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樂活周末#你的城市有什麼傳統劇種?現在還有人喜歡嗎?


雖然它越來越遠離我們湖南人的日常生活,但是你在家鄉湖南的街頭巷尾身邊抓一個人問,你們湖南的地方戲劇有什麼?上至八九十歲的老娭毑,下至七八歲的細伢子,他們都會回答你:當然是花鼓戲了。


花鼓戲在全國一些省份,比如湖北,安徽,河南都有,但是要論一個地方戲劇與當地老百姓最密不可分,最耳熟能詳的,還是我們湖南與花鼓戲。

小時候爸爸是國有煤礦文工團的,他經常帶我去劇場排練,那時候他也能唱花鼓戲。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無論是有錢人家還是普通家庭,紅白喜事都會請戲班來家裡唱戲,在屋門外選一個平坦的地方搭戲台。又過了幾年,信息發達了,有錢人家就會去漣源,甚至長沙把專業劇團請過來唱,老百姓就能聽到更好花鼓戲表演。

還是那時候,外公這個大閑人四處去外村,外鎮聽花鼓戲。愛極了花鼓戲,很遺憾,98年他就離開了人世,到這些年,我們都在感慨,如果外公能活到現在該多享受這盛世的生活,可以給他一個電腦,上面下載很多很多的花鼓戲視頻,他一個人可以從早看到晚,從春看到秋,不重樣。

到現在,花鼓戲的觀眾最年輕的應該就是60後的父母那一輩了,我們都不主動去看花鼓戲,最多在KTV唱歌會看到爸爸和媽媽唱一首花鼓戲的名曲《補鍋》。但是鄉下的紅白喜事還是有一部分人家會請戲班子,80多的老爺爺老奶奶他們愛聽,而且只要不下雨,天氣寒冷也要搬個小板凳做到舞台前豎起耳朵好好聽聽,非常享受。

以前湖南的每個地州的藝術學校都有花鼓戲專業,非常優秀的學生可以考到湖南藝術學校的花鼓戲專業,人才培養非常好,現在情況就不知道了。就我自己知道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和張也,這兩位從湖南走出的藝術家都是先學花鼓戲然後再從事聲樂學習的。現在湖南還有很多相當專業的地方劇團,很多優秀的花鼓戲表演藝術家。

希望家鄉的花鼓戲能夠在時代的變革中多創新,多出一些符合新時代大家喜聞樂見的戲劇語言和舞台形式。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雖然身在麗江,但是心繫我的家鄉湖南,希望湖南的發展越來越好。

我是麗江小胖,歡迎更多的家鄉人來麗江玩。需要了解麗江請關注我,謝謝。


在瓊州海峽的南岸海南島的省會海口為中心的瓊北地區,流行本土傳統劇名叫瓊劇。

瓊劇,舊稱「海南戲」或「土戲」,俗稱「齋戲」。它到底起源於哪個年代?又是何人引進到海南,或許時過境遷,再也很難說的很清楚了!

不過,根據中國戲劇流派發展的一些考就,瓊劇大概起源於明末清初大約有350餘年歷史,雖然不如江南的黃梅劇、越劇、採茶戲等劇種發達,但它卻是海南歷史最悠久、流傳地域廣泛且為海南島「閩南方言」族群最喜歡的最大的【島戲】!

瓊劇起源,普通認為與我們江西人有關。專家的說法是,它源自江西的弋陽腔又從海南民間小調、民歌和粵劇、漢劇中吸取精華。

瓊劇,最終成為一種有著豐厚文化根基的地方戲種,在海南島植根下來,並越過瓊州海峽流行於廣東雷州半島、廣西北海、合浦、廉江等以「閩南方言」為主的地區,和海南人下南洋的東南亞一帶,傳承幾百年至今不衰,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是和海南島的地域文化風情滋潤有關。

首先,瓊劇是海南人的精神家園。

瓊劇在海南人生活中的地位,常常有如下場景來形容:夏來長椅短凳間,冬時火爐廳堂前;圍得一團人學戲,文講古說眉飛顏。這段話用普通話來說可能感覺一般,但是用海南話亦閩南方言來說,卻平仄押韻,朗朗上口。

定安卜效村,瓊劇演出歷史悠久、名伶輩出被譽為全省第一個瓊劇村;海口市美蘭區的大致坡,一個小鎮,竟然聚集了12家瓊劇團,每家劇團年均演出250場以上,可見瓊劇在海南北部的繁華

當然,海口市瓊山區也是瓊劇的發源地之一,每年春節到元宵,你在千年古城府城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到瓊劇。

這不是我說的,有史為憑。清宣統《瓊山縣誌》中稱:瓊山「無月不場做戲」,使海口瓊山成為瓊劇的發祥地之一。

歷史上的瓊山縣是海南第一大縣,古話有,自古人文出瓊文。每逢年過節,或者鬧「軍坡」、吃「公期」的日子,古瓊山縣轄區內,不論正規的「大班」還是業餘「厚皮班」,各村都爭搶著用繩子將劇團的演出道具行當先「捆綁」到牛車上拉到村裡的空場戲台前演出。

雖然如今已見不到這種情況,但有趣的「綁戲」風俗卻沿襲下來。在瓊山,各村有瓊劇演出,做戲消息很快就會傳開來,周邊的村民也會提著板凳蔞席,攜家帶口紛紛趕來,坐在戲台來尋求一種歡樂寄託一種憧憬。

過去的瓊山縣,現在變成了海口市的瓊山區。海口的瓊劇團在全省,以其東南亞華僑眼中地位相當高。從民國到現在,瓊劇之風,吹遍了海口各個大街小巷。在海口,許多海南人從『三升半』說到『老長和』,從『林道修』說到『王英蓉』,能說出名角的做唱念白,能仿唱名段的特色特點。特別是上了歲數的鄉村農民、巷頭裡尾市民,每天吟著瓊劇唱腔,都會在戲劇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其實,海南有海外華人華僑近300萬人,每逢清明或春節,華僑回來祭祖尋根,都會出資請劇團到村裡演瓊劇,這就是一種鄉根情懷。

殷實的華僑一般都會演唱三天,請同村鄉親聽戲外,還要大擺酒席;甚至會邀請本地劇團下東南亞去演出,讓生活在南洋的華僑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代的子孫能不忘根在海南。

華僑回鄉請演瓊劇,在文昌最為著名。文昌作為海南最大的僑鄉,有150萬文昌人在海外。對海外文昌人來說,瓊劇就是他們的家鄉。

這就是海南著名的僑鄉文化,也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獨特情節。

瓊劇,是海南連接海外華人華僑鄉根情緣的最好的一種情感紐帶!


青島的地方劇種是茂腔和柳腔,茂腔起源自膠州,柳腔起源於即墨。

青島的本地居民大多來自膠、高、即(膠州高密即墨),青島本地的口音也以這三地口音為基礎,所以這兩種戲劇劇種,在青島的老年群體中、尤其是農村地區還是有喜愛人群的。

在茂腔的發源地膠州,民間素有「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沿上,鋤頭鋤在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的說法,形容大姑娘小媳婦一聽到茂腔的喜悅心情,不管身邊有什麼活計,放下就循聲趕去。

茂腔故名叫「肘鼓子戲」,又稱「本肘鼓」,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演變為「冒肘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統一定名為茂腔。

青島市茂腔劇團位於膠州市,每年組織各類文藝演出活動三四百場,十分活躍。代表曲目《趙美蓉觀燈》。

柳腔產生於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前身也是「本肘鼓」,清末民初時受萊陽縣四弦小調的影響,開始用四弦胡琴伴奏,並配以哨吶幫腔。剛開始用四胡伴奏時,沒有定式曲譜,琴師與演員很難做到同步協調,唱的只能跟著琴聲溜,所以才叫稱「溜腔」,後來正式定名為為「柳腔」。

在2008年,柳腔被有關部門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青島的地方文化事業增添了無上光彩。


此地半山半水,其人不夷不惠,這裡是廈門。

廈門雖然是移民城市,但在坊間卻仍盛行著高甲戲、薌劇、南音等傳統的閩南劇種。

廈門,和大部分的閩南鄉鎮一樣,每一個鄉村、城市角落都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庵廟。

每逢廟會,諸如神靈生日、升天、就職輪轉等節日,必不可少的便是謝神:以上演傳統地方劇場的形式。

閩南劇種之豐富,甲於全國。

廈門東片,如翔安、同安和廈門島東片以提線木偶和高甲戲為主;廈門西片,如海滄、廈門港則以布袋戲和薌劇(即歌仔戲)為主;從全市範圍看,薌劇是為主體。

當然,在廟會的戲場里,已經鮮少年輕人參與了,大多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和湊熱鬧的外來人員。

那麼,是否地方戲已經到了滅亡的地步?非也。

廈門衛視,是福建僅有的市級上星電視台,每到晚間黃金時段,必然上演一收視率頗高的節目:看戲。

看戲節目,主要以兩種內容:一為台灣歌仔戲,二為廈門和漳州歌仔戲(薌劇)。

(圖為邵江海歌仔戲舞台劇,邵江海是將台灣歌仔戲改良為薌劇的一代宗師)

在廈門本地人的家庭里,觀看看戲節目幾乎是啟動電視的唯一目的,上自老人,下至小孩,無不隨其旋律此起彼伏。

其經典節目,如「陳三五娘」、「薛平貴與王寶釧」、「孟嘗君」、「大漢天子」、「羅通掃北」等楊麗華、葉青和黃香蓮歌仔戲簡直是循環播放式出現,卻仍收到滿滿的應和和好評。

圭海君最愛的便是陳三五娘里的各種唱調,婉轉押韻,十分可聽。

千萬不要因為廈門外來人口眾多便否定地方劇種在廈門的風行,這可是官方推廣民間擁護的主流文化載體哦。


我是山西人,傳統劇種是晉劇。

雖然山西有四大梆子(包括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但相對來說晉劇是影響流傳較廣的一個,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所以又稱中路梆子,外省慣稱為山西梆子,主要流佈於山西中、北部及陝西、內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區。

因為我是95後,對於戲劇這類型的音樂實在是欣賞不來,所以也沒有過多的了解,但是我媽媽這一輩的60後包括之前年紀更大一點的人,他們似乎特別喜歡晉劇,我記得小時候山西電視台每周五還是周六來著,晚上八點有一檔節目叫做《走進大戲台》,我媽平時都不怎麼看電視,但是那天一定會準時觀看。

我記得那檔節目主要是山西民眾上台演唱晉劇,台下專業評委們打分投票,有時候評委們也會上去亮一嗓子,和現在很多的歌曲綜藝節目差不多的套路,我也聽不出好壞,感覺唱的都一樣,但我媽就會特別認真的點評誰唱的好,誰底氣不足,誰嗓音低沉什麼的,偶爾還會跟著唱幾句。

我看不懂,她還會給我講解戲劇的內容情結,我媽最喜歡的晉劇演員是王愛愛、丁果仙、栗桂蓮,每次他們演唱我媽都會很開心,第二天有空的話還會看重播再聽一遍,其實在我眼裡,唯一覺得有趣的大概就是他們穿著的戲服以及誇張的妝容了吧。

晉劇起源於清代咸豐年間,光緒十五年直至清末一直處於輝煌時期,然而歷史的變革使得一些戲劇班社誤入歧途,腐敗墮落,加之後來文革對晉劇的取締,從此元氣大傷不復當年輝煌。

其實像我們這種90後,甚至是我哥哥那種80後,對戲劇文化的了解已經是非常的淺淡了,往後越來越不重視,從而會導致文化的丟失,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我的家鄉在遼寧省瀋陽市,在這座城市的大劇院和小劇場里,最受觀眾歡迎的劇種當屬東北二人轉。

二人轉起源於東北三省,也稱小秧歌、蹦蹦戲、東北地方戲等,特點是節奏歡快、載歌載舞、氣氛紅火熱烈,節奏跳躍性大,是一種喜聞樂見,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形式,廣泛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很多從外地來的朋友都要看看東北的二人轉。

東北二人轉的形式大多為舞台上有一男一女兩位演員,服飾鮮艷,手拿扇子或手絹,一邊走一邊唱一邊舞,唱腔高亢豪放,唱詞幽默風趣,通俗易懂,表現的都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喜劇故事。

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表演上以唱為主。上世紀初,從關內湧來大量闖關東的人群,他們的到來使東北二人轉更加豐富多彩,在原來東北秧歌的基礎上,融合了蓮花落、太平鼓、河北梆子、驢皮影、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使得二人轉長期以來深受東北廣大農民的喜愛。民間有 "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傳"的說法。

近些年,東北地區掀起了「綠色二人轉」的熱潮,在原有的內容形式上取其精華、去其低俗,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表演上有了很大改進。二人轉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雅俗共賞,新一代的民間藝人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二人轉作品。


無錫這裡屬於吳語區,地方戲種就是錫劇,錫劇以前應該還是有不錯的市場的,這些年來,隨著市場的變革和發展,除了老一輩的無錫人外,年輕人很少接觸到錫劇了。

據記載,錫劇別名「灘簧」、「常錫文戲」,其雅號為「太湖紅梅」,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發源地為無錫羊尖、嚴家橋等太湖沿岸農村地區。流行蘇南、上海、浙江北部、蘇中、安徽東南部。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民國時期稱"新戲",抗戰時期稱"文戲",解放前後叫"常錫文戲",五十年代初稱為常錫劇,錫劇是其簡稱。錫劇的特點在於它生長植根在農村,和農民有著密切的關係,具有樸實的感情、生動的語言、濃厚的鄉土色彩,既是地方戲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農民戲曲、農民文藝。2008年6月7日,錫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無錫大成巷步行街那邊還有一家錫劇博物館,每周還有固定場次的錫劇表演,價格也不貴,不過看的都是一些老無錫,年輕人看的比較少了。在南長街南下塘大公橋堍,有一個無錫書碼頭,應該也是表演一些錫劇演唱之類的,似乎經營的也不好,上座率不高吧。

錫劇,作為地方戲,失去了她往日的芳華,逐漸被年輕一代淡忘了。


膠東地區,濰坊、青島和日照流行著茂腔戲,是山東除了呂劇、山東梆子之外的第三大地方劇種。茂腔用方言演唱,唱腔優美,是膠東百姓最愛聽的地方戲,被稱為膠東之花。

不過現在聽茂腔的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了,年輕人很少聽了。不知道是因為這戲只有到了老年才有人喜歡聽還是喜歡聽的人都變老了。

目前,地方戲越來越擔心會消失了。


中國的戲劇種類非常多,目前,被統計的劇種就有三百六十多種,幾乎各省都有自己的經典代表劇種。

在蘇州,最古古老、最經典的劇種就是崑劇,又稱崑曲。崑曲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崑曲歷史悠久,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崑曲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一開始呢,崑山腔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要問崑曲現在還有人喜歡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崑曲作為蘇州市的文化重點發展項目,受到了官方及民間的雙重支持與喜愛。

我就非常喜歡崑曲,因為崑劇表演的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舞台上,偏重於描寫的舞蹈表演,與「戲」配合,成為故事性較強的折子戲。

我最喜歡的崑曲劇目如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等等,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到蘇州旅遊,如果想聽一聽吳儂軟語,感受一下蘇式生活,可以像我一樣,到崑曲博物館以及山塘崑曲館來體驗一下崑曲的魅力。

尤其是山塘崑曲館,自己非常喜歡,經常和朋友一起去。這裡是一家全天候演出崑曲傳統折子戲的場館,館內布局還原明清風格的家班全貌,可容納觀眾百餘人,一樓大廳有仿古戲台一座,二樓有包廂。這裡燈光很美,還會在不同橋段的間隙放下投影屏幕,講解崑曲歷史。


我的家鄉安徽省安慶市有一個傳統劇種,它的名字叫做「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省安慶市,以及下屬的七縣(市)。

(圖片是第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嚴鳳英的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嚴鳳英表演的《天仙配》)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慶市的黃梅戲劇團幾十年來也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

(圖片是馬蘭表演的《女駙馬》劇照)

在此期間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工作者們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近些年來,同其他傳統劇種一樣,黃梅戲也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老年人還在喜愛黃梅戲,而年輕人卻不屑一顧。在這一背景下,黃梅戲創作和表演人員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嘗試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

其中以新編黃梅戲《徽州女人》為先行者和代表。這齣戲是由安慶市黃梅戲二團牽頭創作,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黃新德領銜主演。1999年6月在合肥首次亮相,該戲相較傳統黃梅戲有了顯著的創新,曾赴多處進行表演,並參加了「2008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系列演出,引起了較為熱烈的反響和評論。此後,又有一些新編黃梅戲相繼創作出來,如《雷雨》、《六尺巷》、《孔雀東南飛》等。

(圖片是韓再芬表演的《徽州女人》劇照)

如今在安慶市再芬黃梅戲劇院 ,每天晚上都在表演黃梅戲折子戲,一邊喝茶,一邊吃零食,一邊聽著黃梅戲,每晚場場客滿。看戲的一般都是大佬、企業家等人,招待客戶請吃、請喝、請看戲。而在安慶市黃梅戲藝術中心上演的都是大型劇目,票價有點貴,一等座360元一場。

而在安慶市蓮湖公園票友廣場和科技廣場,每天下午有幾個民間黃梅戲小劇團,表演黃梅戲,觀眾大都是退休後的老年人。收費由觀眾自願給,5元、10元隨便丟在裝錢的箱子里,不給錢戲主人也毫無怨言。


推薦閱讀:

春節去旅遊吧!芒果網給你境外海島的地道體驗
桐廬:從景區到全域的旅遊嬗變
旅遊住酒店時,記得睡覺前拿2個杯子放在門把上!
旅遊?一隻畫筆就夠了!
陶波

TAG:旅遊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