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舉制度中鄉試指的是什麼?


古代的科考制度始於隋朝,完善與唐朝,以後也在陸續完善中,各朝的科舉制度都有自己的特點,不盡相同,清代晚期取消科考制度,結束了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考試製度。科舉可以說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有效的人才選拔制度,因為有了科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成為了現實,除了選拔人才的作用外,可靠制度還是一項很好的安民制度,使得人們有了改變命運的希望,穩定了社會關係。

古代科考制度中是分級的,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是三級制度中最低一級,參加鄉試的人員必須是通過地方考試的生員,也稱秀才,通過三級預考才可以參加,通過鄉試後稱為舉人,具備了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通過後可以參加最高資格的殿試。

雖然在三級考試中鄉試屬於最低一級的,但只要通過了鄉試,就代表已經進入仕途。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國家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而獲得國家考試資格前,必需先通過地方考試,通過縣學和府學的學習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雖然是最低一級,但能夠考過是非常不容易的,范進中舉中的范進,辛辛苦苦得參加考試,最後通過的也不過就是鄉試而已。說到鄉試就不得不說怎樣獲得參加鄉試的的資格,按照明清的制度,取得考試資格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讀書人必須首先通過三級地方預考才可以。

這第一級就是縣試,屬於預考性質,考過了縣試就可以參加府試了,府試通過的叫做童生,所以縣試和府試也叫童子試,如果你連縣試和府試都通不過,連童生的資格都沒有,府試通過後就有資格參加地方考的最後一關院試,在院試沒通過之前,無論你歲數多大,哪怕是滿頭白髮也叫童生。通過了院試,成為秀才,才真正有資格參加國家考試的最低一級鄉試。像水滸傳中的王倫、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都是未通過院試的考生,被稱為落第秀才或者是老童生。

院試通過成為秀才,算是有了「功名」,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考上了秀才就可以進入府學或縣學學習了。入學後經過學政的選拔,便可以參加下一級鄉試了。鄉試雖然是國家考試中最低一等,但要取得考試資格也需要過關斬將,歷盡艱辛才可以得到,所以並不像我們直覺種感覺那麼簡單,否則范進也不會通過鄉試後高興的發瘋了。


科舉制度分三級,(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參加了縣試府試,考取就是童生了,

童生參加院試,考取就是秀才,也叫生員,表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了。

秀才參加鄉試,在省城考試,考取就是舉人,算是有功名的人了,第一名是解元,每三年一次,秋天舉行,叫秋闈,八月放榜,也就叫桂榜。

舉人次年參加會試,在京城舉行,是在次年春天,也叫春闈,二月,叫杏榜。考取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貢士同年參加殿試,在皇宮舉行,皇帝監考,考取了成為進士,第一批次(一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一批次叫進士及第,第二批次(二甲)叫進士出身,第三批次(三甲)叫同進士出身。同年四月放甲榜,也就是金榜。

在之前是考官監考,所以考取的進士都成了考官的門生,容易結黨,後來加殿試,天子監考,因為是天子監考,所以考中的也就是天子門生了。


推薦閱讀:

TAG:明朝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