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才濟濟,明成祖為何會派宦官鄭和七下西洋呢?
明成祖之所以派鄭和下西洋,這個女問題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明成祖為什麼要派人去下西洋;而來是為什麼派遣的人居然是作為宦官的鄭和。那麼,在此不妨將兩個問題分開來分析一番。
首先,明成祖為什麼要派遣軍隊下西洋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
這是《明史》裡頭的說法,按照其說法,朱棣下西洋有兩個目的,其一是聽說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流亡海外,所以想要找到他;再者是為了顯示明朝的強大,出去宣揚國威。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之所以說有一定的可信度,是因為第一種原因完全不可信。試想,建文帝既然已經流亡海外,已經對於朱棣造不成威脅,那麼朱棣為何還要去找到他?至於建文帝在海外借兵,更是無稽之談,鄭和所到達的那些地方,與明朝相比,可以說是彈丸小國,連遠航的能力都沒有,如何遠征明朝?即使到了明朝,也不過是送命而已。
所以,尋找建文帝這一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唯一可能的說法,就是去宣揚國威。朱棣想要恢復元朝時期那種萬國來朝的盛況。眾所周知,元朝的疆域遼闊,其朝貢國甚多,尤其是西域諸國。而到了明朝之後,西域的朝貢國減少,所以明成祖為了營造萬國來朝的景象,所以去海外尋找朝貢國。
鄭和下西洋,事實上除了在短時間內為明朝增加了大量的朝貢國之外,並沒有其他更大的作用,其走過的路程,也不過是將南宋時期民間貿易的海路再走了一遍而已。
接下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下西洋者要選擇鄭和這個宦官這個問題,也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看待。一是為什麼要派一個宦官,二是為什麼不派別的宦官而非要派遣鄭和。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明史》裡頭對於鄭和的描述,第一句話就是
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於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
累擢太監,這個表述很重要。事實上,宦官並不等於太監(清朝之前),太監這個詞在遼時出現,後來漸漸指高級別的宦官。也就是說,太監,是國家正規的有品級的官員,是可以代表國家的,而太監被分配行政軍事事務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宋朝的竇神寶,從年輕時期,作為太監跟隨宋太宗趙光義出征,屢立戰功,身先士卒,在靈州多次擊敗來犯的党項人李繼遷。所以說,太監被授予重任,並不奇怪。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
在前文所列的第一句話也可以看出來,鄭和其實也是一名軍事太監。從起兵有功,證明其一,他在朱棣身邊的時間很久;第二,他有一定的軍事能力。還有一點,就是鄭和家族有航海的傳統,所以鄭和對於航海來說,可以算是一個內行。
基於以上原因,明成祖朱棣派遣三寶太監鄭和去下西洋。鄭和本是明軍的俘虜,被俘時還是個小孩,後來閹割進宮當了太監,侍候後來成為明成祖的朱棣,成為朱棣的心腹。
朱元璋死後,因太子已逝,所以皇太孫即位,是為建文帝。1399年,朱棣起兵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後來朱棣攻破南京,宮室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隨即即位稱帝。
鄭和也參與了靖難之役,朱棣由此知道鄭和有軍事指揮才能和訓練部隊的手段,於是對其委以重任。朱棣武力奪權,總歸不是名正言順,他疑心建文帝流亡到了海外,於是便準備派人去海外追尋,順便揚威海外,耀兵異域,以示中國之富強。但派誰出海呢?
鄭和下西洋,揚中華之威
當時英國公張輔推舉尚書騫義擔任此項眾任,但朱棣不是很滿意,所以未置可否,只是說以後再說吧,實際上否定了這個建議;後來朱棣又召集大臣討論,道教國師張天師舉薦了鄭和,朱棣早有此意,張天師的推薦正中其意。
當時鄭和的職務是司禮太監,實際上就是宮裡的太監總管。因為出海,所以朱棣任命他為大明國統兵大元帥,一切事宜由鄭和便宜行事,包括宣撫、征討甚至殺人。所以鄭和所到之處,老百姓都稱他是欽差大臣,說他有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
在這裡再插一段閑話,鄭和七下西洋中的西洋其實並非後人所說之西洋當時大明王朝以京師為中心,京城以東就叫東洋,京城以西就叫西洋,所以鄭和出海到東南亞一帶,就叫做下西洋。
事實上朱棣眼力的確不錯,他的這個任命,成就了鄭和,也讓大明帝國揚名世界。
明朝人才確實很多,但朱棣的親信卻不多。再加上,鄭和作為「太監之首」、朱棣親信中的親信,下西洋的日程管理都是「內官監」的日常工作,由此,選擇他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鄭和下西洋卻對他個人並非是好事兒。因為,作為「宦官之首」的內官監太監,在長期不再皇帝身邊的情況下久離權力中樞。宣宗前,「太監之首」已經易位為司禮監太監了。
(1)下西洋首先是軍事功用,鄭和完全符合
「下西洋」首先是配合明軍路上作戰任務,例如第一次1405年為了反擊海盜勢力,打擊建文反抗勢力的繼續反抗;第二次是1407年,從占城進攻安南。這些都需要軍事能力。
鄭和從小兒就在朱棣身邊,而且跟隨朱棣參與靖難之變還救過朱棣性命,因此,鄭和乃是親信中的親信,在服從朱棣戰略和軍事能力上比較強。
(2)作為明成祖時期宦官之首的內官監太監,作為朱棣的親信,鄭和完全了解「下西洋」的戰略目的:阻止蒙古勢力與海上之國聯繫,布明朝天威
內官監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宮廷禮儀,主管外藩事宜,因此,選擇鄭和在禮儀上非常合適。交往中至少在禮儀上不會失禮丟分,在古代禮儀可是個大問題。
內官監之所以沒有具備批紅權力,主要就是鄭和長期遠離皇帝,離開了權力中心。
(3)鄭和作為聖裔有利於與當時的海上國家產生共鳴,同時,他又信奉佛教與佛教國也有心理共鳴
關於鄭和的族源,現在基本觀點是:鄭和的祖先是蒙古帝國西征時的俘虜,先定居在西域,之後進入雲南。
(4)下西洋負責採辦「奢侈品」是重要內容,作為太監之首,需要什麼他非常了解。負責採辦、營建也是內官監的工作項目
下西洋過程中,寶物、香葯、動物、紡織物四大類七十種物品是主體,另外還有一些蔬菜、果品、糧食等。同時,在下西洋過程中,船隻的各種修理、給養補給等都是內官監的日常工作範圍之內。
朱元璋有感於漢唐時期宦官專權的危害,防止明朝再出現類似的覆轍,於是嚴禁宦官識字,並在宮中立下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朱允炆即位以後,延續了朱元璋對待宦官的政策,宦官出外辦事,稍有過錯,「許有司械聞」,所以,洪武、建文兩朝的宦官不僅沒有權勢,而且非常窩囊,正因為如此,朱棣起兵以後,有大量的宦官逃入了朱棣的陣營,朱棣在起兵之前,往往利用建文帝身邊的宦官,刺探明朝宮廷的機密,朱棣即位以後,認為宦官是身邊的親信,可以信賴,並且自己能夠奪得皇位也有賴於宦官的支持,因此有大量的宦官以靖難之役的軍功而得到重用,從而,徹底破壞了洪武、建文兩朝「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制度。
(明成祖朱棣畫像)
明成祖重用宦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培植宦官的勢力來擺脫建文朝文官集團的對自己的束縛,朱棣是以叔父的身份奪了侄子的皇位,在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其皇位的合法性是受到質疑的,雖然朱棣登基以後,屠戮了一部分官員來立威,但是,明朝長期定都在南京,朝廷內部聚集了大量的南方官員,他們對建文帝還是有感情的,為了避免朝政被這些來自南方的文官集團所把持,於是,朱棣就希望通過以重用宦官的方式來獲得某種平衡。
永樂年間,朱棣經常派遣宦官出使、監軍、分鎮,以及刺探情報,錦衣衛、東廠等這樣的特務機構也交由宦官來管理。
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鄭和才以宦官的身份率領船隊下西洋,其實,當時,明成祖不僅派遣鄭和下西洋,還派遣宦官王景弘擔任鄭和的副手,下西洋回來之後,鄭和、王景弘還擔任過南京守備,負責鎮守南京。
許多人都會有這麼個疑問,明成祖朱棣是通過靖難之役而奪得帝位的,其麾下可用之武將數不勝數。但為何下西洋如此關乎國家威儀的事,要交給宦官鄭和去做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從我國的航海史說起。
我國雖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也不缺乏優良的海港。但在歷史上,我國卻稱不上是海洋國家,而只能算是臨海國家,我國是農耕民族,並不以海洋為生,並對海洋抱有先天性的恐懼心理。尤其是我國歷史上居統治地位的近乎都是北方人,對海洋更是畏懼,而他們經常做的事情就是淤塞港口,並令沿海居民內遷。
在近代以前,北中國的南北的交通運輸主要是依賴於運河,而非海路。繁華的都是京杭大運河沿線的一些城市,如杭州、揚州、淮安、臨清等等。而北中國也沒有誕生一座沿海港口城市。如青島因德國而興港,大連因俄國而興港,威海原為北洋水師的軍港、後來被英國強租,連雲港的主城區至今離港口有三十餘公里、十足一座「偽港口」城市。
我國在歷史上,真正形成的沿海港口城市,都位於南方,如寧波、泉州等,而這些城市也都是興起於宋室南渡之後。雖在我國的浩瀚史籍中,也有航海的早期記載,如春秋時期,吳國曾從海路攻打齊國。秦朝統一後,徐福奉命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葯。三國時期,東吳曾有使節從海路到達遼東及夷洲(今台灣)等等。
但是,航海並不頻繁且風險太大,否則,隋煬帝也就沒必要開通京杭大運河了。而從唐朝鑒真和尚東渡日本的勵志故事來看,東渡六次才獲得成功,勵志故事的背後是唐朝時期航海能力的體現。那為何到了明初時期,就有能力大規模下西洋了呢?其實,我國航海能力能得到大力提升,得歸功於阿拉伯人、波斯人(也即色目人)。
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空前繁盛,隨之泉州、寧波等真正意義上的港口城市才得以誕生。但是,把持泉州等港口商貿的卻是阿拉伯人、波斯人,蒲壽庚家族(色目人)在宋元時期被稱為「泉州的土皇帝」。阿拉伯人善於航海,自唐中期之後,就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從海路航海到我國來經商與定居。唐末黃巢之亂,黃巢就曾攻破廣州城,屠殺了十餘萬阿拉伯商人。從這一方面也可見阿拉伯人航海的能力之強。
而在鄭和之前,並沒有華人遠洋航行的記載。至鄭和下西洋,我們知道東南亞的很多國家與地區都早已經皈依穆斯林了。那麼明成祖朱棣選擇鄭和下西洋也就不足為奇了,鄭和即是穆斯林。在鄭和的船隊中也有大量的穆斯林,且鄭和的航線都是阿拉伯人商人到經常往返的航線(無論是最遠到達的東非,還是最多抵達的今印尼、馬來亞等地都早已皈依了穆斯林)。
有人總喜歡拿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規模與船隻的大小,跟哥倫布、麥哲倫等西方大航海相比。其實,毫無可比性,船隊規模與船隻大小,並不論證航海能力的高超。三國時期,曹操的水軍,規模與船隻都比東吳水軍要大,可實戰能力卻要弱小的多。
而與腓尼基、迦太基、古希臘、維京人、及後來的威尼斯人、熱那亞人這些航海民族同期相比,我國的航海能力與技術一直都很落後的(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就是從西亞、北非那裡學習得來的)。這從同時代東西方的製圖水平的差距就可以輕易地看的出來,因為早期航海都是利用洋流、貼在海岸線航行的,製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反映了其航海的能力。鄭和的航線就是利用沿岸洋流,貼著海岸線航行,且困難程度跟哥倫布橫跨大西洋、麥哲倫環球航行等是遠遠不能比的。
至於有些觀點還認為鄭和比哥倫布率先到達了北美洲,更是可以付之一笑。鄭和的船隻比較大,其動力更依賴於沿岸洋流。而且鄭和的船隊是抱著宣揚國威的目的去的,並不是去探索新大陸(鄭和下西洋的航線都是已知的,只是對中國人來說是首次)。
西歐國家是因為「窮」而大航海,航海是為了「脫貧致富」。而鄭和下西洋的本質是為了「宣揚國威」,到處撒錢,其最終也必然因國庫空虛而被廢止。所以,鄭和船隊也並沒有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動力及多餘的財力支撐。如明人劉大夏便說: 「 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 這種指責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鄭和下西洋既沒有給中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更沒有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只是無實質的意義的財政消耗而已。其在中國的航海史上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而在世界航海史上更不值得一提。
而那些鼓吹與誇大鄭和航海意義的,並藉此表明中國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曾闊過的。其實是一種民族的自我麻痹,還沒有徹底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說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能力領先於同時代的西方,就如同說農耕民族的騎射領先於游牧民族一樣荒謬,是在自欺欺人。正視自己的不足與落後,才能真正獲得進步。
明朝由於繼承了元朝大部分的基業,所以對疆域的開拓是有些野心的。可是由於明朝是漢人天下,漢族人自古就不擅長遠距離馬戰。
元朝可以全民皆兵,馬背縱橫一路向西,騎馬跨越千山萬水,鐵蹄肆虐直奔黑海海岸。
可明朝可不行,都不談有沒有那麼多戰馬,就算馬夠,會騎馬的人都不足;不會騎馬的人咋辦?靠兩隻腳跟著馬隊後邊一溜小跑兒?!
而且,元朝一路向西擴張的結果並不理想,西亞和歐洲野蠻落後,怎麼可能讓看慣了珠寶書畫,用慣了玉石陶瓷,穿慣了綾羅綢緞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中國人看上眼?!可是明朝也想要更大的疆域,怎麼辦呢?!往西,元朝看過了,沒什麼東西;往北,越來越冷,一片冰天雪地;往南,都是原始森林和澡澤瘴氣……
只有往東。東面是大海,可是也許過了大海,會有不一樣的天地也說不定啊。
於是一下西洋,儘管所見所得並不理想,至少證明了海外別有天地;二下西洋……三下西洋……四下……
無他,見識廣眼界高,偏偏不甘心而已。
可能是因為鄭和不暈船
明成祖以靖難之役,叔奪侄皇位,可謂「得位不正」,所以方孝儒有「燕賊篡位」之罵。此外,明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抗擊蒙元餘孽,開創所謂「天子守國門」的局面。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明成祖數派太監開展航海事業。訴求一:宣威四海,萬邦來朝,這是一種政治訴求,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朱棣的自心理治療,他希望通過萬邦來朝塑造天命在我的政治合法性包裝。訴求二:海外貿易,充實國庫,這是領先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但這個訴求極其微弱。另外,野史有所謂搜尋建文帝下落的說法。這裡面衍生而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是宦官帶隊,而不是其他要員?這是因為明成祖奪帝位的過程中,宦官立了大功,由此洪武所立「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的鐵律打破,視宦官為心腹,並用以鉗制外臣,明宣宗甚至設立「內書堂」加以悉心栽培,明朝被譏笑為「最大的太監帝國」。鄭和七下西洋之後,國力衰退,這種政治形象工程也就無以為繼。
因為鄭和是朱棣的心腹
再者有傳言說建文帝去了海外,所以派鄭和找建文帝。
這個問題主流上的說法是明成祖意在揚威于海外,達成「天下共主」的想法,但還有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還有一個目的,為了尋找可能活著的建文帝朱允炆。
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奇珍異寶,樹立了明朝的權威形象。
後來因為貢賜花費過大,加上國內士人階級的強烈反對,下西洋的活動也就漸漸沒有了。
推薦閱讀:
※小島面積僅2.56平方千米,日本卻投入4500人死戰美軍
※銘記歷史,吾輩自強|日本投降73周年
※關於極簡歐洲史的那些事
※《曾國藩:撿了個歷史 「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