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服是什麼,有什麼說法講究嗎?


「五服」在古代有有四種含義:

一、行政區劃。以王城周邊為基準,五百里為一區劃,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稱五服。

二、服式。指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五個等級的服式。

三、喪服。古代以親疏遠近差別,所穿的五種喪服。

四、宗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身五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前兩種含義早已被人們摒棄不用,現代人所說的「五服」,通常是指後兩種含義。

一、宗族。以自身為準,往上推五代,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這五代就是所說的五服。五服之後則沒有了親緣關係,也可以通婚。一般情況下,家中婚喪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內的人參加。或者,以自身為準,下推五代,即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共五代。這樣的演算法,上下共九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本宗九族。

二、服喪。長者去世,均著喪服。根據親疏遠近,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按服喪期限及喪服材料及做工粗細的不同,分為五種,即所謂五服:

1.斬衰(zhancui),服期三年。

2.齊衰(zīcuī ),具體服制及穿著時間,根據與死者關係親疏而定。服期分三年、一年、九月、五月、三月。

3.大功,服期為九個月。

4.小功,服期五月。

5.緦麻,服期三月。

現如今,服喪期限已大大縮短,除至親外,多為三天、五天、七天,但各地區風俗習慣不同,也有不同的時間要求。

出五服的意思:親屬關係超過五代,不再為之服喪,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出五服之後,血緣關係已遠,可以通婚。另外還有一種說法:一爺之孫不出服,以下一輩為一服,總計八代。平常人們所說的罵人祖宗八輩的,意思就是把整個家族都罵了。


感謝邀請!手機回答,簡單些!

五服有好幾種意義,我猜您問的是倫理學意義即中國人的宗親關係上的意思。先說說五服的幾種意義。第一種意義是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制度,以五百里為一服。這個很少見。第二種是古代官員的五種服飾種類。五服運用最為廣泛的是兩種意義,所以,第三種是中國的喪葬禮儀中,人們穿的五種喪服。第四種是在一個家族內的親疏遠近的關係。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仍然保存著古代的喪葬禮儀和宗族關係。你看在中原地區的葬禮中,人們穿的服裝不一樣,其實這體現了他們與死者的關係的親疏遠近。另外,在北方的農村還有沒有出五服的說法,這說明,在宗族關係上,是比較親近的。

1.五服作為一種喪葬禮儀的服裝。中國是個宗法為本的社會,特別重視宗族關係和血緣關係,另外,中國人重死甚於重生。所以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特別重視喪葬禮儀。家族內有人去世了,那麼在葬禮上,要根據活著的親屬與死者的關係的不同,穿不同的喪服。

一是斬衰(音摧)。衰通「縗」。五服中最重的喪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製做,表示最為哀痛的意思。

二是齊衰(音資崔,zīcuī ),喪服名。是次於「斬衰」的喪服。

三是大功。亦稱「大紅」。喪服名。是次於「齊衰」的喪服。用粗熟麻布製做。

四是小功。也叫上紅。是次於「大功」的喪服。用稍粗熟麻布製成。

五是緦麻。是次於「小功」的喪服。「五服」中最輕的一種。

2.作為同一宗族內的關係。從自己算起,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一共五代,在這個基礎上的親戚關係,叫沒有出五服。


古代守孝按期限及孝服粗細不同分為五種,即所謂「五服」

守喪的「五服」依次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依照關係遠近服喪。最遠至族曾祖父母(祖父的伯叔父母)、族祖父母(祖父的堂兄弟及其配偶)、族父母(祖父的堂兄弟之子及其配偶)、族兄弟(祖父的堂兄弟之孫),從祖兄弟之子,曾孫、玄孫,已嫁之從祖姑姊妹,長孫之外的諸孫之妻,姑祖母,姑表兄弟,舅表兄弟,姨表兄弟,岳父母,舅父、女婿、外甥、外孫。此外,妻為夫之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從祖父母、從父兄弟之妻,也都有緦麻之服。比以上親緣還遠的就是出五服了

圖出自擷芳主人的《大明衣冠圖志》


簡單來說,「五服九族」的標準是:

你們兩個人的任何一方,共同的直系祖輩不能超過4世祖(即你爺爺的爺爺,你爸爸算一世祖)。在這個範圍內只要與你姓氏相同(古代忌諱同姓通婚),即存在父親、兒子、女兒、兄、弟、姐、妹關係的,都屬於九族,可以稱為親戚,死後應行五服之禮。

按照現在的說法,所謂的五服的概念類似於血親吧,五代以內的血親。

在五服以內呢,就算是親戚,可能是遠房親戚,家裡有喜事喪事都會搭把手,逢年過節的也會走家串戶的轉轉。但是出了五服呢,大家就是路人了,按理來說你們就只能算是同宗的了,不算是親戚了。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是中國兒郎都應知道什麼是五服?通俗地講簡單,大道理越講越糊塗,讓人看不懂。五服,即是五代或五輩人,凡是五服計算,都是從計算者算起,上推四代,即父親,爺爺,太爺,太爺爺加上計算者本人即五代人,不能向下推。

五服是五代人之中不論誰亡,凡這五代之後人,都能服喪致哀,是穿著孝的孝子叫五服。

這五服之後人,同一祖,且五輩,是最近的宗族。是一家人。千萬別論親戚關係。以免讓人笑話。殺敵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五服之內太近了。打個比喻,現在一般家庭都三代人,也就意味是三服關係,是看的見的親,如果再生二代老爺子還健在,你會覺五服遠嗎?最遠的距離是看不見得,生與死就是最遠的距離。永遠不能握手。說四世同堂是大喜,不為過吧!

五服講究不多,老少尊卑,一切按輩分稱呼,無論對方是老者或是幼童,一切稱呼都要遵從,即是百年服喪亡者也不能更改。畢竟血濃於水。萬不能有各親各論之言,


五代即下代男(女)輩,孫輩,曾孫輩,玄生輩,來生輩。


五服九輩,從自己上數五輩為一服,往下四輩即出五服,古人入仕先查五服,院,門,枝,從秀才到進士,榜眼,探花,狀元,由戶部登記造冊,交禮部審查,刑部備案,兵部抓人,滅門九族,挖屍揚骨,龍鞭抽打,刑法嚴酷,姑,姨,舅,等受刑,一人天下,怕人造反,連坐受刑,伴君如伴虎,普天下莫非王土,家族之人受進牽連,古人改姓,搬遷,古人當官,家族榮耀,誇官三日,打馬封地,家族之人感受皇恩,雨露均償,老輩人都這麼講,枝派近紅白事有串換,枝派遠走的近紅白事也有走動,現在一人有事一人擋,法律輕多了,


五服就是五輩也叫五代,從每個同輩人往下一代傳一代數夠五代就叫五服。五服往下就是出了五服,雖說是一家人,但必定疏遠了,不算自己家裡人,是遠門當家,越往下傳就越遠了,古血不親成了外人,一般婚喪嫁娶不來往,跟鄉親差不多。謝謝


簡單說五服原先是五種喪服,後來五服也稱五代人。

五種喪服是斬衰(吹).齊(資)衰.大功.小功.緦麻。斬衰是斷粗麻而披,是給父母和祖父母穿孝。齊衰要把粗麻的邊齊上,是給伯.叔.姑和對應的親屬穿孝。大功是給堂伯.叔.姑和對應的親屬穿孝,以此類推。

後來五服也指五代人,往上既是:己.父.祖.曾祖.高祖。往下是:己.子.孫.曾孫.玄孫。

現在農村五服就是:同父為一服,同祖為二服,同曾祖為三服,同高祖為四服,同天祖為五服,同烈祖為六服......。六服以後就是出了五服了。五服以內為親,五服以外為疏,再就遠了。我所淺知,請看別的朋友更精彩回答。


五服,是指喪事服裝,是指孝服,斬衰。是指,子女,對父母一服,名,斬衰, 二服,齊衰,是指姐妹弟兄,祖母爺爺,伯嬸姑叔,三服,大功,到了,伯弟兄,四服,小功,堂叔伯,五服,緦麻,堂叔伯的下一代,五服,上至高祖,下至玄孫,九族,也是,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算己身!


謝謝邀請,五服是指:老爺、爺、爸、我、兒子這五輩之分的。祖孫孫之五代傳人:我的家祖是,輩大於長的,有老不顯少。情況是:家祖幸望老爺輩是要分家的(老輩一般是一至三分,老大為長者。四也為老大的)在這種情況下,家祖的紅、白事齊上陣(幫忙,有錢的出錢,無錢者出力,"但出錢者,日後待還"出力者待後事在還),禮上往來。但是出五服(即五輩人後)若續情的話,還按上規定行施(否則)在五至幾年內可消除。但親情還是少不了志援。親情走的好里話,有些方面可續可免。謝謝!


推薦閱讀:

【老秦人的故事】86、越國往事
魏徵:一個換過5位老闆的雲遊道士,如何能成為名垂千古的良臣?
中國歷史上的七大遺憾!
兩個古國的浮沉定格——洗盡鉛華呈素姿,留下別樣的光華
快要成仙了:俄國傳奇戰艦服役超百年!

TAG: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