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網友對書本上的歷史持懷疑態度,卻對一些貼子、段子編造的歷史深信不疑?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任何一個文明對歷史的記載都無法絕對恢復歷史原貌。因為歷史作者自身本來就具有立場、判斷和傾向性,而且歷史作者也無法機械的去複製當事人的內心和具體活動,那麼流傳下來的歷史只能是已經具有相對性結論的宏觀結果。

由於人具有感性思維,旁觀者或者後來者,在解讀既成歷史事件時,必然會帶有自我意識和思維,甚至會用自身的經歷和知識去替代歷史事件中的人物,進行一種自我化的全新解讀,這就是各種歷史版本、野史誕生的基礎和來由。

更有甚者,是編撰歷史的人在特定政治環境和時空背景下,服務於統治階級,對歷史進行結論性修改,出現了大相徑庭的歷史事實。也有被別有用心的集團、階層所利用,否定正確的歷史,對歷史進行虛化、演繹、造謠,其目的就是動搖一個文明、一個族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達到其險惡用心的目的。

而當代人由於多媒體的無序發展,處於一種價值觀的混亂中,又由於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形成了求知的快餐化,人們喜歡聲情並茂的簡單接受,而不願意沉靜內心進行批判性思考。於是就出現了把傳奇當做歷史、把段子奉為經典的荒誕現象。坦然的講,在當前急功近利、人人虛偽巧飾的情況下,很多高學歷者都一樣的為名利所累而缺乏深層次的思考,更不用說原本就浮躁、膚淺的一般人了。

所以否定一切是偏激,相信一切是片面,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應該根據歷史記錄的各種版本,遵照當時的時空背景、人物習性,理清其中的邏輯規律,還原當時場景來得出相對合理的結論,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國網友的層次原本參差不齊,加上各種敵對勢力有目的、有意識的洗腦式渲染,就無甄別的接受了陰謀論觀點,變成否定正史,專信偏門的一員了。但是表面看來群情洶洶,其實只是一小撮,因為有正常工作、生活的人一般不喜歡去爭論、表達觀點,也沒有時間一天到晚沉浸於網路中。


一、把古人想成弱智的

根據科學研究,大約在十萬年前,我們的智人祖先大腦智力已經和今天的人類沒什麼差別,這麼也就是說,拋開生產力不論,今天的人類平均智商是多少,遠古人類就是多少:70-130·

這麼高智商的人類是絕對不會沒有基本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既然如此,那麼我看歷史時,就不要總是先入為主的設定「古人哪裡懂呀」這樣的邏輯。

很不幸,中國的歷史記載豐富多彩猶如天上的星星般閃亮,也使得歷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信手拈來的談資,在我們國家,幾乎是「無人不史學」。

如此廣普,泛濫觀點當然在所難免。

二、近代疑古思潮打碎了中國人對歷史的敬仰與自信

以大名鼎鼎的顧頡剛先生為例,他的親生女兒形容他的功績是:給中國2000年歷史毀滅者打擊。

需要注意的是:顧的女兒此句話里「2000年」——你沒有看錯,他的女兒在他的影響之下,就是認定我國的歷史只有2000年(當然,後來顧先生也自知理虧了)。

諷刺的是,被胡適、顧頡剛等重點「伺候」的我國歷史「元年說」——「上下五千年」最初卻不是我國的提法,而是出自義大利人衛匡國(Martin Martini,1614-1661)他寫過的一本《中國上古史》(Sinicae Historiae decas Prima)的書。

該書從上古寫到西漢哀帝元壽二年,也就是公元元年,衛匡國將伏羲時代的起始年定為公元前 2952年,那麼算到近代大概就是四千多年的歷史,這種說法後來廣泛被西方傳教士採用,於是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說法。

而在我國,最早提出五千年的,都要到晚清時候了:

「軒頊五千年,到今國極弱」——黃遵憲,《逐客篇》。

註:「軒頊」是軒轅和顓頊的合稱。

後來民國政府仿效西元紀年,採取以黃帝誕辰,也就是公元前2698年作為紀元的做法,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通電各省:

「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由「上下五千年」這一理論遭到疑古派的猛烈抨擊就可以看出,其實疑古派里的很多所謂「中國歷史原罪論」、「陰謀論」都可以說是躺槍。

疑古派最初的貢獻,對新文化運動有正面作用,但是時間拉得越久,卻似乎越能證明它的很多觀點其實都是站不住腳的。如胡適的一番話:

「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我暫時還不能把《道德經》這本書定義在春秋或戰國,我只能將它移到更後(戰國後期或漢初)。」

但事實上,即使不用馬王堆的《道德經》出土來反駁胡適,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最基本的語言語法構造風格,以及其他先秦史籍中對《道德經》的引用而證明,胡適及其他疑古漢派的觀點並不一定就十分有力。

但是,那時候是積貧積弱,被人打怕打慘了,疑古派很有市場(要不然,顧的女兒也不會把「毀滅者打擊」當成是一個驕傲),所以,不理性的聲音還是大過了理性地聲音。

所以,錢穆的「一生為故國招魂」與呂思勉在《中國通史》里竟然開宗明義時「跨界」運用生物學的觀點來證史,顯得如此蒼涼無奈。

轉首之間,如今快100年,中國依舊沒有走出疑古時代,正是因此,才會有人對所謂的古希臘、古羅馬深信不疑——比如,從來自動屏蔽西方90%的史籍都出自文藝復興時期的這一事實。但是,對我國的歷史則一如既往地抱持「陰謀論」、「無知論」。

其實,很多邏輯都是我們自己固執的偏見——視頻《胡適之,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朝嗎?》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9740008f8caeacc049a", "vname": "", "vid": "05d555d7649d42ea9f330fb5bbd53f1d", "thumb_width": 636, "src_thumb_uri": "49740008f8caeacc049a",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49740008f8caeacc049a",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48, "file_size": 14733565},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70, "file_size": 29001694},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36, "file_size": 10599943}}, "duration": 333.4, "file_sign": "f2f8151cc34ab239d44f5fff390a4e35", "md5": "f2f8151cc34ab239d44f5fff390a4e35", "vu": "05d555d7649d42ea9f330fb5bbd53f1d"} --}


因為書本上的歷史都是經過裁剪拼接的轉基因歷史,基本史實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為了達到教育和歸化的目的,進行了目的明確的裁剪,去掉了不想呈現的東西,誇大了需要的東西。不但是現在書上是這樣,中國古代的正史也存在類似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意味深長,真正的歷史與我們看到的歷史出入還是很大的。而人們普遍有一種想知道真相的獵奇心裡,於是很多人為了吸引大家的關注,專門挖掘歷史中那些被迴避和忽略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不符合人們的主流思想,很多人甚至難以接受,但他確確實實存在過,90%網上的帖子和段子都能找到歷史根據,當然不排除有些人為了吸引眼球斷章取義,創造歷史,但那個絕對是少數,大多數還是以史料為根據,加上自己的理解再呈現到大家的眼前。

舉個簡單的例子,蔡京被稱為宋代【六賊之首】是因為他人品確實有問題,趨炎附勢,對宋徽宗極盡諂媚之像,打擊異己,做了一些令人不齒的事情,絕對是個人格有缺陷的人,於是誰要說他做過有積極意義的事,很多人會出來反對,甚至被罵替奸臣洗地。但只要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如果什麼作為也沒有,怎麼可能四度為相,罷官之後再啟用?王安石在世的時候曾經盤算過自己死後都是有誰能夠接自己的班,把滿朝文武盤算個遍,只選出三個人,這其中就有蔡京。蔡京不但有才,而且確實做過不少有積極意義的事情,他廢除科舉,辦官學,在文化的普及和推廣方面功不可沒,他制定了有史以來最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福利之高以前沒有,以後的明清也未能達到。對貧困不能自理的人照顧到方方面,從出生到埋葬,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福利保障制度。他改鹽稅和茶稅,大大增加了國家收入。不過他推行王安石的變法政策,使很多人的利益受損,這也是後來他被很多人詬病的原因之一。普通百姓也恨蔡京,因為蔡京的高福利背後是靠高稅收來支持的,普通百姓生活壓力也很大。可你從書本上看到過有人提及蔡京積極的一面嗎?如果有人出來說蔡京很了不起,做過不少好事,那是挑戰人們的傳統意識,被詬病幾乎是預料之中的,但是,這些人並沒有編造歷史,他們只是把人們刻意迴避的東西擺了出來,使很多人不舒服而已。

漢武帝

漢武帝被稱作千古一帝,我們從書本上看到的都是他如何打擊匈奴,開疆擴土,任用奴隸出身的衛青,知人善用。可真的翻開史書,把完整的漢武帝呈現出來,你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子事,除了他開疆擴土,楊威華夏以外,其他方面幾乎一無是處,說他知人善用,簡直扯淡,他用衛青,是因為衛子夫的關係,要不是衛子夫,衛青就算天大的本事也不會用他。他根本就沒有表現的機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廣利,和衛青一樣,靠自己的妹子李夫人上位,結果他是個草包,征大碗一敗塗地,漢武帝怎麼做的,給他更多更強的兵,讓他二次征大碗,把面子找回來,別人不用說二次征大碗的機會,恐怕第一次失敗回來腦袋能不能保住都很難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句話就是對漢武帝用人不明最好的詮釋。再看看他人格方面,金屋藏嬌的許諾變成一紙空文,衛子夫被迫上吊,鉤弋夫人被賜死,這些可都是他當初最寵愛的人,結局都是那麼凄慘。什麼是親情?自己的夫人、兒子、孫子,連見面給個解釋的機會都沒有,全部死於非命,巫蠱之禍中,寧可相信術士江充,都不相信自己的老婆兒子。致使數萬人死於非命。漢武帝手下的丞相,除了老狐狸公孫弘,幾乎沒有一個善終,他殺戮的大臣數量比兩宋幾百年合起來都多。巫蠱之禍中不管是支持太子的,反對太子的,不反對也不支持觀望的,一個不剩全部殺掉,誰要是出來講情,一塊殺!仁安開始支持太子,後來覺得不妥,沒有按約定出兵,結果被追究,寫信給司馬遷求助,司馬遷深知漢武帝的為人,寫了流傳千古的回信《報任安書》司馬遷了解漢武帝,自己就曾嘗過漢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實在不願意再遭到第二個「李陵之禍」。任安的死判,在漢武帝面前,絕無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見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說明,並請求他原諒。這封書信就是對漢武帝人格最大的批判。

司馬遷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就是把漢武帝這些不足呈現在了大家眼前,而且每件事都是史書上明確記載的,但還是招來無數的謾罵,我就不明白,是我實事求是的態度抹黑了漢武帝,還是那些人選擇性失明,掩蓋事實洗白了漢武帝。黑白就在哪裡。黑的洗不白,白的抹不黑,辨別不清,是因為很多人看歷史以前已經先戴上了有色眼鏡而已。http://toutiao.com/item/6471914010638811661/


其實大部分網友對歷史的態度基本處於聽故事的狀態,也就是說誰故事講得好,講得精彩我就信誰?至於真相,沒有多少人願意關心。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不信書本而偏信段子的原因。

書本中講的許多歷史知識往往寫的比較呆板,敘事猶如記流水賬一樣,因此許多人對於歷史這門課程往往提不起興趣。

大部分人也形容歷史這本學問為『故紙堆』,由此可見,歷史,尤其是書本上的歷史,確實離我們的興趣太遠,要想汲取一點歷史知識,大家都喜歡去聽段子。

歷史段子就不一樣了,一般的段子都寫的很精彩,但是離事實真相太遠。舉個例子,網上流傳有韓信活埋母親的段子,講的有鼻子有眼,讓人看後不禁對韓信的人品都產生了懷疑。

這個段子大概是這樣寫的,劉邦曾經答應過韓信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見光不殺。總之一句話,對於韓信這樣的大功臣,劉邦是不捨得殺他的。那麼劉邦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承諾呢?原來跟韓信活埋母親的惡行有關。

韓信的母親是個瞎子,但是對韓信很好。韓信呢小時候很要強,總是幻想著自己能夠統領千軍萬馬,因此總是想著拜個師傅,學點兵法。

韓信的鄰居是個半仙,什麼叫半仙呢?就是類似於黃石公這樣的人物,懂得陰陽八卦、排兵布陣,撒豆成兵的法術。這個半仙有一天對韓信說:我無兒無女,你要是能給我養老送終,我就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

韓信正愁找不到師傅呢,於是爽快的答應了。這個半仙又對韓信說:我們後山有一處龍脈,我死後你把我埋到那裡,保你以後可以大富大貴。如果你母親先於我離世,你也可以把她先埋到那裡,這樣的話對你更好,你可以出將入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後來,這個半仙病重,這可急壞了韓信,韓信為了出將入相,於是馱著年邁的老母,將母親活生生的埋到了那個地方。這個半仙躺在床上聽到後山轟隆隆的響,知道韓信去埋人了,於是拖著病軀趕到那裡,發現了韓信的惡舉,他指天為誓說道:你韓信喪盡天良,為了出將入相將母親活埋,你以後將天理難容,早死非命。

後來韓信果然跟著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劉邦封為齊王。韓信有一天對劉邦說起這段往事,劉邦說:這個好辦。於是下令全國百姓將所有的鐵器上都刻上「此刀不殺韓信」,並約定見天不殺韓信,見地不殺韓信,見光不殺韓信。

劉邦死後,有人誣告韓信謀反,呂雉想殺了韓信,可是想起劉邦當年的承諾,覺得無從下手。於是蕭何給呂雉出主意:你可以把韓信帶到閣樓上,這樣的話上不見天,下不挨地。窗戶密封不見光,然後用竹子刺死他就可以。最後韓信被呂雉用這個辦法處死了。

這個故事只是韓信活埋其母的一個版本,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版本。所有版本都有一個特點,圍繞呂雉處死韓信這個歷史事實添油加醋的編造故事。

其實關於韓信被處死這件事情,歷史記載的很簡單,韓信勾結陳豨發動兵變,結果被家奴提前告密,蕭何和呂雉聯手將韓信誆騙至未央宮,然後派人處死了韓信。

那麼為什麼網友會不相信這個歷史記載呢?主要還是對劉邦誅殺韓信的行為感到憤怒。於是連帶的認為韓信造反的記載是歷史的篡改。

對於韓信活埋生母的段子,也有可能是劉邦派人傳播的,藉機來抹黑韓信的形象。不管怎麼說,對於歷史記載的內容,大部分網友根據自己的喜好程度選擇了質疑或者不相信。而對於寫的精彩紛呈的段子,只要能夠沾上一點歷史事實的邊,網友都選擇了相信,而且還大肆的傳播。

總體來說,網上流傳的歷史段子往往從歷史細節來出發,行文流暢,描寫的惟妙惟肖、煞有其事,極易讓人產生親切感和真實感,也更能引起共鳴。

而歷史課本上講解的歷史內容,往往偏重於一條歷史主線來寫,只講大事件和脈絡。至於歷史細節由於篇幅所限,課本上基本都不講。而歷史段子恰好彌補了這一點,再加上行文的流暢性,因此許多人都上當,把段子當成了歷史,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網友偏愛故事性的歷史記載,由於歷史課本篇幅所限,只注重歷史主線,許多歷史細節無法全部記載。而一些帖子、段子恰好彌補了這一點,不僅講明白了許多歷史事實的來龍去脈,行文也非常流暢。但是段子畢竟是段子,真實性令人堪憂。

本回答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喜歡請隨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所有的歷史都是具體的人或某個群體,通過語言文字(或其它影像及實物資料),來記載下來的,一個文化人群對自身從何處源來的,一種共通的,共信的,記憶。

歷史記載呈現為一種共同的記憶,有這個記憶的人群,集結成一個文明社會。前者與後者之間,憑經驗而言有一個因果邏輯的關係,但是,其真相超越經驗,也可以說,集結成一個文明社會的必然,表現為人們可以擁有一個共同相信的對歷史的回憶。

以上解釋下來,就知道,真正的歷史,不是我們記載的歷史,不是那些資料所可能窮盡的,歷史只是名叫歷史而己。

所以,修史,是一個人類社會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認知,形成文明社會的過程,永遠在路上。

人類的社會實踐,我們很容易的理解,將造就人類的未來,但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理解,我們的社會實踐同樣也在修正與塑造我們的過去。

所以,現實中的歷史典籍,歷史敘述,都是某個社會主體存在,當下的作為責任以及權益主體的權利主張與宣揚。從來沒有自然存在的可以假設出一個平等自由的,言論自由的學術研究的平台上,人們對他人宣揚的歷史,可以自由發聲,對給定的歷史敘事進行質疑甚至反對的作法。這種作法直接就是一種現實的政治鬥爭。

現在社會上,網友,網路上因當權者的監管無法充分給力到無微不至之處,留存下了些許言論自由的虛擬空間。這些被戲稱為網友的民眾,實際上是出於對主流體制的不滿,感受到不公平的壓迫,思想情感以及社會利益上的對抗情緒。

這種情緒體現在對主流自畫像的不認同,表現為對主流自我歷史敘述的不認同。其荒謬荒誕感的感覺程度與對當下的抵觸感覺正相關。完全徹底的抵觸則意味著完全徹底的對主流教科書的反對。所以對題目的問題基本上可以不用有什麼疑問。

而野史或段子貼子,之所以有人氣,也並非它們對歷史史料的考證或敘述比正史的歷史學研究有過人之處。相反,往往是沒有的。但是,做為更為基礎樸素的史料性記載,比如歷史名人的手稿,日記,照片,器物,以及民間的故事傳述,帶有當時當地的人的情感溫度,與現代人講述人之間容易發生共鳴,所以,這些記事得以被傳唱,許多人熱衷於它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綜上的所述,無論正史野史,都只反應當代人群的分化。不同的情緒,不同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不同的對歷史的記憶與擁戴。理想的社會共同體,健康良善的社會共同體,等於一個美好的共同信任信仰的歷史記憶。

因此,歷史記憶的本質並不來自歷史事實的研究探索。當然歷史學者的研究對基本的低維事實信息的確定是有意義的,在我的世界觀即信用維度觀的架構中,低維,也就是抽象的人性基礎信用,比如貨幣信用(一維),社會分工經濟產業活動的信息(二維),處於人類利益分化衝突之前的社會結構的基礎狀態,也就是人類所公認的社會存在,的研究確定,是必須的,不可或缺的。

而歷史的本質,也就是人類社會存在的本質在於高維,因此,我們通過當下的社會實踐鏈接高維智慧之源泉,達成社會互信與人道價值的共識,我們才能擁有共同的歷史。

歷史的真相,就是你我的相知相遇。你我的相知相遇里才有歷史的真實。


每個時代的人回望歷史,都會有一種獨特的視野,其直覺、信息都不同於另一個時代,因此歷史知識總是在不斷更新之中,並不存在一版完全正確的所謂「書本上的歷史」。所以,題主的問題可以這樣看:

一,時代視野不同

歷史是一門從「合理質疑」到邏輯實證的學科。但由於時代都不同,每個時代的研究者/愛好者,都會有一種特定的「視野」,例如,晚清民國以來,學界往往更關注【中外交通史】,喜歡在資料中挖掘中國與外界的文化交流,成就了陳寅恪、張廣達等大師級人物。他們的觀點往往具有顛覆性,換成四五十年前的人,恐怕都會覺得是扯蛋,例如北朝隋唐的波斯文化東漸問題。

這是因為晚清以來,世界範圍內的交往更頻繁了,人們的信息得到拓展,世界視野開始出現,於是在歷史資料的蛛絲馬跡中,發現了一些重要線索。深入挖掘之後,就打開了全新的視野,為人們帶來更多有價值的歷史知識。

二,歷史研究因人而異

一部二十四史,總是有人能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問題,只要證據充分,原則上就應該引起重視。例如趙翼的《札記》和錢大昕的《考異》,都能發現大量前人沒有發現的東西。他們如果不質疑「書本上的歷史」,就無法取得這些成績。

由於他們自身的性格、閱歷不同,興趣點和關注點就不同,由此而產生差異,趙翼喜歡宏大一些的問題,錢喜歡細節一些的問題。這都不妨礙他們成為大家。同樣,今天的某位網友,也可能發現二十四史中的新問題,然後發到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

三,規範就行

原則上,一個新的考證或觀點,需要用正式論文來發表,這就涉及到專業訓練和學界人脈。歷史的門檻說高不高,說難又非常難,主要看一個人對資料的掌握情況,對一個特定時代的熟悉情況。可以說,一般人是比較難於勝任的。

現在的網路上可能有很多帖子都不太規範,但又有新的視野、考證和觀點。這就需要有甄別的對待,大家都是愛好者,何妨寬容一點?那些有考證、有梳理、有自查的,就應該承認其價值,立場先行的則可以忽視,如此而已。

歷史,就是一個時間段內的一切,其信息量極大,原則上是不可知的。例如【1924年的廣州】這個時空坐標之下,我們能了解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對一個時間段內的歷史總和,其中絕大部分都應該歸入【未知歷史】,只有少部分能夠被後人了解。

所以,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窮盡哪怕一個短暫時段的歷史。


首先,不能說網友都不讀書和信賴真正的歷史。不讀後滿嘴胡說八道的通常是鍵盤俠和杠精。

因為看書上面對歷史事件的記錄,一般都是「白描」,鍵盤俠和杠精類的網友完全讀不進去。

碎片化的現在,鍵盤俠和杠精已經習慣把選擇和思考交給別人,自己只是說一個可以理解的了的結果。

另外,與歷史相關的通常涉及到考古和文物,鍵盤俠沒有知識積澱,也意識不到要承認自己的知識盲區,是不會耐著性子去研究的。

而至於更願意信一些胡說八道的拼湊,一方面是不需要花學習時間和腦子,另外一方面是抬杠不需要了解歷史。


因為歷史課本上的歷史是大多數人所最先接觸到的,也是被大眾接受最多的歷史。有些人懷著對歷史的尊崇與一顆想要深入了解的心,去深入的了解歷史,發掘書上所沒有寫到的東西;有的人就是喜歡反著來,以彰顯自己的獨特性

誠然,歷史教科書書上所寫的只是歷史的片面,雖然隱瞞了一些不想讓我們知道的東西,但那也是歷史。不同於野史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教課書上寫的是正確的歷史記載。但是請不要去帶有感情去看教科書所寫的,不要去相信書上所給你的評價。

就拿晉朝之後的五胡亂華事件來說,書上雖然是一筆帶過,卻也寫到了這是漢民族最黑暗的時期,但最後定性卻是促進了少數民族南下促成的民族大融合。這個事件的重點是什麼,冷暖自知。教課書的記載是沒有欺騙我們,只是在將讀書人導向一個他們希望看到的地方。從而淡化一些什麼。

再說一個爭議的人物,漢武帝,歷史書上寫的是文韜武略,打擊匈奴,開疆擴土,揚我國威,重用人才的一代明君。但實際上的漢武帝並不僅僅是這樣。拋開所有的感情來看。首先歷史書所記載的事迹都是有史可考的,漢武帝在位期間開疆擴土,懲擊匈奴,厲兵秣馬,勵精圖治都沒問題,其重用的衛青與霍去病也確實是千年難見的人才,但是這並不是說漢武帝重用人才,衛青霍去病是外戚,漢武帝只是重用了外戚,而外戚恰好是極強的人才罷了,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側面說出了漢武帝絕不是用人唯才。此外漢武帝後面也是六親不認,巫蠱之亂殺害了多少大臣與親近的人。其宮殿稱為鮮血澆築都不為過。這些都是歷史書上沒有寫到的。

以上不是想說漢武帝其實是個怎麼怎麼樣的人,我想說的是勵精圖治,文韜武略的是漢武帝,迷信巫術,屠戮親人的也是漢武帝。歷史書是摘出了前者,那些居心叵測的人是誇大了後者。兩者都是漢武帝。「兩者」都有自己的目的。

想要真正的了解歷史,那就只好去讀史書,讀二十四史,只看記載的事情,不要讓評價影響到你,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歷史書上臉譜化太嚴重了。比如,秦檜,蔡京,魏忠賢,閹黨,就是壞人。

難道他們一出生就是壞人嗎?他們的奮鬥,如何一步步到達這個位置,他們到底幹了什麼事,統統不會告訴你,直接貼標籤,他們就是壞人,至於為什麼,不好意思,你不需要知道。

岳飛,戚繼光,東林黨,標籤就是好人。好人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皇上為什麼願意信奸臣,東林黨就一定利於國家穩定嗎?民族英雄岳飛,戚繼光就一定是完美的。書上也不會告訴你,不好意思,他們就是好人。

但, 作為我們來說,難道不想去深入了解一下嗎?明朝崇禎勵精圖治,為何就做了亡國之君。明朝滅亡之後,東林黨人去了何方?戚繼光為何步步榮升,僅僅因為戰功?岳飛為何那麼有錢?岳飛為何十二道金牌都拒不回京?值得我們一一去品讀。


推薦閱讀:

如果給你一個億和美貌,你會選什麼?
寫給自己(52)
真的有那麼多人不滿足自己的生活嗎?婚姻,父母,子女,工作等等?為什麼?
七個「離群」法則,幫助找回你自己

TAG:社會 | 歷史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