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不肯與司馬氏合作導致自己英年早逝,真的值得嗎?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說的是,司馬昭在繼承父兄權力之後,篡位的野心暴露無疑。據考證,嵇康被殺於魏景元三年(262年)前後,其時距司馬氏篡位大約三年。嵇康之死正與司馬氏自立,密切相關。

嵇康深陷囹圄,起因在於呂氏昆仲。呂撰姦汙弟媳徐氏,事情敗露,弟弟呂安要到官府告發。呂撰請出嵇康(他是兩兄弟的好友)做和事老,打算息事寧人。誰知,就在事情將要了結的當口,呂撰竟倒打一耙,誣告呂安虐待老母。結果不僅呂安被抓,連居中調節的嵇康也被牽連入獄。

要說這案子本不難查清,只要呂母出庭作證,即可真相大白。退一步講,即便呂安不孝,要殺要剮(當時不孝雖是重罪,可也罪不至死),也是他一個人的事,與嵇康有什麼關係?如此看來,此案確屬蹊蹺,可能根本就是一個為嵇康專門設計的圈套。不然為什麼呂撰在姦汙弟媳之事已然平息的時候,還要去冒險誣告弟弟?是不是有人背後指使?又是為什麼呂安一案連基本事實也未弄清,便急著要讓嵇康和呂安身首異處?

不管真相如何,有一點卻可以肯定,嵇康坐牢,鍾會很開心。鍾會素來嫉妒嵇康的才華,而且曾被後者怠慢,有此良機,自然要置之於死地。

嵇康被殺,鍾會為其羅織有兩項罪名:意圖幫助毋丘儉和非侮名教。據《三國志。王粲傳》注引《世語》,「毋丘儉反,康有力,且欲起兵應之。以問山濤,濤曰不可,儉亦已敗。」筆者以為,這個記載頗有疑點,一介平民的嵇康如何能夠「起兵應之」?若嵇康真的有意助拳,為什麼不及時出手,要等毋丘儉快要失敗了,才去向山濤問計?不過,嵇康同情討伐司馬氏的魏臣卻無疑義,他曾作《管蔡論》,借周公誅殺管、蔡的歷史,為人毋丘儉等聲辯,「管蔡皆服教殉義,忠誠自然,卒遇大變,不能自通,忠於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眾,欲除國患,翼存天子,甘心毀旦。斯乃愚誠憤發,所以僥禍也。」肯定反對司馬氏專權的毋丘儉等是魏室忠臣。

另一個罪名,也不是子虛烏有。嵇康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蔑視世俗禮教,「輕賤唐虞而笑大禹」、「非湯武而薄周禮」,將矛頭直指統治者一力推崇的儒家道德體系,可謂是離經叛道。

要說兩個罪名都是有據可查,嵇康死得也不算冤枉。可問題在於,毋丘儉造反是在正元二年(255年),嵇康被殺則是景元三年(262年)。司馬昭怎麼早不動手?魏晉之交,蔑視禮教、放浪形骸已經成為一股社會風氣,怎麼就單單挑嵇康下手?既然嵇康有此罪狀,為什麼不名正言順的抓人,而要藉助呂安一案?總之一句話,司馬昭怎麼就突然想起要殺嵇康?

由於嵇康的老婆是曹魏宗室長樂亭主(曹操之子曹林的孫女),於是很多人推測,嵇康在政治上傾向於曹氏,以致於對司馬昭心生反感,乃採取隱居避世的不合作態度。此一說在邏輯上雖然講得通,但事實上卻違背了嵇康的本心。嵇康崇尚老莊學說,無意仕途,只有早年做過一陣中散大夫,後來好朋友山濤舉薦他入朝為官,乾脆寫了篇《與山巨源絕交書》,以示道不同,不相為謀。嵇康的理想是「採薇山阿,散發岩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因此,無論朝廷上掌權的姓曹、姓劉、姓孫,還是姓司馬,他都不會違背本性的與其「合作」,而要去做一個逍遙的隱士。而嵇家對司馬氏,也從沒有什麼仇恨,嵇康的哥哥嵇喜,在司馬昭手下位至高官;嵇康的兒子嵇紹更是為護衛晉惠帝,被亂軍所殺。因此,所謂不合作,恐怕並不是司馬昭殺人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這樣一個無權無勢的曹家女婿,縱使有心「匡扶大魏」,可也是絕然無力。那又是什麼,讓司馬昭萌動殺心?答案可能很簡單,他不過想借嵇康人頭,來震懾人心。正如鍾會向司馬昭說的那樣,「今皇道開明,四海風靡,邊鄙無詭隨之民,街巷無異口之議。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無益於今,有敗於俗。昔太公誅華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負才亂群惑眾也。今不誅康,無以清潔王道。」在當時,「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的文人,恐怕不在少數。司馬昭要奪取天下,必然要借重主導輿論的名士。怎麼辦?殺雞儆猴。誰是最肥的野雞?嵇康。

此後,同為竹林七賢之一、曾和嵇康一同在樹下打鐵的向秀,接受舉薦,來到洛陽。司馬昭問他:「聽說你向來有歸隱的志向,現在怎麼跑到我這來了?」向子期垂首答道:「古代隱士巢父、許由都是狂傲、清高之輩,根本不值得我去羨慕。」----嵇康正是前車之鑒,我哪裡敢去學他!七賢中的二號人物阮籍,也不得不為司馬昭進封晉公,作了一篇《勸進箴》。可見,嵇康沒有白死,拒絕與司馬氏合作的隱士群被成功解體。

嵇康生前,多有文字指斥孔子,可若要對此之死作一詮釋,筆者卻不得不借《論語》一用----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誠然,伯夷、叔齊為堅持義的信念,餓死首陽山中;嵇康追求自由的生活,死在屠刀之下,都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古往今來,統治者與知識分子的關係的一直難以理順。前者想依仗後者,而後者卻要批評前者,前者不能忍受,便要舉起屠刀,以使後者閉嘴、服從。然而,自由地批判統治者,既是知識分子的責任,也是知識分子的權利。沒有獨立批判的知識分子,一個社會無從進步


嵇康是「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死了司馬昭才會安心。

嵇康曾到蘇門山去拜見隱士孫登,孫登沉默自守,不說什麼話。嵇康臨離開時,孫登說:"你性情剛烈而才氣俊傑,怎麼能免除災禍啊?"可見孫登是了解嵇康的,嵇康性情剛直,憤世嫉俗心情,在他的一些詩歌文學作品寫得比較直露,語含譏刺,鋒芒畢現,也為以後遇害埋下伏筆。

他的這種正直是不屑於和司馬氏合作的,況且嵇康的人格魅力,聲名影響也是很大的,當知道嵇康要被處死的消息後,三千太學生向司馬昭請願,請嵇康為師,這更加劇司馬昭要殺害嵇康的決心,

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是存不下清白的人在世上的。


個人認為值!嵇康是那個時代中國儒家文化的最強音。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一直是正統思想,儒家倡導忠孝思想,忠即代表忠君,忠一不二。所以嵇康也是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

東漢末年一直到三國時期,禮樂崩壞。司馬氏篡位這一行為,嵇康視為不恥。司馬昭即位後,為籠絡人心,對天下有名之士加以招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嵇康寧死也不接受司馬氏的招攬。除嵇康之外,還有阮籍、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等六人為躲避招攬,經常在竹林飲酒,人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之中,走到最後,除嵇康外,其他六人都被司馬氏招攬了。也只有嵇康堅持到了最後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直至被司馬氏殺害。

魏晉風骨,嵇康是靈魂人物,即使嵇康已死,但是嵇康所留下來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輝,流傳後世。

所以嵇康即使被司馬氏殺害,也是值得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嵇康屬於前者!


嵇(jī)康(224年—263年[1],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2]。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1]。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鍾會,遭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但他是被皇帝下令處死的。所從不值得。


司馬氏集團決裂後,嵇康選擇了自我放逐,在自然山水之間,彈琴作曲、為文作詩,堪稱大家。他優遊從容,游心太玄,引領一代清峻、淵遠的形而上學風致。總之,不肯屈身仕進的嵇康,成為洛陽城內眾士人追捧的對象。


和司馬氏集團決裂後,嵇康選擇了自我放逐,在自然山水之間,彈琴作曲、為文作詩,堪稱大家。他優遊從容,游心太玄,引領一代清峻、淵遠的形而上學風致。總之,不肯屈身仕進的嵇康,成為洛陽城內眾士人追捧的對象。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家都說看見過龍,卻沒人看見過鳳凰呢?
上聯:霧靈雲山寫書畫;請接下聯?
中國地獄和西方地獄有什麼區別?
下聯:星星之火,火借風勢,勢如破竹,敢教日月換新天,如何對上聯?

TAG:嵇康 | 三國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