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乾雞應該蒸熟還是煮熟?
通常是蒸熟的效果比煮熟的效果好,當然也用用風雞來燉湯、燉菜的。
風雞:是用健康的活雞宰殺後取出內臟,腌制,風乾加工而成的製品。
【 產 地 】產地很多,以河南、湖南、雲南為主。
【 產 季 】冬季,一般在農曆小雪以後加工.。
【種 類】按產地分有河南固始風雞、湖南泥風雞、雲南封雞等。按其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光風雞、帶毛風雞和泥風雞三類。
【特徵特點】加工時間一般在農曆小雪以後,此時有氣候乾燥,微生物不易侵襲,製品有腊味。風雞因種類不同,製作方法也有一定差異。風雞製作大多不退毛,減少微生物入侵機會,而且集腌制和干制於一體,風味獨特,有利於保存,一般可保存6個月。
【烹調用途】風雞味鮮香,肉嫩可口,可烹制加工冷盤,也可經蒸、炒、燉、煮等製作成熱菜。
【品質鑒選】風雞的質量以膘肥肉厚、羽毛整潔、有光澤、肉有彈性、無霉變蟲傷、無異味者為佳。
【注意事項】 風雞的加工應選在農曆臘月,此時氣候乾燥,氣溫低,微生物不易侵襲,同時還可以產生臘香味。
【保鮮方法】陰涼、通風、潔凈處懸掛或冷藏。
風乾雞是冬天裡最豐富的一款腊味食材,各地有不同的製作方法,也就有了很多的烹飪吃法。
先說風乾雞的製作,主要有兩種方法:①最正宗的風乾雞,殺了出血,從屁股開口,掏出內臟,在腹腔內抹滿花椒鹽,塞進蔥姜,掛在通風處自然風乾;②最大量的風乾雞製作是臘製法。殺了去毛去內臟,抹鹽腌制三天,掛到通風處自然晾乾。
再說烹飪。不論蒸著吃還是煮著吃,都要事先的泡水回軟,正宗的風乾雞還要去毛。蒸熟吃就很簡單,泡軟洗凈後斬剁成塊,碼放盤子里,待蒸鍋水開上汽後放進蓋嚴,大火30就好了。吃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配蘸料就著吃。這道菜最是適合品酒,雞肉細撕慢嚼,美酒小抿漫咽,都是品味,酒醇肉香,相得益彰。一頓下來,人生百味都能品得出來。
煮著吃也是簡單,和清燉雞一樣的做法。斬剁寸塊,涼水入鍋,雞和水1:1.5的比例,加蔥姜甜酒,大火燒開,撇凈浮沫,轉小火一小時關火。起鍋時給點香蔥段提味點綴裝盆上桌。這道菜既有著燉雞的鮮香,又有著臘雞的淳香,再要加入山藥、菌類等新鮮山貨一起燉,那就是人間絕味。普濟在上海期間,最是喜歡做這道菜。
風乾雞蒸熟和煮熟都很好吃,各有特色。普濟要提示的是,雞的品種是關鍵,最好的是一歲的本地土公雞,最差也要三黃雞。不管是你自己風乾還是市場買,可要挑選好了,否則到時做來不好吃就別怪沒提醒。
風乾雞不宜煮熟吃,而應該蒸熟吃,這樣才能保持原汁原味!!!
蒸熟的做法:
1.將風乾雞浸泡在溫水中4~6小時,然後反覆清洗幾遍以去除多餘鹽分。
2.洗好的風乾雞去除頭和屁股,剩下的斬成塊。
3.裝盤。4.放入蒸鍋中,上汽後繼續蒸25~35分鐘。5.大蔥適量切絲,大蒜少許切末,備用。6.將蒸好的雞塊拿出。7.撒上大蔥絲和大蒜末。
8.鍋中放少許油,煎至微微冒煙後淋在雞塊上即可。芒果君爺爺:北風凜冽,腌制風乾雞正當時,臘香四溢,配方送你
風乾雞
文/芒果君爺爺
製作/芒果君奶奶
風乾雞
出荊州古城小北門,沿著207國道北行三十公里,映入眼帘的是公路兩側懸掛著風乾的臘雞。萬千臘雞井然有序沐浴著冬日陽光。置身於斯,尤似進入風乾雞的世界,空氣中飄逸著濃濃的陣陣臘香,好一個天然生曬,自然風乾的腊味集散地。
此地,正是荊楚大地的門戶荊門市十里鋪鎮。
十里鋪鎮,綿延千里的207國道由北向南穿鎮而過。舊漢宜線從東至西與207交匯,南來北往,東進西出,十里鋪成為繁忙的公路交通樞紐。
三十年前,十里鋪尚無風乾雞懸街售賣,但十里鋪的名氣之響,讓過往司機無不膽顫。該鎮以交通設卡、嚴管重罰而令人驚悚。十數年前,還有隱匿雷達悄然窺視著行駛中的車輛,叫你防不勝防。當然,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
如今十里鋪鎮更加興盛繁榮,小鎮南端儼然已成風乾雞集散中心,風乾雞亦做為荊門特色腌臘製品走向全國。
老闆正在檢視產品質量
風乾雞,荊州稱謂「臘雞子」。每逢冬臘月間,謀得閹割的肥碩公雞,宰殺後用鹽、花椒腌制至鹽水浸入肌里,爾後掛在通風向陽處晾曬數日,始成臘雞。
風乾雞產業首創者
荊門十里鋪的風乾雞,在選料上有所不同。閹雞量少價昂,也不可多得,量產臘雞不易實現。未閹雞公腌制,晒成一把枯殼。江漢平原散養母雞體型玲瓏,且是土雞蛋的來源,價格堅挺喲。那種圈養不足六十日就應市的龐大肉雞,水分滿布軀體,彈之水將溢出,此等鬆散無韌肉雞,用重鹽漬其肌體,富含充裕的水分定會沒過雞身,故萬萬不可用來腌制。
二十多年前,山西、河北運送蛋雞的重卡經207國道由北向南,十里鋪就是他們駐車歇息的驛站。從車上揪下幾隻蒼老的蛋雞,讓湖北的鄉廚隨意燒鹵,喝點小酒,一掃長途奔勞的風塵。誰曾想到,數年後,車載滿籠的癩禿雞羽就是當今如日中天的風乾雞。
蛋雞雖然終身不出雞舍,圏養至逼仄的空間以混合飼料為食,黑夜亮燈模擬白晝,蛋雞受盡欺滿,日日產蛋不滯。飼養經年,勞累生產,肉質十分粗老。就是這粗老的母雞,經過鹽漬之後,竟嬗變成奇香豐腴的臘香佳肴。十里鋪人敏銳的捕捉商機,選擇蛋雞為臘雞食材,價格低廉,原料充足,化甩貨為美食,十里鋪敢為人先,實在是可圈可點。
產蛋至衰的圈養母雞腌制臘雞,以北風吹拂至水分乾涸,利用冬陽昭干其身,風乾的臘雞棗紅的肌體透著黃燦燦的皮下油脂,其色其味真是有口皆碑。
風乾雞做法不繁,蛋雞宰殺後取出內臟,從胸腔用刀輕劈至雞脊,使其分開,腌前勿洗。
芒果君奶奶正在製作風乾雞
用4%的食鹽拌上花椒均勻摸在雞身上,盛入瓦器之中,讓其靜靜腌制。二天之後,鹽水微溢,此時,需翻轉雞身以達到均衡的目的。
五天之後,雞身色澤灰白,鹽水大量滲出,腌制宣告結束。晾曬前可用溫水稍微沖淋表面鹽漬,防範天氣濕度大時表皮吐水和乾燥時食鹽結晶。倘腌好之日時逢陰雨,續腌勿洗。
腌制的臘貨用水清洗,的確有違自古以來的舊俗,「腌臘沾水變質」傳承千年,人們深信不疑。我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破壞了嚴苛的古訓,勇越雷池,也並未造成變質的惡果,反而促使腌品乾燥迅速,表皮光潔。看來,摒棄抱殘守缺的落後觀念,很有必要。
沖淋的母雞迅快移至戶外,藉助北風和陽光風乾,若晾曬時北風微拂且有陽光,當日可見雞身黃燦中隱透紅潤,足以令人欣喜滿足。
三五個睛和的日子過後,風乾的臘雞身干色亮,清洗後隔水蒸煮,真正的臘香滿堂。
不論蒸著吃還是煮著吃,都要事先的泡水回軟,正宗的風乾雞還要去毛。蒸熟吃就很簡單,泡軟洗凈後斬剁成塊,碼放盤子里,待蒸鍋水開上汽後放進蓋嚴,大火30就好了。吃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配蘸料就著吃。這道菜最是適合品酒,雞肉細撕慢嚼,美酒小抿漫咽,都是品味,酒醇肉香,相得益彰。一頓下來,人生百味都能品得出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ceb0009113cceaf2442", "vname": "", "vid": "v02019f50000bdbbi7a0ifkv1vh78l10",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9ceb0009113cceaf2442",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9ceb0009113cceaf2442",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31.067,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278736}, "ultra": {"duration": 31.067,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2453430}, "normal": {"duration": 31.067,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958604}}, "md5": "00c31ec614531dc46a34ed18763cf433", "duration": 31.067, "file_sign": "00c31ec614531dc46a34ed18763cf433", "thumb_uri": "9ceb0009113cceaf2442", "vu": "v02019f50000bdbbi7a0ifkv1vh78l10"} --}
我是湖北襄陽的,每年到了冬天,我也會親自製作幾隻風乾雞。
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把雞宰殺後,洗乾淨,然後抹上鹽,腌制一夜,第二天拿出來晾,一直晾乾就好了。
吃的時候一般在春節,或者放到來年春天來吃。
蒸的和煮的兩種做法我們這裡都做,個人偏向於煮來吃。不為別的就為喝那個煮來的湯,白嫩鮮美。
把風乾雞清洗後,泡一泡,在鍋裡面過個水,然後加入生薑、花椒,其他的調料就不要了,放點白蘿蔔或者山藥,燉上兩個小時,出鍋時放點蔥花,非常簡單的方法,味道特別好,湯白白的有一點臘香味在裡面,雞肉也比新鮮的有嚼勁一些,每年冬天都會多做幾隻,來天春天好吃。寫著口水都快下來了,你們也可以嘗試下哦!
我做過好幾年的風乾??,都是自備年貨。我認為應洗凈後用寬湯煮之,邊煮邊打去浮沫,還原雞肉一點水份才好吃,如蒸食就會顯得雞肉過份柴(干)、就會過咸,且有灰塵不易除掉。
一般風乾雞應該蒸了吃,但是鹽度很高,風乾雞都抹了鹽腌制了的,蒸之前應該整雞在水裡稍微泡一下,解一下鹽,然後切塊上盤蒸,再製作調料沾水,沾著吃就很美味!
推薦閱讀:
※南方最講究的糕餅,廣東人的好主意!
※沒有雪糕機都能做的:芒果粒粒雪糕
※冰淇淋加盟哪家好?芭貝淇冰淇淋怎麼加盟的呢?
※烘焙,做了戚風、芝士和披薩,表皮都糊了,並且是放進去10分鐘左右就上色,開裂了。這是為什麼呢?
※麵條吃多了好不好?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