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將「禁止宦官干政」刻在了鐵牌上,為什麼明代還是出現了閹禍?


朱元璋為防止宦官專權,採取了很多措施,如鑄造「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的鐵牌、宦官不能識字等,但這些措施都被自己的子孫親手打破,而打破時間多在明中前期。所以,個人覺得,這樣的結果,或多或少是朱元璋自己種下苦果。朱元璋在位期間,曾大肆屠殺功臣,為下代繼承人掃平了障礙;分封藩王,並給予一定兵權,穩定政權;廢除丞相,解決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問題。但這些政策都在後來給宦官成長的空間。

朱元璋

因為分藩,新君登基後就不得不面臨削藩問題,而採取了不當的措施,所以就有了靖難之役,在這期間,無論是朱允炆身邊的宦官還是朱棣燕王宮的宦官,都在這場戰役中立有戰功,所以朱棣繼位之後,對部分宦官賜姓名等予以恩寵。

朱元璋大殺功臣,並建立了特務機構,君臣猜忌,而成祖又仿製設立東廠,由宦官提督,並在之後又有憲宗朝的西廠、武宗朝的內行廠等,均為宦官所控制,這就大大增加了宦官的權力。

朱元璋廢除丞相,確實集權於一身,但是加重了皇帝的負擔,如洪武年間,朱元璋平均每天要處理四百多件奏摺,而其後世子孫,就沒有那麼勤奮了,但他們又擔心大臣權力加大和外戚擅權,所以只能依靠宦官,如內閣的票擬制度,尤其是後期的內閣批紅,皇帝往往只批其中一兩件,其餘都依靠宦官(「凡每日奏文書,自御筆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

所以,宦官的權力逐漸增大,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明代也出了很多有名的宦官,而且,明代的宦官並沒有像唐代那樣立新君等,反而是僅僅依靠皇權。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鑒於漢、唐宦官專權的教訓,明確規定宦官只供洒掃侍奉,「不許讀書識字」,「不得兼外臣文武銜」,並鑄鐵牌置於宮內:「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明史卷三0四《宦官傳》序》)。

/英宗朱祁鎮時,王振專權,以致朱祁鎮被蒙古俘虜,差點斷送了大明江山。

明成祖奪位時,宮中的宦官為他提供情報,身邊的宦官隨他作戰,立有戰功。即位後,對宦官更是多所委任,不僅設立由司禮監的太監執掌的東廠,還派宦官出使、監軍、分鎮、專征,並參與各種活動。

到宣德年間,明宣宗更是正式設立內書堂,「選內使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讀書其中」(《明通鑒》卷一九,宣德元年七月)。為了避免皇權的旁落,明宣宗還起用宦官代行批紅權,命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替自己對內閣的票擬進行硃批,「凡每日(章)奏文書,自御筆親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遵照閣中票來字樣,用硃筆楷書批之,間有偏旁偶訛者,亦不妨改正」(劉若愚:《酌中志》卷一六《內府衙門職掌》)。

宣宗沒有想到的是,到了他兒子英宗朱祁鎮時,王振專權,以致朱祁鎮被蒙古俘虜,差點斷送了大明江山。

王振是蔚州人,本來是讀書人,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成功概率太小。於是便自閹入宮,成為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王振入宮後,因為讀書識字,宣宗皇帝很喜歡他,讓他服侍皇太子。英宗即位後,掌司禮監,英宗稱他為先生。

結果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進攻大同。王振鼓動皇帝親征。英宗那時候年方二十三歲,不僅毫無作戰經驗,而且不曾出過京師的城門。結果在土木堡被包圍,王振陣亡,英宗本人被俘。

在那後來有權的大太監就更多了。


東漢、唐朝、明朝三朝是「宦官干政」比較嚴重的時期,畢竟明朝屬於三朝中的最後朝代,前兩朝的經驗教訓給了明朝一些好處:大明宦官勢力始終被皇帝控制,沒有出現漢唐那樣的大權旁落、性命受到威脅的危險局面。

朱元璋嚴防宦官,朱棣卻對宦官放權,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皇帝總希望一股獨大。

(1)朱棣和朱元璋都對「皇權一股獨大」有不切實際地迷戀

元朝宦官亂政的教訓使其有了前車之鑒的心理,再加上,朱元璋作為草根出身,對於宦官本身的「厭惡」也讓其看不上宦官。由此,嚴禁宦官干政。

朱元璋大殺天下,不僅僅只是開國功勛、文武官員,就是對不聽話的普通百姓也是如此。關於「剷頭會」的記錄就是明證。朱元璋對於「一言堂」有著深切的迷戀。

但朱元璋殺了那麼多的人,最終只好採用普通百姓最信任的「血統」來維繫天下,不想卻步了西漢、西晉的後塵,導致「藩王勢大」。

朱棣靖難之變後,同樣有對皇權「一股獨大」的「迷戀」。朱棣對文武官員同樣不信任,由此放出宦官用以制衡文武官員。

(2)任何人只要是群居動物都需要制衡的,皇權也一樣,但對於權力擁有者往往忘記這一點,「自我膨脹」地朱棣將宦官拉了出來

朱元璋採用的方式比較野蠻——屠戮。

朱棣採用的則是「宦官制衡」,朱棣之所以沒有選擇屠戮,主要是朱棣手下的文武不像朱元璋手下那幫悍將一樣桀驁不馴,而是懂得進退。朱棣和朱元璋一樣也封了35人爵位:兩公、十六侯、十七伯。這些人在朱棣面前都比較老實。

朱棣同樣不放心,用「鎮守太監」監視武將,用錦衣衛監視文臣。結果,錦衣衛勢力過大,朱棣創立東廠再去制衡錦衣衛。

正是朱棣創立「廠衛制度」,日後宦官勢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宣宗皇帝繼位後,宦官勢力正式全面開花。

明朝先後出現了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四大宦官勢力,魏忠賢的閹禍更是直接導致明亡。


朱元璋定下「禁止宦官干政」,並刻在了鐵牌上,但是縱觀整個明代,宦官專權現象極為嚴重,其實這和他自己有莫大關係。

朱元璋定下「禁止宦官干政」原因就不多述,前朝多發生宦官干政,甚至勾結大臣,引發政局動蕩,於是定下此祖訓。

朱元璋坐上龍椅之後,實行中央集權制,「收天下之權以歸一人」。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身體好,有精力、有能力,也有想法管理好國家,同時他的權力慾望也很重,把丞相這一職位廢除了。所以他把權利都收回來,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處理,當然他也很勤奮。在明朝歷代皇帝中,朱元璋應該算是很勤奮的了。但是如果不勤奮他也處理不完那麼多事情。

此時,因為過度集權,就算他再勤奮,也難以完成那麼多任務的,加之對臣宿將,甚至自己的親戚都猜疑,朱元璋這時候已經不得將宦官作為心腹。不過朱元璋很牛逼,那些太監都是為他做事的,不敢怎麼樣。但這也為後面的皇帝作了借鑒——那就是不讓宦官干政,但是可以讓宦官幫自己去做些事情。如人們玩笑所說,上面來的領導,「見官大三級」,朱元璋能控制得住這些太監,不代表後面他的子孫能控制得住這些「大三級」的領導。所以前面說這和他自己有很大關係。

朱棣搶奪建文帝的皇位,民間有很多人有異議,加上一直尋找建文帝下落,故此他設置東廠,讓鄭和下西洋尋找。其實這時候東廠也有很大權利了,但是朱棣也是一個很牛逼的人,所以他可以牢牢控制住整個場面,還好鄭是個好太監,沒做壞事。

再到後面的皇帝,貪玩、事業心不強,要不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前面說過,朱元璋、朱棣都集權,但是事情總是要人做,天天和皇帝滾打在一起的太監們,不像士大夫那麼清高,又會溜須拍馬,皇帝更喜歡他們,慢慢地,他們開始掌權。同時士大夫看不起太監,太監因為自身生理缺陷也有自卑心理,於是也慢慢聯合起來搞士大夫。(當然把士大夫整下去了他們也內鬥)。

而在這些太監之中,第一個起來的就是朱祁鎮時候的王振,當王振權力越來越大時,怎麼看「禁止宦官干政」越看越不順眼,太祖高皇帝御制的鐵牌,讓他很不爽,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假傳聖旨將鐵牌毀了。

後來,王振又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瓦剌,王振帶著幾十萬大軍,看到也先就跑,逃跑也要裝逼,還想回家鄉炫耀,臨時想起來這麼多人馬到家鄉,會把自己家的莊稼踩踏了,又掉頭,結果大敗,堂堂大明皇帝朱祁鎮被俘虜,王振被殺。

之後,于謙在北京臨時組建軍隊抵抗,故有「北京保衛戰」,保住了明朝,朱祁鎮弟弟朱祁鈺即為,後來朱祁鎮居然回國了複位,聽從徐有貞等人之意殺害了于謙。

雖然朱祁鎮當過幾年俘虜二度複位後,晚年做了點利國利民的事。但正是朱祁鎮,讓太監權傾朝野,砸掉了「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害自己被俘,殺害了「北京保衛戰」的于謙。


朱元璋將禁止宦官干政的規矩刻在鐵牌上,明朝還是出現了很多有名的太監,看來老朱定的規矩如同放屁,根本沒有起作用。

真的嗎?

明朝有很多有名的的太監,鄭和,劉瑾,魏忠賢,王振等等,拜電視劇電影所賜,對明朝的很多太監我們都耳熟能詳。

而很多太監在明朝也盛極一時,不可一世,比方說王振全盛時被朝臣尊稱為翁父,魏忠賢更是被很多官員認為乾爹,全國建生祠,百官稱其為九千歲,和皇帝老兒就差一千歲。

看來明朝的太監真的權勢熏陶,老祖宗朱元璋定的限制太監的規矩沒有起效。

但是事實呢?

和皇帝只差一千歲的魏忠賢被新上任的崇禎分分鐘乾死,毫無還手之力。

而崇禎只是一個毫無任何根基的外來藩王,魏忠賢在朝廷經營了許多年,黨羽遍天下乾兒滿朝廷依舊被崇禎像捏臭蟲一樣捏死了。

說好的權勢熏天呢?

看看人唐朝的宦官雖然不像明朝太監有什麼八虎,九千歲等虛頭巴腦的名頭,人家可是真的牛啊,毒殺皇上,屠戮大臣,讓皇帝管自己叫爹,唐朝的太監才真正當得為禍這倆字。

李世民的後代在太監手下吃足了苦頭。

明朝太監呢,看似威風,不過是皇帝家的一條看門狗而已,皇帝要收稅,皇帝要制衡外臣都會把這條狗拉出來,吠兩聲,以壯聲勢。因為好用。

如果皇帝忽然覺得這條狗有點討厭了,隨時可以把他一腳踢開,或者宰殺,都是一句話的事兒。

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朱元璋訂的規矩死死限制了太監的權力,看似威風凜凜的明朝公公們只是狐假虎威的紙老虎而已。


朱元璋既得天下,常思定國安民之策,閑來閱史,悉心鑒於往事,以求資於治道。

一日,太祖朱皇帝突然對侍臣暢談讀史感受:

「朕觀《周禮》,閹寺不及百人。後世至逾數千,因用階亂。此曹止可供洒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又言:「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惡者常千百。若用為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則檢束,有功則驕恣。」(《明史》卷74)

朱皇帝對活動在最高權力中心的宦官持有一種天然的警惕,「有內侍事帝最久,微言及政事,立斥之,終其身不召。因定製,內侍毋許識字。」朱皇帝心想,如果宦官不識字,那就好控制了,也不會幹預政事了。不過他還覺得不太放心,如果有子孫不聽老子的話,怎麼辦?

最後他想到了一個不錯的辦法。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令鑄一個鐵牌,上書文曰:「內官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置宮門中。又敕諸司毋得與內官監文移往來。朱皇帝心想,這樣就可以安心了吧。

然而,幾千年的歷史證明,宦官的存在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的,皇帝日理萬機,身邊最貼心的人也許就是宦官了,日久而生信任。朱皇帝心想,這麼聽話又懂規矩的宦官,出去幫我干點傳達命令的小活,沒啥問題的吧。

於是朱皇帝親自打破了自己定下的規矩。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命聶慶童往河州敕諭茶馬,中官奉使行事已自此始。

有了第一次,之後就愈發不可收拾。

《明史》記載:

成祖亦嘗云:「朕一遵太祖訓,無御寶文書,即一軍一民,中官不得擅調發。」有私役應天工匠者,立命錦衣逮治。顧中官四齣,實始永樂時。元年,李興等齎敕勞暹羅國王,此奉使外國之始也。三年命鄭和等率兵二萬,行賞西洋古里、滿剌諸國,此將兵之始也。八年敕王安等監都督譚青等軍,馬靖巡視甘肅,此監軍、巡視之始也。及洪熙元年,以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遂相沿不改。敕王安鎮守甘肅,而各省鎮皆設鎮守矣。

宣德四年特設內書堂,命大學士陳山專授小內使書,而太祖不許識字讀書之制,由此而廢。賜王瑾、金英印記,則與諸密勿大臣同。賜金英、范弘等免死詔,則又無異勛臣之鐵券也。英之王振,憲之汪直,武之劉瑾,熹之魏忠賢,太阿倒握,威福下移。神宗礦稅之使,無一方不罹厥害。其他怙勢薰灼,不可勝紀。而蔭弟、蔭侄、封伯、封公,則撓官制之大者。庄烈帝初翦大憝,中外頌聖。既而鎮守、出征、督餉、坐營等事,無一不命中官為之,而明亦遂亡矣。

這就是明代宦官一步步從幕後默默無聞的小角色走向歷史這齣戲劇之頂峰的過程。朱元璋若在天有靈,看到自己立下的鐵牌,在不到五十年後即被宦官毀棄,繼而出現宦官弄權,上敗朝綱,下禍百姓,大明社稷日漸殆危之景,不知心中做何感受。

制定一項規則容易,想要堅持執行卻不易。對於一項看起來很合理的規定來說,不怕突然的改變,最怕日積月累的緩慢扭曲。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再小的改變,長期積累也會讓一個規則的執行變得無力,甚至是扭曲。明代的宦官專權即是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提三尺劍平定天下,有鑒於漢唐宦官專權之禍,在皇宮門口樹立了一塊三尺高的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用這條鐵打的規矩來警戒後世。

而為什麼明代還是出現了閹禍?

其實是明朝制度引起的,明太祖,天縱奇才,作為太祖,希望將國家之理好,將大權收歸中央,廢除宰相制度,就朱元璋本身而言,這沒有什麼過錯,但是他的子孫卻沒有他這麼勤勞,出現很多奇葩皇帝不幹皇帝的事情,比如木匠。

而當皇帝懈怠於朝政,處理朝政大事,便刺激起了宦官的權利。我們來看看當時明朝宦官的最高層,是一個權力三角形:司禮監——御馬監——東廠。

再看看這幾個職位的職能

司禮監負責批閱奏摺蓋章;御馬監負責統帥大內兵權,外帶還有監軍任務;東廠更是大名鼎鼎,搞情報,做特務,監察百官。

當有能力的宦官、閹人碰上懈怠的皇帝之時,閹禍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而砸碎了朱元璋的「禁止宦官干政」鐵牌的就是第一人宦官干政的王振。王振在朱祁鎮登基後迅速青雲直上,榮升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勢喧囂一時。隨著張太皇太后的過世,王振更加大權獨攬。他甚至干出了一件更加逆天的事,把朱元璋生前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叫人秘密砸碎。這一記重拳,也就宣告了一個政治信號:大明第一個宦官專權的時代開始了。

不過,明朝的宦官專權與唐朝事期的不同,前面的宦官專權是依託與外戚,真正凌駕於皇帝之上,而明朝的宦官專權,是依託於皇帝,屬於「寄生蟲」式的。皇帝可以一紙剝奪宦官的權利。


朱元璋對宦官的令最初來源是,洪武十七年七月朱元璋下的一道敕令:敕內官毋預外事,凡諸司毋與內官監文移往來。

後來朱元璋在講話精神學習讀本中詳細解說道:「為政必先謹內外之防,絕黨比之私,庶得朝廷清明,紀綱振肅。前代人君不鑒於此,縱宦寺與外臣交通,覘視動靜,夤緣為奸,假竊威權以亂國家,其為害非細故也。間有奮發欲去之者,勢不得行,反受其禍,延及善類,漢唐之事深可嘆也。夫仁者治於為亂,知〔智〕者見於未形,朕為此禁,所以戒其未然耳。」

用現代話解釋,就是朱元璋說,宦官不能勾結大臣是非常重要的禁令。前朝多發生宦官勾結大臣甚至領兵大臣,並引發政局動蕩的事,凡大明朱姓皇帝,一定要引以為戒,不可不慎。

從中國歷史上出現第一個皇權專制國家秦開始就飽受宦官專權之苦,趙高亂秦就是第一例,並最終導致秦亡國。到了東漢,以至唐朝,宦官有時竟成了不稱皇帝的掌權皇帝,名義上的皇帝只是傀儡,甚至可以行廢立之事,處死皇帝的也不在少數。

因此到了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就定出了祖訓:太監不能干政。

和朱元璋的其它祖訓一樣,太監不能干政很快就成了一句廢話。

朱元璋是出身草根的皇帝,一生中經過無數苦難,見過各色人情冷暖,加上精力充沛,完全可以一個人搞定政務。

後世子孫就不一樣了,到了朱棣年間,他就作用一批太監為自己服務,最著名就是鄭和,鄭和在靖難時為朱棣立下不少戰功,後來又七下西洋,成為中國航海史上不朽之盛事,千年之傳奇。

再往下走,到了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做皇帝時,身子骨就不太結實,開始把大量的奏摺交由太監幫助處理。為了讓太監能更好的處理政務,還舉辦了太監掃盲文化培訓班,還開展一系列高級課程。

太監不可怕,就怕太監有文化。從此有了文化的太監也就多了一個東西,叫夢想和理想,就想做大事。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王振、汪直、劉瑾、張永、魏忠賢這些死太監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歷史前台的,並真正做到了: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其實太監干政在皇權專制社會是必然產生的,朱元璋也阻擋不了這一趨勢。

在皇權專制社會中,皇帝是國家唯一的主人,擁有國家的一切。皇帝的權力之大,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權力是春藥,只要吃了就容易上癮,就容易得幻想迫害症。慢慢發展下去,就看誰都不順眼,都不可以相信,尤其是那些官僚集團的成員。

這時皇帝就需要一股沒有後台的勢力來平衡官員們的權力,在這方面,後戚和太監是最理想的二股勢力。但在漢朝的政治實踐中,後戚被證明是嚴重影響皇帝權威的一股的勢力,甚至比太監還可怕。於是從東漢起,太監成了皇帝平衡官僚集團的勢力,畢竟陪皇帝一起長大的,好多都是皇帝的發小,比那些不認識不熟悉的大臣們要可信的多。

太監們其實手中也往往沒有什麼大權,他們本身只是皇權的延伸和意志的體現。他們做的大部分事都是皇帝授意或安排的,本質上說並不是太監有多壞,而是皇帝有多壞。

也正因為如此,除掉太監集團是非常容易的事,不管是劉瑾,還是魏忠賢,皇帝信任時可以胡作非為,皇帝一旦不信任了馬上就可以連根剷除。


明代自朱元璋之後,多次發生宮廷政變和宮廷事件,燕王朱棣造反,奪走朱允文的皇帝寶座,曾發生毒殺皇子事件,宮女集體絞殺皇帝事件,宮廷內鬥更是層出不窮,皇帝沒有可以信賴的人,連自己的子女和母親都不能完全信任,因此皇帝自稱孤家寡人。也只有自己身邊的貼身太監可以依賴了,如果對太監太苛刻了,恐怕皇帝在性命都難保!

帝王之術,我們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就是平衡之術,利用一股勢力,制衡另一股勢力。利用宦官制衡朝廷大臣,扶植宦官勢力維護後宮安定和安全,如是,明代設立了「東廠」、「西廠」機構。但由皇帝對宦官過於倚重,缺乏有效制約,過於放縱和專權,造成宦官勢力過於龐大,無法制衡,禍國殃民,危及朝廷政權!


作為最高權力中心,皇帝的視角不可能像百姓一樣,作為皇家子弟,明朝除個別皇帝外都是懂書懂史的,他們明明知道歷史上這麼多宦官專政的事為什麼還要重用宦官呢?無他,唯制衡耳。歷史教材上總寫明清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其實和清朝相比,明代皇帝權力遠遠不及清代皇帝。有明一代,文臣罵皇帝,封駁皇帝旨意的情況屢屢發生,更為重要的是,相當部分文官的節操是碎的,粘都粘不起來的那種,史書也是他們寫的,誰知道掩蓋了多少骯髒事?所以在皇帝眼裡,宦官不是單個的個體,而且一個勢力,能制衡文官的勢力,任何皇帝都不會容忍一個統一的勢力,當朝堂上一片和氣的時候,就意味著皇帝的權力不穩了,這時候,皇帝就必須引入外援,扶植宦官勢力,與文官角力,從而保證自己的地位,這就是明代宦官專政的由來。至於為什麼會有閹禍,那你有沒想過哪個專權的太監有好下場的?都在皇帝的掌控中好吧


推薦閱讀:

你認為明朝亡於魏忠賢,還是亡於東林黨?
朱元璋渡江,順利打下採石,常遇春真的起到很大作用嗎?
朱元璋與冉閔有何異同?
明太祖朱元璋是不是一位明君,能否位列中國歷史十大帝王?

TAG:朱元璋 | 明朝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