎、科技產業化潛力、科技產出及應用、市場及投資熱度四大方面對國內諸多城市進行了一個評估。

從4個指數分開來看:

發展資源基礎方面,前三名分別是北京、上海、南京。

科技產業化潛力方面,上海、北京和西安位列前三名。

科技產出及應用上,前三名是北京、上海和天津。

在市場及投資熱度方面,北京、上海和深圳佔據前三名。

而基於綜合考慮,在硬科技實力方面:

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西安、天津、杭州、深圳、成都。對於這個排名,我們還是不驚訝的。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幾乎是科技創新領域顛撲不破的真理。在全球無界限競爭環境中,美國舊金山和波士頓128公路站在世界科技創新的巔峰地位,而德國、日本及以色列又在兩側虎視眈眈。中國哪些城市可以衝出重圍同它們一決高下,這就是體現城市科技實力的真正水平。

在科技領域其實有三個層次,第一梯隊是基礎科技領域研究、第二梯隊是運用科技的研發、第三梯隊就是科技產品的製造和軟體開發。


第三梯隊的城市有東莞、蘇州和未來雄安等城市,在國際上目前具有強大低成本優勢,但未來會面臨著低成本國家的競爭,而杭州應該算是2.5梯隊。


在第二梯隊中站在世界最高平台上的是深圳,深圳在運用研發領域擁有極高的地位,世界上很多實力派科技公司都在深圳有研發中心,深圳也是未來中國科技最具實力突破重圍走向世界巔峰的城市。


第一梯隊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城市是香港和北京,它們憑藉大學和研究院科學院的實力,在世界科學領域佔據一定的位置。而上海應該屬於1.5梯隊。

綜上所述,全球最具衝擊力的科技城市是深圳,其次是在科學領域引領中國走向科技強國的北京和香港,接著是上海、杭州、廣州、成都、東莞、蘇州、雄安............


什麼叫科技?什麼叫科技先導?我個人認為:凡是年輕人多的地方,他們有舞台的地方,才是科技實力和潛力最大的地方。越是老的地方,發展的歷史包袱越沉重;越是老的單位,階層固化現象越嚴重。聽過一個科研單位有20多家是親戚關係的嗎?我不僅聽過,還親自見過。所以看一個地方的科技潛力,主要看三方面:①年輕人;②年輕人的舞台;③階層流動情況。


我來客觀回答這個問題,科技實力轉化成GDP量化對比,數據來源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客觀數據,絕對公正。


首先要知道中國的科技,尤其是能夠或已經商業化的科技在哪裡?否則所有的評價都是盲人摸象。以上海為例,如果只統計高校、研究所、國企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那最多也就是總量的三成。所以,國外可以把上海列為全球前三的創新城市,但國內官方統計和深吹們總是覺得上海啥科技都沒有,沒有BAT,也沒有大疆...上海到底是不是中國科技實力最強的城市?必須承認,上海是中國科研國際化最高的城市。

國際諮詢公司畢馬威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稱,未來4年,上海被認為是排名第一的科技創新中心。紐約排在第二位,然後是東京、北京、倫敦、華盛頓、柏林、芝加哥、特拉維夫和波士頓。這一份調查報告,是畢馬威的第五次技術產業創新調查。本次調查跨越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和亞太市場,包含15個國家。本次調查邀請了841位全球技術產業領袖參與投票。這些投票者大部分是C級(Chief Officer)的(86%)。

除了矽谷/三藩市,哪三個城市,在未來四年里將被視為是全球領先的創新中心?

中國

上海被選為全球領先的科創中心,得票率為26%。中國的首都北京得票率則為21%。雖然去年得票率僅為17%,但是今年上海在調查問卷中排名第一,其金融市場和浦東許多的高科技園區有著強大的區域地位,讓人們相信它能夠成為未來的技術領導者。上海之所以可能成為世界領先的創新中心,原因在於,這裡的數字媒體和娛樂公司正在迅速成長,這裡的生活方式非富多彩,這裡的氣候非常宜人,這些優勢讓上海能夠吸引到頂級的人才。北京繼續被視為領先的科創中心,排名全球第三。深圳排名第十三,得票率為7%,這個中國的南部城市上升非常之快,它的硬體創新在中國傳統高科技製造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美國

紐約硅巷,得票率為23%,去年是19%。這裡產生了大量的數字媒體和電子商務的初創企業,一些科技巨頭如谷歌已經在曼哈頓建立了基地。在美國,有幾個城市正在比肩矽谷作為科技中心的地位。美國的首都華盛頓特區,得票率是10%,這裡也被認為是下一個創新資本的聚集地。這裡有大量高學歷的人才,正在建立一個良好基礎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芝加哥和波士頓也入選了前10名

日本

在今年的調查中,東京再次位居高位,得票率為21%。東京在電子和機器人領域處於領導地位,正在籌備2020年的夏季奧運會。作為世界上最具前瞻性和最先進的城市之一,東京政府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3億3000萬美元,以生產氫和燃料電池汽車,以便及時為奧運會提供服務。它也希望屆時能夠給大眾消費市場提供8K級的超高清電視。日本,一個強大的機器人市場的家園,正在計劃讓自動駕駛的計程車奧運會時可以運營。此外,日本正在尋求擴大其高速磁懸浮列車(磁懸浮)的國內和海外市場。新的日本磁懸浮列車在去年十月以每小時374英里(每小時603公里)的速度成為世界上最快的火車。

英國

倫敦發展促進署(倫敦官方的推廣機構)2017年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6年,相較歐洲其他城市而言,倫敦已成為技術投資的主要中心。這項研究還顯示,2016年英國在科技領域獲得的投資比其他歐洲國家都要多。倫敦在大數據、科技金融以及各種數字技術領域都是一個中心。

德國

柏林今年的得票率為10%,去年是5%。德國首都因其擁有充滿活力的創業文化而成為世界領先的創新中心之一。高技能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使柏林成為最有希望的創新型城市之一。政府主導的數字議程,支持IT安全和全國高速互聯網的投資,更加強化了這一地位。

以色列

特拉維夫得票率為9%,以繁榮的技術生態系統而知名。其「智慧城市」的倡議,使得特拉維夫成為「創新以色列」的創新者。特拉維夫的創業中心和生活方式,吸引了高技術、生命科學和設計專業的大量人才。以色列對本土和國際投資者投資的初創企業的支持,使之具有了創造性和創業資本的優勢。

全球統計看到的是全球,體制內的統計看到的是中央經費的劃撥。


最強肯定是北京,中國科學院及所屬研究所,眾多的大學,是代表中國最新最強的科學前沿。其次,像上海這種有深厚底蘊的一線城市,在高科技各個領域都有建樹。當然一線城市並不一定科技實力雄厚,像深圳,有什麼科技實力了?新能源、生命科學、新材料哪些方面突出一點,能造衛星嗎?能造火箭嗎?能造飛機和艦船嗎?別用大疆無人機來說事,能造高鐵嗎?能造汽車嗎?有著名大學和研究所、醫院嗎?什麼都沒有還提科技?


北上深杭廣,寧,廈,津


中國科技實力排名中可以看出下附表,重慶,在輸出技術上特別高,自身留用發展不多,這些技術本地使用化低,而技術開發卻很高,如何己用,在生產,在投放市場,是重慶政府,應該面對的問題了?

前20強技術轉讓的學校當中,重慶佔了兩位量。

可以看出重慶,這些年自身的技術,在轉換凈化率上要多加強了,有了技術不利用,最後也會成為別人的。當然了,招商投資再開發,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推薦閱讀:

地震不僅是災難的放大器,也是社會的測試儀
秦皇島:北戴河旅遊是我永遠的痛(三)
桃色敲詐:那些被仙人跳害慘了的社會名流
一個老實人,是怎麼被社會淘汰的?
三十六計(實用版分解,拿走,不謝!)

TAG:社會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