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杜甫《江村》尾聯為何會流傳有兩個版本?


杜甫的詩風,大家公認是「沉鬱頓挫」,他在中年時期顛簸流離,生活困頓,後來定居成都草堂後,終於有了一段安定的日子,其間,杜甫也有一些輕鬆一點的詩作,比如《春夜喜雨》、《絕句四首》等,還有本文要重點介紹的這首《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來自去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這首詩大體意思如下:

清澈的江水彎彎曲曲繞村流過,夏天村裡也沒什麼事,一切都很幽靜。堂前樑上的燕子自由地飛來飛去,水邊的白鷗很親昵地聚在一起。老妻正畫著棋盤,小兒在製作釣鉤。只要有老朋友提供生活支援,我還有什麼奢求呢?

此詩尾聯,另有一個版本是:「多病所須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但六甲番人認為略顯突兀,「但有故人供祿米」過渡更自然,也符合老杜安定下來的心境。

這首詩創作於杜甫入川定居在成都時,當時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剛建了草堂,日子安穩了,暫無後顧之憂,初夏的田園風光在詩人眼裡開始清幽雅淡起來,所以寫出來的詩漸無沉重感,用字依然質樸無華,但筆意輕鬆,自得其樂,尤其是頷聯和頸聯,鳥在相親相近,人有天倫之樂,充滿了生活情趣。

這首詩前後契合,照應緊湊,第四句的「水中鷗」和第六句的「釣鉤」都對應第一句的「清江」,第三句的「堂上燕」對應第二句的「江村」,第五句的「棋局」對應第二句的「長夏」「事事幽」,而頷聯和頸聯的對仗工整自然,自對又互對,如詩人信手拈來,這些都體現了杜甫寫詩的高超技巧。

至於結尾句,有人認為包藏悲苦之情,這或是受杜甫其他詩影響,其實換位思考,杜甫當時經歷了四五年的顛沛流離,有平穩的生活已是心滿意足了,所以此處當無愁意。《江村》一詩,應是杜甫難得的輕鬆詩作。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這種情況不僅是這首詩存在,在很多詩詞中都存在。就如東坡大叔的,大江東去,也有兩個版本"亂石穿空,驚濤拍岸"與」亂石崩雲,驚濤裂岸「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抄寫有誤,古人寫詩,自然有人少寫傳閱,一傳十,十傳百,就有可能傳錯某個字來,這種情況的例子多指某個單獨的字而言,並不適用於整體。

二,一詩多稿,古人寫詩是經常改動的,當時改,過後再改,一首詩經常會改到面目全非才肯罷休。所以,一首詩具有多個版本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自編結集,也就是說,很多古人會在某一個時段,將自己的作品統一修改,在這個階段,針對之前某些詩句中的不通之處,進行潤色及調整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四、印刷疏漏,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除非是盜版或是劣質印刷,否則不會出現印刷錯誤,古代對詩書的考核是相當嚴謹的。

江村這一首尾聯,現世通用的應當是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因為這句字義更平淡,所以更斷腸,藝術性也更好,哪怕不從藝術角度來看,僅從音律角度,這一句也是頓挫分明。而」多病所須惟藥物」過於淺薄,而且有些略俗,音律上的「惟」和對句的「微」產生了衝突,很不爽。

所以,這一句應當是初稿,甚至是後人印刷時,原稿此處毀掉。或者詩人自以為是時的填加。

以杜公的手段,豈會寫出這樣的句子。

還偏偏煞有其事的弄出兩個版本,隨便吐槽一下古代和現代的那些版本狂,不懂詩心的人永遠也不懂詩!


推薦閱讀:

杜甫《春夜喜雨》中「隨風潛入夜」的下一句是什麼?
精讀《唐詩三百首》063:盛唐五律第一
杜甫《贈衛八處士》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杜甫筆下黃四娘是何許人?
請問「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呢?

TAG:文化 | 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