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沒有西方文明的影響,中華文明最終會產生近代科學嗎?


我們經常說「歷史不能假設」,因為人不可能同時踏入兩條河流,人類社會是個巨大的混沌系統,有著不確定性、不可重複、不可預測的性質,不能以線性推理,就算重來一遍,根本無法預知結果。

但是既然題主問了,我們可以簡化、理想化條件,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中國不吸收西方外來思想,產生科學體系的可能性很低!為什麼?任何一種偉大的思想和知識,都不是憑空產生,都來自無數智者的積累,中國文化或者學術思想,完全沒有科學誕生的的土壤達到的厚度,不可能結出「科學之花」。

我絕不是「慕洋犬」,我只是就事說事而已。

我經常見到一種觀點說:那你要看「科學」怎樣定義,西方人定義的「科學」,當然科學只在西方誕生,諸如此類的。

我只能說,科學定義確實是一個哲學問題,或許少數哲學家有分歧,但僅限於哲學領域。

在科學界,科學和非科學的邊界是一清二楚的,什麼是科學可謂一目了然。

我們只要把什麼是科學,科學的發展的歷史、科學研究是怎樣進行的,這三者搞清楚,中國近代會會不會產生科學這個問題,就一目了然。

愛因斯坦向大眾科普曾說:科學是尋求我們感覺經驗之間規律性關係的有條理的思想。

解讀一下這句話:

1、愛因斯坦說的「有條理的思想」、「規律」就是公理體系 (axiomatic system)。

2、那麼「尋找規律」是怎樣「尋找」呢?很簡單,觀察實驗、推理計算,這也就是科學使用的方法。

如果說得學術一點,可以表示為:科學研究是用科學方法:歸納法( Induction)和演繹法(Deduction)構建公理體系 (axiomatic system)。所以,科學是有一套學術共同體認可並遵從的範式的。科學範式的充分必要條件為:第一,經驗和觀察,使用【歸納法】:也就是通過觀察和實驗,找出第一原理或者因果關係。第二,推理和計算,也就是邏輯學和數學,使用演繹法(Deduction),也就是將經驗觀察定量化、抽象化,進行邏輯推理,從而實現精確的預言。

這是什麼意思呢?先舉簡單的栗子:

歸納法:小明走遍亞洲、美洲、歐洲等世界各地很多國家,觀察到烏鴉都是黑的,於是,他提出一個假設(公設):地球上的烏鴉一般黑(第一原理)。

演繹法:小紅在非洲,打電話給小明說:我們這裡好多烏鴉,小明根據「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原理進行推理,必定會說:你那裡的烏鴉羽毛是黑色的。

歸納和演繹就這麼簡單:

  • 歸納,從個別到一般,

  • 演繹,從一般到個別。

但是,可以看出,歸納法有個問題:

小明並沒有觀察到地球上所有地點以及所有時間內的烏鴉,從邏輯上來說:黃烏鴉、綠烏鴉、白烏鴉存在的可能性存在。

是不是這樣?

比如:說不定有隻烏鴉基因變異羽毛變為白色,或者一百萬年以後,說不定烏鴉會演變成白色。

這也就是說:歸納法的結果是不可靠的,可能存在反例,所以科學理論都有這樣的缺陷:有可能是錯的,而這正是科學的本質。

所以,科學沒有真理,科學的發展歷史,大致就是權威一直都被顛覆的歷史。

哲學家卡爾波普提出科學必須具備【可證偽性】,就是從歸納法的缺陷推導出來的。

而這個缺陷被偉大的哲學家休謨所洞見,是休謨難題之一。

你是不是覺得這兩種思維很簡單,我就一個高端的例子,讓你明白這種思維有多吊炸天,就以牛頓爵爺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為例子:

(下面說的不完全符合科學史實,我只是簡化的說明思考過程)

歸納法和實驗觀察:

牛頓發現所有從高出的物體都落向地球,比如:蘋果、磚頭、炮彈,於是,他提出一個假設:萬有引力(第一原理),也就是只要是物質,二者之間就是互相吸引的,這種力叫做引力。

演繹法和推理計算:

牛頓通過觀察和測量發現發現,引力跟距離和質量這兩種量相關:

  • 質量增加一倍,引力增加一倍(正比),

  • 距離增加一倍,引力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平方反比),

加上萬有引力常數(G),用數學邏輯表示幾種量之間的關係(定量推理),也就是大名鼎鼎【萬有引力定律】公式(公理系統):

(注意:萬有引力常數雖然是牛頓之後的科學家測量出來的。但是,從上面的方程可以看出,只要知道質量和引力大小,是可以推導出來的)

就是這麼簡單的推導,就能解釋宇宙萬物的運行,從日月星辰的軌道,到炮彈彈道,以及蘋果落地。

歸納和演繹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就是所謂的「公理化方法」。中國近代發展不出科學,就是因為沒有構建「公理系統」所需的「公理化思維」形式:

我見到很多人喜歡談什麼海洋文明和農業文明的區別、科舉不重視技術和工匠……等等之類的。

這些因素有可能是相關,但不是充要條件。

最根本的還是思考方法不一樣,從知識論的角度看,也就是楊振寧先生說的:中國學術思想在方法上,重歸納,輕演繹。

因此「公理化方法」是科學的靈魂。只有訴諸「公理化方法」研究的學科才能叫科學。

甚至很多社會學科都千方百計想訴諸公理化,達到科學標準,比如:經濟學,經濟學很多重要的原理無法量化,所以預言性很差。

這種思維方式,起源自古希臘,比如: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畢達哥拉斯的數學、歐幾里得幾何學。特別是歐幾里得幾何學,就是公理化思維的典範,從極其簡單自明的五個公設出發,演繹出一個宏偉嚴謹的公理化大廈。

我經常聽到有人說勾股定理比畢達哥拉斯定理早了N年,但這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真的懂你就知道:

  • 勾股定理是不成系統的,是經驗性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是嚴密的理論體系,從簡單公設推導出來的。

中國古代工學、算學確實很發達,很多方面完爆西方,但是,缺乏公理化思維,始終上升不到公理體系的高度。

實驗觀察,這並不逆天,因為人是天生的經驗性動物,比如:製造陶器、冶煉金屬、建築造房子,都是靠經驗摸索出來的,各大文明都普遍存在,而抽象的公理化思維只有古希臘人搞出來了。

那古希臘人為什麼沒有搞出完整的科學呢?

其實,古希臘人離科學已經很接近了,比如:艾托拉色尼通過觀察距離很遠兩口枯井中陽光的入射角度,然後用幾何學推算地球周長,:

所以只能說科學在古希臘萌芽了,但並沒有長成參天大樹,是因為古希臘人喜歡坐以論道,不喜歡實際動手做實驗,這跟他們的哲學思考有些關係,這也就是西方哲學中所謂的【唯理派】。如:柏拉圖、笛卡爾這一流派。

古羅馬人只喜歡古希臘人思想中實用的部分,如:古希臘建築。

基督教統治歐洲以後,愚昧的宗教差點將古希臘人偉大智慧成就消滅,幾近埋沒消失,幸虧阿拉伯人當了一回智慧火種的保存和傳遞者,文藝復興以後,古希臘智慧才被歐洲人撿起來了。

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伽利略,拋棄那種坐以論道,將觀察實驗與邏輯數學相結合,科學開始展現驚人的力量。

比如:他只小試牛刀,動手做了個望遠鏡,發現木星的衛星,就動搖整個天主教神學根基。

所以,伽利略是近代科學的奠基人乃實至名歸。

如果你看一下,牛頓的皇皇巨著《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他的三大定律完完全全就是學的歐式幾何,先歸納,後演繹,從簡單自明的公設推導,解釋宇宙萬物的運作。

今天發射衛星、探測器登錄火星,大多數甚至無需考慮相對論效應的精度誤差,牛頓模型簡潔有力,一樣很好用。

西方學術受【公理化方法】影響很深。

如我們熟知的馬克思都說過,一門學科只有訴諸數理化推導,才能叫科學。

又比如:美國獨立宣言,開篇就學歐幾里得幾何學公理化方法:我們認為以下信條不證自明:人人生而平等…………,

這樣你就很難駁倒提出主張的人。

綜上所述:第一,中國古代完全沒有成系統的公理化方法,也沒有邏輯學、幾何、數學(公理演繹式),所以無法誕生科學。第二,好東西,學到手就是王道,不要糾結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沒有科學是完全正常的,科學是全人類的智慧成果,科學誕生是偶然小概率事件。

公理化方法,雖然是古希臘人的成果,但是古希臘人,吸取了古埃及文明和古兩河文明的思想,慢慢形成的。

第三,給我們的啟示應該是:沒有偉大文明是不假外求,自給自足發展而來,相反都是開放包容,海納百川,取長補短。偉大思想是在交流碰撞中形成的,絕對不要自以為是,固步自封。

現在網上有一類人,大概很多都看了什麼《希臘偽史考》這樣的偽書,一提到華夏古人,就說最牛逼,漢語最高深,漢字最高級。

說古希臘學術是歐洲人托古偽造的,不是貶低,而是抬高了歐洲人,真的。偽造這麼逆天的思想,絕對是人類歷史上十萬年一見的天才。這是完全超越牛頓、愛因斯坦的。

其實,這種「自身優越論」,當初的古羅馬人,乾隆皇帝、冷戰勝利以後的美國人都是這樣想的,包括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

第四,縱觀人類的思想學術的歷史,可以很肯定的說一句:天不生古希臘聖賢,萬古如長夜。


不會!

我多次在回答類似問題,都反覆強調一點,任何事物、尤其是生命體、生命群體的變化、突變,都是因為外因,而不是內因。外因的改變,才會有事物的突變。一個化學物質,只有在加熱、注入新的物質,才會有化學反應,這是一個「經驗性的認知」。事物是由內因決定,這個說是沒錯,但關鍵是事物的改變是由外因決定。關鍵詞是「改變」、是「外因」。

分析中華文明以及西方文明這個問題的底層觀點,我認為人類的認知突變、局部區域(當然是當時的時代人們所能涉及到的區域)的人類認知突變,同樣是因為外部原因的突變造成,具體來說就是環境的突變,特別的就是地球氣候的突變。

由於氣候突變,造成人類生存資源的緊張,在某個局部區域(當然是所處歷史時代人類能夠到達涉及到的局部區域)人類就會發生群體性的、錯綜複雜的多邊的武力競爭,武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爭奪生存資源。

無論說的再高大上,其實本質就是爭奪生存資源。

2000多年前西周末期、春秋戰國時期氣候變得異常溫暖,世界各個「獨立」局域都出現了很多大思想家,這一點其實和後來明清小冰期的歐洲出現很多大科學家原理是一樣的。春秋戰國時期正處於地球氣候變暖的周期,人們耕種土地獲得的回報會大大高於以前,這時土地的需求就會加劇,必然會引發對土地這種自然資源的爭奪,於是出現混戰的爭霸時代。這個和後來歐洲幾百年前出現大航海、海洋爭霸是一樣的,都是地球周期性變化引發局部區域的人類向外尋求更多的自然資源,只不過歐洲不是需求土地,因為那時天氣寒冷,土地沒什麼用,根據歐洲人1500年以前的生存模式的發展慣性,最早是海洋搶奪(更早期北歐人專門攻打歐洲主大陸、英國),再後來就是海上貿易。這就如同春秋戰國時期,以前西周時期人們的生存主要是耕種,加上天氣變暖,自然要對土地這種自然資源進行搶奪,這個原理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地球周期性變化引發了人類群體性政治、軍事、認知的升級。

明朝中葉,即1500年後,氣溫驟然下降。整個世界的歷史,都可以說是從1500年開始的。中國的大的生存基礎就是農業,氣候變冷,是最不利於農業的,這個和歐洲那邊的人生存模式不同。另外在1500年之前歐洲發生了東羅馬帝國解體,這樣,歐洲就已經帶進一個亂世,而且是類似中國春秋時期的亂世,中國的1500年還是一個大一統的帝國,這在政治上就不同。西周末期之所以可以變成多國亂世,一方面是氣候突變,一方面也與西周的政體有關,西周是在原有殷商的中央之國非血緣聯邦基礎上改造而來,是一個由血緣為基礎的多聯邦國家聯盟,這樣就和後來的大一統帝制不同,大一統帝制即使土崩瓦解基本上也沒有那種四分五裂的多國混戰的局面,歷史上也是如此,只是一個王朝替換另一個王朝。這樣沒有這種多國亂世的局面,就不會出現認知升級的可能。如果歷史一直演化,沒有外部認知的刺激、注入,就是過1000年也不會。

5000年前黃河流域取代長江流域,成為文明中心,也是因為氣候原因。黃河流域多邊武力爭奪戰,刺激了這個區域的人的認知迅猛發展,出現了今天中華文明的最早雛形。而長江流域則被無聲無息的取代了。這個過程可以被認為是黃河流域一體化進程中,黃河流域變成了當時亞洲的文明中心,長江流域被邊緣化。這非常類似今天亞洲被歐洲從邊緣化到同化的過程。

只有混亂複雜的多邊武力競爭的刺激,才會產生對新的經驗認知的巨大需求,而需求是刺激新認知誕生出現的源動力。


討論這個問題既沒有意義也有意義:既成事實的事討論是沒有意義的,通過討論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也是有意義的事。一定要給個答案的話,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人類兩個不同的認知體系,就向人的兩個手,沒有孰優孰劣。沒有西方文明的影響,自己也能產生近代科學。

1, 文字就說明了兩個認知體系特點,中文是象形文字,特點是直觀;關注表達對象;便於理解;除了考慮語言表達也考慮了其他方面的需要,因此也更具有系統性。西方是符號文字。特點是,只考慮語言表達的可行;高度抽象化;更多的排列組合。那麼,兩個認知體系的特點就是;中華文明關注整個系統全局,以目標特徵結合個人體驗進行表達,存在個人和環境互動,主觀和客觀的互動。西方文明是以功效為目的,高度抽象化,可以脫離目標的表象,直接關注本質。

2, 西方文明在近代文明的優勢。個人認為,高度抽象化,符號化表達,數理邏輯,關注本質和功效,是西方文明發展近代科學的優勢。近代科學的特點就是抽象化,公式化,符號化,功能性。五筆輸入當然沒有26個字母直接輸入好。而高度抽象化和形式邏輯又為事物進一步的發展打開了空間。這些都是漢字比不上的。

3, 有人認為我們和西方的最大差別是沒有邏輯。這是很大的誤解。「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不就是邏輯中的歸納嗎。「名不正則言不順」,名不正不就是概念準確,言不順不就是推導合理嗎。沒有邏輯怎麼能有《易經》《道德經》的誕生,沒有邏輯怎麼能有諸子百家的產生,沒有邏輯怎麼能有中醫的產生。其實因為我們對目標的體驗感受更深刻,我們對目標間的邏輯關係認識更透徹。只是我們沒有把這個關係抽象出來、明確下來、形成學問。

4, 中華文化的合理性。我們文化的特點是系統性,客觀性,辯證性。我們的根本觀念就是人和自然人和人要和諧相處。人並不是世界的主宰,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包括中醫也是把人放在自然環境中看待,得出的對人最有利的方法。《易經》雖然沒有形式上的邏輯,卻是一部實實在在闡述事物發展規律的哲學。也具有高度的抽象化。即使近代科學很先進也無法解釋他,相反,二進位是受了八卦的啟發。《道德經》是標準的辯證法和系統論。也闡述了事物的本質規律。這種系統性和辯證思維使得我們思考問題更全面更溫和(如中庸思想)更合理更包容。沒有文化的合理性我們也不可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立足傳承到現在。面積和中國差不多大的歐洲有那麼多國家,充分說明更多人認同中華文化。

5, 中華文化的創新性。中國是最早冶煉使用青銅器和鐵器的地區之一。不要小看這個,他是認知的質的突破。去看看兵馬俑銅車的精妙機械結構,看看勾踐劍,會讓你震撼。《九章算術》《夢溪筆談》一類科學著作、四大發明都代表這我們認知的突破和智慧。這些沒有創新精神是做不到的。我們的飲食文化也是充滿創新性的,不然哪有那麼多菜肴。《大學》有言「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就是提倡的創新精神。這個精神也一直在我們的文化中得到傳承。我們的骨子裡是具備創新性的。

為什麼我們在近代科學發展進程中落後了,一是前面說的,文字表達的劣勢和認知上的差別。還有一個就是指導思想上,我們受儒家和道家學術的影響一直把個人品德放在第一位,把和諧相處放在第一位。把自然科學當成奇技淫巧,滿足於享樂,安於現狀。這也是認知 的錯誤和倒退。為什麼我說中華文化能產生近代科學,就是源於我們的文化的合理性和創新性。

很多人對中華文化、傳統事物理解不夠,對前人的認知和創新過程不清楚,就妄自菲薄實在要不得,深入了解以後一定被震撼到。當然我們認識不到西方文明的優勢以及在人類進步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盲目自大也是要不得的。所以我一直把他們比成人的兩隻手缺一不可。


我不能說中國人都是落後,沒有一點創造發明,否則我們國家GDP怎麼會是世界第二,怎麼能成為製造大國呢?但是,確實有一部分人思想觀念與一百年前的滿清時代一模一樣,沒有一點改變,不相信,我就將他們有關「易經」短文讓大家看一看,我一字不改,標點符號一點不差:

易經之精華在萬物之宇宙規律為之道,天地間萬物之靈是人,周易之天地人,人生存在天地間上不尊天道不行人道對子孫教育孝道,下對大地污染破壞大自然,科學多先進不天鬥不過地,核武的威力越大人類滅之越快,曾(仕強)教授我很崇拜,講易經怎麼做人,科學造福人類一大進步,世界上那天有把核放出來地動山搖,科學是好還是壞,人類死傷無數是不是人類給自己在挖陷井,

還有一個這樣說:大道至簡,道法自然,你天天都在用「易經」,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

我不能說他們不對,也不能說他們思維落後,可能是我落後呢?所以,我還是將他們的原話放在頭條上,讓大家來評一評吧!


首先看看東西方文明產生的土壤,歐洲的山脈結構,氣候特徵和海洋環境決定了古代歐洲人不可能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來實現自給自足的原始生存模式,要想活著,必須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而山脈,海洋和氣候都是無法改造的自然產物,因此他們只能在現有的條件下尋找探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生存法則,而狩獵,捕魚和少量種植並不能保證其生活的安寧與富足,於是,掠奪開始了,不管你說他是「強盜邏輯」也好,「叢林法則」也好,這些生存規律無可選擇地形成了歐洲特有的「海洋文明」,沒有農耕文明的條件,就得有商業社會的支撐,商業社會必須有產品,產品需要工業製造,工業製造需要嚴謹理性的分科探討,這套顛覆不破的邏輯鏈條也使得「分科而學」的方法論奠定了工業文明的基礎,,,而從實際生存的現實需求出發,精神上的蔚籍可以交給上帝,但作為剛性需求的生產力就必須靠自身的探索才能完成,笛卡爾「歐洲理性哲學」的啟蒙思想也就應運而生了,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之下,人們開始質疑萬能的神,而歐洲人冒險精神的同步思想就是大膽設想和求證,如果說蘇格拉底,哥白尼,伽利略是理科生,那麼孔子,孟子和老子就是文科生,如果說笛卡爾給出了科學探索的理論基礎,那牛頓就走出了科學探索的第一步,如果現在用工業化的成果來反推科學的根源,誕生地來自西方就有其與生俱來的必然性,,


古代中國獨有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特徵,基本滿足了農耕文明所需的各種條件,而農耕文明和自然經濟就是人們衣食住行的保證,這種安貧樂道的滿足感也讓古代中國人沒有了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慾望,以至於二牛抬杠和以物易物的樸素傳統甚至延續到了上個世紀,而人們對未知世界無盡的好奇又誕生出了陰陽五行和周易八卦理論,但也只停留在了混沌概念的精神層面,並沒有在現實世界中得到切實的應用,它並不能指導生產關係的變革,推動生產力的進步,改善現實生存的條件,而其被時代賦予的神學權威也讓這些對物質世界初步探索的成果拒絕了世人對它的質疑和改造,以至於在形成之初就停滯不前,一直到現在仍然是一成不變的保守學術體系,不能被質疑就不能被證偽,不能被證偽就不能被創新,不能被創新就不能作為改變世界的工具,不能完成這些,被束之高閣,敬而遠之也就成了必然,,,科舉制度對於國家管理和社會運轉的手段有其無可置疑的先進性,但「學而優則仕」和「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文本位思想同時也局限了人們對自然世界和現實社會的具體思考,這也是「工,商」被排在最後的原因,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發明與創造,比如冶金,農業,建築,航海,武器,燒造,,,但最初的結果就已經能夠滿足基本的現實需求,沒有必要再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停滯在初級階段和經驗哲學的層面也就成了必然結果,就好比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經過歐洲的改造成了槍炮,航海和打字機,至於天體和自然,《易經》已經闡述的很「明白」了,而且不能被顛覆,既然說不得碰不得,那就這樣吧!雖然在每個朝代我們都經歷過科學探索的初級階段,但強大的人文思想和現實環境馬上打亂了其繼續前行的腳步,,,這種無法改變的國家性格一直延續到了19世紀,,,


表面上看,西方工業文明用槍炮打亂了中國安寧和諧的土黃文明,但同時也改變了中國與生俱來的固化思維,從文化與發展的角度權衡,兩種文明沒有孰優孰劣,但社會需要進步,世界需要前進,用什麼方法來推動?當然是科技,,,歷史也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單向發展的文明都會有鼎盛時期,有鼎盛就必有衰落,就像古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多種文明的不斷碰撞和包容,也是華夏文明能夠延續至今的傳承優勢,只有與時俱進的和世界保持同步,才能真正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已經走過了那個閉關鎖國,茫然無措的蒙昧時期,就像波斯文明和工業革命結束了黑暗的中世紀,中國也將在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的融會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講,「科學」起源於誰還顯得重要嗎?


肯定會的!

首先想要強調的是,地球上的任何文明都會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

如果沒有中華文明的四大發明,西方文明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但它們同樣也會出現這些東西,只是早晚的問題!中華文明發展到清代,因為閉關鎖國與盲目自信,產生於西方的近代科學沒能夠自然地傳入,而是被迫接受,但是假如開放、兼收並蓄成為社會的主流,近代科學定會在中國健康、茁壯成長,就像四大發明被西方文明所接受一樣。可惜歷史不能假設!

但是問題既然是一種絕對化、理想化的假設——西方文明被絕緣,那麼我們姑且按這個假設走,同樣可以得到一樣的結論!

人類社會的發展與個人的成長一樣,都有一個過程,從青澀到成熟,從混沌到開明!公元前500年前後,世界上各大文明幾乎沒有什麼交流,也不知道彼此,但古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印度出現了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它們不約而同地誕生出影響深遠的偉大思想家,而且這些思想無外乎「大愛」「理性」,為什麼?人類社會本身發展的結果。這就是西方學者提出的「軸心時代」現象!

科學之於世界各大文明也會遵循這個規律。

每一個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影響近代科學產生的條件主要在於外在的社會環境。而外在的社會環境隨著社會的進步自然而然地就會便利於科學的產生。

很多人說是西方文明將近代科學帶到了地球上,那麼這個觀點定是先由西方人說出的,是他們盲目自信的推斷,甚至是一種幌子,我們不能被「洗腦」了!

所以說,即使沒有西方文明的影響,中華文明同樣可以產生近代科學!


首先應該明確一個定義:近代科學是什麼?用西方思維模式和表達出來的科學才叫近代科學?

以勾股定理為例,是不是寫勾三股四弦五,就是不科學的,必須寫成32+42=52才算科學?

曾經,德國是世界科學中心,學術論文要用德文寫,後來美國成為科學中心,學術論文要用英文寫,近代科學的表達形式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因此,沒有西方文明的介入,中華文化會誕生自己的科學體系,比如中醫,雖然很多人還不認為它是科學。

那是因為,科學是方法,而不應該是教條。


沒有可能,

中華文明源頭在自然,不具破壞性,文化之根,自道而始,循道而行則復歸自然。

現代化科學本身就是人對自然價值的判斷,並不具有唯一性,科學的根基是邏輯而邏輯是建立在人已知的判斷基礎上的。


從印第安人的情況看,不能自己產生的可能性相當大。

實際上中國古代包括現代的絕大多數科技成果都是外來引進的。

四大發明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光有四大發明絕對發展不出現代文明。

而且你看我們的四大發明到底在中國發生了什麼作用是深可值得研究的。


哦,也許不會?那麼,所以呢?你的觀點是啥?

沒有華夏文明的影響,日耳曼人不會被匈人趕出北歐,不會接觸到羅馬,沒機會受古羅馬教化,沒機會取而代之;

沒有華夏文明的影響,沒有火藥、廉價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以及華夏文明的民本思想,西方文明沒機會普及民眾教育、沒機會衝破武士階層統治、教會思想束縛,沒機會進入大航海時代,沒機會掠奪殖民地資源,沒機會全世界販毒販奴,就沒機會有「現代科學」。

所以呢?你要說啥?


推薦閱讀:

上聯:腳踏海角海未盡,手扣天涯天相遠。如何對下聯?
上聯是:盛夏聽蟬,游北知寒,如何對下聯?
出國移民了,記得參政議政

TAG:文化 |