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做筆記有效率?
一.為什麼要進行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的三個作用,理解全書的框架、掌握書中的重點,引發思考和應用。
二. 讀書筆記有哪些形式?
對應以上的三個作用,讀書筆記的形式有三種:
1. 框架式筆記,旨在理解全書的結構;
手寫:九宮格筆記法或者Killer reading 筆記法 電腦:思維導圖或腦圖
主要應用在快速閱讀後的筆記
2. 摘錄式筆記(即知識卡片),針對書中的概念,金句,圖表的記錄和思考;
手寫:抄摘原文+標明出處(頁碼/書名/日期)+思考
電腦:蘿蔔書摘或用信息圖做的知識卡片
主要應用在深度閱讀時的筆記
3. 思考式筆記(即書評形式),看完全書後的收穫心得或以後的應用實踐計劃。
三.如何做讀書筆記?
1.閱讀開始前,在筆記本寫下至多3個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
2. 閱讀預覽時,用熒光筆寫下標記(如下圖)並折頁;波浪線,代表重點內容;長直線,代表關鍵詞;笑臉,代表金句;?,代表疑問;橢圓,代表不確定,需要查證。
3.閱讀跳讀時,將關鍵詞(大約16-33個)填入表格上;
4.完成閱讀後,手寫或者用電腦畫一張全書結構的思維導圖筆記,構建框架;
5.復盤時,將書中標記的重點概念或者金句進行摘錄,製作知識卡片;
6.複習時,可以寫一篇大概500字左右的讀書心得筆記。
最後,將所有的讀書筆記歸類整理,形成知識體系文件,方便日後複習或應用檢索。
就這樣,完成了一次高效的讀書筆記啦。
我是提倡系統學習的Kim記,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
感謝邀請,下面介紹幾種記筆記的方法。
一,SQ3R法
1、觀察(survey)
先快速瀏覽文章的結構、中心思想和結論。
2、提問(question)
問自己「文章的重點是什麼」,試著把標題變成一個問題,並寫下來。
3、閱讀(read)
先不做筆記,帶著剛剛寫的問題,集中精力閱讀文章,在關鍵處做記號。
4、重讀(recall)
重讀之前對做記號的部分,邊讀邊做重點、概念、觀點等,以及相關的書目資料。
5、重整(review)
重複前三個步驟,檢查是否有遺漏,並寫下讀文章的心得、想法或問題。
二、康奈爾筆記法(5R筆記法)
準備
將筆記本分兩欄:主欄在右側,副欄在左側;主欄寬度約為副欄的2倍,在頁面下方留出5至6行左右的空白區域。
1、記錄(record)
將講課的內容住址快速記錄在主欄,盡量不要是用過長的句子,長的句子最好簡寫。
2、簡化(reduce)
下課後,儘快補完主欄簡寫的內容,然後抓取重點,用關鍵詞,簡短標題、摘要等方式寫在副欄中。
3.背誦(recite)
遮住主欄的內容,只看副欄的內容,講出講課的內容。
4、思考(reflect)
將聽課的感想、思考和感悟、意見等下再下方空白區域作為總結欄。
5、複習(review)
每周花10-20分鐘左右快速複習筆記,主要看總結欄和副欄,實在記不起的時候再看主欄。
三、X mark標記法
在筆記本上畫一個X記號,這樣就分出了四塊空間,然後按順時針方向在4塊空間內依次填寫上「主題」,「相關信息」,「日」,「月」,方便以後翻閱閱讀時快速索引、定位相關信息。
四、符號記錄法
符號記錄法就是在課本、參考書原文的旁邊加上各種符號,如直線、雙線、黑點、圓圈、曲線、箭頭、紅線、藍線、三角、方框、著重號、驚嘆號、問號等等,便於找出重點,加深印象,或提出質疑。什麼符號代表什麼意思,你可以自己掌握,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較穩定的符號系統。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自學筆記和預習筆記。在操作時你應注意以下一些準則:
1.讀完後再做記號。在你還沒有把整個段落或有標題的部分讀完並停下來思考之前,不要在課本上做記號。在閱讀的時候,你要分清作者是在講一個新的概念,還是只是用不同的詞語說明同樣的概念,你只有等讀完這一段落或部分以後,才能回過頭來看出那些重複的內容。這樣做可使你不至於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彷彿很重要的東西。
2.要非常善於選擇。你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項目下劃線或草草寫上許多項目,這樣會使記憶負擔過重,並迫使你同一時刻從幾個方面來思考問題,也加重你的思維負擔。你要少做些記號,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複習時又只好將整頁內容通讀一遍。
3.用自己的話。頁邊空白處簡短的筆記應該用你自己的話來寫,這是因為自己的話代表你自己的思想,以後這些話會成為這一頁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簡潔。在一些雖簡短但是有意義的短語下劃線,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劃線,頁邊空白處的筆記要簡明扼要。它們會在你的記憶里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在你背誦和複習的時候用起來更可得心應手。
5.迅速。你不可能一整天的時間都用來做記號。你先要閱讀,再回過頭來大略地複習一遍,並迅速做下記號,然後學習這一章的下一部分內容。
6.整齊。你作的符號要盡量整齊,而不要胡寫亂畫,否則會影響你以後的複習和應運。當你以後複習的時候,整齊的記號會鼓勵你不斷學習,並可以節省時間,因為整齊的記號便於你迅速回憶當初學習時的情景,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領悟書中的思想。
許多人工作之後沒有記筆記的習慣,記筆記的話也僅僅是上司安排的工作日誌。記筆記只是一種形式,卻從來沒想過如何通過記筆記的方法來提高自己。
問題出自當前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要想解決問題,就要掌握解決問題的邏輯。通過記筆記的方式,來形成大腦關於邏輯思維的「肌肉記憶」。這才是筆記的最終目的。
關於如何通過筆記來提高自己,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找出問題找出問題核心非常關鍵,許多人在接到上司的工作之後。不管不問,直接開始收集信息、分析數據。倒不是說這樣不好,但是相比努力工作,正確的前進方向更加重要。
所以在面對問題時,別急著幹活。先用具體的辭彙描述這個問題,想清楚問題出現的現實背景以及上司為何會提出這個問題。除了自己琢磨以外,跟上級的及時溝通也非常重要。
因為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問題的核心是什麼。他們只是發現這個環節存在問題,所以上下級互相溝通非常重要。
第二步,建立假設在搞清楚問題核心之後,在開始收集信息、分析數據。在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提出導致該問題出現的可能原因。
在職場上,經驗豐富的老手和新手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老手面對同樣的問題,能夠大致猜出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而新手由於經驗少,所以要想解決問題要麼去不斷試錯,要麼去問老手。
所以,在分析完信息和數據之後。在筆記本上列出來可能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之所以要列出來,是因為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遺漏。
第三步,驗證假設在列出幾個原因之後,就要開始驗證我們的假設是否成立成立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問題去追問。好的提問是為層層遞進的,目的是探究問題的和信心。
出了提問以外,還要把答案記錄下來。提問的原則要符合MECE,也就是互相獨立,完全窮盡。
第四步,取得成果職場上的進步速度,除了解決問題的邏輯以外,還要看你會不會將具體的經驗內化升華成為可遷移的能力和知識。
在完成一項工作之後,回顧自己的筆記,通過金字塔結構將經驗升華成為能力和知識,這樣才是記筆記的最終目的。
記筆記並不是為了記錄重要的內容,而是通過記筆記來倒逼我們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努力工作並不是我們的目標,目標應該是做到不可替代。
在告訴你怎麼做筆記有效率之前,咱們先回想下,傳統筆記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記過筆記,從學生時代做課堂筆記,到上班之後做會議記錄。但是很少有人會認真翻看以前的筆記。一個原因是不想看,還有一個原因是看不懂。雖然當時筆記寫得很認真,但再回頭看的時候,完全想像不出當時的畫面和記錄這些的目的,也梳理不出重點和內容間的關聯。傳統筆記就是單向地記錄流水賬似的信息的堆砌,沒有任何的信息結構梳理,這種筆記就是「腐爛」掉的筆記。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為了杜絕未來的自己不想看也看不懂筆記的情況的發生,我們就要學會讓筆記「保鮮」的思維方式,達到閱讀順暢,輕鬆引發思考的目的。具體包括四個操作技巧。
第一個技巧是畫圓圈。在正確、重要、不可或缺的地方畫上一個圓圈。記住,一份筆記最多畫三個圓圈,防止重點太多造成混亂。
第二個技巧是標註箭頭。在筆記中用箭頭創造信息間的順序。箭頭就像路標,有了路標,就能夠理清順序,人的思路就不會迷失。
第三個技巧是運用符號。比如,表示競爭和對抗的「VS」;表示不懂、不清楚的問號(「?」);表示正確與錯誤的圈( 「O」 )叉(「×」)組合;表示重要的五角星號「☆」等等。
第四個技巧是寫對話框,也就是在重要的內容旁邊添加上對話框,對話框裡面寫上如何操作的提示。用這種類似「指導書」的方式給未來的自己留個便籤條。
從學生時代,我們常聽說一句老師、家長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每到考試的季節,大家爭相借複習筆記去學校列印室複印,所以這個時候課堂筆記記得好的同學總是特別吃香。進入職場以後呢,在當今錄音筆、語音輸入大行其道的今天,除了一些體制內單位每年要組織評比上交政治理論學習筆記、黨支部學習記錄本之類的事情以外,記筆記成了一個非常「雞肋」的技能,甚至沒有人把這個當做一個能力。
世界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顧問大島祥譽,出版了《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一書,教會人們如何用筆記的方式輔助思考,解決問題,最終這本書在日本銷量25萬冊。在日本25萬冊是個什麼概念?前不久新聞說女明星白石麻衣性感泳裝寫真集達到這個銷量,算是創出版社百年銷量紀錄。後浪公司把這本書翻譯到國內,作為後浪小學堂第二期系列的最後一本作品,讓我閱讀以後深受啟發。為什麼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回到標題的問題——「為什麼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為在大島祥譽看來,真正的筆記,不是為了記錄過去,而是為了創建未來。我們通常說記筆記,就是為了害怕把老師/老闆/老婆 說的話忘記了,記在本子上/電腦上比記在腦子裡顯得牢靠得多。但這本《麥肯錫筆記思考法》在全書的一開始,就強調了一個觀點:
麥肯錫筆記的全部也是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這和在學校為了記住老師講的考試重點而做筆記不同,進入職場以後,筆記的作用不是為了記錄什麼,而是為了加深思考,最終解決問題,最終目的是為了取得成果。
看起來有些玄乎,畢竟一個紙質的筆記本,怎麼可能像作者說的那樣神乎其神呢?作者和他麥肯錫的同事們在工作的時候往往如此——把筆記當做自己思考的延伸,一邊記筆記,一邊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兩者合二為一,變成了筆記思考,最終高效準確的獲得成果。再好的記憶力,也不過是記憶而已,有了筆記的輔助,人們把記下來的東西作為點燃自己靈感的「燃料」,最終解決問題,這就是麥肯錫流筆記術的精髓。最重要的三種心態
麥肯錫流筆記術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三種心態,或者說三個預設前提,有了這三個前提,才能利用筆記術促進思考,解決問題。
- 一邊思考假設一邊做筆記。看起來老生常談?學生時代老師就會念叨:「筆記不要只記在本子上,要記在心上!」這個心態是不是僅僅為了防止「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問題呢?其實並非如此,關鍵詞就在於「假設」。《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中給假設下了一個定義——「」。一邊思考假設一邊做筆記這個心態,其實不僅僅在於強調思考這個行為,強調的是筆記過程中要直接指向原因,這個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未必是真正的,本質的原因,所以我們叫做「假設」。
- 記筆記是過程不是結果。這個預設前提,其實是承接著上一個心態發展而來的。我們記筆記是為了輔助思考,最終找到答案,因此筆記本身不是成績,也不是成果。在邊思考假設邊記錄筆記的過程中,我們要記得這個筆記除了要有利於自己思考以外,還需要隨時具備呈現階段性成果的意識。記完筆記稍加整理就可以用來給上司、客戶展示自己的企劃,回答問題。
- 用故事線思考。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記錄的筆記,要遵循解決問題的「故事線」梳理並思考。筆記本上不管是畫著圖表、還是流程,記錄對話還是思維導圖,一定要遵循解決問題的故事線進行,這裡的故事線,就是「」的問題解決邏輯線。
四步找到「真正的問題」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的目標在於解決問題。作者提出了麥記筆記術的四種形式,分別是:
- 整理信息找到真正問題的筆記
- 針對問題假設解決方案的筆記
- 驗證假設是否真正成立的筆記
- 執行方案進行總結復盤的筆記
與其說是四種筆記術,不如說是筆記貫穿麥肯錫解決問題工作的全過程,並且分成四個清晰步驟。這四個步驟就是分析信息、大膽假設、實踐求證、反思復盤。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莫過於——找出真正的問題來。什麼是真正的問題呢?其實就是造成現實和目標巨大差距,卻可以通過某個行動消弭的問題。我們可能很容易發現一些直接原因的問題,但往往忽略本質的問題,這需要通過觀察和思考,逐步發現。
曾經見到過這麼一則故事:美國華盛頓廣場上著名的傑佛遜紀念大廈牆面出現裂紋,專家去研究解決方案。一開始,大家發現元兇是侵蝕牆體的酸雨。進一步研究,卻發現直接原因是每天沖洗牆壁時水中所含的清潔劑有酸蝕作用。為什麼要衝洗牆壁呢?是因為牆壁上每天有大量鳥糞。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鳥糞呢?因為大廈周圍聚集了很多燕子。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燕子?因為牆上有很多燕子愛吃的蜘蛛。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蜘蛛呢?因為大廈四周有蜘蛛喜歡吃的飛蟲。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飛蟲呢?因為飛蟲在這裡繁殖得特別快。而飛蟲在這裡繁殖特別快的原因,是因為這裡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為什麼這裡最適宜飛蟲繁殖呢?因為經常開著窗戶,陽光充足,大量飛蟲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發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拉上整幢大廈的窗帘就行了。
這個故事裡面,牆面出現裂紋是表面的問題,飛蟲繁殖導致一連串反映是本質問題,而這個本質的問題如此的簡單,以至於很多人甚至不肯相信。
牛逼閃閃的麥記2W1H模型
整本書幾乎每頁都有金句經典,每章節都讓人獲益良多,每個重點都能引發思考。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內容,不是他們推崇的A3幅面方格筆記本,也不是邏輯嚴謹的空雨傘模型,而是他們稍微變形一點的2W1H模型。之前了解的2W1H問題分析模型,圍繞著what(是什麼)定義清晰,找到why(為什麼)明確意義,最終導出HOW(怎麼做)來,麥記2w1h模型,則以where打頭,先定位問題到底在哪兒,然後找why分析原因,最後謀求對策how。看似僅僅改變了一個單詞,卻更加指向明顯。以前我腦海中對一些諮詢公司專家的場景和印象,往往是西服領帶頭等艙、五星級酒店豪華房、以及會議室里播放的PPT和厚厚的諮詢報告。讀完這本《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以後,這些使用麥記2w1h的專家們,在我印象中卻和斯巴達勇士列奧尼達斯一樣,以筆記本為武器,視大腦為戰場,高聲叫著:我們不管問題有多難,也不問問題有多少!我們只問——他們在哪兒!!
王成功:「師父,什麼是子彈筆記啊,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高一帆:「子彈筆記是一種記錄信息的方法。可以減少接收方信息處理負擔,最適合時間有限的企業經營者的表達方式。對信息接收方來說處理信息並不是負擔的時候,當他們熱衷學習且時間充裕,比起使用子彈筆記,全面記述更為合適。」
王成功:「這是誰發明的筆記方法呢?」
高一帆:「子彈筆記是日本作家杉野幹人在自己的著作《子彈筆記術》中講到的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有子彈筆記的三個技術性要素。
1.條理化:讓對方能夠立刻了解子彈筆記想要表達什麼。2.劇情化:讓對方能夠保持興趣,將子彈筆記讀到最後。3.信息化:用子彈筆記打動對方的內心,讓對方行動起來。
「《子彈筆記術》聚焦在一個筆記的方法上,用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每個步驟如何實施。看完這本書就會使用子彈筆記了。它可以算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最強的生存技能。如果沒有掌握,對於信息接收者來說,會受到他們的批評,在他們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子彈筆記作為一種簡短且富有魅力的表達工具被選擇並廣泛使用。可以幫你整理想法、製作PPT、寫文章、寫書。」
《子彈筆記術》高一帆:「我們來看看這個片段。」
讓子彈筆記變得有條理化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呢?答案是「把內容整理出層次感」,也就是將想要傳達的內容按不同層次進行分類整理。將想表達的內容和想表達內容的詳情及補充區分開來,並按各項內容的關係進行排列。這樣就能讓對方在第一時間理解你想要表達什麼。將內容整理出層次感是有訣竅的。我們在這本書里要學習的是分開使用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用串聯和並聯梳理時間軸、governing 這三個訣竅。
條理化讓對方能夠立刻了解子彈筆記想要表達什麼
子彈筆記可以使得我們的筆記整理出來層次感,將相似的內容整理在一起,通過結構來理解內容,這樣的子彈筆記更加容易讀懂。
第一步:分開使用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
判斷內容究竟是一個靜止的畫面還是一個動態的畫面,會增加接收者處理信息的負擔。為了減少這種負擔,需要將表達對象狀態或現象的內容,與表達其行為的內容區分開來。
用不及物動詞表達目標、理想、問題、特徵等某件事情未來、現在或過去的狀態或現象。
用及物動詞表達對象行為及其明確行為的目的,主語,賓語,體現出層次感。
如果錯誤的使用了不及物動詞就會導致缺失賓語,有時也會導致缺失主語,並最終使原本應該傳達給對方的重要信息被漏掉。注意事項不用以名詞結尾。
第二步:用串聯和並聯梳理時間軸
能夠讓信息接收者快速意識到子彈筆記中的時間流動,從而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子彈筆記想要表達的內容。
串聯型:一定會有某種時間的流動。過去、現在、未來。
並聯型:代表其中沒有時間的流動。
第三步:Governing製作思維抽屜
在開頭表明主旨,然後讓後面的內容與其對應,並可輔以數字序號,使得層次更加清晰。
數字序號:層次更加清楚。
王成功:「師父,好難理解啊,可以舉個栗子嗎?」
高一帆:「我一般都是想到什麼寫到什麼,沒有結構層次可言。或者是我們在寫一段文字的時候,可以先進行全面記述的方式,然後再使用子彈筆記的方式來進行結構層次的梳理。」
全面記述的一個案例
最近我正在寫一本關於個人管理體系的書。這本書的名字沒有確定,但是編輯先確認了一個名字叫做《工作梳理術》。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個名字,一是這個名字太普通了,沒有什麼吸引力。二是我寫書的內容跟梳理術沒有太大關係。我的書籍主要是寫個人管理體系,包括有願景目標、計劃任務、時間開銷、總結反思、充沛精力、輸入輸出、高效執行力七個部分。所以最終的書名需要修改,但是具體是什麼書名還沒有想好,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的書名建議。
轉化為子彈筆記的模樣
如果首次看到這個全面記述,如果接收者時間充足,並且對我寫書這件事感興趣,他就會全部看完。信息量很大,但是結構層次幾乎沒有。就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的模式。現在先來梳理成為子彈筆記的模樣。
最近我正在寫一本關於個人管理體系的書編輯預確認了書名《工作梳理術》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個名字一是書名太普通,沒有吸引力二是書名與內容不相符合我的書籍的主題是個人管理體系書籍的內容包括有願景目標、計劃任務、時間開銷、總結反思、充沛精力、輸入輸出、高效執行力七個部分。所以最終的書名需要修改大家有什麼好的書名建議
仍然很亂繼續按照步驟整理子彈筆記
第一步:分開使用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
及物動詞部分有以下幾條。
最近我正在寫一本關於個人管理體系的書編輯預確認了書名《工作梳理術》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個名字所以最終的書名需要修改大家有什麼好的書名建議
不及物動詞部分有以下幾條。
一是書名太普通,沒有吸引力二是書名與內容不相符合我的書籍的主題是個人管理體系書籍的內容包括有願景目標、計劃任務、時間開銷、總結反思、充沛精力、輸入輸出、高效執行力七個部分。
第二步:用串聯和並聯梳理時間軸
串聯關係可以使用起因、經過、結果的模式來書寫。
起因:最近在寫一本關於個人管理體系的書經過:編輯預確認的書名《工作梳理術》我不喜歡結果:我想要修改書名,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並聯關係有以下兩點。
1.書名不喜歡的原因
書名太普通,沒有吸引力書名與內容不符合
2.書籍內容包括
願景目標計劃任務時間開銷總結反思充沛精力輸入輸出高效執行力
串聯和並聯可以混合使用
起因:最近在寫一本關於個人管理體系的書,內容包括 願景目標 計劃任務 時間開銷 總結反思 充沛精力 輸入輸出 高效執行力經過:編輯預確認的書名《工作梳理術》我不喜歡 書名太普通,沒有吸引力 書名與內容不符合結果:我想要修改書名,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
第三步:利用Governing製作思維抽屜
在開頭表明主旨,然後讓後面的內容與其對應,並可輔以數字序號。
最近在寫一本關於個人管理體系的書書籍內容包括七個部分 願景目標 計劃任務 時間開銷 總結反思 充沛精力 輸入輸出 高效執行力編輯預確認的書名是《工作梳理術》我不喜歡這個書名有兩個原因 書名沒有吸引力 書名與內容不符我想要修改書名,大家可以給我的書取一個好名字嗎?
高一帆:「這樣的子彈筆記是不是結構層次更加清楚了呢!」
王成功:「清楚了。」
後記彩蛋
高一帆:「以後再給你分享關於子彈筆記的兩外兩個技術要素。」
子彈筆記術的三個技術要素
條理化:結構清晰 分開使用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 用串聯和並聯梳理時間軸 利用Governing製作思維抽屜劇情化:引發興趣 用引導文吸引對方 拆分MECE來製造高潮 使用專有名詞引起共鳴信息化:關聯行動 排除隱藏性重複內容 使用否定句式 把形容詞和副詞換成數字
查理?芒格說過,手裡握著一把鎚子,看什麼都是釘子。這說明,一個人會被他使用的工具所塑造。下面,我們就要談論一種工具——筆記,確切地說叫做「麥肯錫筆記術」。很多人從上學就開始做筆記,但你真的會利用筆記嗎?不見得吧,大多數人僅是單純的記錄而已,做筆記本身成了目的,卻沒有將使用筆記和解決問題、整理思路、尋找新發現等行動結合起來。我們靜下來想一想,我們做筆記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難道僅是為了記錄整理、將事項條分縷析,看起來更好看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無論筆記上顏色分得多麼鮮明,如果不能與解決問題聯繫起來,那麼筆記都是毫無意義的,都是被動的做筆記。 我們一切的工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思考」。我們記筆記這個行為,其實是為了通過書寫來加深思考。但是,很多人都從「思考」這一行為直接跳到了「解決」這一行動上,而忽略了中間應該加入用筆記「整理思路」和「建立假設並驗證」的過程。麥肯錫資深管理諮詢師大島祥譽,將他在麥肯錫新人研修和工作現場所總結的「使用筆記解決問題即筆記思考」整理為《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一書,通過這本書教給我們如何將筆記作為「思考的工具」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按照問題解決的4個步驟,在4個步驟中正確使用3種筆記,即橫線筆記、方格筆記、麥肯錫原創筆記,實現邊寫邊思考,瞬間整理思緒,解決一切問題。3種筆記:橫線筆記、方格筆記、麥肯錫筆記橫線筆記:主要用於把握現狀、收集信息,以及在現場進行調查時使用,像刑警調查取證一樣,拋棄一切預先的判斷,一字不漏儘可能收集信息。方格筆記:用來把握問題,整理Issue,對解決問題和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和設計,屬於用來整理思路的筆記。麥肯錫筆記:原創筆記通稱為麥肯錫筆記,在實際的發表成果、建立表格時使用。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需要指出的是,解決問題的「問題」分為兩種,一種問題是「反應型問題」,這種問題是表面的問題,儘管能夠立即採取對策解決,但這類問題卻像打地鼠一樣經常變換一種形式再次出現。另一種問題是與之相對的,經過自己主動發現,找到隱藏在表面之下的問題,稱為「率先型問題」。麥肯錫筆記術所針對的就是「率先型問題」。「麥肯錫筆記術」的真正目標「麥肯錫筆記術」的真正目標不是為了記錄過去,而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未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擺脫「被動記筆記」的習慣,轉而培養解決問題的「主動做筆記」的習慣。所謂主動做筆記,指的是「事先做好準備」,也就是說筆記不是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和內容,而是寫出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值得注意的是,寫出接下來的行動並不意味著可以僅憑毫無根據的主觀希望和單純的猜測來寫筆記,而是應該按照「解決問題的基本流程」。解決問題的基本流程:4個步驟大島祥譽為我們總結了解決問題的4個步驟:大島祥譽同時為我們指出4個步驟對應使用的不同筆記。收集信息時使用「橫線筆記」;為了尋找Issue和假設而把握問題,以及為了分析設計而整理思路時使用「方格筆記」;實際製作資料時使用「麥肯錫筆記」,通過區分使用筆記,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和品質。掌握了麥肯錫筆記術,能夠幫助我們成為工作效率高、工作能力強、能夠高質量完成任務,即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成為這種人,成功也便近在咫尺了。全球性暢銷書《企業參謀》的作者大前研一就是一個因筆記改變人生的例子。大前先生最初是理工科出身的原子能工程師,他在入職麥肯錫的時候對於諮詢顧問的工作一竅不通。為了找出並解決「真正的問題」,大前先生積極展開思考,將自己發現和思考的內容都寫在筆記本上,當然他並非單純地記錄思考,而是一邊記錄一邊整理自己的思路,並且深入思考這個內容究竟是否正確,是否能夠說服自己。大前先生的這本筆記成為他解決問題的工具,後來更成為他的成名作,也就是暢銷全球的《企業參謀》。很多麥肯錫的畢業生,終生都在利用麥肯錫的筆記術解決問題、活躍在各個領域。通過麥肯錫筆記術,他們成為了「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質」兼備的人。在《麥肯錫筆記思考法》這本書的最後,大前先生詳細介紹了麥肯錫精英們用筆記磨練自己,最終獲得提升的範例。會做筆記的人,一般更容易取得成功,因為他們更能夠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至少,會比沒有掌握筆記作為「思考工具」和「解決問題工具」的人過得要好。退一步來講,就算沒有實物的筆記,只要掌握了筆記思考法的技巧,那麼不管什麼時候,你都可以讓自己的思路保持清晰和流暢,並且成為一個充滿魅力的解決問題的專家。學會做筆記吧,你也可以過好這一生。
對於筆記來說——無論是讀書筆記、課堂筆記還是會議筆記——有效率意味著兩方面:能夠快速記下重點;以後回顧時能夠快速找到重點並增進理解。
所以改善自己記筆記的方法也要從這兩方面著手。
首先,如何快速記下重點。對於讀書筆記來說,可以配合書本一起。在書上用線條、著重符號、折頁標記重點部分,在筆記本上記錄下自己對這些要點的提煉和思考,以及這些要點所在的頁數即可。
對於課堂筆記和會議筆記,則需要注意快速提煉。記下完整的每一句話是沒必要且效率低的,只需要記下關鍵內容中的關鍵詞,並且用線條將這些關鍵詞連接起來表明邏輯關係即可。這需要在課堂或會議中分心兩用,既要聽清楚、理解講述的內容,又要快速提煉出邏輯結構和關鍵詞來。這種能力需要訓練,但是一旦掌握了,益處無窮。
筆記的第二個作用是在回顧時給予讀者提示,幫助讀者增進理解。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筆記就需要完整、邏輯準確、重點事實和論點突出。這往往在做筆記時難以做到,而需要在課後、會議後重新整理筆記才能做到。
筆記並不是只做一次就可以了的。無論是空雨傘法、康奈爾筆記法還是東大筆記法,強調的也是在課前或會議前先做準備、在課程中記錄關鍵詞、在課程後重新回顧並整理筆記的流程。
最有效的筆記法,需要不斷回顧筆記,將筆記中的內容變成腦中的內容並且可以隨時調取。這需要做好準備、記好筆記、整理筆記、時常回顧四個步驟。這加起來,才是有效率的筆記法。
給大家推薦一種目前全世界都在廣泛運用的筆記方法:視覺筆記。
什麼是視覺筆記?
視覺筆記是用可視化的語言,包括圖形和文字,來記錄大腦的思維過程並提煉知識點,更精準直觀地表達觀點,幫助我們梳理思路,提高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的一種視覺化的思維工具。
我們做筆記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和思考,更富有邏輯性地梳理知識要點,鍛煉思維能力,提高認知水平,提高輸出的質量,幫助我們更全面地復盤學習的要點。
視覺筆記也不例外,形象化的視覺筆記對於運行節奏極快的當今世界,是更為高效和直觀的筆記方法。
如何掌握視覺筆記?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視覺筆記不是純藝術形式,它只是一種幫助學習和思考的工具。
視覺筆記只需將我們輸入到的信息,進行提煉整理,再用視覺化的圖形語言去表達。
視覺筆記大致有這樣一些要點:
箭頭的運用
文字的處理
圖形的轉換
版式的設計
色彩的搭配
我們再來細說怎樣掌握這些要點,尤其是對於完全沒有繪畫基礎的小白,怎樣快速提高視覺筆記能力。
箭頭的運用
箭頭:箭頭是視覺筆記中最常用到的一種元素,箭頭除了表示方向和位置以外,在視覺筆記中還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路徑。
我們的思考路徑和筆記的先後順序,很大程度上需要用箭頭來表達。
在平日的練習中,我們可以從臨摹開始,把各種箭頭的元素找來練習。
比如這是我的一篇箭頭元素的練習筆記,供大家參考:
文字的處理
視覺筆記中的文字不同於文章中的文字,需要更加簡明扼要。
將我們學習和輸入的內容進行提煉、總結和整理,精簡出我們感興趣的和有思考價值的要點,就是視覺筆記中的文字的作用。
運用不同大小、色彩和粗細的文字,形成「主標題-次標題-次次標題」的層級關係,將思考的過程逐步推進。
一般來說,色彩最為厚重深沉的大標題就是主標題,之後的次標題和次次標題,在顏色、大小和粗細方面依次遞減。
標題下的正文可以使用手繪廣告字體,而非我們平日的手寫字體,這樣是為了更加活潑生動地表現內容,也跟視覺筆記的整體風格相統一。
給大家看一些我的視覺筆記以作參考:
圖形的轉換
我們在表達某個概念的時候,需要展開聯想,找到這個概念對應的圖形,再進行加工。
將概念轉換為視覺化的圖形符號,可以說視覺筆記的重點,也是難點。
其中,人物的轉換是基礎,我們可以用簡單的大頭火柴人這樣的形式去表現人物,當然你可以有自己的表達,只要遵循簡單明了即可,無需刻畫太多細節。
對於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小白而言,平時多嘗試練習手繪,哪怕只是簡筆畫形式的塗鴉,堅持去做就會看到明顯的進步。
這裡也分享我的一些圖形轉換的練習:
版式的設計
視覺筆記中的版式決定了筆記的結構,也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筆記的閱讀效果。
簡潔清晰的版式有助於提升筆記的閱讀效果。
常用的視覺筆記的版式有這樣一些:
線型,垂直型,路徑型,模塊型,放射型,爆米花型,摩天大樓型這幾種。
線型是按照我們習慣的書寫方式,從上至下,從左至右。
垂直型跟線型類似,從上至下按垂直方向記錄信息。
路徑型可以按照一定的路徑模式,比如Z字形,W字形,C字形等等。
模塊型將頁面進行了劃分,每個模塊分別放置信息,適用於大型活動中不同演講者的分享。
放射型是以主題為中心向外放射狀地收集整理信息,類似思維導圖的結構。
摩天大樓型的版式和模塊型類似,只不過摩天大樓型是將頁面作為一系列細長的板塊來放置信息。
爆米花型是所有版式中最自由的一種,可以任意擺放主題、花絮、靈感等。這種方式更注重信息的記錄與還原,但由於是無序的擺放,容易顯得雜亂無章,除了記錄者以外的其他人很難將信息關聯起來。
總而言之版式沒有好壞,只需根據具體的場景需要選擇適合的版式來運用就好。
版式沒有好壞,只需根據具體的場景需要來運用就好。
比如下邊的就是模塊和路徑相結合的版式:
下邊這幅就是放射型的版式:
路徑型版式:
色彩的搭配
色彩的運用是視覺筆記中相對難度較大的部分。
往往色彩搭配得不好,會直接導致原本還不錯的一篇視覺筆記失敗。
所謂的一上色就完蛋,是初入門的小白經常遇到的狀況。
對小白而言,我建議一篇視覺筆記的色彩不要超過三種。
除非已經是視覺筆記的高手,對色彩的把控已經具備很高的能力,可以適當增加色彩的使用,但最好也不用超過五種。
因為視覺筆記畢竟不是繪畫藝術,過多的色彩會影響我們閱讀的效率。
雜亂無章的色彩搭配也會影響視覺筆記的整體美感。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種色彩搭配的基礎方法:
使用兩種色彩的組合,即黑色+其他顏色;
使用對比色和互補色以及對比度高的組合,例如藍色+黃色,藍色+橙色,黃色+綠色;
使用具有高級感的色彩,例如黑色+紅色+灰色;
慎用鄰近色和漸變色,這些色彩比較難把握,也不易出彩,因為缺乏鮮明的對比。
再分享一些我的視覺筆記,我個人最喜歡的視覺筆記配色組合就是黑色+藍色+黃色,類似這樣的色彩搭配會比較醒目和簡潔:
當然也會有多種顏色的組合運用:
關於視覺筆記的基礎入門,大致就是這樣了,大家還可以去閱讀《思維導圖》和《塗鴉思考力》這樣的書籍來幫助學習。
但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練習。保持每天刻意練習,訓練手繪能力,從最基礎的圖形元素開始,保持每天練習,這才是學習視覺筆記的關鍵。
最後祝大家學習愉快!我是愛畫畫的皂師甜蜜,對視覺筆記、手繪或是手工皂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通過私信聯絡(私信「視覺筆記」,我送你一個小驚喜)。未來很美,我們一起向前。
有效的的筆記方法有三種:
1.思維導圖,可以分支、發散、聯想,功能強大。
2.流程,便於抓住主線,從頭到尾貫穿內容。
3.圖表,便於橫向和縱向比較記憶。朋友們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一起探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