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脂是怎樣測出來的?
測體脂有多種方法,阿棟給大家介紹一下測體脂的黃金標準——"水下稱重法",以及最常用的簡便方法「體脂鉗法」和「生物電阻法(又叫體脂稱或者BIA法)」。
圖片自dailyburn.com
靠譜方法匯
目前,靠譜的測定脂肪含量的方法有8種,羅列於上圖。這些方法無一例外都需要特殊器材乃至專業人員。不過你也別擔心自己搞不定,這其中也不乏親民的方法。今兒,阿棟和大家主要聊聊在日常中應用最親民的兩種方法:皮脂鉗法和生物電阻法;另外,麻煩歸麻煩,還是要談談脂肪含量測量的黃金標準——水下稱重法。
業界黃金標準——水下稱重法水下稱重法測脂肪含量。圖片來源:rowan.edu
水下稱重法,被譽為測量脂肪含量的黃金標準。為啥呢?因為它可靠,可靠到其它所有測量脂肪含量的方法都得和它比照,合格了,才得到靠譜稱號;比照完,不合格的呢,自然就被歸為不靠譜行列了,比如近紅外掃描法測脂肪含量。
這水下稱重法測脂肪含量是個啥原理呢?
將某人兩次稱重:一次某人在空氣中,另一次某人全部浸沒在水中,則兩次稱重的重量差值即代表某人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這個浮力等於人體排開水的重量,再利用水的密度,就能算出人體排開水的體積,即人的體積。將某人的重量除以某人的體積就得到了某人的密度。
有了這個人體密度就可以計算脂肪含量了。因為,如果將人體成分一分為二:脂肪和非脂肪(包括骨骼,肌肉和內臟等);平均而言,脂肪的密度約為0.9g/ml而非脂肪的密度為1.1g/ml。
圖片來源於網路
路人甲,通過水下稱重法測得身體密度為1.06g/ml,則他的脂肪含量為20%。
簡單小結一下水下稱重法的優缺點。
優點:準確度高,測量誤差在2.5%以內。
缺點:不方便——需要游泳池;需要專業人員;需要測量肺內殘氣量;某些人可能「恐水」。
皮脂鉗測皮下脂肪厚度。圖片來源於網路。
皮脂鉗法是應用最廣泛的測定脂肪含量的方法。事實上,在奧運會備戰中,皮脂鉗法是各國教練和隊醫最常用的監測運動員脂肪含量的技術手段。它通過測量皮下脂肪厚度的方法,間接估測脂肪含量。一般而言,皮下脂肪層越厚,則脂肪含量越高;另外,在皮下脂肪厚度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年齡增大,內臟脂肪增多,因而脂肪含量會升高;再者,同樣條件下,女性比男性脂肪含量高——因此通過皮脂鉗法測定脂肪含量,需要確定3個因素:性別,年齡(周歲)和皮下脂肪厚度。
怎麼測呢?
首先,你要有一把皮脂鉗。皮脂鉗,其實是一類特殊的遊標卡尺,可以夾住肥肉,並測量其厚度。下圖中羅列了市面上常見的皮脂鉗。
圖片來源:小圖搜集自網路,王棟拼合成大圖。
接著,你還要會捏皮下脂肪!怎麼才算會捏呢?捏起指定部位的皮下脂肪達到最厚,並且不捏到肌肉,就對了!該用多大力?捏這層肥肉雖用不上洪荒之力,有一點必須指出:要是捏得不疼,十之八九捏少了。這個著實是個技術活兒。一個字兒:練!
接著,男女有別。
男性篇皮脂鉗法中,最通用的對男性的測量位置是:胸部,腹部和腿部三處。部位與手法見以下3幅圖。
胸部:右胸黑色十字標記處。取腋窩與乳頭連線中點處捏起,平行於該連線測量。圖片來源:王棟。
腹部:肚臍右側黑十字標記處。取肚臍右側水平方向2.5厘米處,豎直方向捏起測量。圖片來源:王棟。
腿部:右大腿黑十字標記處。取胯骨與膝蓋髕骨中點連線的中點,沿豎直方向捏起測量,欲知胯骨在哪兒,見女性篇。圖片來源:王棟。
女性篇皮脂鉗法中,最通用的對女性的測量位置是:手臂後側,胯部和腿部三處。部位與手法見以下3圖。
手臂後側:右側手臂後側黑色十字標記處。自然站立,右肩關節與肘關節連線的中點處,沿豎直方向捏起測量。圖片來源:王棟。
胯部:右胯部黑十字標記處。先確定胯骨突出部位(雙手叉腰時,手所在的部位附近可以摸到一個骨頭突出的部位),標記於右圖中黑點部位,從胯骨突出部位豎直向上2.5cm處,沿著腹股溝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層進行測量。圖片來源:王棟。
腿部:右大腿黑十字標記處。取胯骨與膝蓋髕骨中點連線的中點,沿豎直方向捏起測量。圖片來源:王棟。
得到了皮脂鉗測得的3點脂肪厚度,結合年齡與性別就可以計算脂肪含量了。
對男性而言:先計算3點脂肪厚度之和為T,單位為毫米,
再計算身體密度(簡寫為Db,單位g/ml)Db = 1.10938 - 0.0008267*T + 0.0000016*T*T - 0.0002574*周歲年齡
再利用公式計算脂肪含量百分比 = 497/Db - 452
舉個栗子:
對女性而言:先計算3點脂肪厚度之和為T,單位為毫米
再計算身體密度(簡寫為Db,單位g/ml)Db = 1.099421 - 0.0009929*T + 0.0000023*T*T - 0.0001392*周歲年齡
再利用公式計算得到脂肪含量百分比 = 476/Db - 428
舉個栗子:
說了這麼些,咱小結下皮脂鉗法測量脂肪含量的優缺點。
優點:設備成本低;較方便;結果較準確,測量誤差在3.5%以內;測量受被試者身體含水量的影響很小,很適合運動員使用。
缺點:需要測量人員技能嫻熟,新手需要練習。
靠譜親民方法B——生物電阻法
醫療體系中的生物電阻法測脂肪含量。圖片來源:healthcentre.it
除了皮脂鉗之外,生活中另一種常用的測量脂肪含量的法子是生物電阻法。
生物電阻法在測量中,將人體簡化看做一個導體。身體的不同組分,例如脂肪和非脂肪有著不同的導電屬性。非脂肪組織中,例如肌肉,含水量往往超過5/6。雖然純水不導電,但是人體中存在的水中都溶解了大量電解質,因而可以導電。
因此,人體的非脂肪組織通常是電的良導體,電阻較小。相反,脂肪組織中,不導電的脂肪佔了絕大多數,含水量較低,因而脂肪組織的電阻較大。從這個角度來講,發福了,其實是「你電阻變大了!」
生物電阻法,通過測量電阻來測定脂肪含量,其實測量的是人體的含水量,因而這種方法測脂肪含量極易受人體含水量的影響。
在科研或者醫療體系下,應用生物電阻法時,會要求受試者平躺於絕緣的測試台上接受至少4個電極監測;4小時內未曾進食喝水或者洗澡;12小時內不曾劇烈運動;不在使用利尿劑;不能憋尿;甚至不能在短時間內吃過巧克力或者咖啡這些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因為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測試結果,帶來測試誤差。由於這些因素,加之人體並非理想化的導體,生物電阻法測試脂肪含量的誤差較大,達到了3.5-5%。
生活中常見的體脂稱。圖片來源:王棟。
儘管生物電阻法測量脂肪含量的誤差較大,不過它簡單方便,受試者不用經歷水下稱重或者皮脂鉗夾肉這些麻煩,就能有結果。因而,越來越多的商家推出了基於生物電阻法的體脂稱。
這個不用阿棟教,你按著廠家的使用說明書做就可以了。值得指出的是,不管廠商如何標榜,體脂稱的測量誤差都是靠譜方法中誤差相對比較大的。考慮到科研、醫療體系的專業人士在嚴格操作下都避免不了3.5-5%的誤差;那麼市面上買到的體脂稱,用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加難以控制身體的含水量到理想的測量條件,那麼認定其測量誤差大於5%一點都不為過。
小結下生物電阻法測脂肪含量的優缺點吧。
優點:操作簡單方便,不需要專業技能。
缺點:測量結果極易受身體含水量變化影響,測量結果誤差較大,在科研,醫療體系中測量誤差在3.5-5%;日常所用體脂稱的測量誤差往往在5%以上;女性在經期身體含水量可能波動,不宜採用此法;有意思的是,對經常運動的人,生物電阻法測量誤差尤其大。
這麼多方法,選/信哪一個?
介紹了這麼些方法,怎麼選呢?還真不能給出一個絕對的回答,因為不同的方法,各有優勢劣勢。在這裡,阿棟從結果準確度(準確指數),經濟成本(經濟指數)和測量簡易性(方便指數)3個角度給大家小結一下今天詳細介紹的3中方法的不同特點,見下表。
水下稱重法雖然準確度高,但是由於操作成本高,難以大規模應用於普通人的生活。因此,相對成本較低、操作簡單又有較高準確度的皮脂鉗法與生物電阻法就成了應用最廣的方法。你圖省事兒,那買個體脂稱就能滿足需求;要是你經常運動,那我建議你學會皮脂鉗法,因為生物電阻法對於經常運動的人,測量誤差尤其大。
假如你有幸在同一天,使用不同的方法測量了自己的脂肪含量,結果發現不一樣,一臉懵逼!別擔心。
如上表所示,三種方法測得路人丁的脂肪含量分別為22.5%,21.5%和26.0%,都不一樣!怎麼回事兒呢?
水下稱重法測得他的脂肪含量為22.5%,考慮到2.5%的測量誤差,其實代表的是路人丁的脂肪含量在20.0 ~ 25.0%之間。對於其他方法的測試結果,同樣要考慮測量誤差。如上表最後一行藍字所示,考慮測量誤差後,不同方法的測定結果也就吻合了。正因為不同方法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誤差,阿棟建議大家,在監測自己的脂肪含量過程中,不要比較不同方法的測試結果。要比較,就比較同一個皮脂鉗,同一個測量者在不同階段測得的結果;或者同一台體脂稱在不同階段的結果,這樣才靠譜兒。
感謝Bruce和Jessie友情出鏡。
參考文獻
1. Heyward, V.H., Advanced Fitness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Prescription, 5th Edition. 2006,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 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2013: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3. ACSM"s Resource Manual for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6th Edition. 2010 Wolters Kluwer;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關於作者
王棟 博士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認證私人教練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設計博士
北京大學生物科學本科
頭條號「王棟聊健身」
版權聲明
本文由王棟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王棟聊健身」。歡迎個人轉發。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回答的來啦!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體脂率的概念:身體脂肪含量占身體體重比率簡稱為「體脂率」,你身體的脂肪率即是脂肪占你身體體重的百分比。
體脂率可以提供很多的參考信息,但是體脂率不容易計算(你不可能把人解剖了,把脂肪割下來稱重量吧?)所以有以下幾種方法來幫助你測量體脂率。另外測量體脂率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測量的最佳時間是早晨。正好在你從充足的睡眠(7-8個小時)醒來之後,此時你的體重和腰圍等的測量數據是最準確的。然後盡量都在同一時間測量,這樣的數據才有比較性。
1??、市面上有體脂機利用脂肪不導電的原理,推算人體的脂肪率,準確度不高但可接受,可以當作是一種的參考。
2??、還有一種方法,利用脂肪比水輕的原理,將人放到水池中稱重可以準確計算出人體的體脂肪重量及比率,是目前最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但太折騰了,一般個人也不容易量測。
3??、體脂率(BFR)計算公式
女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腰部的周長) x 0.74
參數b = (總體重-公斤 x 0.082) + 34.89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 a - b
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男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 x 0.74
參數b = (體重-公斤 x 0.082) + 44.74
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a - b
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
體脂肪 = 65公斤 x 18% = 12公斤(11.7四捨五入)
減重如果超過了一定數據以上,就會開始減到身體的質量,所以減重也要考慮體脂肪才對。所以,在你決定"減重"之前,要記得身體的"重量"是由瘦的身體質量和身體脂肪組成的。試著設立實際的減肥目標,並且注意:【減重、減脂、不要減健康】
最後,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的話,請動動小手給我點贊好嘛??
經過健身教練和營養專家們
多年來孜孜不倦的普及,
身體質量指數(BMI)概念
已經很深入人心了:
看一個人是胖是瘦,不能只看體重,
還要看你的BMI。
如果你BMI只有18,
那你就肯定是個瘦子了。
如果BMI超過了30,
就是妥妥的肥胖。
但是BMI是有局限性的
用BMI衡量肥胖,
並不是最準確的方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制定的分級標準,
BMI超過30就算進入了肥胖行列。
不過這套標準不太適合亞洲人群。
所以還存在亞洲標準和中國標準:
三種標準下體重過低、體重正常、超重(有時候也叫肥胖前期)和肥胖的BMI範圍。
其實肥胖主要是看你的脂肪量,
而我們BMI其實依據的不僅僅是脂肪量。
人體的質量構成分為兩大部分:
脂肪質量和瘦體質量。
脂肪自成一派,稱為脂肪質量;
其他所有成一派,稱為瘦體質量。
如果只看體重來判斷肥胖,
就等於將脂肪質量和瘦體質量混為一談。
那是不是說BMI就沒有用了呢?
不是的~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
為什麼要用BMI來衡量肥胖呢?
有沒有更準確的指標呢?
答案很簡單
在簡單易行和精確可靠之間,
找到平衡點。
更準確的指標當然存在,
就是體脂率!
即脂肪質量占體重的比率。
不過,
相比計算簡易的BMI,
體脂率測起來就複雜多了。
什麼生物電阻抗分析法、
水下稱重法、
太空艙氣體置換法、
X射線斷層掃描、
最精確的是雙能量X射線吸收法,
等等等...
反正是非常複雜,
而且價格不菲...
生活中,
最容易測量的身體指標就是身高和體重。
如何利用身高和體重設計出新的指標,
來估計一個人的肥胖狀態呢?
這需要滿足兩點要求:
①制定的指標不受身高影響
(因為要考慮體重),
②這個指標和體脂率密切相關。
經過幾番折騰,
BMI成了最終勝出的指標。
BMI是怎麼升級打怪,最終加冕的?
你以為是某個健身教練或是營養專家么?
不不不~是保險公司的功勞
因為他們要區分不同健康風險的人群,
所以1959年時候,
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發現,
體重身高比(即體重/身高)
是人均預期壽命的一個決定因素。
不得不說行行出狀元
到了1972年,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
安塞爾·基斯教授(Ancel Keys)
用人群數據證明,
凱特勒指數比其他指標
(體重身高比、體格指數等)
更符合之前提到的要求:
①與身高弱相關,
②與體脂率強相關。
他將其重新命名為身體質量指數,
也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BMI。
但直到1995年,
WHO正式採用BMI作為
肥胖指標來研究死亡率以後,
這個指標才真正開始流行起來,
一直到現在。
BMI好用,但也有失靈的時候
作為肥胖的替代指標,
在多數情況下,BMI還是好用的。
但是,
BMI和體脂率的關聯再強,
也不能100%替代體脂率。
首先,
BMI將脂肪質量和瘦體質量混為一談。
肌肉發達的運動員肌肉組織質量更高,
BMI會高估他們的體脂率。
然後想我們辦公室特別容易水腫的小仙女
身體組織液體的質量相對就會高
BMI也會高估了肥胖水平。
還有就是隨著年齡增長,
老年人的肌肉組織減少會比脂肪組織減少要多,
所以BMI會低估老年人的肥胖水平。
另外,
BMI難以區分脂肪的分布。
脂肪堆積的部位不同,
所造成的健康影響也不同。
皮褶厚度測量的是皮下脂肪;
圍繞在內臟周圍的脂肪稱為內臟脂肪,
主要堆積在腹部,
表現為蘋果形身材(中心性肥胖)。
在BMI不太高的人群中,
腹部脂肪增加更是獨立的危險因素。
相比BMI,腰圍和腰臀比更能體現腹部脂肪的含量。
有些肌肉男按BMI的標準來看是超重的,
但他們體脂率可能很低。
也有研究發現在極端肥胖的人群中,
BMI仍然是肥胖的良好指標,
因為體重增加很大時,
內臟脂肪的增加肯定是顯著的,
其帶來的健康危害也是明顯的。
就算BMI落在正常範圍內,
也要注意自己的腰圍。
所以,BMI的初衷是,
在測量和計算有限的情況下,
近似估計一個人的肥胖程度。
但確實不能過分依賴BMI來判斷肥胖,
這裡要分享基斯教授的一句話:
不要管我們用什麼指標來測量肥胖,
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
脫了衣服照照鏡子,你就知道。
哈哈,自己胖不胖,
自己心裡還沒有點逼數嗎?
如果有更多問題,可以關注我喲~
基本身體成分可以用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對體重的百分比來表示,即兩種成分模式。身體成分測量可以使用實驗室和場地技術,且測量結果受測試方法的複雜性、成本和準確度的影響。具體的測量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一、人體測量法
(一) 體重指數
體重指數可以用來表示身高和體重的相對關係,其計算方法是以千克為單位的體重除以米為單位的身高的平方(kg/m2)對多數人來說,體重指數超過25 kg/m2時,肥胖相關健康問題明顯增加。
(二) 圍度
體脂分布類型是健康及疾病預後的重要指標。向心性肥胖的特點是脂肪堆積在身體軀幹部位(即腹部肥胖),其高血壓、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以及早期死亡率較離心性肥胖(脂肪分布在臀部和大腿)個體高。圍度測量可用於預測身體成分,且適用於男女及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若受試者具備最初有效人群的特徵且測量工具較準確,圍度測量的準確度與實際身體成分相差2.5%至4%。
(三) 皮褶測量
此技術的測量原理是皮下脂肪與身體總脂肪成一定比例,假設約有三分之一的身體脂肪分布於皮下。但皮下脂肪與身體總脂肪量的確切比例受性別、年齡和種族影響。
二、身體密度法
(一) 水下稱重
這種身體成分測量技術是基於阿基米德定律,即身體浸入水中,會受到向上浮力作用,
浮力大小等於身體排開水的重量。通過在陸上和水中測得的體重差可以計算身體體積。骨骼和肌肉組織密度比水大,而脂肪組織密度比水小。因而,陸上體重相同,去脂體重較大的人,水中體重較重。
(二) 容量描記器測量
身體體積除了可通過用排水量計算外,也可以通過氣體排出量計算。雙腔體積描記器是
通過改變閉合腔的壓力來測量身體體積。
(三) 通過身體密度計算身體成分
身體密度確定後可計算出體脂百分比。以下是基於身體成分的兩成分模型理論最常用的
由身體密度推算體脂百分比的兩個公式:
體脂百分比=457/身體密度—414.2
體脂百分比=495/身體密度—450
三、其他技術
精確度較高的人體測量技術包括雙能量X射線(DEXA)和身體電阻抗(TOBEC)法,但
是因為這些技術測試成本高,而且要求技術人員經過嚴格培訓,因而很少用於常規的測試。
減肥不是減重,而是減脂,把體內多餘脂肪減掉。你是不是也看過太多減脂的方法論,卻依然很難堅持下去?
我們所羨慕的明星好身材
據說平均體脂率都低於10%
降低體脂才是真正好身材的需求
「外行減體重,內行減體脂」
一般來說,腹部肌肉一直隱藏在你的厚厚脂肪下面,想要顯現出性感的馬甲線腹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較低的體脂率和有氧無氧的腹部訓練,才能激發腹肌潛力,讓你擁有美麗的腹肌。
有氧運動是消脂減肥的好方法,但如果時間做太長,消耗的就不單是脂肪了,還會包括肌肉。 一般來說有氧運動做40分鐘就足夠了,過量的話,會讓身體內防止因鍛煉過度引起肌肉分解的白氨酸耗盡,導致消耗肌肉。
最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在短暫的熱身(5-10分鐘)後先進行力量練習,然後做有氧運動。
怎麼選擇運動?
有氧運動如游泳:沒泳池、騎車:沒車子、打球:沒場地,如果上述運動都不能實現,那麼我推薦下面三種運動方式:慢跑、跳繩、減肥操。
慢跑:每半小時消耗熱量450卡
跳繩:每半小時消耗熱量400卡
減肥操,一套40分鐘消耗300卡
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減肥前後注意拉伸,這樣身體線條會更好看,不會發生很多妹子說長肌肉這回事。
傳統上,測量體脂率的方法較為複雜,目前的標準是以DEXA測量為主,但所耗費時間及費用都相當不經濟,因此這幾年出現了較方便的生物電阻測量法(Bio-impedance analysis, 簡稱BIA),即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獲得頗準確的測量值,適合在家庭中及醫師在門診使用。
BIA測量法的主要原理乃是將身體簡單分為導電的體液、肌肉等,以及不導電的脂肪組織,測量時由電極片發出極微小電流經過身體,若脂肪比率高,則所測得的生物電阻較大,反之亦然,BIA就是經由此種機轉來做體脂率的測量。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測量的方法吧,或許有些麻煩,但是得出的數值會非常準確喲!在獻上方法之前,我想強調一下「身體成分」這個問題:
身體成分:身體成分的測定和評價不但可以作為評價身體營養狀況和發育水平的一項指標,而且還能夠合理的安排訓練。根據下面的公式來推斷自己的體脂百分率:
[b]體脂%=(4.570/身體密度)大家要問,身體密度怎麼推算呀?
別著急,請看:我們用皮褶的厚度來推算身體的密度!
年齡在18-30之間:D=1.0913-0.00516X (男性)D=1.0897-0.00133X (女性)其中,D=身體密度 X= 肩胛骨下緣與脊柱成45度角的皮褶厚度+上臂部皮褶厚度想要測量皮褶厚度,就要用到皮褶鉗了!測量時右手拿住鉗子,左手捏在皮下1-1.5cm處用鉗子夾起皮膚,鬆開左手讀數。
計量下數據,然後套在上面的公式里就好了!下面要給大家一個參考值:男性 20-30歲左右,正常體脂百分率應在:14%-16%女性 20-30歲左右,正常體脂百分率應在:23%-27%
女性的身體脂肪公式
參數a = 腰圍-公分(腰部的周長) x 0.74參數b = (總體重-公斤 x 0.082) + 34.89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 a - b身體脂肪百分比=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男性的身體脂肪公式參數a = 腰圍-公分 x 0.74參數b = (體重-公斤 x 0.082) + 44.74身體脂肪總重量-公斤= a - b體脂率(身體脂肪百分比) = (身體脂肪總重量÷ 體重) x 100%理想的體脂肪率,男性體脂肪若超過25%,女性若超過30%則可判定為肥胖我不會測,你們幫我看看我的體脂率是多少
一般常見的的額測量設備有 體脂鉗 體測儀。
體測儀最方便2.3分鐘就能測出身體的一些基本數據。
不過最好有專人講解下。
體脂鉗比較難用,而且要經過計算,比較麻煩
要我的話 直接隨便去一家健身房就說來看看想辦卡,然後就問有沒有什麼辦法知道自己現在的身體情況,銷售人員一般會帶你去教練室幫你測量,然後如果健身房還不錯可以考慮辦個卡,
要是不滿意可以說再考慮下,這樣就知道自己的體脂了。
一般男性體脂12%-15%是比較良好的,20%以內都正常,超過25%屬於脂肪失調。
一般女性體脂15%-20%是比較良好的,25%以內都正常,超過30%屬於脂肪失調。
推薦閱讀:
※樂范揉捏按摩靠枕評測|你想知道的全在這兒
※不良心理容易導致尖銳濕疣複發
※『新鮮趣事』研究發現雙氯芬酸會增加心臟健康風險
※30歲新媽媽喝骨頭湯喝成60歲的骨質?骨質疏鬆並不是老年人的疾病
※教育男孩和教育女孩的方法和理念有什麼哪些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