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學大師的官方排序是魯郭茅巴老曹,如果加上沈從文張愛玲周作人等其他作家呢?
熟悉現代文學的讀者都知道,"魯郭茅巴老曹"是現代文學史上六位作家的合稱: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並且大家公認的是,稱謂順序是按成就來排的。魯迅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人,排第一當之無愧。
其實這個現代文學大師的順口溜,應該有九位,「魯郭茅,巴老曹,趙丁艾」。不過趙丁艾由於在文學成就上離前六位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大家一般只說「魯郭茅巴老曹」。
這麼多本現代文學史,其實主要就是寫這九個人的故事。這個順口溜為什麼重要?因為它代表了長期以來、官方的以及民間的,對這段歷史的認可,能寫進順口溜,才是真正被認可的大師。
「魯郭茅巴老曹」是如何形成的
這個概念不是憑空出現,它有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
1936年,魯迅去世了,文壇進入了懸空狀態。孫伏園在《哭魯迅》中寫當時人們的狀態:「像散沙一般,正要團結起來;像癱病一般,將要恢復過來;全民族被外力壓迫得剛想振作,而我們的思想界和精神界的勇猛奮進的大將忽然撒手去了。」
誰能當魯迅的接班人?當時有兩個候選人,一個郭沫若,一個茅盾。最後還是內部突然宣布了一條通知:「黨中央根據周恩來同志的建議,作出黨內決定:以郭沫若同志為魯迅的繼承者,中國革命文化界的領袖,並由全國各地組織向黨內外傳達,以奠定郭沫若同志的文化界領袖的地位。」後來周恩來在《我要說的話》一文中寫:「郭沫若創作生活二十五年,也就是新文化運動的二十五年。魯迅自稱是『革命軍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隊伍中人。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導師,郭沫若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如果是將沒有路的路開闢出來的先鋒,郭沫若便是帶著大家一道前進的嚮導。魯迅先生已不在人世了,他的遺範尚存,我們會感覺到在新文化戰線上,郭先生帶著我們一道奮鬥的親切,而且我們也永遠祝福他帶著我們奮鬥到底的。」
郭沫若
茅盾
魯、郭、茅的排序,是政治排序,也是成就排序。
後面幾個是誰其實是有很大爭論。1956年2月27日至3月6日,中國作家協會第二次理事會會議(擴大)在北京召開。2月27日上午,周揚用半天時間作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學的任務》的報告,長達兩萬五千字,在這個報告第三部分結尾時,周揚說:「魯迅的創作開創了整個新文學的歷史,他留給我們的遺產是一切文學遺產中對我最親切的,也是最寶貴的和最有價值的,我們必須首先認真地加以研究。郭沫若的《女神》開闢了一個新詩的時代。作家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趙樹理都是當代語言藝術的大師。」
自此,為了念著順口,人們調整了報告中老舍、巴金的順序,「魯郭茅,巴老曹」這個並稱就流傳開了。上世紀80年代,有人又在這六位後面補加「趙丁艾」,即趙樹理、丁玲、艾青,擬定為中國現代文學大家的前九位。
「趙丁艾」的文學地位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個小說流派「山藥蛋派」,趙樹理就是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趙樹理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熟悉農村,熱愛人民,因此其作品具有新鮮樸素的民族形式,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清新濃郁的鄉土氣息,而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趙樹理小說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通過自己的審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變成活生生的文學創作題材,具體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區的農村生活,為我們展出了一軸生動的農村風俗畫卷。他全身心投入到為農民寫作之中,也被譽為描寫農民的「鐵筆」、「聖手」。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丁玲是最同情婦女、最關注婦女命運的革命女作家,是在婦女解放之路上走得最遠也是最偉大的戰士,為中國婦女從女性到人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她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封建大家庭中,幼年喪父,孤兒寡母,她和母親在家中的地位和經歷可想而知。丁玲從小就深受母親反抗封建禮教,主張婦女獨立自強。
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艾青是他1933年發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時開始使用的筆名。
1932年,艾青參加了"中國左翼藝術家聯盟",從事進步愛國活動,並於同年7月,以"顛覆政府"的罪名被捕入獄,飽受三年鐵窗之苦。1933年,在獄中,艾青第一次以此為筆名創作了著名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表達了對中國廣大農民遭際的同情和關切,從而一舉成名,譽滿詩壇,引起了社會和文學界的普遍重視。1935年艾青出獄,1936年,彙集他早期創作的詩集《大堰河》出版,併產生了巨大反響。
80年代以來,錢鍾書、沈從文、張愛玲的愈來愈受到評論家的重視,他們在現代文學史上的意義逐漸被挖掘出來,或許在現代人的眼光中,這三位作家的文風和題材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因此,「趙丁艾」不再被提及。
但無論如何,「魯郭茅,
我覺得對一個時代的文學人物的排序還是放在那個時代來衡量。我們真不配在這裡品頭論足,妄圖顛覆歷史給出的答案。
我們年輕時,認真讀過這些大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後來,又讀過沈從文、張愛玲、周作人。不只讀過一遍,不只在一個年代讀,不只看故事當娛樂地讀。愈讀愈覺得,中國文學史中專辟章節,論述魯郭茅巴老曹,是有道理的。魯迅是20世紀的真正的大腕,他不只是左翼文壇的領袖,還是廣大進步青年心目中的「聖人」,是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他的文壇泰斗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僅僅憑『阿Q正傳』,就超過無數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更很多人一定記得這樣一段話:「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不錯,這一段激情澎拜的文字,就是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不要說對一個中國現代作家,就是對其他任何歷史人物,毛澤東也從未給予過這樣高的水平,一口氣用了9個「最」的措辭,並冠以「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三個頭銜,是絕無僅有的。其實,不只是一些偉人惺惺相惜。真正膜拜魯迅的還是無數的普普通通的中國人。當我們讀了好多文化大家在國破家亡的時代寫的那些風花雪月的作品後,才真正明白魯迅的偉大,才真正明白為什麼說魯迅是中國的脊樑,才明白為什麼說魯迅作品的歷史意義是這樣深遠而現實意義是這樣的深刻。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就是作家沒有辦法排名。但是每位讀者心中都會有關於自己喜歡的作家排名。如果真的湊出前二十名,我的排名是這樣的。
第一名:魯迅
魯迅真的不用再去介紹了,不管出於什麼政治立場,對於魯迅都是無比的尊重。
第二名:老舍
在張愛玲和老舍之間很難做決定,但是第二名還是給老舍吧。老舍的長處在於他駕馭長篇小說的能力,這種能力不論是當代還是現代,在中國幾乎沒有,所以中國文學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三名:張愛玲
曾經被忽視的一個人,她的一生就像她的小說一樣讓人感到凄涼。
第四名:沈從文
在中國,沒有人比沈從文更加質樸純潔,他筆下就算是寫偷情看起來都讓人感覺很舒服。
第五名:周作人
魯迅先生說:我弟弟散文第一。中國當代的散文周作人確實厲害。
第六名:林語堂
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分量足夠重了吧。
第七名:巴金
巴金前期的作品還可以,後期也許是世故了,文筆不如早年。
第八名:錢鍾書
錢先生確實不是以文學見長,而是以文藝評論為主要作品,但是一本圍城卻是無論如何都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本書。
第九名:蕭紅
蕭紅有爭議,所以呢,排第九吧。
第十名:矛盾
矛盾排在第十,實在是因為我個人不喜歡他。
第十一名:施蟄存
能夠獨立創造出文體,並且風靡一時的人,除了施蟄存還有誰?
第十二名:曹禺
曹禺是中國戲劇的奠基人,個人不喜歡他的戲劇。
第十三名:郁達夫
郁達夫是時代的產物,個人不喜歡,但是作品寫的不錯。
第十四名:聞一多
聞一多對新詩貢獻極大,但是我還是喜歡他對唐詩的評論。
第十五名:徐志摩
中國新詩的代表人物,詩歌寫的不錯。
第十六名:臧克家
新詩的代表人物。
第十七名:張恨水
鴛鴦蝴蝶派代表人物。
第十八名:卞之琳
現代派代表詩人
第十九名:穆旦
他曾經被稱為現代詩人第一人,我看過他的作品少。
第二十名:郭沫若
沒辦法不排郭沫若,還是放在最後。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從近現代文學的思想性以及新文化運動的定位來看排在第一梯隊的無疑是新文化運動的三面旗幟——魯迅,胡適和郭沫若。
矛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當排第二梯隊。
魯迅:文學中蘊含剛烈而力透紙背的批判精神和不妥協性。以批判為主。
胡適:文學中蘊含批判,中途轉而尋求改良,合作中的改良。合作中不失獨立。正如毛澤東主席講的(大意),現在看來我們是要批判胡適的,也許錯啦,將來再改過來。
郭沫若:文學中蘊含戰鬥精神,中途轉而折中,妥協,進而順從失去一定獨立性。
盜圖一張
首先,這種給作家排名的舉動很無趣。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搞創作不是梁山好漢排座次,沒辦法較個高低。雖然從讀者角度來說排個序看起來很簡單,跟考試答題一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其次,題主問題中提到的魯郭茅巴老曹的排序,是長期的主流話語所造就的,是與上世紀四十年代以來的社會演變分不開的。
在那次鼎革之際,沈從文精神一度失常被迫罷筆,不得不轉行去做了文物研究;
張愛玲待了三年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1952年遠走香港;
周作人因為抗戰時期在日偽政府認知,背著「漢奸」倆字能苟且活著就不錯了;
林語堂、梁實秋遠走台灣、美國,因為早年跟魯迅等人的交惡、罵戰也早已被打入另冊;
徐志摩這種風花雪月的詩人怎麼可能有機會入選廟堂呢;
張恨水作為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逐漸失去了市場,不得不半是罷筆半是改造,寫出的《孔雀東南飛》等作品也早已不復當年光彩。
定好的順序就是魯郭茅巴老曹等六人,不可能再來個二十人排序的。
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後,文學重新回到了大眾生活之中,國外的文學交流增多,觀念進來了以後,又有了新一輪的變化,在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赫然發現一大撥作家,沈從文、錢鍾書、張愛玲的作品重新煥發生機。
所謂的排序也失去了以前的意義,所以大可以自己拍,到現在一個媒體、自媒體都可以來生成自己的名單。
題主,你想怎麼排就怎麼排吧,別說20個,200個都可以。
新詩,徐志摩第一(郭沫若早期幾首小詩也清新可愛);雜文,魯迅第一(早年飽受人情冷暖,對人性挖掘較深故常發驚世駭俗之語,大多深刻,發人深省,但有些也有失偏頗。);散文,郁達夫、魯迅、周作人、朱自清等是高手中的高手;小說,老舍與沈從文,可謂當時之雙璧。
另外,我想說一下金庸。金庸他創造了一個世界,武俠的世界!塑造的人物彷彿真實的存在。不管怎麼貶低、詆毀,上至政治家、科學工作者,下至販夫走卒,無數讀者在其作品中獲得精神上愉悅。其讀者之多,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目前,金庸的武俠小說又橫掃海外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可以說經得起時光和土壤的考驗。
祝金老早日摘得諾獎桂冠!
關注就是對險峰的莫大鼓勵,有關必回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有絕對的排序,只能說相對而言。
之前官方給文學界的定位,魯郭茅巴老曹,大概是準確的。魯迅是民國聖人,以戰鬥的姿態批判國民性,應該說超過當時任何一位學者;郭沫若是自梁啟超以來第二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雖然有私生活不檢點和政治上攀龍附鳳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我們還是不能忽視他多方面的才華和文學上(尤其是浪漫派)的造詣。茅盾和巴金這二老比較相似,寫長篇小說,也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老舍主要是代表北京文化,寫出了時代轉型,曹禺的成就主要是在戲劇上。
應該說在特殊的年代,個體情緒的表達還是應該讓位於宏大敘事,要麼是批判性,要麼是民族性。這在各國都是如此,印度的泰戈爾,拉美的加西亞·馬爾克斯,日本的川端康成等都是如此。周作人、張愛玲、沈從文、林語堂、張恨水、梁實秋、徐志摩等這些人,水平是不錯,格局小了一些,近似於星期六派和鴛鴦蝴蝶派,多是一些抒情散文和小資情調。誠然,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他們也有自己的價值,也應該在現代文學譜繫上有自己的位置,但是我認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還是應該讓位於官方敘事,尤其是周作人還是漢奸。
今天的文學排序,莫言是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把交椅大家服氣,剩下的賈平凹、陳忠實、路遙、余華等,其實差不多。
文學有些太廣了,在你列出的名字中
有周作人,有張愛玲,可是一個寫散文,一個寫小說的,如何比?還有沈從文和梁實秋,側重點不同的。
依我來看,從小說而論,被明顯忽略的有三位:錢鍾書,張愛玲,沈從文
如果從文學來看,魯迅當仁不讓第一位(不是文筆,而是責任),其他的人,各有所好吧,反正沒有郭沫若就好!
文學的價值在於思想性,思想性的表現在於價值觀個人生觀,一個偉大作家,偉大之處在於他的作品所表現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站在國家,民族和廣大民眾利益立場上表現愛國,愛民或者憂國憂民的文學家,他的人格和作品都是偉大的!替剝削階級和帝國主義法西斯賣力,充當剝削階級和帝國主義的走狗,他的靈魂和作品都是醜陋可恥的!胸中只有個人利益,無視國家和民族苦難,不關心百姓生活為民眾吶喊,只寫些花花草草,閒情逸緻,小資情調的作家,只能屬於無聊文人,作品也沒有價值!總之,文學家分為三類:偉大文學家,無聊文學家和敗類文學家!表現:為人民為國家而創作,為自己而創作,為反動派而創作!
本來沒有太多的爭議,但是隨著中產階層的興起,開始有了爭議。文學家看你怎麼定義,是比辭藻華麗、文風綺麗,還是比意蘊悠長。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文章千古事的價值擔當,「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價值觀,顯然是我們兩千多年來一貫的價值觀。魯郭茅巴老曹就是這種價值觀引導下的評價。張愛玲、張恨水、沈從文、徐志摩等的作品很唯美,然而在國破家亡的歷史背景下難免有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感覺。大一統時代上層往往比較曖昧,畢竟張愛玲等人的作品人畜無害,小資們也愛拿他們裝X。小清新們不可能去聊魯迅,女的聊一聊張愛玲,男的聊聊沈從文,這很和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