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界在民國時期有哪些讓小編叫絕的標題黨?


標題黨可能是新聞界實際上的第一大黨了。明清時期就流行一句話,叫「題好一半文」,活該他勢力龐大。

在中國新聞界,標題黨至晚在晚清就成立了。但他真正的壯大要說時間段,還是得屬民國,這一傳統流變到現在,就是我等「新媒體工作者」在再接再吠,發揚光臭了!

話說民國那個時代,所謂「沒有考場,就入報館」,一流的文化人往往都萃聚在新聞界,那些老報人們功力深厚,隨手搞出的標題,往往或趣味橫生,或八卦狗血 ,成為噱頭必備。所以當時的作家廖沫沙就說,看報不看標題,"正像吃蟹不吃蟹腿」。

晚上,翻查資料,找了幾則,權當引首吧,日後時間寬綽了,再繼續羅列。


1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抽國產香煙,是救中國的命》

1923年8月1日的《民國日報》,副刊版插入了一篇有關當時南洋寶塔香煙的宣傳文章,如此寫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國產的寶塔香煙是救中國的命的,諸君見了這七級浮屠,便當想想救國的責任」,巧妙地將寶塔香煙和救國責任聯繫了起來。今日讀來還是暈頭暈腦,搞不清楚這其中是什麼鬼邏輯。

想商業營銷打民族悲情牌,真是源遠流長,至今也是吃香。如今,賣個國產手機啥的不也是這樣操弄的么,而我們不是偏偏屁顛顛地就喜歡吃資本家這一套忽悠么。


2

《陸小曼日夜按摩》、《一個詩人、一個交際花和一個按摩師》

1925年前後,民國名媛、已婚、年僅23歲的陸小曼與名詩人徐志摩傳出不倫之戀,頓時成為京滬兩地報紙紛紛注目的花邊新聞。

(圖:話劇《志摩歸去》里的徐志摩與陸小曼劇照)

當時的上海小報,最喜歡拿這對名人作新聞,不厭其煩地發一些講述他們的各類狗血故事的文章,標題也有意聳人聽聞,甚至有黃段子的意味,比如《一個詩人、一個交際花和一個按摩師》、《交際花陸小曼日夜按摩》等等。


3

《公教人員不是東西——是東西也應當漲價!》

1947年,民國政府發行的金圓券大貶值,民不聊生,工薪階層工資嚴重縮水,最苦不堪言。當時的湖北武漢《大剛報》刊出文章揭露,而標題就是如上所示,以詼諧幽默法作抗議。


4

《<袁世凱>要查禁,<蔣主席>必須讀》

1947年5月8日,當時的《文匯報》針對國民政府查禁《竊國大盜袁世凱》一書,卻責令四川省府購買《偉大的蔣主席》這本書分發全省機關公務員學習這個事情,借綜合發布這兩條出版消息的名義,設計如上標題,互相印襯,綿里藏針,另時心大快。


5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抗日戰爭持續苦熬階段,國家生死存亡,將士馬革裹屍,但是後方國民黨很多達官貴人依然醉生夢死、花天酒地。時著名報人張友鸞在《新民報》上刊發了一篇批判官員生活腐化的新聞,標題如上,遂成名句,一時間轟動陪讀重慶山城。


6

《熱血同胞,不可不知萬寶山事件,愛國男兒不可不吸萬寶山香煙》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吉林省萬寶山村策劃一起引發中國與鄰國之間的衝突事件,史稱「萬寶山事件」。

(圖:民國三十一(1942)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誠報》)

1931年11月1日,由上海大東南煙草公司借「萬寶山事件」在《申報》做一整版廣告性質文章, 宣稱「熱血同胞,不可不知萬寶山事件,愛國男兒不可不吸萬寶山香煙」,產生了巨大效應。


7

《不趁機會買一本,將來一定得自殺》

左翼作家葉紫長篇小說即將出版,在報紙上發布出版信息的廣告性質文章,老葉賣瓜自賣自誇,標題就是《不趁機會買一本,將來一定得自殺》。該文部分內容如下:

「這是一位青年作家餓著肚皮,費了三年半艱苦的時光,寫出來的一部偉大的長篇小說。這裡有《戰爭與和平》那樣不可一世的才氣,有《鐵流》那樣驚心動魄的取材,有《毀滅》那樣洗鍊的

手法,有《士敏土》那樣沸騰的熱情,有《希羅斯基》的鬧忙和《十二把椅子》的諷刺,作者因此一躍而登世界文壇的最高峰,是不無原因的。印刷精美,定價低廉,假如你還不趕快趁機會買一本,將來一定會要後悔得自殺的」。

葉紫真是該從事新媒體的大才呀,這牛吹得比咪蒙小姐姐還猛。


8

《青年的仇人手淫,健康的勁敵遺精》

戰時西南大後方,成都的報紙一面抗日,一面也是充斥大量治煙癮、花柳病、調經止帶、補腎保精的廣告文章。翻翻那時的報紙,使人恍然大悟原來莆田系醫院的「牛皮癬廣告」可能都是從這些報紙中抄的。

(圖:1937年市民在戰火中紛紛逃難的上海)

比如,1938年6月18日《新新新聞》第十二版一篇有關"金鎖遺精丸"的「軟廣」是這麼赤果果地寫的:

"青年的仇人手淫,健康的勁敵遺精。手淫遺精之最殘酷害處是不能享人間快樂,使你性機能殘廢而後洞絕望,畢生幸福,剝奪殆盡,其苟延殘喘於人間行屍走肉而已。金鎖遺精丸是馳名實驗保育固精專葯。不誤工作,七丸脫癮,毫無痛苦,一丸除根,周年紀念,每丸一元"。

細想,這廣告文章不僅只是標題狗血,而且內容也腦殘:既然宣稱一丸能夠根除,為何還要吃七丸才能脫癮呢?感覺寫這文章的人,才是需要吃點手淫葯吧!呵呵。

2018,7,8,晚閑敲

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三兩篇文史八卦、生活隨感、時政看法、影視評論等。感謝關注、點贊,還有留言——即便是批評,也感謝感謝!


民國時期,文化界還不像現在這麼直白,在標題製作上還是比較講究韻味的,即便是罵人,那也是讓人很難找到突破口,在新聞史上,就有不少讓人拍案叫絕的標題。

《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

何省長,即何應欽。何應欽算是國民黨元老,曾擔任黃埔教官,北伐戰爭時期,何應欽擔任第一軍軍長,戰功頗豐。國共分裂後,蔣介石曾與何應欽鬧出矛盾,不過後來何應欽被蔣介石再次啟用,故事就發生在這之後。

彼時,何應欽擔任湖南省代省長,作風跋扈,有什麼行動就必須要求新聞媒體加以報道,並且要求媒體只能按官方給的標題報道,某日,何應欽去為母親掃墓,指令媒體刊發文章,標題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其母之墓》。

媒體並不喜歡何應欽,於是就在標題上做文章,有報紙就將標題改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意思與官方標題相同,但味道全完不一樣,何應欽被罵了卻說不出什麼不是,只能吃啞巴虧。

當然,這只是何應欽一生中的小小挫折,比起他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投降的無上榮耀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

《豐子愷畫畫不要臉》

豐子愷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作品都比較簡潔幹練,沒有多餘的畫筆,他曾畫過一幅表現鄉村孩子上音樂課的作品,名字就叫《鄉村孩子的音樂課》。

這幅畫中,老師正在為孩子拉二胡,老師和孩子臉上都只有鼻子,看起來就像是「沒有臉」一樣,因此上海《新聞報》評論說:「豐子愷畫畫不要臉」。豐子愷初見此標題也是嚇了一跳,以為自己得罪了什麼人,但細細一看,原來是別有風味。

實際上,如果我們今天看到這個標題,也一定會被吸引,會去看看豐子愷到底畫了什麼,從傳播的角度而言,這是很成功的標題案例。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好標題,比如《大公報》的《看重慶,念中原!》、《<袁世凱>要查禁,<蔣主席>必須讀》。《新民報》的《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瘦了油條》、《余漢無謀吳鐵失城曾養離甫》。


①首推《何省長昨日至嶽麓山掃他媽的墓》。

民國時,何健任湖南省主席,規定報紙頭條必須是行政長官的行蹤。一時報章行業怨聲載道。

一年清明,何健至嶽麓山為其母親掃墓。按照規定,湖南報紙頭條需要刊登一份《何省長昨日至嶽麓山為其母掃墓》的頭條。

有一報章在刊發過程中,不知道是誰將頭條改成《何省長昨日至嶽麓山掃他媽的墓》。一時輿論嘩然,眾人看到報道無不莞爾。

②「公教人員不是東西——是東西也漲價!」

1947年,國統區物價飛漲。然而公教人員的薪水卻一直原地踏步。

不平而鳴。有人在報紙上刊登頭版呼籲漲工資。

整個頭版只有一句話:

「公教人員不是東西——是東西也漲價!」

③「昨日匪首xx又被槍斃了。」

有一個起義隊伍活躍在湘鄂兩地,一直以來當局數次宣布將隊伍的頭頭抓住槍斃了。

報紙數次報道之後,一是麻木了,二是為了揶揄,發通訊稿題目如下:

「昨日匪首XX又被槍斃了!」

神來之筆在於這個「又」字。


豐子愷畫畫不要臉

哇,看到這個標題有沒有感覺充滿了對豐子愷的討厭之情。小編剛看到這個題目不由得開了個小車車,豐子愷這是畫了些什麼畫能讓人罵不要臉。咳咳,其實呀,是個很好笑的簡寫。

豐子愷畫了一幅畫,《鄉村學校的音樂課》。畫中的孩子們和拉二胡的先生在畫面上都沒有眼睛和鼻子,但仍然能從他們揚著頭,張著嘴的神態中,仍能體會到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正沉浸於全身心地投入唱歌而帶來的歡樂之中。

這篇題為《豐子愷畫畫不要臉》的文章說出了豐子愷畫畫的特點:人物臉部雖然沒有眼睛鼻子,卻維妙維肖。 豐子愷覺得這篇文章對於他的畫的評價很是到位。事過三十多年,他還清楚記得文章發表的年月和作者的名字。真的標題黨很容易讓人記憶深刻呀。


推薦閱讀:

上聯:一副棺材。怎麼對下聯?
南雪嬌柔瞧北雪;有何好下聯?
上聯:憂傷蟄伏暗雲中,求下聯?

TAG:今天有啥好笑的 | 文化 | 歷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