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對聯,如何對對聯?


謝謝!

對聯的出處也許來自於律詩,也就是說,[先有了律詩之後,才有了對聯]。

律詩有八句,要求三四句為一對,五六句為一對。

對聯由兩個句子組成,第一句為上聯,第二句為下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定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定為平音。通常,農曆年貼在家門口的對聯會加上四個字的橫眉(橫幅)。

對聯有長聯,字數上下聯合起來可以幾百字(我見過);短聯一般上下聯合起來十個字以上,至二三十個字。

上聯有多少個字,下聯也一定要多少個字,這樣的形式也叫對仗。

五字至七字的對聯沒有分句,或十字內的也有不分句的;十個字以上的過常就開始有了分句了。

對聯似乎沒有什麼法定的字數規定,可長可短,隨心所欲。

上聯的聯意與下聯的聯意一般是[正反]為多見。比如上聯說的是喜事,下聯也說喜事,這屬於正對;而上聯說喜,下聯說悲,這為反對。

下聯的平仄要對著上聯,比如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就必需仄仄平平仄仄平。也有人出上聯來難人的,比如平平平平仄,下聯就必須仄仄仄仄平。

長聯的句子幾乎都是長短句,比如上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十分嚴格的對聯的平仄,下聯一定要完全對著上聯,上聯的平,下聯絕對不能也用平。而寬鬆些的對聯——請找書看,因為說起來話就太長了。

上下聯除了平仄要相對之外,上下聯的詞性也一定要相對。上聯開頭一個詞是名詞的話,下聯的開頭一個詞也必須用名詞,不能用其它屬性的詞,比如形容詞或動詞之類。

對聯有文雅的,也有俗氣十足的;有拆字聯,有迴文聯等,不一而足。

門聯、亭樓畫閣、寺廟庵堂的對聯都是正對的,反對的對聯一般在玩對聯的時候才會出現。

學習寫對聯要先學習寫律絕詩,這樣比較正道些,寫起對聯來也容易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就是對句,從詩中拿出來,就可以說是對聯了。黃對白,是色彩相對;河對日,是名詞相對;入對依,是動詞相對;海對山,是名詞相對;流對盡,是動詞相對。

[雙手推開窗上月,一石擊破水中天]。一對雙,是數詞相對;石對手,是名詞相對;擊破對推開,是動詞相對;中對上,是方位詞相對;天對月,當然是名詞相對了。

我想,真的要學寫對聯,必須要去找書看,單憑悟空問答,極難全面。


謝邀。

對聯,起源於秦代,流行於歷代。是中國民間喜聞樂見的文學表現形式。

對聯的發展,經歷了對偶、駢偶、律偶階段。

對聯俗稱楹聯或對句(子)。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文字表達形式。

對聯的技巧:

對偶聯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趣對、流水對、迴文對、頂針對等。

常用比喻、設問、誇張、反詰、雙關、諧音等修辭手法。

而巧對或趣對常用嵌字、隱字、疊字、復字、析字、拆字等形式。

上聯叫出對,下聯叫應對。

對聯發展至現代,有專業用聯、通用聯、春聯、賀聯、輓聯、集句聯、自勵聯、贈聯、言志聯。

對於自創聯的作者來說,必須有「學富五車書"的功夫,才能達到嚴謹、嚴肅、詼諧幽默的效果。


謝謝邀請。什麼是對聯,如何對對聯,各位高手有很多高見,我就不狗尾續貂了。向大家轉發《聯律通則》如下,相信會對了解這個問題有所幫助。

《聯律通則》

(修訂稿)

中國楹聯學會

   引 言

  楹聯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獨立文體之一,具有群眾性、實用性、鑒賞性,久盛不衰。

楹聯的基本特徵是詞語對仗和聲律協調。

  為弘揚國粹,我會集中聯界專家將千餘年來散見於各種典籍中有關聯律的論述,進行梳理、規範,形成了《聯律通則(試行)》。在一年多的實踐基礎上,又吸納了各方面的意見進行修改,制定了《聯律通則》(修訂稿)。現經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第十七次常務辦公會議審議通過,予以頒發。

  第一章基本規則

  第一條字句對等。一副楹聯,由上聯、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句數相等,對應語句的字數也相等。

  第二條詞性對品。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

  第三條結構對應。上下聯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第四條節律對拍。上下聯句的語流節奏一致。節奏的確定,可以按聲律節奏「二字而節」,節奏點在語句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現單字佔一節;也可以按語意節奏,即與聲律節奏有同有異,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長的詞語,其節奏點均在最後一字。

  第五條平仄對立。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3),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第六條形對意聯。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

  第二章傳統對格

  第七條對於歷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屬對格式,例如,字法中的疊語、嵌字、銜字,音法中的借音、諧音、聯綿,詞法中的互成、交股、轉品,句法中的當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傳統修辭對格,即可視為成對,體現對格詞語的詞性與結構的對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則從寬。

  第八條用字的聲調平仄遵循漢語音韻學的成規。判別聲調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詩韻》舊聲或現代漢語普通話的今聲「雙軌制」,但在同一聯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條使用領字、襯字,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以及三個音節及其以上的數量詞,凡在句首、句中允許不拘平仄,且不與相連詞語一起計節奏。

  第十條避忌問題。

  (1)忌合掌。

  (2)忌不規則重字。

  (3)仄收句盡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詞性對從寬範圍

  第十一條允許不同詞性相對的範圍大致包括:

  (1)形容詞和動詞(尤其不及物動詞);

  (2)在以名詞為中心的偏正片語中充當修飾成分的詞;

  (3)按句法結構充當狀語的詞;

  (4)同義連用字、反義連用字、方位與數目、數目與顏色、同義與反義、同義與聯綿、反義與聯綿、副詞與連詞介詞、連詞介詞與助詞、聯綿字互對等常見對仗形式;

  (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兩種序列(或系列)之間相對,如,自然數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屬相,以及即事為文合乎邏輯的臨時結構系列等。

  第十二條巧對、趣對、借對(或借音或借義)、摘句對、集句對等允許不受典型對式的嚴格限制。

  第四章附 則

  第十三條本通則作為楹聯創作、評審、鑒賞在格律方面的依據。由中國楹聯學會解釋。

  第十四條本通則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聯律通則(試行)》同時廢止。


對聯又稱春聯、楹聯等,已經一千多年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古人很講究對聯的應景和韻味,比如春聯,春節是喜慶的日子,就要寫一些討彩頭的對聯,比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又比如: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還有其他的壽聯,風景聯等,對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相應,字數、結構相等,悟空問答百城對聯裡面很多不能叫對聯,隨口而出,毫無邏輯,也無意趣,真不知道怎麼選出來的,下面跟帖的人也是亂七八糟胡亂對,雖然有的說就圖一個樂趣,但,對聯這種流傳了上千年的文化傳統,還是能希望流傳下去,發揚下去。


謝謝邀請。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寫在門兩邊,紙上,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

如何對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上下聯之間,內容要相關,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的效果。讀起來要順口,意義要明了。


是對字之句,平仄之韻,意思相親,境界相同。


謝邀請。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中華語音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1:對聯的要求是字數相等,內容相關。這是對聯的格律的兩個基礎要素。 2:詞性相關,結構相稱。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語法要素,也是關鍵的兩個要素。 3:節奏相應,平仄諧調。這是對聯格律的兩個聲律要素。


能受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感到榮幸。何為對聯,顧名思義,就是對著聯詞聯句的一種文學方式。這種形式早幾千年就有了,一般用在廟堂的大門或廊柱上,後來便用在各家各戶的門上了。因此對聯的名字也多了起來,用在廟堂上叫楹聯,貼在門上叫門聯,結婚或過生日用叫慶聯,因為喜慶。辦喪事用的叫輓聯,總之,名目很多。怎麼對對聯,那稍微有點麻煩。對聯要求詞性相同,結構一致,字數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反,還要注意平仄相稱,末尾有的還要求押韻。講到這些,當然還要了解什麼叫詞性,詞性就是詞的性質,性狀,如表示顏色有紅黃藍等,表示性狀,有長寬大等,表示物體有山水雲等,表示動作有行飛跑等,不一而說。結構一致就是形對形,名對名,動對動。平仄嘛,就要會懂拼音,拼音四聲,陰平上去,這個「上」不是上下的上,而是拼音音調里的第三聲,讀shang聲。a上還要標個v符號。注意了上面說的,也就會對了。如「白」對「黑」,「這」對「那」等。還有一些對子不用結構一樣,如流水對,上下意思貫通就可以了。以上說的是我的淺見,對初學者有點用,對老學者就是班門弄斧了。拋磚引玉吧。


對聯(語文、文學名詞)

春節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掛的對聯叫輓聯,辦喜事用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楹聯可稱為二元結構文體,一副標準對聯,總是由相互對仗的兩部份組成…


對聯這種文學形式雖然短小,但結構整齊,運用靈活,實用性強,含義深刻、凝練、清晰,是我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為人們喜聞樂見,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對聯源於修辭上的對偶,對聯均由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各聯的句數,每句的字數不限,但上下聯必須對等

對聯有兩個基本要素,一個是對仗,一個是平仄,這和律師是一樣的,但是在對聯中對仗比平仄的地位更重要。

要想學好對聯,需要很深的文學功底,以及平時對知識的積累。


推薦閱讀:

《國風·邶風·靜女》
魯迅先生再活100年,也拯救不了中國人
《金瓶梅》里的詩詞世界 其一
【頤養天年】憶一段甜美往昔歲月 書一行中秋佳節祝願
《飛鳥集》最喜歡的

TAG:文學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