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民國時的大學叫國立(如國立西南聯大)?
這個提問不準確,不是民國時的大學叫國立,而是民國時期有國立大學,也有私立大學。民國大學有三種類型:國立、私立與教會。這是從學校的主辦者來分類,國立就是公立,屬於教育部直屬的,在民國教育中還有省立、市立學校,都是公辦院校,私立是民辦,教會學校是由教會主辦的。
國立大學屬於教育部屬院校,屬於學科建設、教學質量、師資力量都上乘的院校,如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暨南大學,其中規模最大、院系最全、師資最強的是國立中央大學(今天的南京大學前身),當年超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日本東京大學,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大學。
私立大學也有比較好的,如南開大學,震旦大學、復旦大學、大夏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前身),教會大學中著名者有燕京大學、輔仁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
國立大學除了綜合性大學,也還有專科院校,如國立戲專、國立藝專等,也都是所在學科(領域)非常優秀的大學。
某些地方性的院校,因為教學水平、學科建設優秀,也進入了國立大學名錄,如國立中正大學(江西)、國立山西大學。國立院校的名單各時期有所不同,逐漸增加,老牌的國立大學主要是清華、北京、中央(初名國立東南大學)、中山、武漢、暨南、同濟、山東(初名國立青島大學)等。
西南聯大是抗戰時臨時組建的大學,由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只有短短的八年時間,成績卻非常大,培養的優秀人才很多。西南聯大被確定為國立大學,此外尚有臨時組建的西北聯大,也是國立。
私立大學經過改造,也有轉為國立的,如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有些國立大學,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事變化,時代變遷,或改造,院校調整,或撤銷編製,不再存在。
謝邀請。
顧名思義,國立大學即直屬於國家,由中央政府出資創辦的大學,區別省立、市立和私立大學。民國時期,分北洋政府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中央政府的公立大學,都冠名「國立」大學。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去掉「國立」二字,直接冠大學名稱,如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直接冠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
西南聯大,是抗日戰爭爆發後,國立北大、清華和私立南開聯合南遷長沙,再西遷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同一時期還有一個「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由國立西北臨時大學改稱,後來撤消,單獨設立西北大學、西北師範、西北工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北農學院。
時代不同叫法就不同,國家出錢辦學為國家培養人材,民國時期叫國立大學,現在叫國辦或公辦大學。如果是私人出資辦學,民國時叫私立學校,現在叫民辦學校,象西安翻譯學院、培華學院等都是民辦院校。這是語言隨時代變化的結果。
故名思議,國立即管轄權在國家。時過境遷,我們不是當事人,對其內幕知之剩少。只知道解放後,有大批的工廠、商店掛有公私合營之招牌。所不同之事,新中國剛建立時,是不允許學校私立,銀行私立,鐵路私立!
不論那個朝代都不會允許軍隊私立,立者便為匪。但有剽局存在!
國立也是區分於私立的!
民國時期的大學,只要是國家開辦的學校就是國立大學,這句話就是說,這是國家投資設立的公辦學校,因為民國還有好多私立學校,這是為了讓人知道國家和私人學校,不要鬧亂了,其他意思也沒有,就這麼簡單。
謝謝邀請!因為在民國時、大學是國家、政府辦的、所以稱國立XX大學。現在我們稱公辦大學,如果是私人辦的、稱民辦大學、私立大學。無論是國立、公辦、民辦、私立,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只要出人才、為國家、民族培養各種人材,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作家、詩人、將軍、元帥、省長、部長、總理、總書記、企業家、世界冠軍、院士、博導、總工程師、總設計師都是受歡迎的、為人稱道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