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嗎?


我家也是大寶六歲,小寶現在七個多月。有了小寶之後,我對大寶的陪伴明顯減少。爸爸開始全程接力陪伴大寶。每天送他上學,接他放學,陪他做作業,一起吃美食,一起查閱接觸新鮮事物,一起看看搞笑視頻、科普節目......有了二寶,感覺大寶與爸爸的相處越來越好了。大寶對媽媽的陪伴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和珍惜了。最核心的是,大寶喜歡二寶,每天早起、上學、放學、睡前,只要有分離或相見,第一時間跑來親昵的都是弟弟。

想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陪伴是不可缺少的。欲成朋友,必須先了解孩子、陪伴孩子,媽媽也好,爸爸也罷,家裡總要有人陪伴他的成長。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如何誘導?如果孩子的言行有變,變化的原因或根源是什麼?理解了孩子的舉動,更合理的去誘導其成長,你本身就已經是他的朋友了。通常都有很明顯的感知,孩子接觸的事物太多,成長太快,思想豐富的節奏迅速到自己稍有疏忽就跟不上了。對他的成長,我經常都是驚奇的。陪伴,讓我心安;讓孩子幸福;讓我們的成長一起同步。我跟不上的時候,會努力讓寶爸接力。而且我發現,在寶爸接力的這幾個月里,他越來越會教育孩子,越來越會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喜愛了,這對一向木訥的他,真的也改變不少。

想和大寶做朋友,就必須讓大寶加入到自己的活動中來。媽媽照顧弟弟,他也幫忙照顧弟弟,甚至照顧媽媽。大寶一回到家,最操心的就是給弟弟換尿布,給媽媽倒水喝。最有樂趣的是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弟弟,逗弟弟笑。弟弟尿尿,如果他粘了福氣,那才是最歡樂的時光。晚上給弟弟讀書講故事,做弟弟的好榜樣,讓哥哥學習的動力也十足。在照顧弟弟和媽媽的過程中,大寶自己都認為自己長大了,有一種自豪感,而且對二寶是自然的親昵,沒有排斥心理。

想和大寶做朋友,就要照顧他的心理需求。每天,二寶都是六點左右醒來,他一醒我就會先幫他穿衣服,然後讓爺爺抱著二寶,我去陪大寶穿衣洗漱吃早餐;下午只要聽見大寶放學回來的敲門聲,我都會把二寶先交給爺爺,很熱情的去給大寶開門,給他擁抱和親昵,表達對他的情感,有時候也會抱大寶兩分鐘,平衡他的心理;每天睡前,我都抱著二寶一起聽大寶讀書配音,點贊哥哥的進步和對弟弟成長的貢獻。周末的時候,我們會交換陪伴,我儘可能多的陪大寶,爸爸儘可能多的陪二寶。這種交換陪伴,謝卻了我和寶爸身上的疲憊(因為一周下來,我覺得帶二寶累,他覺得帶大寶累,這種交換,讓我們都在與孩子的親昵新鮮中,忘記了疲憊),也平衡了孩子的心理。

也有時候,大寶聲音太大或動作力度太大,會因為影響到弟弟而被批評,他內心也是不平的。這種時候,肯定是要先制止老大的行為,不得已的時候,也會強制。強制之後,給他時間去發泄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讓他自己冷靜下來。一般三五分鐘後,我都會過去抱抱他,拍拍後背,幫他擦乾眼淚,撫摸著頭,給他講述裡面的道理,我們彼此做的不對的地方,然後互相道歉,啟用我們的1、2、3和好模式,繼續做好朋友。

有了二寶以後,大寶周一到周五基本都跟爸爸睡,周六周日我們交換,我摟大寶睡,爸爸摟二寶睡。當然,周末交換的前提是本周表現良好,無發脾氣或不合理哭鬧情況發生的。如果本周大寶有驚喜分享,也會臨時調整,獎勵他跟媽媽睡。大寶自己也很懂事,有時候會主動說,讓爸爸媽媽都去陪弟弟,自己一個人睡就行。不管是誰陪大寶,睡前我們都固定有交流時間,可以講一天里最有趣最美好或最有問題的事情,也可以一起講講笑話看看搞笑視頻。

大寶是小吃貨,吃啥啥香,看見美食管不住自己的節奏。當然,孩子嘛,愛玩也是必須噠。周末一般會有小聚會,小聚會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多幾個發小,周末好好放鬆玩一玩,同時我給他們做點美食,改善生活。因為通常我們是三家或四家一起聚,所以聚會期間,我也是最幸福的被照顧對象。這種聚會,每周都是孩子的小期待。大周末,早早的起床等待著。這種聚會,也讓我們更具童心,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陪伴孩子,真正做孩子們的好朋友,讓孩子喜歡與成人做朋友。他們口中的叔叔阿姨,都是他們最親近的人,可以一起玩一起樂的人。

有了二寶,大寶更有愛心了,更懂得照顧人替人思考了,也更有責任感了。偶爾的矛盾,也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插曲。矛盾之後的情感處理,讓我們更親昵,也學會更多的相處之道。有了二寶,對大寶的陪伴是少了,但始終會有。有了二寶,對大寶的耐心會偶有變化,但時常提醒自己,要更有耐心,在耐心上修鍊。陪伴孩子成長,一直都是我最熱衷的事業。看著孩子們成長,愛由心生!


當然可以!想要跟孩子做朋友,不妨先想想朋友之間的交往需要具備什麼。

平等

在中國幾千年來的家庭教育中,子女都是被動接受。而在現代教育中,請家長們蹲下來講話,也就是和孩子平等相處,共同遵守平等的交往原則。比如,大家都要信守自己的承諾,父母在處理問題不當時,也應向孩子及時道歉;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要一味居高臨下地批評指責,引導他們學會認錯。

尊重

尊重就是彼此都握有一定的決定權,比如全家外出就餐或者處理其他家庭事務時,可以問問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對於孩子自我認知下的喜好和行為,不要過度干涉,當然也不能無原則遷就,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

交流

和孩子交流先要學會傾聽,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正確的想法要及時給予鼓勵支持,而一些不當的想法,則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說服引導。而交流最重要的是真誠,能客觀地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感受什麼以及做什麼,然後真誠向孩子敞開你的思想和感受。

信任

信任是朋友相處的基礎,和孩子交朋友自然也不例外。在給孩子規定適當的原則後,要對孩子產生信任,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這種信任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彼此的連結。

說到底父母還是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發展。因為剔除父母的角色,完善自我人格也是每個人的畢生課題。人格越健康越獨立,才會越真實越溫柔,才有能力去施與友善和關愛,才可以勝任父母的角色,與孩子建立起穩固而幸福的親子關係。

【有養,首個專註於父母教育的內容平台】


我們家也是兩個,大的七歲,小的兩歲,曾經有段時間,我們也是各種訓斥,各種雞飛狗跳。現在我們進行了調整,有很大的變化,希望可以給你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對老大要包容。有了老二,老大從內心會覺得自己失寵了,他會用各種方式來引起家人的注意。所以不要單純看他調皮就吵、罵、甚至體罰,要多和老大溝通,了解他內心真實的想法。比如我們現在就是平時老大和爸爸睡,周末我帶兩個一起睡。還比如拿本書陪著老大寫作業。有時候也抱一抱,和他玩一些遊戲。這樣老大覺得父母對他的愛並沒有減少,他會慢慢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其次對老二要約束。不要因為老二是小的,老大就要處處讓著他,這是不公平的。要在老大和老二中間建立規範,比如自己的玩具自己保管,可以換著玩,可以一起玩。吃的東西可以自己選,選不一樣的可以分別品嘗,要讓他們學會分享,學會謙讓,學會為對方著想。

第三是不要想當然。很多時候我們吵孩子,是覺得應該懂的事情他不懂,應該會做的事情他不會。至於什麼他懂,什麼他會,都是我們想當然的想法,並不一定代表孩子真實的水平。比如我們孩子每天回家要玩,不寫作業。開始我們就是訓斥,認為這是學生的基本義務。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溝通才發現,孩子不是認識不到,而是沒有時間管理的觀念,自控能力也比較差。所以,我們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督促他執行,同時製作了一些圖片和提示語,貼在醒目的地方,幫助孩子增強自控力。

第四是求同存異重在同。家庭教育重在形成合力,效果才明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但是對待孩子,必須一家人統一觀念,在日常的生活安排中,求大同。如果覺得需要調整,那麼過段時間再調整。不要你這樣,我那樣,孩子無所適從,大人也心煩意亂。

想和孩子交朋友,要能夠「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愛心和包容。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老大老二都進步很大,我們也對他們的變化及時進行鼓勵。孩子進進步了,家庭氛圍自然就變得融洽起來。


我兒子現在7歲半,我和他相互就和朋友一樣,每天他寫作業,我在傍邊看書,寫完作業我們一起玩,偶爾我們也會像孩子一樣一起捉迷藏,那是他最開心的事情了。

他平時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和遇到的問題都會和我講,和他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怎麼講,爸爸覺得很奇怪:為什他和你聊天,不和我聊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兒子每次給我講學校的事情時,我會耐心傾聽,我不會當時給他意見和建議。我還會呼應和共情他的感受。

當然,做到這些對我們大人來說,有時還是比較難的,因為孩子很多時候有他的想法,他不可能也不會像我們想像得那麼「乖」,難免會鬧小情緒,那個時候連朋友都沒的做,而作為大人的我們還需要在尊重,平等,堅定的態度和他相處。

第一.尊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有意見不統一時,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第二.平等,不要把孩子真的當孩子看,孩子和大人相比:觀察能力強,適應能力強,不要總是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談話,不要覺得大人強壓和控制孩子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總是這麼想,孩子不願意和你做朋友;

第三.堅定,和孩子說事,一定要溫和而堅定,這個卻很難,有時溫和了就顯得不堅定,有時堅定了,就體現不出溫柔了,所以,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和經驗,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七歲男孩的媽媽,我用親身經歷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我的頭條號:宇軒媽育兒,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你評論,點贊,轉發。


當然能呀。很多家長總是苦著臉訴說,孩子總也不理我,很多時候你叫他很多遍,他就像沒聽到一樣,甚至還會頂撞你,可這是為什麼,孩子應該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第一,我們平時應該學會全身關注的傾聽,傾聽孩子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第二,我們必須要有耐心,等孩子把問題表達清楚,不要急於打斷他。

第三,孩子和別的孩子發生爭執,不能一味的讓孩子謙讓或批評。

第四,我們要用彼此比較喜歡的方式來回應孩子的感受,讓他感到在你這裡能尋求到幫助。

我想如果你能做到這些,孩子一定能把你當成朋友的,你們相處的會非常愉快的。


當然可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有自己的想法,看法,這很正常。而且,不可避免地,這與父母的想法,看法,做法有所不同。我們應該儘力去理解孩子。

當然,這並不是說,由著孩子來,他/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想法,做法可能還不夠成熟。這時候就需要父母來指導。畢竟,父母經歷的要多一些,經驗要多一些。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強制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要仔細聽聽孩子的想法,在他們的意見的基礎上加以完善,我們要一路保駕護航,讓孩子健康成長。


在懷孕的時候,我就在勾勒以後和孩子相處的模式。期待最好的狀態就是,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我的美好願望被啪啪打臉。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在面對孩子有時任性、調皮的時候,和風細雨,以朋友的身份是不解決問題的。

我覺得,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要讓孩子有敬畏感,在未成年階段,不要企圖和孩子交朋友。

所謂的教育專家會提出現代家長,和孩子平等相處。這種願望是美好的,但並不可行,屬於紙上談兵。

最後強調我的觀點:在孩子未成年階段,不要企圖和孩子交朋友。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尊重孩子,在必要時刻,還是要嚴加管教。孩子敬重父母,不做逆子。


在我們有了孩子和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幫助我們再次成長,讓我們有了新的視角重新來審視很多東西,讓我們能夠更深刻的理解父母的辛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孩子不僅僅是孩子還是我們的貴人。

如果我們不把孩子當朋友,而是把和孩子的關係對立起來,那麼不難想像,孩子遇到問題不願意向我們傾訴和尋求幫助,到了青春期我們和孩子就是生活在一個家裡的陌生人。相信我描述的這種場景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吧。

既然想把孩子當朋友就應當尊重他,建立平等的關係,尋找合適的溝通渠道,有共同的愛好或社交。有人可能會問那這樣家長還有威信嗎?我想威信和平等是不矛盾的,是朋友不代表不用遵守規矩,是朋友更不代表完全沒有底線。

你的提問中說道有了二寶之後和大寶的關係開始變得緊張起來,是不是也要好好的審視一下自己的做法:要二寶之前徵得大寶的同意了嗎?有了二寶之後大寶覺得自己被忽略了嗎?有告訴大寶淘寶現在非常的弱小需要家長額外的關注嗎?有人大寶參與的二寶的養育過程當中嗎?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和孩子交朋友,如果在二寶的過程當中傷了大寶的心,想想看你和朋友出現矛盾的時候是怎樣挽回的?用你的誠意去贏得你的大寶吧。


推薦閱讀:

幫助孩子跟同齡人教朋友的方法二,成為受歡迎的客人
男朋友情話滿分是什麼體驗?
我還是很想把ta裝進心裡,放在原來位置。
小次郎,明天見!
借錢給自己的朋友,都已經一年多了這個錢該不該要,怎麼要?

TAG:朋友 | 家庭教育 | 育兒 | 育兒錦囊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