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究竟該不該給給兒子帶孩子,媳婦以此作為以後是否孝敬婆婆的理由,正確嗎?


婆婆究竟該不該給兒子帶孩子,媳婦以後該不該孝順婆婆,不能以帶不帶孩子為前提。婆婆給不給看孩子,一是需不需要婆婆照顧孩子,身體條件是否允許。二是經濟條件。三是本身是不是願意婆婆照顧孩子。畢竟隔代教育理念是不同的。

俗話說「隔層肚皮隔條心,」不要妄想拿婆婆當親媽,她不一定會拿你當親女兒。兒子才是親生的,爹媽只有一個,媳婦如衣服可以隨時再找。

人可以笨,可以懶,也可以小心眼,但不可以不善良。同是女人,女人為何要為難女人?

兒子不管做什麼,永遠是對的!好兒子是自己的,好媳婦永遠是別人家的!通情達理的家庭有很多,有的婆婆雖溺愛兒子但做事有分寸,從不插足小夫妻之間的任何事情

所以,帶不帶孩子並不是要求媳婦孝不孝順的標碼,有一個好老公不如有一個好婆婆,你可以懶,可以窮,可以小心眼,但絕對不可以不善良,自己的福氣是靠自己聚集的!


愛都是相互的,尊重也是相互的。

1.老人,我們尊敬的是你的行為,而並不是你的年齡。說話辦事不要太自私了,你只顧你自己,並不考慮別人感受,你身邊人也會心寒的。

2.婆婆沒義務帶孫子,兒媳也沒義務給婆婆養老。

這是法律規定,也是不爭的事實。人家姑娘二十多年沒吃你的沒喝你的,直接嫁過來,憑什麼孝敬你?

你怎麼不讓你兒子直接去孝敬他丈母娘?這都是一個道理。兒媳婦尊重你,是因為她愛你兒子,所以尊重你。

你不要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小輩兒一味付出,你卻心安理得享受不付出,這就是你的不對了,這會讓人心寒的。

3.社會壓力大,一家人更應該相互幫忙。

現在社會,年輕人壓力很大。房貸、車貸、保險、醫療、養育小孩等費用,光靠你兒子一個人掙錢養家,他還真養不起這個家!

如果你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袖手旁觀,只顧你自己享樂,你能忍心嗎?

你口口聲聲說是在幫兒媳看孩子,這也是在幫你兒子看孩子,孩子也是你兒子的,也有你四分之一的血緣在裡面。

4.當然,你可以不看孫子,凡事強求不來。

你沒幫過兒媳的忙,兒媳也沒有義務和必要給你養老,愛都是相互的。

養老找你兒子去,別找兒媳婦,她真不欠你的!別拿道德綁架說事,你對兒媳不付出,哪來的回報?天上掉餡餅的事太少了,真不好砸到你頭上。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題主的這一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回答。

第一,先說婆婆究竟該不該給兒子帶孩子?帶與不帶要本著老人的意願,不帶是本分,帶是情分。法律只是賦予「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換言之帶孫子不是婆婆的法定責任。如果婆婆願意帶孩子,從情親和道義上來說也是應該的,人一輩子圖的什麼?不就是兒孫滿堂嗎?帶帶孫子盡享天倫之樂,何樂而不為呢?再說了外婆也可以帶外孫,於情於理也是說的過去的。

第二,媳婦是否能以婆婆不帶孩子為由,拒絕孝敬老人?這個也要先從法律角度來看,我國《憲法》、《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上都有明文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也就是說子女只是對自己的父母有贍養義務,換言之媳婦對公公婆婆、女婿對岳父岳母均沒有贍養的法定責任。但是從親情和道義上來講,夫妻共同贍養雙方父母也是天經地義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媳婦絕不能以帶不帶孩子為孝敬理由。同理,媳婦若是不孝敬公公婆婆,那女婿也可以不孝敬岳父岳母。

重要的問題強調說。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上千年的傳統美德,夫妻本是一家人,沒有必要將雙方父母分開而論,贍養雙方老人是夫妻二人的共同責任。


一直以來,兒子娶媳婦,婆婆帶孫子都是千百年來的傳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女性的解放,隨之而來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兒子媳婦結婚後獨立門戶,不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婆婆追求自己的享受不想幫兒子媳婦帶孩子。所以,婆婆究竟該不該給兒子帶孩子,媳婦以此作為以後是否孝敬婆婆的理由,這個問題要從多個方面來分析:

1.愛是相互的給予,有付出才有得到。生孩子帶孩子,是小兩口最費神的一件事。如果兒子事業有成,收入頗豐,那麼媳婦在家全職帶孩子,公公婆婆不去幫忙倒也勉強可以。公婆能夠搭把手,做點家務,哄哄孩子,為媳婦減輕體力和心裡上的壓力,她一定是會記得公婆的好的。如果媳婦也要上班,沒有老人幫忙,只能請保姆。在公公婆婆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不幫孩子們一把,只顧自己的享受,沒有給孩子們必要的扶助,很難換得孩子們的真心孝敬。

2.公婆沒有義務,但是親情需要傳承。都說公婆不幫忙帶孩子是本分,幫忙帶孩子是情分。所以公婆享受自己的自由生活是完全可以的。但是爺爺奶奶對孫子就沒有一丁點兒的愛么,沒有覺得和孫子一起是樂享天倫而是當做了負擔么?如果這樣,等公婆老了,兒子媳婦講孝順也是可以區分三六九等的。既然法律上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那麼老人老了讓他有吃有喝就行了,病了送到醫院請個護工也可以。這個隨時噓寒問暖就有很大的差別,和病了隨時關心、自己抽空護理也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回到正題,老人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幫助兒子媳婦看孩子,就等於在親情銀漢存了一筆錢,等老了病了可以去支取。如果有力不使,能為不為,那麼老了孩子們的孝順不得心,自己也是自咽苦果。

我是藍藍湖,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期待你的留言哦!


謝邀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有點矛盾,現在很多給兒子兒媳帶孩子的,我看作為媳婦也沒有多孝順婆婆,反而心裡覺得這是你家的血脈,你帶不應該嗎?我不說全部的兒媳,但很多兒媳我估計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孝順是出自內心的,而不是這樣的交換或者道德綁架換來的,這根離異交換有什麼區別了,完全玷污了「孝」字,我們的孝不需要做給誰看,而是出自內心的,為人父母的你,孝順公婆,也是字駕馭你的孩子要孝順父母,你在孝順公婆的時候講了條件,你的孩兒以後就會以你榜樣,以你的手段來對付你。

還有一點公婆帶不帶孩子,是出自他們的內心,老人老了,力不從心,你要多換位思考,如果老人給你,不是沒事做,而是想讓你輕鬆點,你要好好珍惜。


如果這話去兒子說的,那是兒子的問題。但如果這話是媳婦說的,我覺得沒問題。兒子孝順父母是應該的,因為父母養了他的「小」,現在兒子長大了,自然應該養父母的「老」。但是,婆婆在媳婦身上並沒有什麼恩情,所以媳婦也沒有必須孝順婆婆的義務。

任何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在媳婦需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婆婆能伸出援手,媳婦自然感激,到婆婆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媳婦也會比較有動力。在媳婦最困難的時候,婆婆絲毫沒有家人之間的溫情,有什麼資格要求媳婦孝順?


我兒子今年九歲了,出生三個月的時候我婆婆來帶過三個月,原因是她一天三遍打電話給我嫌我不上班掙錢她兒子太累。於是她來帶孩子我趕緊上班去了。但不知為何她總是不滿意,莫名的沖我發火。後來跟我老公閑聊的時候他說我們應該把孩子送回老家讓他父母帶,我當然不同意了,我老公就指責我說沒拿他媽媽當一家人,我很疑惑,他說他媽媽來帶孩子的時候我沒有給她適應時間。這是我第一次提離婚。一開始她就各種找茬各種作,不想講了,說出來那真比電視劇精彩多了!一開始我跟我老公保證不管跟他媽媽怎麼不對付但是老了生病了該管我還是管。但是,我現在已經跟她斷絕來往了,我跟我老公明確表態,我不想和她來往但我絕不阻攔你們來往,以後生病什麼的你該花錢花錢花多少都沒關係,該伺候伺候,我是不可能管的。不樂意就換個媳婦,我沒意見,我凈身出戶孩子給我就行。至於帶孩子這件事情我從來沒有埋怨過她,我自己生的孩子憑什麼別人有義務幫你帶,但前提是你別對我的生活指手畫腳。當別人說,你要大度,大度?你沒受過我受的傷害就讓我大度?就因為不想再吃白菜湯了,挺著八個月大肚子被她指著鼻子罵,父親突然離世了,在她家不能難過掉眼淚她嫌晦氣,當自己媽媽給兒子買了雙千層底鞋子她當著我面脫了就扔說嫌丟人,當我老公八年前一個月工資四千還要付每月房租八百、孩子奶粉尿不濕、吃喝拉撒所有開支,她逼問我存的錢呢,他們在家算了我們能存多少錢的時候……人心傷了就是傷了,喊你一聲媽,可是你什麼時候拿我當女兒的!所以我的觀點是帶孩子是自己的事情,但是養不養她取決於她怎麼對待你!


我的兒子已經成年,我的公婆還在。當年孩子小讓公婆幫忙帶孩子,公婆不肯帶孩子說我擔不了責;而轉身照顧外孫。沒能力做事了就找兒子媳婦,連帶著女兒都來了。去年公婆出去玩摔壞了胯骨,住院照顧全是兒子,三個女兒就看了一下回了,不管了。病好了女兒們又來了,住在父母這吃住。我養了兒子,只要他要我帶我就帶,即使他不要我帶,我也要給把保姆費給他們,無論怎樣老了還是該媳婦兒子去問候你,看你啊。


從法律來說,婆婆沒有帶孩子的義務,兒媳婦也沒有贍養婆婆的義務。這裡用的是贍養而不是孝敬,是因為這個問題脫離了母慈子孝的的根本,和親情已經沒關係了。

大多數的公婆都會理解孩子的生活壓力,都會主動幫忙帶孩子。大多數的孩子也是孝敬父母的,新聞上的不孝事件對比人口來說也是少數,不然怎麼叫新聞呢。

當然也有那種知道孩子壓力很大,卻只顧自己瀟洒的公婆,要著孩子的錢,過著喝酒打麻將的日子,知道不幫帶孫子的話,兒子媳婦就要有一個人待業在家,還是不幫,這種情況試問你還能孝敬他們嘛?最多只能旅行兒媳婦的協助贍養。身邊實例:這家婆婆不幫帶孩子,一個人過得瀟洒,兒媳婦只能全職帶孩子,經濟壓力很大。婆婆借了債要兒子幫還,兒子媳婦也還了,完事繼續喝酒麻將。這兒子只能感嘆一聲等她老了玩不動了就好了。就會回來和我們一起過日子了。

再說不孝的人,從人品上就是有問題的人,而不帶孩子只是他不孝的一個借口。帶不帶孩子他都不孝。這種例子新聞有就不用舉例了。

綜上所述,沒有正確不正確,親情不是算數題,而是將心比心,你對我好,我對你加倍好。


這種話題爭議頗多。

從法律上來講,確實沒有明文規定婆婆一定要幫著帶孩子,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的法定義務。所以我們只能從家庭倫理道德的角度去衡量彼此的行為,是否符合大家約定俗成的觀念和習慣。婆婆帶孩子和媳婦孝敬婆婆的行為都應是為家庭和睦的自發行為,而不應設置前提條件。家常過日子,難有矛盾和問題的產生。但婆媳間不應該互相埋怨,惡語相向。而應該用心交流與溝通,相互關心、相互信任,這樣不僅有利於彼此融洽相處,更有利於家庭的團結與穩定。而且只有家和了,萬事才能興。


推薦閱讀:

親歷辛巴威亂局的中國人:「我聽到三聲巨響」
梁文道:為國生娃?今天無論做什麼選擇,都不容易 | 八分
網紅「流氓」還有理了?
第六章 生存之道【43-立華再現】
為什麼上了年紀更容易醉

TAG:家庭戰爭 | 中國家庭 | 婚姻 | 社會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